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咏雪
导入新课
在美女和网红大行其道的网络时代,似乎颜值变成了女生成名的最重要因素。不过,当你走出浮躁的氛围,拔开历史的云烟,在雅静的书卷中,你会发现另外一种更具吸引力的女子——才女。
如比历史上著名的四大才女:西汉的卓文君、东汉的蔡文姬、唐代的上官婉儿、宋代的李清照。她们的才情,加上独特的女性魅力,持续了千年,不论文化历史的变迁,始终成为读书人最温存细腻的遐想。
这节课,我们就要认识一位东晋的大才女——谢道韫,她凭借《世说新语》中的《咏雪》一举成名。
学习目标
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和方正,拉近与古人的心理距离。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摹景状物的方法。
壹
贰
叁
肆
了解编者及《世说新语》的相关知识,积累文言词语。
疏通文意,初步感知古今汉语的区别;通过朗读培养文言语感。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通过学习《世说新语》二则,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学习古人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的美德。
语言运用:疏通文意,初步感知古今汉语的区别;通过朗读培养文言语感。
丰富知识储备,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思维能力: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文言文学习能力。
审美创造:感知文言文语言的魅力,涵养高雅情趣,培养学生具备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
编者简介
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家。他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喜纳文士,组织编写的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注意:作者不是刘义庆,他只是组织别人编纂了《世说新语》。)
作品简介
《世说新语》原书八卷,今本作三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篇,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较全面地反映出当时士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艺术成就较高,语言精练、隽永传神,对后世笔记文学影响甚大。书中不少故事,如“周处除三害”“曹植七步成诗”“望梅止渴”等,成为后世戏曲小说的素材;“新亭对泣”“谢女咏雪”等,成为后世诗文常用的典故。
文体知识
志人小说是指魏晋六朝时期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记载历史人物传闻逸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逸事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按其内容主要分为笑话、野史、遗闻逸事三大类。
其艺术特点包括:
①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
②以“丛残小语”、尺幅短书为主要形式;
③善于运用典型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手法,突出刻画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④语言简练朴实、生动优美、言约旨丰。
志人小说
字音字形
太傅( ) 俄而( ) 雪骤( )
差( ) 可拟( ) 无奕( )
尊君在不( ) 撒( ) 柳絮( )
fù
é
zhòu
chā
nǐ
yì
fǒu
sǎ
xù
听范读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朗读文章,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常见的考查形式:
1.理解文句意思
2.分析语法结构
3.抓句首语气词
4.区分单音节词
5.抓句首连词、总结性的词
考点:给文言语句划分朗读节奏
答题技法:
(1)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
(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文言文的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即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的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要求原文字字在译文中有着落,译文字字在原文中有根据。
直译:
意译:
即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的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
方法点拨
1.留: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物名、官
职、称谓等,可照录不翻译。
2.补:补出省略成分。
3.换:用现代汉语替换古义词。
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例:元方 陈太丘 (照录不译)
例:①(陈太丘)去后(友)乃至 。
②(家君)待君久(君)不至,(他)已去。
例:陈太丘与友期行 约定
4.调:调整顺序,使句子更符合现代汉语的语序。
5.删:删去没有实际意义的词。
6.加:为了使句子更通顺,加上些词句,符合现代汉语的意思。
例:白雪纷纷何所似? 所似何(像什么)
文言翻译
咏 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即谢安(320—385),字安石,陈郡阳夏(jiǎ)(今河南太康)人,东晋政治家。死后追赠为太傅。
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小辈谈论文章的义理。
译 文
文章的义理。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扬扬像什么?”他二哥的儿子谢朗说:“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他大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起舞。”
译 文
不久,一会儿。
高兴的样子。
急。
多而杂乱。
像什么。
哥哥的儿子,即侄子。
即谢朗,字长度,小名胡儿,谢安次兄谢据的长子。
大体可以相比。
大体。
相比。
不如,不及。
趁、乘。
乘风。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太傅高兴得大笑了起来。(谢道韫)是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译 文
字叔平,书法家王羲之的次子,曾任左将军。
指东晋诗人谢道韫(yùn),谢无奕之女,聪慧有才辩。无奕,谢安长兄谢奕,字无奕。
问题探究
1.梳理完课文,说说文中主要介绍了哪些内容。
时间:
地点:
人物:
谢太傅问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和兄女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太傅大笑乐。(咏雪)
谢道韫——无奕之女 凝之之妻
寒雪日
家中
谢太傅、儿女
补叙身份:
叙述事件: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骤
“骤”字用得传神,写出了雪的急,表现出雪景的壮观,为下文“咏雪”做铺垫。
“撒盐空中差可拟。”
突出雪之色和下落之态,同时照应上文的雪“骤”,形象生动。
语言描写
比喻
2.除去文中的两种比喻,你认为“白雪纷纷何所似”?用七个字回答。
[示例]好似梨花漫天舞
未若柳絮因风起
撒盐空中差可拟
3.对于胡儿和谢道韫,你认为谢太傅更欣赏谁的才气?
谢太傅虽未对两人所给比喻的优劣做出任何点评,但从他“大笑乐”的反应来看,他可能认为“柳絮因风起”这个比喻更好。文章结尾只对谢道韫做了介绍,也隐含着谢安对谢道韫咏絮之才的肯定,这是咏雪,更是咏才情。
柳絮因风起
飞扬之态
轻盈之雅
文学之韵
形
神
韵
4.《咏雪》中的两个比喻你更欣赏哪一个?说说你的理由!
“撒盐空中”更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
“柳絮因风起”更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
5.试着梳理文中出现的人物关系。
王凝之
谢道韫
谢朗(胡儿)
谢无奕
谢安
谢据
父女
叔侄
兄弟
兄弟
叔侄
父子
夫妇
6.本文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营造了一种融洽、儒雅、欢快、轻松、温馨的家庭氛围。
从“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可以看出来。
7.《咏雪》一文中,作者在文章结尾交代谢道韫的身份有何作用?
这样写使读者在不知道谢道韫真实身份的情况下就先领略了她的才华,将谢道韫这个人物形象和她的才华展现得尤为突出,同时也暗示她是一个不凡的人。
最后补充交代谢道韫的身份,也暗示作者十分赞赏她的才气。
主旨
本文通过叙述谢太傅在家中与子侄辈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才智,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家庭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
板书设计
叙述事件:
咏雪
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交代背景:时间、人物、事件、环境
补叙身份:谢无奕之女,王凝之之妻
咏雪
一问:白雪纷纷何所似
两答
兄子:撒盐空中
兄女:柳絮因风起
写作特色
1.语言精炼,意蕴含蓄。
文章开头短短十五个字,却涵盖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可谓精练之至。本文只是客观地将谢家儿女咏雪一事的始末写出,作者并没有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只是在结尾处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而作者的意图就蕴于这简洁的叙述之中。
字词清单
古今异义
未若柳絮因风起。
古义:趁,乘。 今义:因为。
文言句式
判断句: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也”表判断
省略句: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省略介词,即“谢太傅(于)寒雪日内集”
倒装句:
白雪纷纷何所似
宾语前置,即“白雪纷纷所似何”
拓展提升
提示:以“梨花”喻雪,妙哉,雅哉,不愧为千古写雪之名句。
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 岑(cén)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提示:这首诗诗人赋情于雪,仿佛白雪也嫌春光来迟,像落花一样飘飞,来装点春色。
咏雪名句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高群《对雪》
结语
本文让我们通过赏雪诗会,看到了谢道韫率真、细腻的才女气质,但历史上真实的谢道韫远不止于此。他的丈夫左将军王凝之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子,虽出身不凡,但才能一般,甚至不务正业,热衷于求仙问道之事。在孙恩的农民起义军兵临城下之时,他不但不组织抵抗,反而搞迷信,对寄托神明帮助,结果让自己和儿子命丧九泉。就在这千钧一发之刻,他的夫人谢道韫强忍着丧夫丧子之痛,冷静地组织抵抗。在被孙恩掳走后,她竟然豪不畏惧,义正言辞地训斥了孙恩,最后孙恩被她的强大气强镇住,把她放了回去。丧夫丧子的谢道韫,并没有被命运击垮,而是坚强、从容、优雅地度过了一生。
可见谢道韫不仅是才女,骨子里更是一个真正的“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强人,是一个值得所有现代女性学习的榜样。
谢谢观看
谢谢观看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