3.3元素(第1课时)课件--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共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3元素(第1课时)课件--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共1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9-12 20:14: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课题3 元素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这里的“钙”“锌”指什么?
什么是元素?
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观察以下三种氢原子的区别
质子
电子
中子
1
1
1


2
1
0
氢元素
它们的质子数相同
相对原子质量
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
这种碳原子叫做碳12,是指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 。
这说明是不是还有其它的碳原子呢?
质子数 中子数
碳原子A 6 6
碳原子B 6 7
碳原子C 6 8
碳元素
质子数 中子数
氧原子A 8 8
氧原子B 8 9
氧原子C 8 10
氧元素
“一类原子”是指其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而核内所含中子数并不一定相同的一类原子。
能不能把“原子”换成“粒子”?
质子数都是1的原子
总称为
氢元素
质子数都是8的原子
总称为
氧元素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元素种类由什么决定
想一想:
特点:元素是宏观概念,是一类原子的集合体只讲种类,不论个数
练习:判断正误
(1)水是由2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 )
(2)二氧化硫中含有硫和氧2个元素( )
×
×
(3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的组成( )

1、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加碘食盐”、“高钙牛奶”等用品,这里的“碘、钙”应理解为( )
A、原子 B、分子 C、离子 D、元素
D
练习1
2、二氧化碳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这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电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A
3、下列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和③ B、②和④
C、③和④ D、①和④
B
讨论:在下列化学反应中,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原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
分子的种类 ,原子的种类 。
元素的种类 ,物质的种类 。
改变
不变
不变
改变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一定发生改变,原子种类和数目、元素种类一定不变。
地壳中含量前五位的元素
氧、硅、铝、铁、钙
记忆口诀:
养闺女得补铁和钙
地壳中的元素分布






记忆口诀:
氧探亲
生物细胞中含量前三位的元素
氧、碳、氢
生物细胞中元素分布
空气里含量前两位
海水中含量前四位
氮、氧
氧、氢、
氯、钠
空气
海水
小试身手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3、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4、海洋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氧元素
铝元素
氧元素
氧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