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共3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13 10:59: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八年级历史上册(RJ)
教学课件
新课导入
观察人民英雄纪念碑《金田起义》浮雕思考: 1851年的中国为什么会爆发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颁布了哪些纲领性文件?有什么样的作用?我们一起探讨吧!
姓名:洪秀全
江湖(主要是清廷)人送:洪贼、洪匪
曾用名:洪仁坤、洪火秀
性别:男
国籍:大清,参加工作后不久加入太平天国国籍
学历:童生一枚,无文凭
教内职务:教主
行政职务:天王
校内职务:老师(塾师)
荣誉称号:太平天国国父、洪大大
出生日期:嘉庆十九年(1814.1.1)
家庭住址:广东花县官禄埗村,后因工作调动迁至南京(天京)天王府
社会关系:该同志社会关系极其复杂,三界通吃,有背景,有实力,属于超级实力派。天界:结交基督众神,是上帝第二子;凡间:太平天国政界、军界、上帝教一把手;思想界:上帝教最高精神领袖
最痛恨的历史人物:孔子。洪教主没有金榜题名,特别憎恶政府以儒家学说为主的公务员考试模式,颇有“恨屋及乌”的味道。
新课讲授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1.原因
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加深;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洪秀全在科举上多次失利,对统治阶级彻底失望。
2.准备
洪秀全于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并积极传教,发展会众两千多人。
洪秀全(1814—1864年)
广东花县人,多次科举未中。
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并积极传教,发展反清力量。
借用基督教教义创立“拜上帝会”
梁发《劝世良言》
3.起义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4.永安建制
东王 
西王
南王
北王
翼王
萧朝贵
韦昌辉
冯云山
石达开
杨秀清
洪秀全称“天王”。攻克永安后,封人为王。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二. 定都天京
1.发展形势
1852年春,从永安突围北上,攻克武昌,队伍发展至50万人。1853年春,放弃武昌,沿长江东下。1853年,攻占南京,并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2.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 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目的 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评价 《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3.北伐西征
目的
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
北伐
曾逼近天津,最后全军覆灭
西征
取得巨大胜利,掌握了安徽、江西、湖北东部和江苏部分地区。
影响
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北 伐 形 势 图
太平军西征形势图
重大事件 历史意义、评价
标志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正式建立与清朝对峙的革命政权
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占领南京
定都天京
北伐、西征
面对成功,太平天国领袖腐化
1、领袖们争权夺利。
三. 天京陷落
1.天京事变
1856年


(1)逼


(2)杀
(4)责
(6)走
(5)疑
(3)杀
杨秀清的心腹傅学贤率部与韦昌辉、秦日纲部进行巷战,两军数万人相持不下。韦昌辉设计诱杀杨秀清部3万余人,至此太平军精锐损失大半。
2、生活腐化,不思进取。
宗教老师罗孝全在《华北捷报》上发表声明说:“-----------我相信他是个疯子,完全无法使一个杂乱不堪的政府正常运转。他同他的那些态度冷漠的王们亦无法组织一个政府,无法与人民同享利益,甚至无法与旧的帝国政府相比。”
天王88个后妃,超过了历代帝王的三宫六院72后妃的人数了
三、乱封王爵、大兴土木。
总共封了2700多个王,王爷遍地走,小民泪直流。
连后来的新主人李鸿章也为之惊叹:忠王府琼楼玉宇,曲栏洞房真如神仙窟宅,花园三四所,戏台两三座,平生所未见之境也。
2.重整国政
天王
洪秀全
军事指挥
总理朝政
《资政新篇》
没有实施
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拓展延伸
《资政新篇》
太平天国后期的纲领性文件。1859年洪仁玕到达天京,被封为干王,总理朝政。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上主张。但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未能付诸实践。
清朝对太平军的镇压
一、林则徐
则徐威惠久著南服,贼闻其出,皆震悚,中道遽jù殁,天下惜之
二、曾国藩为首的湘军、李鸿章为首的淮军。
湘军的发展
湘军祖师江忠源
忠于其主,开创了近代私人武装的先河。
湘军特点
一、大胆改革兵役制度,用募兵制代替世袭兵制。
二、使用“传销新策略”募兵募将,依靠裙带关系发展部队。
三、高薪养兵。
绿营兵同级将士的军饷不足湘军的三分之一,从进入湘军就与“万恶”的金钱挂上钩。
四、严肃军队纪律,狠抓思想政治工作 。
湘军211个文职官员中,翰林和进士各有24人,举人有33人,秀才23人,基本上达到了文化型的军事长官,这就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创作《爱名哥》,后来发展成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3.安庆陷落
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陈玉成和李秀成救援失败,安庆陷落。后陈玉成被俘。李秀成率军克杭州,逼上海,遭到李鸿章淮军和洋枪队的抵抗反扑。
曾国藩
李鸿章
4.天京陷落
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李秀成率军回师救援,激战40天,未能解除湘军对天京的威胁。
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湘军冲入城内,天京陷落。
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推背图第三十四象 丁酉
谶曰
头有发 衣怕白
太平时 王杀王
颂曰
太平又见血花飞
五色章成里外衣
洪水滔天苗不秀
中原曾见梦全非
曾国藩的抉择
到1864年为止,曾氏集团先后被任命为总督、巡抚的有:两广总督毛鸿宾、直隶总督刘长佑、闽浙总督左宗棠、陕甘总督杨载福;广东巡抚郭嵩涛、江苏巡抚李鸿章、安徽巡抚唐训方、陕西巡抚刘蓉、山东巡抚阎敬铭、浙江巡抚曾国荃(未到任)、湖南巡抚恽世临。再加上1860年、1861年已任总督、巡抚的罗秉璋、曾国藩、胡林翼、罗遵殿、严树森、李续宜、沈葆桢、彭玉麟(未到任)、田兴恕、江忠义。四年多的时间,共有21位相军将领出任总督、巡抚,以1863年为例,当时清廷共设8个总督,15个巡抚,湘军集团占了5个总督、9个巡抚
劝进派:胡林翼、左宗棠、郭松涛、李元度、王闽远。
胡林翼曾在曾国藩寿诞上说:“东南半壁无主,我公岂有意乎?”
曾国藩的门生彭玉麟在湘军攻克安庆以后,迎接曾国藩时,在船中差人送信给曾国藩,信中所书:东南半壁无主,老师岂有意乎。
面对劝进派,曾国藩以“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应对。
成就近代完人,集立功、立言、立德于一身。
曾国藩的终极粉丝很多,毛泽东等。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1.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2.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1.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2.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
3.无法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课堂小结






开始:1851,金田起义
1853,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
全盛:1856,突围和西征后
盛衰转变:1856年的天京变乱
1859年,《资政新篇》
失败:1864年,天京失陷
前后14年
太平天国运动
随堂演练
1.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红头军”的领袖是( )
A.关天培 B.林则徐
C.华尔 D.洪秀全
2、太平天国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政权的标志是( )
A.金田起义 B.永安建制
C.定都天京 D.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3. 太平军某将领回忆自己在1862年指挥的一段战事时,自豪地说:“有巡抚李鸿章到上海,招集洋鬼,与我交兵……那时洋鬼并不敢与我见仗。战其即败。”这位将领是( )
A. 秦日纲 B. 陈玉成 C. 李秀成 D. 石达开
4. “人无贵贱皆兄弟,物论多少一秤分。铲除鞑虏建天国,剿灭妖言传真经。”是指中国近代的( )
A三元里人民抗英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5. 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它( )
A.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C.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D.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