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习题课件(共16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习题课件(共16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9-13 19:41:43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基础巩固
分点突破
固本夯基
知识点①
显微镜
1.【2021商丘期末】把一滴水滴在玻璃板上,
在玻璃板下面放置一个用眼睛看不清楚的
小物体,拿一个放大镜位于水滴的上方,慢
慢调节这个镜子与水滴之间的距离,就能看
清玻璃板下的微小物体,这时它们的作用相
当于一个
显微镜(
选填“望远镜”或“显
微镜”),小物体通过水滴成一个
倒立、放
大的实像,人眼睛通过放大镜观察到的是
一个
虚像
(选填“实像”或“虚像”).
2.显微镜主要由物镜和目镜两组透镜组成,被
观察的细微物体先在物镜中成一个像,这个
像就相当于目镜中的物体,然后它在目镜中
再次成像.如图,F1为物镜的焦点,F2为目
镜的焦点,图中已画出细小物体AB在物镜
中所成像A'B的光路图,以及A'B'射向目
镜的两条光线.
物镜L
目镜L2
B
A
B'b
(1)该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
凸透镜(选
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2)请你画出光线α、b经目镜L2折射后的
光线.
(3)与A'B'对比,目镜L2所成的像是一个
正立
(选填“正立”或“倒立”)、虚

(选填“实像”或“虚像”).
A.远处的物体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目镜起到了放大镜的作用
C.望远镜的口径越大,同一个物体成像越
清晰
D.使用望远镜看物体时,最后看到的是虚像
4.教材P103图5.5一3如图是某种望远镜的
简易结构与光路图,它的目镜是一个凸透
镜,该望远镜是
开普勒天文(选填“伽利
略”或“开普勒天文”)望远镜,物镜的焦距比
目镜的焦距长
(选填“长”或“短”).该望
远镜能使远方物体成一个清晰
倒立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虚像.
5.教材P104图5.5一4人眼看同一物体,会出
现“远小近大”的现象,这和物体在人眼处所
成的“视角”有关.如图所示,同一物体,离人
眼较远时,视角较小;离人眼较近时,视
角较大(均选填“大”或“小”)
知识点③
浩瀚的宇宙
6.下列有关宇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
A.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B.宇宙是由数十亿个星系组成的
C.宇宙中各个物体都是静止的
D.太阳的八大行星由近到远的排列顺序
为:水星、金星、火星、地球、木星、土星、
天王星、海王星(共38张PPT)
第五章整合提升
中间厚、边缘薄
凸透镜
对光线有会聚
作用
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
凹透镜
对光线有
发散
作用
光路图:三条特殊光线
照相机:倒立、
缩小的实像
生活中的透镜投影仪:倒立、
放大的实像
放大镜:正立
、放大的虚像
u>2f,f凸透镜成像的规律f2f,倒立、放大的实像
透镜及其应用
u<∫,正立、放大的虚像
眼睛成像:倒立、
缩小的实像
晶品状体太厚,成像在视网膜前
近视眼
眼睛和眼镜
利用
凹透镜的发散作用矫正
晶状体太薄,成像在视网膜

远视眼
利用凸透镜
的会聚作用矫正
物镜:倒立、放大的实像
显微镜
目镜:正立、放大的虚像
显微镜与望远镜
物镜:倒立、缩小的实像
望远镜
、目镜:正立、放大的虚像
易错知识一
通过透镜的光线相交,就一定
是凸透镜,不相交(或分散)就一定是凹透镜
【X)
错因分析:把光线相交当成会聚作用,光线分
散当成发散作用.
判断方法:折射光线通过透镜后靠近主光轴为
会聚作用,是凸透镜(如图甲);折射光线远离
主光轴为发散作用,是凹透镜(如图乙).
练习1
如图所示,虚
线框内各放置一个
透镜,远处发出的两
束光通过透镜前后的
方向如图厅示,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D)
练习2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凸透镜只对平行光线有会聚作用
B.岸边景物在湖水中形成倒影,是由光的反
射形成的
C.远视眼佩戴凹透镜
D.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放大、正立的实像
的原理制成的
易错
知识二
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也
会向下移动
【X】
知识点拨:凸透镜成实像时像和物是左右相
反,上下颠倒.
判断方法:根据光线过透镜的光心不改变方向
的特点判断蜡像的移动方向.蜡烛变短后,烛
焰的位置向下移动,根据过透镜光心的光线不
练习3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一段时间后,原来成在光屏中央的像“跑”到如
图所示的位置,下列操作可以让像重新回到光
屏中央的有
①③
.(填序号)
①光屏上移一段距离
②蜡烛下移一段距离
③透镜下移一段距离(共18张PPT)
第1节 透镜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基础巩固
分点突破
固本夯基
知识点①
凸透镜和凹透镜
1.透镜是用透明物质制成的光学器件,它运用
到光的
折射
(选填“直线传播”“折
射”或“反射”)原理.中间比边缘

的透
镜是凸透镜,如图中的
①③⑤
;中间比
边缘

的透镜是凹透镜,如图中的
②④⑥

3

知识点②
透镜对光的作用
2.如图所示,对光有会聚作用的透镜有(C)

2
3

5
6
A.①③
⑤⑥
B.②④
C.①③⑤
D.②⑥
3.一束光通过透镜的光路如图所示,其中正确
的是(A)
A
B
C
D
晴时妈妈总要用专用气吹清除多肉芯上的
水珠,这是因为留在多肉上的水滴相当于
凸透镜,使太阳光
会聚形成高温,
会灼伤多肉芯上的嫩芽
知识点③
焦点和焦距
5.实操情境如图所示,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
将一张纸放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整凸透镜
与纸的距离,纸上会出现一个很小、很亮的
光斑,说明凸透镜对光有
会聚
作用,此
时亮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就是
焦距
能力提升
内化知识
强化应用
6.关于如图所示的两个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A)
A.a为凸透镜,b为凹透镜
B.都是向右凸出的,为凸透镜
C.光经过透镜发生偏折是光的反射现象
D.透镜b对光有会聚作用
7.【2021南阳期末】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D)
A.凸透镜能使平行光会聚于一点,这个点
叫做凸透镜的焦点
B.通过凹透镜的两束光一定不能相交于一点
C.凸透镜的焦距越小,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弱
D.通过凸透镜的两束光可能不相交于一点
8.教材P91图5.1一4【2021许昌期末】如图
所示,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
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
镜的距离为1,该凸透镜的焦距为f,若f大
于,则侧凸透镜从此位置远离纸的过程中光
斑会(C)
A.一直变大
B.一直变小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解析】凸透镜正对太阳光,由于凸透镜的焦
距大于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所以当凸透镜
远离白纸时,光斑逐渐变小,直到白纸与凸
透镜距离为焦距时,呈现最小、最亮的光斑.
继续远离白纸,光斑将逐渐变大.
9.小明将水滴滴在透明玻璃纸上,透过水滴观
察报纸上的字,发现变大了,这个水滴相当
于一个凸透镜,如图甲所示.通过“嫦娥一
号”把它带到太空中,水滴由于不受重力,会
变得如图乙所示,则在太空中,该水滴透镜
(C)
A.焦距不变
B.焦距会变长
C.对光线折射能力增强
D.对光线折射能力减弱(共20张PPT)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基础巩固
分点突破
固本夯基
知识点①
照相机
1.如图所示,手机镜头上成缩小的像,下列仪
器的成像特点与其相同的是(B)
A.幻灯机
B.照相机
C.放大镜
D.潜望镜
2.教材P94图5.2一1甲如图所示是照相机
的成像示意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B)
A.照相机的镜头是凹透镜
B.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
C.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像
D.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像
知识点
投影仪
3.放映幺幻灯片时,想使屏幕上出现放大的“F”
字母,那么摆放幻灯片的正确方法是(B
F
3


A
B
4.教材P95图5.2一3如图所示是一种投影仪
示意图.图中的平面镜的作用是
改变光路
小明通过调节使屏幕上出现了清晰的画面,
若要将屏幕上的画面再调得大一些,应将凸
透镜适当向下(选填“上”或“下”)调.
屏幕
平面镜
凸透镜
h
投影片
知识点《
3
放大镜
5.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
清晰的像,她的做法是(B)
A.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
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
D.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
6.某些手表上有一个圆滑的透明凸起,通过它
看日期会觉得很清楚,这是因为这个圆滑的
凸起相当于一个
放大镜,我们看到的实
际上是一个
正立(
选填“正立”或“倒立”)

放大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
知识点
4
实像与虚像
7.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成实像的是(B)

镜头
A.水面飞鸟的
B.照相机胶片
“倒影”
上的像

池中

C.船上人看到
D.通过放大镜
水里的鱼
看到的字
8.【2021郑州期末】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
法,正确的是(D)
A.实像不可能与物体等大
B.实像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C.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射入人眼
D.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
能力提升
内化知识
强化应用
9.下列成像情况对应正确的是(A)
A.倒立、缩小的实像
照相机
B.倒立、放大的实像
照相机
C.倒立、等大的实像
投影仪
D.正立、放大的虚像
投影仪
10.如图所示,通过画光路图可确定蜡烛所成
的像.下列器材的成像原理与这个光路图
相当的是(C)
A.放大镜
B.电影放映机
C.照相机
D.投影仪(共18张PPT)
第4节 眼睛和眼镜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基础巩固
分点突破
固本夯基
知识点①
眼睛
1.【2022洛阳期末】人眼是一个高度精密的光
学系统,下列围绕人眼的讨论,错误的是
(B
A.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B.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的像距大于二倍
焦距
C.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D.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倒立的
2.如图所示是我们看远处物体的示意图,来自
远处物体的光经过眼睛晶状体后在视网膜
上形成(C)
A.正立、缩小的实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缩小的虚像
知识点②
近视眼及其矫正
3.【2022鹤壁期末】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
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
幕,对视力影响较大.如图所示是一束来自
远处物体的光经某同学眼睛的角膜和晶状
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之前,则该同
学是(B)
A.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B.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C.远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D.远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可以判断,王老师的眼睛
近视(
选填“近
视”或“远视”),图中眼镜片对光线具有
发散作用.
眼镜片
晶状体和角膜
5.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眼睛的示意图,近视眼
是甲图,近视眼矫正是丙图.



知识点
远视眼及其矫正
6.长时间过度使用手机,导致新型疾病“手机
老花眼”(其实类似远视眼)患者剧增,患者
主要表现为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这种疾病的
形成原理和矫正方法分别如图中的(D)




P
B.

、丁
C.甲、丁
D.
、乙
7.【2022周口期末】爷爷是远视眼,需要用

透镜来矫正.当爷爷戴上老花镜时,
张丽透过镜片发现爷爷的“眼睛”好像变
大(选填“大”或“小”)了,这是因为张丽
看到的爷爷的“眼睛”是通过镜片形成的

(选填“实”或“虚”)像.
能力提升
内化知识
强化应用
8.【2021郑州期末】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关于
眼睛及其视力矫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凹透镜
B.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是虚像
C.近视眼看不清远处景物,是因为景物的
像落在视网膜后方
D.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舒适的
距离大约是25cm
9.关于近视眼、老花眼及其调节,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C)
A.近视的人,晶状体变薄,折光能力变弱
B.近视眼可以用会聚透镜矫正
C.老花眼的人,晶状体的焦距变大
D.老花眼的人应佩戴凹透镜制成的老花镜(共19张PPT)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基础巩固
分点突破
固本夯基
知识点①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提出的探究问
题应该是(C)
A.凸透镜对光是否有会聚作用
B.凸透镜对光是否有发散作用
C.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
D.凸透镜是否能成像
2.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装
置图,放好仪器,点燃蜡烛,调整
凸透镜

光屏
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
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
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实验中发现蜡烛
放在D
点时,是照相机原理;放在
B
点时,光屏上能成放大的像;放在
C点
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知识点②
照相机原理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
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
上出现了清晰的像,与其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B)
mmmmmmmmmmmmmmmmnmmm叮T
0cm1020304050
607080
90100
A.放大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潜望镜
行程码.扫码时,手机摄像头的成像原理与
照相机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
大镜”)相同,其所成的是倒立、
缩小(选
填“放大”“缩小”或“不变”)的实像;当手机
远离健康码、行程码时,摄像头所成的像将
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知识点③
投影仪原理
5.【2021开封期末】有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为
13cm,若一物体距该凸透镜的距离为
21cm,则其成像特点应该是(A)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6.【2021西宁】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
透镜另一侧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
光斑.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20cm
处,则可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得到倒立、
放大
的实像,利用此原理工作的光学仪
器是投影仪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
“放大镜”).
知识点④
放大镜原理
7.【2021枣庄】关于放大镜,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B)
A.放大镜的镜片就是一个凸透镜
B.放大镜所成的像都可以用光屏承接
C.用放大镜可以得到物体正立的虚像
D.用放大镜可以得到物体倒立的实像
能力提升
内化知识
强化应用
8.照相机和放大镜都是凸透镜成像原理的具
体应用.对应下图,下列关于照相机、放大镜
使用和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一甲→

2F
A.照相机:被拍物体应在甲区域内,成倒立
缩小实像(共18张PPT)
研学专题五 透镜成像及应用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方法解读
1.在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判断凸透镜的
焦距时,首先要明确凸透镜的成像情况,根
据成像情况列出物距和焦距的关系式,然后
解不等式即可得到焦距的变化范围.
2.照相机、投影仪的调节遵循“物近像远像变
大,物远像近像变小”的原则;放大镜的调节
遵循“物远像远像变大”.
ca
详见第五章整合提什
提什点四P087
专题强化
1.生活情境【2021威海】桌面上放有一只离墙
很近的盛满水的玻璃杯,小明无意中发现玻
璃杯后方白墙上出现窗外景物清晰的像.下
列光学仪器中应用了该现象成像原理的是
(B)
A.放大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潜望镜
2.【2021滨州】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中,在离凸透镜3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
晰的烛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
A.20cm
B.30cm
C.40cm
D.50cm
3.【2021青海】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2cm,将点
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30cm处沿主光轴移
到15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
化情况是(B)
A.像变小,像距变小
B.像变大,像距变大
C.像变大,像距变小N
D.像变小,像距变大
4.【2021广西】毕业照给同学们留下了美好的
青春记忆.拍照时(C)
A.照相机镜头相当于凹透镜
B.同学们应站在镜头一倍焦距以内
C.照相机成缩小的实像
D.想让成的像变大,镜头应远离同学们
5.【2021荆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中,移动光屏距透镜20cm时,在光屏上正
好得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像.则(C)
A.蜡烛距透镜的距离大于20cm
B.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0cm
C.投影仪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
D.照相机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
6.【2021绵阳】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
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
示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A)
30
40
50
60
70
80cm
A.透镜焦距一定在10cm到15cm之间
B.透镜焦距一定在15cm到20cm之间
C.把蜡烛向左移动少许,光屏适当向左移
动可得到大些的实像
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光屏适当向右移
动可得到小些的实像
7.【2021东营】如图所
v/cm
60
示,小明同学在探究
00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020
10
时,记录并绘制了物
0
102030405060u/cm(共18张PPT)
章末高效自测
一、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2021洛阳期末】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
光,在透镜另一侧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
最亮的光斑.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
20cm处,则可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得到倒
立、放大
的实像,利用此原理工作的光
学仪器是
投影仪
(选填“照相机”“投影
仪”或“放大镜”).
2.【2022新乡期末】近视眼患者由于晶状体对
光的偏折能力较强(选填“强”或“弱”),
可推断所成像在视网膜的
前方(选填
前方”或“后方”),需要佩戴

透镜制
作的眼镜.
3.【2022洛阳期末】在平静的清水江面上,美
丽的白鹭正冲向水下捕食,它在湖水中的像
是虚(选填“虚”或“实”)像.它看到水下
的“小鱼”是由于光的
折射

填“折射”“反射”或“光的直线传播”)所形成
的像,扑食后白鹭远飞时岸上的摄影师相机
中的像将会
变小(选填“变大”“变小”或
“不变”).
4.2021年12月9日,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中
为大家直播演示了很多有趣的小实验,其中
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神奇的太空小水球”.如
图,一开始王亚平将水注人水膜之中最终形
成一个漂亮的水球,可以看到一个倒立的
像,这个水球相当于一个
凸透镜.随
后,王亚平向水球里注射一个气泡,神奇的
一幕发生了,水球里竟然形成了一正一倒的
两个人像.注入气泡后,中间部分相当于两

凹透镜组成的成像系统.(均选填“平
面镜”“凸透镜”或“凹透镜”)
水球
气球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5.【2021日照】小明手持一个凸透镜,在教室
内从南边的窗户移向北边的白墙,离白墙近
些时,看到窗外的物体在墙壁上成清晰的
像.下面说法正确的是(C)
A.像是光源
B.像一定是虚像
C.像一定是倒立的
D.像一定是放大的
6.【2022三门峡期末】如图所示是四旋翼无人
机搭载一个高清摄像机拍摄画面,来自景物
的光通过摄像机的镜头在感光片上形成景
物的实像.当无人机靠近景物时,在感光片
上成的像将(A)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7.【2022开封期末】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当物体从距离透镜40cm处向焦点移动过
程中,它的像(C)
A.先是逐渐变小的实像,然后是逐渐变大
的虚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