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大象版六年级3.2《太阳系》教学设计
课题 太阳系 单元 3 学科 科学 年级 6
教材分析 教材第一部分引入,说明了“行星”名字的来由。第二部分是整理事实证据。教师需提供与太阳系有关的资料,包括图片、数据等,更清晰地知道行星在太阳系中的相对位置,以及相对大小,进而便于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模型。第三部分是处理信息。学生根据提供的资料,筛选、转化所需的建模内容。第四部分设计制作。通过上述的信息处理学生已在脑海中构建了“原始”的太阳系。接下来需要利用合适的材料、工具进行制作。制作完成后,共同展示、分享感受,学生可进一步加深对太阳系的认识。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 知道太阳系中有八大行星,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科学思维: 在教师指导下,在对太阳系八大行星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的基础上,能动手制作太阳系模型,并描述它们在太阳系中的相对位置。探究实践: 能开展基于证据的论证,勇于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观点。态度责任: 保持探索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敢于质疑,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
重点 知道太阳系中有八大行星,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
难点 在教师指导下,在对太阳系八大行星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的基础上,能动手制作太阳系模型,并描述它们在太阳系中的相对位置。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太阳和地球有什么不同?2、天空星球的相对位置基本保持恒定不变,被称为恒星。恒星可以自身发光。太阳也是一颗恒星,为什么在星空中的位置不断变化?3、地球是一颗行星。除了地球之外,你还知道哪些行星?4、阅读资料,八颗行星是怎么被发现的?早在古代,人们就已经观察到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发现它们的位置每天都在移动,看起来就像在星群中漫游,古希腊人就将它们命名为行星(“漫游者”)。1781年,英国人威廉·赫歇尔通过巨型望远镜发现了天王星。1846年,法国人勒威耶和英国人亚当斯在研究天王星轨道运行的反常现象时,各自通过独立计算推算出海王星的位置。明确:5、行星有什么特点?它们在太阳系中的相对位置是怎样的? ①太阳的体积大,约为地球的130万倍。②太阳能发光,地球不能发光。③太阳是恒星,地球是行星,地球绕着太阳转。由于地球围绕太阳运转,所以看上去太阳在星空中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向外依次是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阅读资料交流收集整理有关太阳系和行星的信息,将有价值的信息记录下来。 比较太阳和地球的不同,引入恒星和行星概念,以及体积大小、运行等情况了解恒星概念知道太阳系中的行星以及与太阳的位置关系了解行星名称的由来及发现过程、方法导入新课学习
讲授新课 一、收集整理太阳系和行星信息(一)太阳和太阳系人们把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颗行星(以及围绕行星转动的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作太阳系。太阳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所以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其他天体都绕太阳公转。(二)行星与八大行星行星通常指自身不发光,环绕恒星运动的天体。一般来说行星具有定质量,并且质量要足够大且近似于圆球状。(1)水星:体积最小的行星水星的表面和月球表面极为相似。其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环形山。水星的大气极为稀薄,昼夜温差很大,白天表面温度可达427度以上, 黑夜最低温度可降到零下173度左右。(2)金星金星,又叫启明星,离地球最近的一颗行星,也是八大行星中最亮的一颗,比地球略小。金星有厚厚的二氧化碳大气,表面的温度最高可达447℃。(3)地球:有生命的星球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包层,这就是地球大气层。地球像一只陀螺,沿着自转轴自西向东不停地旋转着。(4)火星具有火一样的红色光辉,比地球小的多,但要比地球冷的多。火星上有大气,但二氧化碳就占了95%,但没有液态水,至今还没有发现生命迹象。(5)木星八大行星中最大的一颗,是太阳系中卫星数目较多的一颗行星(16颗卫星) ,也是太阳系中仅次于金星的第二大亮星,大红斑是它重要的标志。(6)土星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环绕着其赤道的巨大光环,看上去就像戴着一顶漂亮的大草帽。(7)天王星天王星呈现蓝绿色,体积很大,是地球的65倍,仅次于木星和土星,在太阳系位居第三,和土星一样,也有美丽的光环。(8)海王星表面有荧荧的淡蓝色光,呈扁球形 ,大气中主要含有氢。离太阳太远 ,表面温度很低,通常在零下200摄氏度以下。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海王星有8颗卫星。(三)太阳系八颗行星数据表读图指导:“与太阳平均距离”是指该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因为每一颗行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都是椭圆形的,有时离太阳近,有时离太阳远,所以是“平均距离”。“赤道直径”是指该行星体积大小。像地球绕地轴转动叫自转,绕太阳转动叫公转。“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反映了星球运动的快慢。1、阅读数据,按要求给八大行星排序。(1)距离太阳由近及远排序(2)按体积由大到小排序 2、为了使我们制作的模型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我们该如何处理收集到的这些信息呢 明确:(1)千米转化成厘米,进率为100000.(2)再把表格中的数据缩小到合适大小。如,4880千米缩小微4.88厘米,缩小了100000000.比例尺确定为1:100000000.即,模型中直径1厘米代表实际1亿厘米。(3)根据1:100000000,转化其他行星赤道直径。3、根据1:100000000,行星赤道直径数据转换后发现,有些数据仍然很大,怎么办? 此时我们会发现:水星:弹子球大小 金星:网球大小 地球:棒球大小 火星:高尔夫球大小 木星:沙滩球大小 土星:瑜伽球大小 天王星:篮球大小 海王星:足球大小4、按照此种办法,把“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缩小成适当大小。明确:二、设计制作:太阳模型1、活动任务根据处理后的信息,制作一个太阳与八颗行星的模型,向同伴描述太阳和八颗行星的相对大小,以及它们在太阳系中的相对位置。2、材料准备不同颜色橡皮泥、直尺、气球3、建模过程(1)用不同颜色的橡皮泥按照不同星球直径大小做橡皮泥球,贴上标签。(2)将大气球充气至直径为1.09米。(3)从班上选出9名同学,一名同学手持大气球代表太阳,站在操场的一端,其他同学根据每人所拿的行星模型按照正确的顺序站立。(4)利用制作好的太阳系模型,向同伴介绍太阳系的基本信息,以及八颗行星在太阳系中的相对位置。4、通过建模你对太阳系有何体会或发现?三、作业布置 查阅资料,了解太阳系中的其他成员,如卫星、小行星、矮行星、彗星等 开展信息交流汇报会读图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水星<火星<金星<地球<海王星<天王星<土星<木星可以借助地图上的比例尺进行处理把比例尺再扩大10倍,即1:1000000000,小数点再向左移动一位。计算阅读任务认识或准备材料勇于创新,完成设计与制作◆八大行星离太阳的远近不同◆八大行星的大小区别很大◆在太阳系中,八大行星是十分渺小的 了解太阳特点和太阳系的组成通过开展信息交流汇报会,了解更多太阳系和行星的信息理解图表内涵通过排序进一步理解八大行星与太阳的位置关系及体积大小学会处理信息方法处理信息为建模服务学以致用明确建模任务在教师指导下,在对太阳系八大行星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的基础上,能动手制作太阳系模型,并描述它们在太阳系中的相对位置。拓展所学知识
课堂练习 1.以 ________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________星、矮行星、小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2.太阳系中,像地球一样的行星还有很多,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①蓝色的星球 ②自身不能发光 ③围绕太阳运行 ④质量足够大 ⑤都有卫星 ⑥都有液态水和适宜的温度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②③④3.从离太阳由近到远算起,第5颗行星是( )。A.有光环的行星 B.太阳系最大的行星 C.能住人的行星 完成课堂练习并检测自己对于本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通过课堂练习检测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进一步巩固本堂课内容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而且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同时,我们能按一定比例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用一定的材料建立太阳系的模型,意识到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可以逐渐被人们认识的。 回顾课堂并与老师一起总结本节课内容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重点内容
板书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