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聚能教育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数学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上海市聚能教育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数学试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上教版(2020)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9-13 22:20: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上海市聚能教育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数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计算:___________.
2.已知,,则______
3.已知:点 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则a___________b(用“>”“=” “<”填).
4.已知抛物线的部分图象如图,则下列说法:①对称轴是直线;②当时,;③方程无实数根.其中正确的说法是___________.(只填写序号).
5.如图.在中,,为三角形内部一点,其,.则的面积为___________.
6.已知为实数,且,则的值是________.
7.已知方程的两个根为,则的值为________.
8.已知等式恒成立,其中,,为常数,则__________.
9.已知,则代数式__________..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任意两点的“破晓距离”,给出如下定义:若,则点与点的“破晓距离”为;若,则点与点的“破晓距离”为.例如:点,点,因为,所以点与点的“破晓距离”为,也就是线段与线段长度的较大值(点Q为垂直于y轴的直线与垂直于x轴的直线的交点).已知是直线上的一个动点,点D的坐标是,则当点C与点D的“破晓距离”取最小值时相应的点C的坐标为___________.
二、单选题
11.对于等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于任意x∈R,等式都成立 B.对于任意x∈R,等式都不成立
C.存在无穷多个x∈R,使等式成立 D.等式只对有限个x∈R成立
12.已知均为正整数,且满足,则( )
A.13 B.14 C.15 D.16
13.100人共有2000元人民币,其中任意10人的钱数的和不超过380元.那么一个人最多有( )元.
A.216 B.218 C.238 D.236
14.函数与的图象恰有两个公共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或 D.或
三、解答题
15.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解析问题:
我们新定义一种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平方的k倍的三角形叫做“k倍三角形”(k为正实数).
(1)请根据“k倍三角形”的定义填空(填“锐角”、“直角”或“钝角”)
① 当时,k倍三角形一定是 三角形;
② 当时,k倍三角形一定是 三角形.
(2)探究:当时,已知为“k倍三角形”,且,,求所有满足条件的k值.
(3)拓展:若是“k倍三角形”,且,,,.当时,求的值.
16.如图,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经过点A B的直线与x轴相交于点C,与y轴相交于点D.
(1)若,求n的值;
(2)求的值;
(3)连接OA OB,若,求直线AB的函数关系式.
17.已知a为常数,设函数的表达式为.
(1)若函数为偶函数,求a的值;
(2)若,求函数的最小值;
(3)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且,求a的取值范围.
18.已知,求的值.
19.已知正实数,,满足:,且.
(1)求的值.
(2)证明:.
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称轴为直线的抛物线与轴交于两点,其中点的坐标为,与轴交于点,作直线.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如图,点是直线下方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连结.当面积最大时,求点的坐标;
(3)如图,在(2)的条件下,过点作于点交轴于点将绕点旋转得到在旋转过程中,当点或点落在轴上(不与点重合)时,将沿射线平移得到,在平移过程中,平面内是否存在点使得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分析】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计算.
【详解】原式.
故答案为:.
2.【分析】利用分母有理化分别化简,,进而可求出,以及,再通过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化简要求的代数式,将所求代入即可.
【详解】,

则,,
故答案为:
3.【分析】结合题意求出,即可求解
【详解】由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
得,
由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
得,
因为,所以,
故答案为:
4.①②③【分析】根据图像确定二次函数图像的对称轴,与轴交点的横坐标,函数的最小值然后判断.
【详解】①由图像知对称轴是直线,正确;
②由对称性得是方程的另一根,因此当时,函数图像对应的点在轴下方,因而,正确;
③函数的最小值是,因而函数值必须不小于,
因而方程无实数根,正确.
故答案为:①②③.
5.【分析】过作与的垂线,得到矩形,设矩形的长与宽,以及等腰的直角边,根据,,利用勾股定理构造方程,整理化简,然后利用面积差,整体代入求解的面积.
【详解】过作于于,
则四边形是矩形,设,
所以,
因为,根据勾股定理可得,
,所以,所以,
所以.
故答案为:.
6.【分析】计算,再根据,带入数据计算得到答案.
【详解】,故,
.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代数式的运算,属于简单题.
7.12【分析】利用韦达定理即可求解.
【详解】解:由韦达定理得,,
所以.
故答案为:12.
8.【分析】本题首先可将等式转化为,然后根据等式恒成立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因为等式恒成立,
所以恒成立,
则.
故答案为:
9.2【分析】根据绝对值和二次根式的定义化简.
【详解】因为,则,
所以.
故答案为:2.
10.【分析】过点C作x轴的垂线,过点D作y的垂线,两条垂线交于点M,连接CD.当点C在直线上方且使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时,点C与点D的“破晓距离”最小,根据新定义证此结论成立,然后求出即得.
【详解】过点C作x轴的垂线,过点D作y的垂线,两条垂线交于点M,连接CD.
当点C在点D的后上方且使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时,
点C与点D的“破晓距离”最小.理由如下:
记此时C所在位置的坐标为.
当点C的横坐标大于时,线段CM的长度变大,
由于点C与点D的“破晓距离”是线段CM与线段MD长度的较大值,
所以点C与点D的“破晓距离”变大:
当点C的横坐标小于时,线段MD的长度变大,
点C与点D的“破晓距离”变大.
所以当点C的横坐标等于时,点C与点D的“破晓距离”最小.
因为,所以,
解得,所以点C的坐标是.
故答案为:.
11.C【详解】因为, ,显然成立.所以存在无穷多个x∈R,使等式成立.
12.D【分析】根据表达式进行转化.
【详解】,
∴,∴.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小数与分数的转化,掌握分数的变形是解题基础.
13.B【分析】由题可得存在9人的钱数的和不少于162元,结合条件进而即得.
【详解】因为任意10个人的钱数的和不超过380元,
所以任意90个人的钱数的和不少于1620元,
所以存在9人的钱数的和不少于162元,
所以一个人最多能有元.
故选:B.
14.D【分析】的图象为过原点的折线,关于y轴对称,的图象是直线,斜率为1,按的正负分类作出图象后,分析可得.
【详解】的图象为过原点的折线,关于y轴对称,
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a>0时,的图象过第一 二象限,直线斜率为1,
当a>0时,直线过第一 二 三象限,若使其图象恰有两个公共点,如图1,必有a>1;
②当a<0时,过第三 四象限;而y=x+a过第二 三 四象限,若使共图象恰有两个公共点,如图2,必有,
故选:D.
         图1
        图2
15.(1)① 直角;② 钝角;
(2)2、3、5;
(3)
【分析】(1)当,时,直接由三边平方关系判断三角形形状即可;
(2)考虑或为斜边,先由勾股定理求出边长,再由k倍三角形的定义分情况求出即可;
(3)由勾股定理结合k倍三角形的定义联立方程组,用表示出即可求解.
(1)
设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① 当时,可得,则k倍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② 当时,可得,则k倍三角形一定是钝角三角形;
(2)
当时,又为直角三角形,当为斜边时,则,即,解得,
又为“k倍三角形”,则或,解得(舍去)或;
当为斜边时,则,即,则,又为“k倍三角形”,
则或或,解得或或(舍去);
综上:k的值为2、3、5;
(3)
由,,,可得,又是“k倍三角形”,,
则或,联立方程组可得或,解得或,
则或,即.
16.【分析】(1)先把A点坐标代入求出k的值得到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然后把代可求出n的值;
(2)利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得到4m=k,﹣4n=k,然后把两式相减消去k即可得到m+n的值;
(3)作AE⊥y轴于E,BF⊥x轴于F,如图,利用正切的定义得到tan∠AOE,,则,加上,于是可解得,从而得到,,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直线AB的解析式.
【详解】(1)当m=2,则A(2,4),
把A(2,4)代入得k=2×4=8,
所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
把代入得﹣4n=8,解得n=﹣2;
(2)因为点A(m,4),B(﹣4,n)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所以4m=k,﹣4n=k,
所以4m+4n=0,即m+n=0;
(3)作AE⊥y轴于E,BF⊥x轴于F,如图,
在Rt△AOE中,tan∠AOE,
在Rt△BOF中,,
而tan∠AOD+tan∠BOC=1,
所以,
而m+n=0,解得m=2,n=﹣2,
则A(2,4),B(﹣4,﹣2),
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px+q,
把代入得,解得,
所以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2.
17.(1)1
(2)
(3)
【分析】(1)由偶函数定义取特殊值计算可得;
(2)展开后用基本不等式可解;
(3)换元后转化为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由两根的关系直接解不等式可得.
(1)
因为为偶函数,
所以有,即,得
此时,满足,
(2)
因为,所以
所以当,即时y有最小值
(3)
令,因为单调递增,所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正根,
记,,则,
因为,所以,即,
由求根公式得:,不妨设,
则,解得:,
又,即,
所以a的取值范围为:.
18..【解析】先求出,再化简原式为,即得解.
【详解】.
由题得原式=
.
故答案为:21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因式分解、配方和求代数式的值,意在考查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
19.(1)
(2)证明见解析
【分析】(1)已知等式化简得,求值式通分后可得结论;
(2)作差后,凑配成非负数的和,即证.
(1)
由等式,
去分母得,


∴,∵,∴,
∴,∴,
∴原式.
(2)
由(1)知,又,,为正实数,


.
所以.
20.(1);(2);(3) 所有符合条件的点坐标为或【分析】(1)分别根据对称轴方程,再代入点的坐标进行求解即可.
(2) 过作轴交于,进而根据表达出关于的横坐标的表达式,再根据二次函数的最值求解即可.
(3)分两种情况,设平移的距离为,再根据菱形满足即可求得,进而根据菱形的性质可求得
【详解】抛物线对称轴为.
且点的坐标为.点的坐标为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过作轴交于.设,
设的解析式为,则,解得.
故的解析式为.则

.
故当时,取最大值.此时
(3) 存在,所有符合条件的坐标为,.
提示:.
①当落在轴上时,如图,点,,
设平移距离是,则,.
由得 ,解得.
此时,,所以.
②当落在轴上时,如图,点,,
设平移距离是,则,.
由得 ,解得.
此时,,所以.
综上所述,所有符合条件的点坐标为或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求解,同时也考查了抛物线上的点构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最值问题.也考查了三角形旋转以及是否存在点满足条件的问题.需要根据题意,利用二次函数与菱形的性质建立适当的等式进行求解.属于难题.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