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古代印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古印度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文明历程;印度种姓制度;佛教的兴起和传播。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阅读有关印度的种姓制度和佛教教义的相关材料,培养学生辨证看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印度的初步了解,使学生认识印度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印度的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兴起。
教学难点:如何看待佛教的教义。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出示PPT,请同学们观察一组图片并给它确定一个研究主题,以什么为题比较合适?(学生回答,如:佛教的传入及影响)
师:佛教兴起于哪里?佛教是何时经过什么途径传入中国的?(学生回答:佛教兴起于古代印度。西汉末年,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师:佛教传入中国有何影响?(学生回答)
师: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古代印度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这里不仅诞生了影响世界的佛教,古印度人还建立了严密的社会等级制度,创作了精美的绘画和雕塑,并在文学、自然科学等方面对人类文明作出了独创性的贡献。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3课:古代印度
(PPT出示课题)
2、授新课:www.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出示地图,介绍古代印度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2)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以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城市遗址为代表,其年代大约为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该文明一度繁荣,后因不明原因衰亡,长期不为人所知。(PPT展示印度河流域文明遗址,并通过短视频进一步了解。)
师: 印度河流域文明因不明原因衰亡后,到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侵入印度,并定居下来。
(3)雅利安人入侵
学生齐读: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侵入印度,征服该地区原有的土著居民,征服者称自己是“雅利安人”,意为“出身高贵的人”,他们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师:约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2世纪初的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4)孔雀王朝——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师: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除印度半岛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农业、工商业都比较繁荣,出现了许多工商业中心城市,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师:阿育王是孔雀王朝的的第三代国王,也是古代印度最伟大的国王。阿育王统治时期印度实现基本统一,疆域达到最大。(出示阿育王图片)
但是,这种统一是不巩固的。后来,印度多次受到外族的侵扰,又陷入分裂的状态。
师:通过以上学习,我们了解了古代印度的文明发展进程,古印度文明是不连贯的,多次被中断。古代印度人民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你知道有哪些吗?
(生:“阿拉伯数字”、佛像艺术等)
过渡:同学们还记得中国历史元朝时期,元朝统治者的民族分化政策吗?元朝为了巩固它的统治,把全国各族分为四个等级(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而印度的雅利安人在征服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同的等级,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1)教师出示图片,并介绍“种姓制度”(背景、内容、特点)
(2)教师通过“相关故事”引导学生分析种姓制度的目的、实质和影响。
种姓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特别是婆罗门的特殊地位,其实质是保护奴隶主特权的一种等级制度。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种姓制度虽已废除,但对当今印度社会的影响依然存在,它严重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过渡:等级制度渗透到印度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引起人民的不满,社会矛盾愈演愈烈。在这种形势下产生了佛教。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出示PPT)浏览课文,回答问题:①佛教产生的时间?②释迦牟尼为什么要创立佛教?佛教的教义是什么 ③佛教在什么时候开始向外传播的
(2)学生回答后,教师利用PPT总结:佛教的产生、佛教的教义、佛教为何受到欢迎?佛教的传播情况。
四、课堂总结:
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约公元前23—前18世纪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奴隶制小国。后来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建立国家,并在孔雀王朝统治时期使古印度文明达到鼎盛。在印度奴隶制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成为印度奴隶社会的重要特点。随着印度社会经济的发展,婆罗门和其他等级的矛盾激化,在这种形势下产生了佛教,逐渐发展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四、板书设计
古代印度
印度河流域文明
森严的种姓制度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