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园地一:《过故人庄》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园地一:《过故人庄》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13 20:54: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园地一日积月累:过故人庄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
3、通过诵读这首诗,感受朋友之间聚散两依依的浓浓情谊,激发学生珍惜人间友谊的美好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背诵导入。
1、同学们,在我们的文学长河中,有一颗璀璨的星星,那就是唐诗。有成就的诗人更是数不胜数,孟浩然就是其中的一个。以前,学过几首孟浩然的诗,谁来背一下?
2、学生背诵《春晓》、《宿建德江》。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浩然的另一首诗《过故人庄》
二、理解诗题和作者。
1、理解诗题。
过故人庄 过:拜访、探访 故人:老朋友 庄:村庄
2、走近作者,了解背景:孟浩然(689——740年)襄阳人,唐代山水田园派代表诗人,与王维齐名并称为“王孟”。
他生活在盛唐开元年间,当时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政治清明。诗人一生没有做过官基本上过着隐居的生活,早年主要在家闭门苦读,四十岁时,来到长安,渴望出仕,但求官失败。其诗平易清淡,琅琅上口,有着自然超妙之趣。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作者孟浩然隐居鹿门山时,对去姓田的朋家做客这件事的描写。作者心旷神怡,赞叹着美丽的田园风光,创作出这首诗。
三、初读古诗。
1、韵味朗读
(1)自由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韵味。师提醒几个读音。
(2)指名朗读,纠正。
2、听朗读,看图片,思考:
(1)作者和故人有着怎样的友谊?。
(2)从哪里看出来的?请用诗中原句回答。
(3)在“庄”上看到了什么?
(4)作者和故人一起做什么?
(5)他有着怎样的感触?
(意犹未尽。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3)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诗人与老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四、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1、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1)指名读诗句,理解字词
故人:老朋友 黍:黄米
具鸡黍:准备丰盛的饭菜
诗意: 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要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
(2)受到老朋友的邀请,看到这一桌丰盛的饭菜,诗人心情怎样?(开心、高兴)
(3)指导读好这句诗句。
2、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1)指名读。
(2)理解字词,用自己的话说诗意。
开:打开,开启。 轩:窗户。 面:面对。
场圃:场,打谷场。圃,菜园。
把:拿起。端起。
话桑麻:闲谈农事。桑麻,桑树和麻,这里泛指庄稼。
诗意:打开窗子,面对谷场和菜园,举起酒杯畅饮美酒,闲谈农事。
(3)看着插图,发挥你的想象,完成说一说想象诗人和老朋友会聊一些什么?)
(真是太感谢你为我准备了这么丰富的菜肴,下次欢迎你到我家去做客。)(你们这儿真美,真想一直住在这儿啊!)
(今年的收成怎么样?还好,有可能是个大丰收。)
是啊,深情厚意只在淡淡的几句询问农事中,就在这悠然地举杯饮酒,闲谈农事中。
(4)指导朗读。
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指名读
(2)重阳日:指夏历的九月初九。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还(huán):返,来。
就菊花:指饮菊花酒,也是赏菊的意思。就,靠近,指去做某事。这
译文: 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3)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依依不舍)
(4)即将分别了,孟浩然会和友人说写什么?和旁边的同学说说。
(5)指导朗读。
齐读译文:老朋友准备了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的乡村家里。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城外有青山斜立。打开窗子,面对着打谷场和菜园,一边举杯畅饮,一边谈论农事。等到重阳节那天,我还要来观赏菊花。
4、赏析全诗:
《过故人庄》是一首田园诗,的是诗人应邀到一位农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经过。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充满了乐趣,抒发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作者以亲切简洁的语言,如话家常的形式,写了从拜访到告别的过程。此诗写田园景物清新恬静,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简朴亲切。
写这首诗初看似乎平淡如水,细细品味就象是一幅画着田园风光的中国画,将景、事、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五、拓展
1、欣赏《过故人庄》吟诵。
2、读一读,背一背:在我们《古诗七十五首》中,还有许多田园诗,我们一起复习一下:《绝句》杜甫 ,《山居秋暝》 唐·王维,《清平乐 村居》宋辛弃疾
2、背诵《过故人庄》。
六、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过故人庄》
2、搜集并背诵描写朋友情谊的古诗两首。
页码 / 总页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