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2022-2023学年上学期九年级“冲刺重高”讲义(十四):物质的分类【word,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2022-2023学年上学期九年级“冲刺重高”讲义(十四):物质的分类【word,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9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9-13 16:13: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物质分类的方法
自然界中物质种类繁多性质各异,为了更好地研究和识别它们,人们常要对它们分门别类。分类时要依据一定的标准(如依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或物质的组成等),分类的依据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一)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不同,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溶解性等,对物质进行分类。
(二)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热稳定性、酸碱性等,对物质进行分类。
(三)根据纯净物的元素组成进行分类
物质的性质用途与其组成有密切的联系,科学家常常根据组成来给物质分类。纯净物根据元素组成的不同,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大类。
(1)单质
概念: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O2、H2、Fe、S等。
特征:a.是纯净物; b.由同种元素组成。
判断依据:a.先确定是不是纯净物; b.是否由一种元素组成。
分类:按性质不同可分为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
(2)化合物
概念: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H2O、P2O5、NaOH、Na2CO3等。
特征: a.是纯净物; b.由不同种元素组成。
判别依据: a.先确定是不是纯净物; b.是否由不同种元素组成。
分类:化合物还可以根据其组成中是否含碳元素,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
①无机化合物
概念:一般是指由除碳元素之外的其他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分类:根据组成分为氧化物、酸、碱、盐。
②有机化合物
概念:含碳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和碳酸盐等除外)。
特征:一定含有碳元素。
化学性质:具有可燃性,一般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CO2和H2O。加热时易炭化,不完全燃烧时有黑色的炭生成。
③氧化物
概念: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特征: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必含氧元素。
判断依据:先确定是不是化合物;是否由“二元一氧”(两种元素,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组成。分类:根据组成元素的不同,氧化物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例1、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代表纯净物,则①③所属的类别是(  )
A.①单质、 ③含氧化合物
B.①化合物、③含氧化合物
C.①单质、 ③氧化物
D.①化合物、③氧化物
例2、下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 ,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的物质可能是氧化物的是( )。
A. B.
C. D.
例3、取9.2g某有机化合物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只生成17.6g CO2和10.8g H2O。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B.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不含有氧元素
C.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该化合物中含有碳、氢和氧三种元素中的某两种元素
1.“盐酸化性乌龟壳,一头一尾四只脚”,如图是小王归纳的稀盐酸的化学性质,X的物质类别与图中其他物质不同,则物质X是下列物质中的(  )
A.硝酸钾 B.氧化铜 C.碳酸钙 D.氢氧化钾
2.下图表示构成物质的模型,“ ”和“O”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可以表示单质的是( )
A.B.C.D.
3.一定质量的某有机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2.2g CO2和1.8g H2O,另取3.2g该有机化合物在O2中完全燃烧,消耗4.8g O2,该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A.C2H4 B.CH4O C.CH4 D.C2H4O
4.“价-类”二维图可以表示元素化合价与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下图中的a、b、c、d、e代表常见的含碳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和氧气反应生成c B.c和水反应生成d
C.e可能难溶于水 D.由a得到e至少要经过三步反应
5.下图为自来水生产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清水池中的水是溶液 B.过滤池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
C.消毒用的液氯是化合物 D.供水系统流出的水是纯净物
6.如图是小明对常见化合物的分类整理。
(1)甲处应填写的物质类型是________;
(2)小明将硫酸、碳酸归为酸,其分类标准是:________;
(3)小明的分类整理中有种物质归类错误,这种物质是________。
1.物质的分类是我们正确认识物质的重要手段。如图中,若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分别表示一类物质,则符合该图所示关系的物质分类选项为(  )
A.纯净物、混合物、化合物 B.纯净物、化合物、氧化物
C.纯净物、单质、化合物 D.混合物、单质、氧化物
2.下列有关纯净物与混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
B.稀盐酸、稀硫酸属于混合物,浓盐酸和浓硫酸属于纯净物
C.洁净清爽的空气是纯净物,受到污染的空气是混合物
D.纯净物的元素组成是固定不变的,混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可变的
3.下列概念符合如图所示a、b、c之间的关系是( )

A. 茎、树皮、韧皮部 B.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质的变化
C. 金刚石、金属、单质 D. 氧化物、含氧化合物、化合物
4.日常生活、社会发展都与化学密切相关。
(1)3D打印机根据不同需求,使用不同材料,如铝合金、聚乙烯、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其中属于无机材料的是________,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属于复合材料的是________。
(2)《本草纲目》记载,杨桃具有去风热、生津止渴等功效。杨桃的主要成分是水,还含有糖类和蛋白质等。葡萄糖和蛋白质中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________。
5.去年5月,我国运用“蓝鲸一号”钻探平台,在南海神狐海域首次实现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合物,其化学式为CH4 8H2O,它是天然气的固体状态。
(1)从化学式看,可燃冰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可燃冰中C、H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
(3)可燃冰中的C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答案及解析
例1、【答案】A
【解析】根据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五个概念及图示分析,整个大圆为纯净物,①为单质,②为化合物,③是含氧化合物,④是氧化物。
例2、【答案】B
【解析】A、图示中物质由不同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图示中物质由同种分子构成,且分子由两种原子构成,若其中一种为氧原子,则为氧化物,符合题意;
C、图示中物质由同种分子构成,且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D、图示中物质由不同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例3、【答案】C
【解析】17.6g CO2中含有碳元素质量为17.6g×=4.8g,10.8g H2O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为10.8g×=1.2g,碳氢元素总质量为4.8g+1.2g=6g<9.2g,所以该有机物一定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1.【答案】C
【解析】酸的化学性质:可与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反应,并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由题干可知,缺少的X应属于盐类,而盐是电离时能产生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另外所列举出的盐一定要能与盐酸反应。
2.【答案】 D
【解析】根据单质、化合物定义分析,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为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解答】A、该物质由不同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该物质由不同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该物质由同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但该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D、该物质由同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且该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符合题意;
故选D。
3.【答案】B
【解析】由有机化合物燃烧生成2.2g CO2和1.8g H2O可求得有机化合物中C原子和H原子的个数比为1∶4。若为C选项,3.2g 的CH4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显然大于4.8g,不符合题意。3.2g 的CH4O完全燃烧恰好消耗4.8g的O2。
4.【答案】D
【解析】根据碳元素的化合价和所属的物质种类,对各种物质进行推测,最后再对各个选项的内容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a中碳的化合价为0,为单质,那么a为C;b中碳的化合价为+2价,为氧化物,那么b为CO;
c中碳的化合价为+4价,为氧化物,那么c为CO2;;d中碳的化合价为+4价,为酸,那么d为H2CO3;
e中碳的化合价为+4价,为盐,那么e为碳酸钠、碳酸钙等。
A.b为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故A正确不合题意;
B.二氧化碳c和水反应生成碳酸d,故B正确不合题意;
C.e为碳酸盐,可能溶于水,也可能不溶于水,故C正确不合题意;
D.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可溶性的碱反应生成碳酸盐,至少需要两步,故D错误符合题意。
5.【答案】A
【解析】A、像砂糖、高锰酸钾、碘等被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如水、酒精等)称为溶剂。溶解后所得到的物质叫做溶液。
B、化学变化是指在变化中生成了新的物质;
C、化合物是指由两种或两种元素以上组成的纯净物;
D、纯净物只含有一种物质。
【解答】A、清水中既含有溶剂水,还含有许多溶解的矿物质等溶质,所以是溶液,A 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过滤主要是将不溶的物质与水分离,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是物理变化,B说不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液氯是液态的氯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而不是化合物,C说不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供水系统流出的水还是含有许多其它物质的,应该是混合物而不是纯净物,D说不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6.【答案】(1)氧化物
(2)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
(3)Cu2(OH)2CO3
【解析】(1)只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2)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叫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的是碱。
(3)盐由酸根离子和金属离子构成。
【解答】(1)甲处的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镁,都只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因此属于氧化物;
(2)小明将硫酸、碳酸归为酸,其分类标准是: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
(3)Cu2(OH)2CO3由碳酸根离子和铜离子构成,属于盐,而不是碱。
1.【解答】解:图中所示的关系是:大三角包含者正方形,正方形角包含圆。
A、混合物和纯净物不是包含关系,是并列关系,故错误;
B、纯净物包含化合物,化合物包含氧化物,故正确;
C、单质和化合物不是包含关系,是并列关系,故错误
D、混合物、单质和氧化物,不是包含关系,是并列关系,故错误;
故选:B。
2.【答案】D
【解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有可能是纯净物(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O2与O3的混合气体);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有可能是化合物(纯净物,如CO2),也可能是混合物(如N2与O2的混合气体)。无论是浓或稀的盐酸和硫酸都是溶液,都属于混合物,但HCl气体或液态HCl是纯净物。空气无论洁净与否,都至少由N2、O2、CO2、H2O等气体组成,属于混合物。
3.【答案】 D
【解析】根据图片可知,c包含b,b包含a,根据各个定义的关系判断。
【解答】A.树皮、韧皮部不属于韧皮部,故A错误;
B.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是并列关系,不是包含关系,故B错误;
C.金刚石不属于金属,不满足a和b的关系,故C错误;
D.氧化物属于含氧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属于化合物,故D正确。
故选D。
4.【答案】(1)铝合金;聚乙烯;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2)蛋白质
【解析】(1)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聚乙烯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属于复合材料;
(2)糖类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而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因此蛋白质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5.【答案】 (1)纯净物(2)3:5(3)7.5%
【解析】(1)根据纯净物、混合物的定义分析,纯净物为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为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2)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3)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分析。
【解答】(1)可燃冰有固定组成,属于纯净物;
(2) 可燃冰中C、H元素的质量比是12:20=3:5;
(3) 可燃冰中的C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故答案为:(1)纯净物;(2)3:5;(3)7.5%。
2022-2023学年上学期浙教版科学九年级“冲刺重高”讲义(十四)
物质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