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古代印度 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古代印度 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9.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13 10:46: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第3课 古代印度
部编版中国历史九年级上册
印 度
古 代 印 度
第3课 古代印度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2.通过小组讨论,掌握种姓制度的
内容知道其影响
3.知道佛教的创立及其传播过程
古代印度是个地理概念,指今天南亚次大陆,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等国。
哈拉帕
摩亨佐·达罗







哈拉帕残留的土墙
哈拉帕的内城
哈拉帕商人使用的石质砝码
摩亨佐·达罗城中的大浴池遗址
摩亨佐·达罗城市遗址
摩亨佐·达罗的排水沟
摩亨佐·达罗的深井
公元前1500年左右
雅利安人入侵印度
雅利安人
佛像艺术等。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等。
“阿拉伯数字”
从材料中,你能看出种姓制度有哪些等级?
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三次投入火中;
材料:
杀1个刹帝利,应立誓守戒6年,并交出1000头母牛和一头公牛;
杀1个吠舍,应同样立誓守戒3年,并交出100头母牛和一头公牛;
杀1个首陀罗,应同样立誓守戒1年,并交出10头母牛和一头公牛。
这一制度的实行,目的是什么?有何影响?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第一等级
第二等级
第三等级
第四等级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之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不可接触者”—贱民
统治阶级
被统治阶级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婆罗门
刹帝利
吠 舍
首陀罗
婆罗门
刹帝利
吠 舍
首陀罗
原 人




婆罗门贵族宣扬造物主创造等级说的目的是什么?
维护高级种姓的统治
种姓制度的实行,有何影响?
种姓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为种姓内成员提供了保护,有利于维护统治及社会安定。
但是种姓制度的实行制造了种姓隔离,维护社会不平等;使下层劳动劳动民众备受压迫和歧视,延缓社会发展的进程。
1、佛教的创立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佛说:
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
基本教义:“众生平等”
“忍耐顺从”
“因果报应”
古代印度(公元前3世纪)
中亚
中国
东南亚
朝鲜
日本
3.佛教的传播
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
(公元前1世纪)
越南
藏传佛教的文化代表——拉萨布达拉宫
供奉在大雄宝殿的三身佛像
佛教文化
佛教经典
《大藏经》
《金刚经》
《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大悲神咒》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华严经》
《佛说阿弥陀佛经》
佛教文化
释迦牟尼圣诞(四月初八日又名浴佛节和佛诞节)
佛欢喜日(七月十五日又名盂兰盆节)
释迦牟尼佛成道(十二月初八又名腊八节,或佛成道节)
观音菩萨圣诞(二月十九日)
观音菩萨成道(六月十九日)
观音菩萨出家(九月十九日)
佛教节日
重要节日:浴佛节、腊八节、涅槃节
哈拉帕遗址发现于( )
A.长江流域
B.底格里斯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尼罗河流域
印度种姓制度中,掌管军事和行
政权力的等级是( )
A.吠舍
B.刹帝利
C.首陀罗
D.婆罗门
在一部反映印度古代社会生活的电影
中,符合印度种姓制度的史实是( )
A.刹帝利命令婆罗门率兵出征
B.婆罗门在主持祭祀活动
C.吠舍在法庭上审判犯人   
D.首陀罗在自家的农田里劳动
小说及电视剧《西游记》中描述的“如来佛”这一角色,其原型来自于( )
A.耶稣
B.乔达摩·悉达多
C.安拉
D.参孙
宗教的形成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与如图信息相关的宗教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下列图片与古代印度直接有关的是( )
A.
B.
C.
D.
课堂小结
古代印度
古代印度河
流域文明
地理位置
森严的种姓制度
释迦牟尼创建佛教
雅利安人入侵
孔雀王朝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公元前6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