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学说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学说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3-10-13 12:2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 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1744—1829)在18世纪首先提出生物进化论,是生物进化论的先驱者,他的核心学说是器官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状遗传理论。

拉马克认为,长颈鹿的祖先预部并不长,由于干旱等原因,在低处已找不到食物,迫使它伸长脖颈去吃高处的树叶。于是“用进废退”,久而久之,它的颈部就变长了。一代又一代,遗传下去,它的脖子越来越长,就变成了现代的长颈鹿。 引言你们认为拉马克的进化论是否正确?为什么? 总的来说,拉马克的进化学说中主观推测较多,相对的争议也较多,但他的学说较系统和完整,内容很丰富,拉马克的学说为达尔文的进化论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提出问题达尔文------进化论学说1831年结束剑桥大学的学习后,以学者的身
份跟随舰艇参加了对他一生具有重要影响的
环球考察。自然选择学说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物种起源》1 阅读材料 达尔文地雀进化过程中起决定因素。美洲雀的变化表明,自然界的生物普遍存在着遗传和变异的现象,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不利变异的个体则被淘汰。自然选择==优胜劣汰自然选择→生物进化→生物多样性提示:达尔文地雀喙的形态改变与进食的类型
有关,也不是一两代完成的。讨论自然选择学说在生存斗争中,通过激烈的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称为自然选择。过度繁殖:大象是一种繁殖很慢的动物,如果每一头雌象一生(30~90岁)产仔6头,每头活到30岁,而且都能进行繁殖的话,那么到750年以后,一对象的后代就可达到1900万头。因此,按照理论上的计算,也不太长的时期内产生大量的后代而占满整个地球。生存竞争:虽然每种动物的繁殖能力很强,但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都是非常有限的,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获取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导致生物大量死亡,结果只有少数个体生存下来。 遗传变异:达尔文认为一切生物都具有产生变异的特性。其中有一些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出现的可遗传的变异。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具有不同变异特征。适者生存: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某种生物的变异特征如果是适应当时环境的,那就是一种有利变异,而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 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案例分析讨论几个品种的鸡与原鸡相比,它们分别有什么
不同?这些品种的鸡是怎样产生的?什么叫人工选择?通过人的不断选择而形成生物新类型的过程几个品种的鸡与原鸡相比,它们分别作用
发生了变化,这些品种的鸡根据人的意愿
和需要产生的。其他生物进化学说澄江动物群:保存在澄江县级及其周围地区距今大约5.3亿年的寒武纪早期泥浆中的大量栩栩如生的动物化石群。 — 被国际上誉为“20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有现代综合进化论;分子进化中性论等1.如果你是达尔文,你怎样用自然选择的学说解释长颈鹿的出现?3.当时的原始鹿要能成功的进化成长颈鹿而不是全部被自然环境所淘汰,最关键的条件是什么?2.在长颈鹿的进化过程中,是谁在进行选择?注意:理解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因,而自然
环境的选择作用是生物进化的外因,两者缺一不可。变异是不定向个体差异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适应环境新类型内因动力生存斗争逐代遗传积累内因长颈鹿祖先发生变异个体有长颈长前肢的也有短颈短前肢的长颈长前肢生存逐代选择现代长颈鹿缺乏青草的环境下自然选择实例生物进化过程1.达尔文进化学说的中心内容是 、其主要内容是 、 、 和 。2.一般地说, 是不定向的,而 是定向的。当生物产生了变异以后,由 来决定其生存或淘汰。3.长期使用某种农药,会发现灭虫效果越来越差,这是因为有些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害虫产生抗药性的原因是:( )A、害虫对农药进行选择的结果B、定向变异的结果C、遗传的结果D、农药对害虫抗药变异进行选择的结果4.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不正确理解是 ( )A、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B、选择是不定向的C、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D、生物通过自然选择和积累就能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自然选择学说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变异自然选择自然选择DB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