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读图说出东南亚的组成和位置及位置的重要性,主要国家和首都。
2.读图描述中南半岛的地形地势特点;说明中南半岛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3.分析东南亚的气候类型、特点、分布及其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4.举例说出东南亚重要的旅游资源及发展优势。
重点:
1.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中南半岛地形地势特点;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难点:
东南亚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已经成为同学们和家人度假的主要方式之一。相信大家一定听说过“新、马、泰”这条知名的国际旅游路线了,那么你知道这里的“新”、“马”、“泰”分别指的是哪三个国家吗?你想深入地了解这些国家以及本区域位置特征吗?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东南亚,走进这些国家吧。
【自主学习一】
1.内容:18页-20页东方“十字路口”“多山的地形”两部分内容,完成任务一、任务二
2.要求:图文结合3.时间:3分钟
【设计思路】
1.认识某地区,首先结合地图分析其地理位置,主要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入手。
2.分析河流分布特征要联系地形特点,不同地区河流的分布特征,还要综合考虑其它自然地理要素。
任务一: “十字路口”的位置和范围1.读图 7-1-1“东南亚的国家和地区”,阅读 19页文字:
(1)描述东南亚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说出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说出东南亚的组成;
(3)找出东南亚包括的国家及其首都;
2.读图 7-1-2“马六甲海峡的位置及通过的主要航线”,说出马六甲海峡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设计思路】
1.“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这个结论不能直接告诉学生,应该让学生通过阅读东南亚位置图,观察本区主要地理事物的分布以及在世界上的位置特点,分析得出。
2.马六甲海峡是一条重要的国际水道,在国际交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分析其重要性,需要借助大量信息资料和现实数据来说明。这些资料信息,可以让学生调查、搜集、整理。
任务二:地形特点与城市分布读课本 19页—20页课文,图 7-1-3“中南半岛沿 20°N地形剖面”,7-1-4“中南半岛地形、河流与城市分布”
(1)描述中南半岛的地形地势特点,马来群岛的地形特点。
(2)找出中南半岛的主要河流,
(3)完成 20页活动题中表格,说说中南半岛上的主要城市分布有什么共同点?
(4)分析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的有利条件?
【自主学习二】
1.内容:21-24页“热带气候与农业”“富有魅力的旅游目的地”两部分内容,完成任务三、任务四2.要求:图文结合3.时间:3分钟
【设计思路】农业是受自然环境影响最大的生产部门,分析农业特点,要考虑不同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形、河流)等因素。我们在分析一个地区农业发展的时侯,要关注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反作用,实现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任务三:气候与农业阅读 21—22页图文:
(1)东南亚主要的气候类型有?气候特征?主要分布地区?
(2)看图说话:东南亚居民生活习惯与气候的关系。
(3)主要农作物:主要热带经济作物有?主要粮食作物是?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任务四:旅游和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
1.读课本 22-24页图文资料,
(1)说出东南亚主要的旅游景点。
(2)东南亚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
2.东南亚的华人、华侨:(24页阅读部分)是中国在海外华人和华侨最集中的地区。
【合作探究】
1.内容:东南亚原著居民的房屋高脚屋及农作物水稻与当地自然环境之间关系
2.要求:全体起立、图文结合
3.时间:4分钟
【设计思路】
各种地理事物或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本活动从学生小组讨论入手,通过读图、观察,分析、探究地理问题,总结规律,得出结论,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结收获
易混点:“高脚屋的双层结构”
东南亚:气候炎热潮湿,防潮防虫
俄罗斯:防止室内热量通过地面散失
易错点:
(1)东南亚是中国在海外华人和华侨最集中的地区
(2)天然橡胶---热带经济作物;橡胶---产品
(3)中南半岛—热带季风气候;马来半岛--热带雨林气候
(4)图示规律——地势与河流流向的关系:
【检测指导】
1.内容: 必做题与选做题
2.要求: 书写规范,闭卷完成
3.方法: 慢审题,快答题
4.时间: 7分钟
【老师寄语】地理探索是一朵花,它总为付出和坚持的人绽放!地理探索是一扇门,它总为执着与奋斗的人打开!
【必做题】我最棒!
读右图回答 1—3题:
1.关于图中甲半岛的说法正确的( )
①地形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②人口和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
③位于赤道附近,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④在平原地区和河口三角洲主要种植冬小麦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 关于图中乙海峡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亚洲和大洋洲之间 B.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
C.位于印度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 D.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
3.下列物产,马来西亚产量最大的是( )
A.天然橡胶 B.椰子 C.蕉麻 D.棕油
4.中国与东南亚陆地相邻的一组国家是( )
A.越南、老挝、柬埔寨 B.越南、老挝、泰国
C.越南、老挝、缅甸 D.老挝、缅甸、泰国
5.关于东南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东南亚是海外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B.东南亚旅游资源丰富,著名的有新加坡圣淘沙公园、鱼尾狮公园和印度尼西亚的吴哥窟等
C.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蕉麻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
D.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的热带季风气候地区,一年之中有旱季和雨季之分,农作物多在雨季播种,在旱季收获
6.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代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河流:_________G _________
海域:M _________
(2)A半岛上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
(3)D所在群岛的气候类型以_________气候为主,该群岛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_________。
(4)东南亚地处_________ 洲和 _________洲、 _________洋和 _________ 洋之间,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此被称为东方的“ _________”.
【选做题】读“某河流流域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该河发源于_________,由西北向东南注入_________海,该河流在我国境内称_________.
(2)该河流的中下游在农业发展方面具有哪些优势?
教学反思:
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是《地理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目标的一项基本的要求。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是地理知识的一种形象、直观、综合的表达。地图中包含了众多的知识点,许多地理特点、规律都可以通过观察、分析地图得出。学生通过阅读地图分析、判断、推理、概括、综合加深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培养了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是地理教学不变的主题。本节课,我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精彩展示等活动形式,同时采用查(课本、工具书、地图)、划(标出重难点)、写(写下自己的疑问)、记(记下有价值的问题)及讨论法、分析讲解法、图导图练法等学习方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读书读图,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变学会为会学;对地理原理和难点,教师运用多媒体及图、表辅助,分析讲解,予以突破;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动眼识图、动脑析图和动口说图等多项措施的训练过程,理解和巩固地理知识,培养用图习惯和发展地理智能。教学活动应用了希沃白板课堂活动中的分组竞争及超级分类、课件制作、超链接和文本图片的插入和超链接等功能,效果较好,营造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学生的学习气氛热烈,学习兴趣高涨,充分参与到本节课的各个教学环节的活动中去。在优化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还体现在如下方面:
1.课堂设置了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尽可能给学生动口动脑的机会,帮助其培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2.指导学生运用地图和材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依据地图和材料分析、掌握知识的能力。
3.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引导学生思考本课学习与以往知识的联系,做到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课堂设置了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效果较好,能帮助学生如何思考问题并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4.在学习注重了基础知识的强化,指图,查图,看图等过程,能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