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4)
学习目标
1.了解洪秀全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思考和认识农民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锻炼历史思维能力。
2.识读《太平天国运动形式图》,阅读文献材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
3.理解多难的民族产生雄健精神。近代中国农民阶级面对列强的侵略和清政府的压迫,毅然举起太平天国的大旗展开斗争,铸就了这场规模宏大的农民战争。
一、温故知新
第二次鸦片战争
原因:
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主凶:
英国、法国
帮凶:
俄国、美国
借口:
(英国)亚罗号事件;
列强侵华罪行
火烧圆明园
俄国割占我国大片领土
影响
(法国)马神甫事件
②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土地。
③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①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西方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太平天国运动
二、阅读教材,获取信息
(一)思考批注:
1.太平天国运动的重要事件。
2.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及性质。
定都天京(1853.3)
西征胜利(1856)
永安建制
(洪秀全封王)
金田起义(1851.1.11)
天京事变
(1856年秋)
天京陷落
(1864年夏)
兴起
全盛时期
由盛转衰
失败
2.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及性质。
①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性质:
②坚持斗争14年,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资本
主义侵略势力;
③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意义: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三、研读教材,探讨交流
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将农民起义推到了历史的最高峰。思考批注:
1.金田起义的原因及概况。
2.太平天国颁布了哪些纲领性文件?这些纲领性文件有哪些内容?
3.太平天国为什么在14年后又覆亡了呢?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①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②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③洪秀全在科举的道路上屡屡失败,于1843年创立拜“拜上
帝会”,并广泛传教。
(时间), (人物)在广西桂平县 发动武装起义,建号 ,起义军称“ ”。
思考批注:1.金田起义的原因是什么?
2.简述金田起义的概况。
1851年1月11日
洪秀全
金田村
太平天国
太平军
3.永安建制——攻克永安后,洪秀全封诸王。
韦昌辉——
北王
意义:
天王
人 物 封 号
洪秀全(自称)
石达开
冯云山
萧朝贵
东王
翼王
南王
西王
杨秀清
韦昌辉
天王
北王
影 响
①意义:太平天国初步
建立起政权组织。
②隐患:封王过多,
分散领导力量。
(二)定都天京
阅读教材,概括下列问题:
2.《天朝田亩制度》的目的、内容、革命性和局限性。
1.太平天国运动形势。
金田起义(1851.1.11)
永安突围(1852)
围困桂林
围困长沙
攻克武昌
萧朝贵牺牲
攻占南京(1853.3),
改名天京,定都天京
1.太平天国运动形势
借道全州
冯云山牺牲
1853年,开始北伐、
西征,控制从湖北武昌
到江苏镇江的长江沿岸
城镇。
(全盛时期)
3.太平军北伐和西征概况:
目的:
结果:
意义:
推翻 统治和巩固政权。
失败,全军覆没; 取得重大胜利。
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 时期。
清朝
北伐
西征
全盛
探讨:说说太平天国迅速发展的原因。
主观方面:
①这是一次反对清朝反动统治的战争,赢得广大人民
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②太平军有严密的组织和严明的军纪,具有英勇顽强
斗争的坚强意志。
③坚强的领导核心,灵活主动的战备战术。
客观方面:
清军腐败不堪一击。
2.《天朝田亩制度》的目的、内容、革命性和局限性。
目的:
内容:
局限性:
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四有两无”)
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
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在实践中难以施行。
革命性:
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
发动和鼓舞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作用。
思考批注:阅读材料,概括下列问题:
1.列出天京事变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2.说出太平天国重建领导核心的史实。
3.《资政新篇》简介。
4.天津陷落。
(三)天津陷落
1.列出天京事变的原因、过程、性质和影响。
原因:
根本原因:
过程:
性质:
影响:
领导人享乐腐化,争权夺利。
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
1856年,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结果杨秀清
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
领导集团的一场血腥内讧。
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太平天国
由盛转衰。
2.说出太平天国重建领导核心的史实。
①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
②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青年将领。
3.《资政新篇》简介。
作者:
内容:
结果:
洪仁玕
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
文化、外交等主张。
受历史条件限制,未能付诸实践。
4.天京陷落
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湘军冲入城内,天京陷落。
四、材料分析
(一)材料研读
1.金田起义时,广西巡抚周天爵在一封信中写道:“二月初一日出省,带兵一百名,如驻马嵬坡,皆不愿走也;路上募一百名,又如石壕驿,未走先哭。乃于十二日甫抵武宣,而教匪偷越紫荆山而来,如虎兕(sì)出柙(xiá),先锋已到三里圩矣。……方到时县官一人,一县皆空,而纷纷向西逃者渡江船无歇时。问县(官)刘作肃有何准备?答云‘只有一绳’,则大哭。我何等福气……”
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说明清军畏敌如虎、官兵丧失斗志,而太平军则士气高昂、所向披靡。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
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
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
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
以赈此荒处。彼荒处,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
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
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①这则材料出自哪一文件?
②材料描述了怎样的理想社会?
③材料所描述的理想社会在晚清能否实现?为什么?
3.材料(《天朝田亩制度》)所描述的理想社会在晚清
不可能实现。
②严峻的战争形势使它无法实施。
①对未来社会作出了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的设想,
超越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
下是不可能实现的。
原因:
(二)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材料一 :分散落后的自然经济使得作为个体小生产者的农民
自私;不思进取,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多用宗教等形式;
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难以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
材料二:洋枪队是清政府勾结美、英、法侵略者为镇压太平
天国组成的武装。1860年在上海组成,由美国人华尔统领。
失败教训:
主观(根本)原因: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客观原因:
中外势力的联合绞杀。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阶级的局限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五、知识结构
太平天国运动
兴起
全盛
失败
原因:
准备:
开始:
军事征战:
制度建设:
事件:
《资政新篇》
意义
对内:
对外:
列强侵略激化阶级矛盾。
创立“拜上帝会”。
金田起义
定都天京、北伐、西征
《天朝田亩制度》
天京事变、重建领导集团、天京陷落
反封建
反侵略
六、课后活动
(一)在《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中,找出桂林、长沙、武昌、
安庆的位置,思考太平军为什么进展这么顺利。
因为攻克桂林、长沙、武昌、安庆等地在定都天京之前。
①当时的社会矛盾激化,广大农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洪秀全利用“ ”将贫苦农民组织在一起,农民有
斗争的积极性;
②太平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③清军腐朽衰败。
拜上帝会
时间: 。
1.原因:
2.爆发标志: (时间) (事件),
(人物)在广西桂平县 起义,建号 。
3.建立政权组织: 年, 建制,分封诸王(东西南北翼)
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4.定都天京: (时间),太平军攻占 ,改名
,作为都城。
(二)重点知识梳理
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4年
鸦片战争激化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
金田起义
1851年1月11日
洪秀全
金田村
太平天国
1851
永安
1853年3月
南京
天京
5.北伐西征: 年;目的:为了 和 。
6.颁布文件:前期有《 》,核心是
;后期有《 》,进步
之处是提出发展 的设想。
7.天京陷落: 年夏, 病逝,湘军攻占 ,标志着
。
8.性质:
。
1853
推翻清朝统治
巩固政权
天朝田亩制度
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资政新篇
资本主义
1864
洪秀全
天京
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战争
9.失败原因:
① (根本原因),没提出切合实际的
, 的腐败与不团结。
② 。
10.意义:沉重打击了 ,谱写了
。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革命纲领
领导集团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