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上堂课我们领略了植物王国的奇妙,这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每种小昆虫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存本领。它们的“特异功能”使得它们能“独步天下”,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蜜蜂的世界,看一看它有什么本领吧!
新课导入
除了采蜜,你知道蜜蜂还有什么本领吗?
小资料
1.酿造蜂粮,是自然界极少会自己加工粮食的动物。
6.控制生育性别,蜂王能控制自己生男生女,这一特殊本领在自然界中也是不多见的!
5.分泌蜂王浆,蜂王浆中的癸烯酸在自然界中唯有蜂王浆里才有。
4.授粉,蜜蜂在授粉昆虫中占85%以上。
3.信息素专家,蜜蜂通过嗅觉、触觉以及利用紫外线能准确无误
的在方园10公里内找到蜜源和水源。
2.建造蜂房,蜜蜂是顶尖的建筑大师,其蜂房为双面六角造型,
在利用空间和原料上是最少又最结实的一种构造,自然界中仅
有蜜蜂会筑造。
小资料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14 蜜 蜂
读一读教材53页的资料袋,你了解到了什么?
作者法布尔的身份、作品、对待科学研究的态度。
初读课文
法国作家、昆虫学家。从小生活贫困,19岁立志研究昆虫,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和习性,著成《昆虫记》,被誉为“昆虫诗人”。
走近作者
作者名片
4.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
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3.运用多种方式,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
2.默读课文,能梳理并按顺序说出实验过程。
1.认识“概、阻”等9个生字,会写“蜜、蜂”等12
个字,正确读写“蜜蜂、辨认”等词语。
学习目标
第1课时
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度的地方多读几遍。
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初读课文
蜜蜂 辨认 大概 阻力
跨进 包括 检查 准确无误
逆风 沿途 陌生 超常
biàn
mì fēnɡ
ɡài
zǔ
kuà
kuò
què wù
nì
tú
mò
jiǎn chá
chāo
字词学习
“蜜”和“密”
无论是“蜜蜂”还是“蜂蜜”都和昆虫有关,下部是“虫”。
形近字
辨
辫
辩
瓣
辩辫瓣要分清,听我把它说分明。
唇枪舌战论不休,小小言旁藏里头。
麻花辫子粗又长,中央是个绕丝旁。
花朵瓣瓣开得鲜,一个小瓜悬中间。
遇上它们在一起,仔细端详看分明。
怎样区别这几个形近字?
形近字
可能、也许。
妨碍物体运动的作用力。
【大概】
【阻力】
【准确无误】
【逆风】
【本能】
非常正确,没有一点错误。
冲着风、迎风
本身固有的、不学就会的能力。
词语解释
分段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本文讲述了作者(法布尔)为证实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实验的事情。
初读课文
围绕着实验,把课文划分为三个部分,试着说说各部分的大意。
第一部分
(1)法布尔做实验的目的。
第二部分
(2-7)实验的经过。
第三部分
(8)实验得出的结论。
初读课文
把实验目的和实验结论填写在表格中。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
初读课文
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我想做个实验。
求实的科学态度
初读课文
实验目的——验证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实验结论:
蜜蜂有辨认方向,靠的是本能。
人和动物不学就会的本领。
本能
初读课文
结论
实验目的
验证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
把我们学习的实验结论填写在表格中。
蜜蜂确确实实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初读课文
第2课时
蜜蜂确确实实有辨认方向的能力,那么,实验到底是怎么做的呢?默读第2自然段,画一画他所做的事。
课文解读
一天,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了出来。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捉蜜蜂——做记号——放蜜蜂——测能力
课文解读
用“先……接着……然后……最后……”来说一说法布尔所做的事。
法布尔先捉了一些蜜蜂,放进纸袋里,接着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然后在蜜蜂身上做上记号,最后将蜜蜂放飞。
课文解读
法布尔做实验时哪些地方想得很周到。
课文解读
“捉自家草料棚的蜜蜂” 便于观察
“放在纸袋里”让蜜蜂弄不清方向。
“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便于与其他蜜蜂区别。
“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能准确记录实验结果。
“走了四公里路”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
课文解读
思考:这一系列实验过程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科学态度?
这一系列实验过程,充分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说明他不仅观察得认真,而且用心思考。
课文解读
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说明作者观察得很仔细,体现科普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
大概
这些都是作者的推测,充分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善于观察思考的品质。
二十只左右
好像
几乎
课文解读
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反问句,起强调作用。
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应该看不到遥远的家。
肯定句:
课文解读
实验的结果怎样?这些蜜蜂能回到它们的家吗?自由读第3~4自然段。
课文解读
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
它们飞得很低,应该不能看到遥远的家。
接下来会写蜜蜂有没有飞回来,即验证推测。
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课文解读
兴奋、激动
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呢。”
说明作者对实验过程记录详细精准,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课文解读
傍晚时,我亲眼看到另外三只飞了回来,身上也都带着花粉。
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发现了十五只身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
法布尔持续观察,是为了确认蜜蜂是否都能飞回来,说明法布尔做事十分严谨,讲求科学。
为什么法布尔在傍晚和第二天继续观察?你体会到了什么?
课文解读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作者得出了什么结论?在文中找一找。
你知道蜜蜂靠的是什么本能吗?
课文解读
蜜蜂是凭借什么来辨别方向、认识路线的呢?
生物学家弗里希用一系列实验证明,蜜蜂通常是利用太阳作为罗盘进行导航的。他指出蜜蜂以太阳作为参照点,通过“舞蹈”告诉其他蜜蜂如何到达它发现的花源地。
拓展延伸
实验目的
验证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
把我们学习的实验结论填写在表格中。
蜜蜂确实有辨认方向的能力,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本能。
捉蜜蜂、放纸袋、走四公里外、做记号、放蜜蜂。
探究结果
蜜 蜂
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
验证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不是超常记忆力,而是无法解释的本能。
捉蜜蜂——做记号
放蜜蜂——测能力
看蜂窝——解疑问
善于观察求真务实
结构梳理
课外拓展
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默读课文,把下面的图表补充完整。
课后习题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再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词句,和同学交流。
课后习题
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
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参考答案:“二十只左右”“好像”说明这些都是作者的推测,充分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善于观察、思考的品质。
·····
··
课后习题
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
样可以减少阻力。
参考答案:“大概”说明作者的观察与推测,体现了作者非常善于观察思考。
··
课后习题
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肚皮下面还
沾着花粉呢。
参考答案:“两点四十分”说明作者的女儿对蜜蜂飞回来的时间记录得详细精准,体现了她严谨的科学态度。
·····
课后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