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运动和力》单元
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把橡皮筋拉开,手指有什么感觉?
橡皮筋拉得越长,感觉有何变化?
一、我们拉一拉橡皮筋会有什么感觉?
像橡皮筋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
判断:以下哪些物体产生了弹力
弓箭
拉力器
弹簧
钢尺
二、如何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车尾
车身
车头
车轴
车轴
皮筋轴套
橡皮筋缠绕方法
方法一
方法二
思考:想要小车向前运动,应该选择哪种缠绕方法?
轴上绕
轴下绕
2.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
注意事项:橡皮筋的缠绕圈数
2圈
1圈
车头
距离(厘米)
距离(厘米)
车尾
注意事项:行驶距离的测量
(1)缠绕好橡皮筋的小车摆放在起点,轻轻松手,不得外加任何力量。
(2)小车停止运动后,测量行驶距离。
(3)同圈数的实验反复做3次,做好记录。
(4)实验结束后,将实验材料放回原处。
(5)计算本组的平均值,分析实验数据。
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三、我们的发现:小车行驶距离与橡皮筋缠绕圈数关系的记录表
橡皮筋缠绕的圈数 试验次数 从起点到终点的距离(厘米) 小车行驶距离
(远、中等、近)
测量距离 平均距离 1
2
3
1
2
3
1
2
3
我发现: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橡皮筋被拉伸的长度越 ,橡皮筋产生的弹力越 ,驱动小车行驶的距离的越 。 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橡皮筋被拉伸的长度越长,
橡皮筋产生的弹力越大,小车行驶的距离越远。
1.使车轮转动的力来自哪里?
2.橡皮筋的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关系?
四、尝试让橡皮筋产生大小不同的力
思考:如果一直加钩码会如何?
五、课堂练习
1、像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 )
A.弹性 B.弹力 C.反弾力
2、做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的实验时,在一种缠绕圈数下应该做( )次实验比较科学
A.1次 B.2次 C.3次或以上
A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