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搭船的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对翠鸟的外形和捕鱼姿态、动作的描述,学会作者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的方法。
2.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翠鸟,通过品读对翠鸟的外形和捕鱼姿态、动作的描述,体会翠鸟的可爱、活泼和“我”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小鸟与人之间相互信赖的关系,感受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美好。
1.课文中都有哪些人?他们要干什么去?途中遇到了谁?
课文中的人物有:“我”、母亲、船夫。“我”与母亲要去外公家,途中遇到了一只翠鸟。
2.翠鸟搭船去干什么呢?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捕鱼。从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可以看出。
整体感知
词语学习
词语理解
蓑衣:
用稻草编织成的雨衣。
橹:
拨水使船前进的工具。
1.第1自然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课文解读
环境描写。
交代了天气是雨天。“沙啦、沙啦”,说明雨比较大,因此,大家都没有注意到外面的一切。
2.第2自然段中作者是如何描写翠鸟的外形特征的?
描述了翠鸟羽毛的多种颜色: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长嘴是红色的。
这段话运用了描写事物的哪种手法?
静态描写
你能模仿文中作者对小鸟外形的描写,写出一种小动物的外形吗?
习题
小白兔一身雪白的绒毛,一对长长的耳朵,再加上三瓣粉红色的嘴唇。
3.第3自然段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心理活动的描写。
连用三个问句,甩出“我”对翠鸟乘船产生的一连串的疑问,写出了“我”对翠鸟的关注和喜爱。
充分表现了孩子的好奇和天真,充满了童趣。
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这句话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并把它改为陈述句。
反问句
它不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
4.小鸟是怎么捕鱼的?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并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这段话运用描写事物的那些手法?
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又飞出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冲、飞、衔、站、吞
运用动作描写,来写翠鸟捕鱼的样子。
“一下子”“没一会”表现了翠鸟飞行速度很快。
“ 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抓住了瞬间的动作来描写捕鱼时的动态,写出了翠鸟捕鱼时动作的迅速敏捷。
5.作者在描写翠鸟捕鱼时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6.最后一个自然段有什么作用?说说你的体会。
篇末点题。
从“搭”字可以看出翠鸟对人类的信赖,翠鸟与人的关系,就像是人与人之间一样平等,让翠鸟活泼可爱的形象跃然纸上。也表达了“我”对翠鸟的喜爱。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佳句积累
1.描写鸟的四字词语。
百鸟争鸣 婉转悦耳 莺歌燕舞
孔雀开屏 大雁齐飞 百灵歌唱
拓展延伸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