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同步学案(时空坐标+知识梳理+重难突破+模拟测试)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时空坐标 】
【知识梳理 】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1.选官制度(1)汉代以前的选官制度(2)汉代察举制①确立:汉武帝在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下诏,“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标志察举制的形成。②含义:先考察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③标准:察举分常科和特科。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秀才)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此外,积功劳为官和征辟等也是两汉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补充。④评价:察举制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3)魏晋九品中正制2.官吏考核制度(1)秦汉时期:上计制 (2)魏晋南北朝: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战乱频仍,虽然曹西晋、北朝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法规,但考核大都流于形式。3.监察制度(1)中央:秦汉建立了以御史大夫(西汉晚期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后,御史中丞逐渐成为最高监察官)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2)地方: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澄清吏治,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刺史秩卑权重,代表皇帝巡行郡国,依朝廷规定的监察法规纠举豪强和郡国守相的不法行为。此后,巡视监察制度一直延续下来。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1.官员选拔制度——科举制(1)背景:南北朝以来,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他们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积极要求参政。(2)特点:分科考试选拔人才,(3)内容:分为制举和常举,制举是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常举每年举行,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等几十种,其中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考试合格后取得为官的资格,吏部选拔后方可正式任官。(4)发展:两宋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完善,“取士不问家世”,科举成为官员选拔的主要途径。 2.官吏考核制度(1)隋唐时期官员考核归属尚书省吏部①隋朝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要考核,地方官每年要派员向中报告,或由皇帝遣使到州县巡行考察。②唐朝考核官员,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将官员分为九等,根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的升降。(2)宋朝: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考核官员。3.监察制度(1)隋唐时期(2)宋朝:承唐制设御史台,地方则划分路作为监察区。宋朝监察制度的重要变化是台谏合一,御史拥有了谏官的议事权,谏官拥有了御史的监察权。三、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元朝的官员选拔 元朝的官员选拔,部分保留了蒙古传统方式。元朝于1314年恢复科举制,但仍时断时续,科举出身者在官员队伍中的人数比例也不高。2.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科举制3.官吏考核制度4.监察制度(1)元朝的监察机构严密,中央设有御史台,地方设有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2)明朝,都察院监察御史不仅负责纠察内外百官,还代皇帝巡按各省。六科给事中则负责皇帝制敕与大臣奏疏的封还驳正,稽查六部百司之事。御史和给事中都只是正七品官员,秩卑权重(3)清朝将六科并入都察院,停止了派御史巡按各省的做法,但都察院作为皇帝“耳目风纪之司”监察百官的职能没有改变。 【图说】察举制【图说】九品中正制【图说】【辨析】监察制度和谏议制度的区别1.从对象上看:前者是君对臣、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后者是臣对君的监督。2.从所处的地位上看:前者的机构、制度越来越完善,地位越来越重要;后者的作用越来越小,直至取消这一制度。3.出现这种区别的关键在于中国封建社会专制皇权不断强化,其他机构和制度都是为加强皇权服务的。【图说】唐代科举制【图说】科举制的发展历程【图说】唐代十道监察区【图说】古代的选官制度
(第二课时)
【重难突破】
重点1 中国古代选官、考核与监察制度的演进
1.选官制度
2.考核制度
(1)从战国到明清,官吏考核重点由“任贤使能”逐步转向加强对官吏的控制,这与我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一致的。
(2)战国以来,对官员的考核制度已经初具规模,秦汉以后各代不断完善,逐渐形成有规定期限,有指定的具体内容,有明确的考核标准,层次分明,各有分工自上而下较为完善的官吏考核制度。
3.监察制度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是围绕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这两个方向发展起来的,中央到地方单线垂直和层层监督的监察体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监察官对行政官权力的制衡;中央对地方的权力制约;皇权对官僚权力的制约;监察官之间权力的相互制衡。
典例1[湖南衡阳2022考前冲刺]汉代通过“举孝廉”制度,将官吏选拔与遵守、践行孝道结合起来,既体现出官僚选拔制度的鲜明特点,又是汉代伦理观念向选官制度渗透的成功经验,在社会上形成了“在家为孝子,出仕做廉吏”的舆论风尚。据此可知,察举制
A.体现了“家国同构”的政治理念 B.整顿了基层治理的秩序
C.有利于激发官员的社会责任感 D.未能促进社会阶层流动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汉代以察举制为纽带,将伦理观念渗透于官僚体制建设之中,形成了“在家为孝子,出仕做廉吏”的舆论风尚,体现了“家国同构”的政治理念,A项正确;“举孝廉”虽然是一种自下而上的人才选拔制度,但与基层社会秩序无直接关系,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官员的社会责任感,排除C项;察举制选拔官员的依据是品德,这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血缘关系对官员选拔的影响,有利于平民阶层进入官僚体系,从而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排除D项。
【模拟测试】
1.[四川巴中2023零诊]东汉士大夫所重之名,以美德高行为主,如表列举了当时的几种主要美德( )
久丧 对父母守丧三年或加倍;对举主、故将行孝三年
让爵 父有高面长子应袭,逃避不受,以让其弟
避聘 避聘不就或让亲属
报仇 家有仇怨,奋身图报
报恩 故吏对举主,弟子对业师等
A.科举制 B.宗法制 C.察举制 D.郡县制
2.[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2022二模]贤良方正与贤良文学,为察举特科,皆始于汉文帝,顾名思义,方正重在德行,文学重在文章,方正与文学之前都加贤良。这反映了
A.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确立 B.黄老之学难以适应现实
C.地方吏治得到有效改善 D.官员选拔注重个人品德
3.[湖南2022模拟(二)]征辟制起源于汉代,皇帝选聘重要官员叫征,其他高官选聘幕僚为辟,是面向社会有名望的文人名流和有德有才、有名望的较低级别官吏进行选拔的方式。这种由皇帝下诏面向社会范围的公开征召人才,需要辅以大臣察举推荐,既不定期举行,也无一定之规。据此可知,征辟制( )
A.营造了国家重视人才的氛围 B.使各种人才均受到国家重用
C.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D.突破了官吏选拔标准的限制
4.[宁夏银川2022三模]史载,公元前143年,西汉朝廷让每个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人,6年时间过去了,各地并不重视,有的郡甚至一个都不举。这说明
A.西汉前期人才匮乏 B.贵族政治的影响力仍然很大
C.儒学独尊尚待时日 D.豪强世族控制着选拔用人权
5.[湖南衡阳2022全真模拟]魏晋南北时期,世家豪族势力膨胀,察举大权已被地方名士控制,察举征辟制的弊端逐渐显露,导致人才匮乏。群臣建议征召贤士,皇帝允准并要求“访于本州评议”,同时官员在向上荐举人才的书折中大多有“谨条(列举)资品,乞蒙简察”字样。这说明该时期
A.官员考核趋于严谨 B.品评风气影响选官
C.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D.世官制度遭到冲击
6.[海南海口2022二模]两晋南朝时期,由吏部直接任命的官吏约占入仕者的半数;由考核和学校考试入仕的约占25%;州郡县吏积功升迁的约占14%,官府属员入仕的约占12%。这主要体现了
A.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 B.选官方式具有多样性
C.贵族爵位世袭制的终结 D.科举选官加强中央集权
7.[湖南岳阳2022二模]与《史记》、《汉书》相比,魏晋时期的很多史书的人物传记非常繁碎,在一卷之中,祖孙父子兄弟连续叙述,有时多达二十余人。这反映了魏晋时期
A.史学体例的发展 B.国家政局的动荡
C.选官制度的变化 D.民族交融的加强
8.[天津2022月考]西汉政府规定,上自中央的三公九卿,下至地方官员可以自己辟用士人作为僚属,但长官辟举百石小吏以上者,要呈报中央任免;东汉时期,地方各级行政长官都可以直接辟用下属,毋须再报请中央;《隋书·刘炫传》载:“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材料中官员选拔和任用的变化反映了
A.古代官员考核对德能的要求日渐淡化
B.汉朝的察举制直接造成军阀割据局面
C.古代的科举制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D.西汉至隋朝中央集权制的衰落与重建
9.[重庆2022联考(二)]贞观年间,唐太宗改革科举制度,通过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和考试次数来网罗各种人才;推行官员向皇帝推荐人才的制举制度和自学成才者向官府乃至皇帝自荐的自举制度;对于年老、丧失活力的官员,唐太宗还制定了致仕制度,以便吐故纳新。这些举措
A.使士族丧失了政治影响力 B.提高了官员的参政积极性
C.扩大了封建统治社会基础 D.标志着察举和科举的结合
10.[四川大数据精准教学联盟2022统考]唐初至中期,朝廷重臣多国子监、太学毕业,并以进士及第而入仕为荣。唐后期,“国家之仕进者,必举于州县,然后升于礼部吏部”,再也没有“或太学高第,或诸州进士”的排序了。这反映了
A.官员文化素质降低 B.人才选拔方式调整
C.考试舞弊行为杜绝 D.科考选才范围扩大
11.[云教金榜N 1联考2022冲刺]宋神宗时期,改革科举制度,规定:太学中“学行卓然尤异”的优秀上舍生,只要“主判及直讲保明,中书考察”,即可免试直接除官;次等内舍生则免省试,径赴殿试;下等外舍生则免发解试,径赴省试。此项改革措施
A.否定了官员子弟科考特权 B.凸显了学校在科举中的地位
C.完善了科举考试选拔程序 D.推动了社会文化水平的提升
12.[河北五校联盟2022联考]唐代科举考生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允许自由报考。自宋真宗朝始,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封弥”“誉录”,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也实行初考、复考、详定三级评定制度,而且录取的人数大大增加,材料反映了宋代( )
A.选官完全公平公正 B.严密了考试程序
C.丰富了考试的内容 D.杜绝了科场舞弊
13.[江苏泰州2022四模]两宋时期,政府奉行“依资序迁”的官僚选人原则,重视对人事管理、财务审计、考察磨勘等诸多事务的复核。士大夫们对于政府行政运作程序及其内容密切关注。据此可知,两宋
A.官员选拔方式趋于多样化 B.政府行政运作繁琐且低效
C.士大夫深受程朱理学影响 D.官僚政治制度化程度较高
14.[河南重点高中“顶尖计划“2022四模]宋太祖时,官僚子弟"有登第者,礼部具姓名以闻,令复试之",永为常例。宋太宗时又规定"凡举人中有与主考官有同族及亲戚关系的,必须别置考场"。这些举措
A.打击了官僚贵族的势力 B.意在维护科举考试公平
C.提高知识分子科考热情 D.加速了社会阶层间流动
15.[四川泸州2022仿真(三)]明代内阁大臣高拱抨击当时的科举选官说:“系进士出身者,则众向之,甚至以罪为功;其系举人出身者,则众薄之,甚至以功为罪……至于升迁,则进士治绩之最下者,犹胜于举人治绩之最上者也。”这反映出明代科举选官
A.丧失甄选官吏价值 B.重视官员家世门第
C.强调科考功名差别 D.侧重官员行政能力
16.[湖北黄冈2022四模]明代的文臣荫子武职制度构建于景泰年间,嘉靖以降,由于边事频仍,阁臣、枢臣等各级文臣多有得荫锦衣卫武职者,该制度使部分缙绅子弟成为世袭武官。明代的这一制度一定程度上
A.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 B.改变了科举制的选拔方式
C.加强了锦衣卫的权力 D.进一步巩固了大一统局面
【模拟测试】答案与解析
1.【答案】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汉时期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标准是孝廉,因此根据材料时间及标准可以判断出是察举制,C项正确;科举制的标准是考试成绩,排除A项;宗法制的纽带是血缘,排除B项;郡县制是中央集权强化的产物,排除D项。
2.【答案】D
【详解】根据“方正重在德行,文学重在文章,方正与文学之前都加贤良。”可得出在官员选拔方面强调官员的德行,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儒学正统地位,排除A项;材料与黄老思想无关,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到选官,没有体现地方治理,排除C项。
3.【答案】A
【详解】材料表明,汉代实行的征辟制面向文人名流和德才兼备的低级官吏,虽面向全社会并由皇帝下诏,但又不定期举行,也无一定之规,说明通过征辟制选拔官吏的实际效果难以确定,更多的是营造了国家重视人才的氛围,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征辟制营造了国家重视人才的氛围,不是使各种人才均受到国家重用,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征辟制营造了国家重视人才的氛围,不是 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排除C项;突破了官吏选拔标准的限制,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4.【答案】B
【详解】依据材料“公元前143年,西汉朝廷让每个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人,6年时间过去了,各地并不重视,有的郡甚至一个都不举”可知,西汉推行的以孝廉为标准的察举制成效不大。结合所学可知,汉初沿袭了前代的选官制度,贵族具有选官优势。汉武帝时期,实行察举制,以品行和才学,尤其是孝廉为主要选官标准,这就损害贵族的利益,遭到抵制,使得察举制成效不大。这说明当时贵族政治的影响力仍然很大,B项正确;“人才匮乏”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与儒学独尊无关,排除C项;汉武帝时,豪强世族没有完全形成,排除D项。
5.【答案】B
【详解】魏晋时期,察举制被地方豪强掌控,弊端逐渐显现,群臣建议将选拔官员的权力下放至地方,或者拣选官员时候也多侧重资品,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品评风气影响了选官,B项正确;材料涉及的官员选拔而非考核,排除A项;材料内容与中央集权无关,排除C项;世官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就逐渐破坏了,排除D项。
6.【答案】B
【详解】由题干中“吏部直接任命”“考核和学校考试”、“州郡县吏积功升迁”、“官府属员入仕”等信息可知,材料体现了两晋南朝时选官方式的多样性,B项正确;“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的说法与题干中的信息“由吏部直接任命的官吏约占人仕者的半数”不符,排除A项;“贵族爵位世袭制的终结”的说法过于夸大化,排除C项;“科举选官”形成于隋朝,晚于题干中的时间段“两晋南朝时期”,排除D项。
7.【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魏晋时期的很多史书的人物传记非常繁碎,在一卷之中,父子兄弟祖孙连续叙述,有时多达二十余人”并结合所学可知,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其选官标准是出身,世家大族可凭借出身平步青云,坐至公卿,为此,魏晋时期世人非常重视家族、族谱的编纂,魏晋时期的史书中人物传记非常繁琐就是这一现象的反映,C项正确;根据题干所给材料信息,无法得出史学体例的发展,排除A项;国家政局的动荡与材料中的这种变化无关,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但题干所给材料信息无法反映民族交融的加强,排除D项。
8.【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西汉政府规定......下至地方官员可以自己辟用士人作为僚属,但长官辟举百石小吏以上者,要呈报中央任免;”可分析出中央给地方一小部分选官用人权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根据材料“东汉时期,地方各级行政长官都可以直接辟用下属,毋须再报请中央;”可知地方有独立用人的权力,不利于中央集权;根据材料“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说明选官用人、考核官员的权力全部集中到了中央,中央集权加强,综上,D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古代官员考核,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汉朝的察举制直接造成军阀割据局面,排除B项;古代的科举制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项。
9.【答案】C
【详解】材料所示多渠道招揽人才的改革举措扩大了封建统治社会基础,C项正确;“丧失”说法过于绝对,隋唐时期士族依然有很大的政治影响力,排除A项;材料主旨在于官员选拔、致仕制度改革,未涉及提高官员参政积极性的举措,排除B项;察举制是两汉时期的主要选官制度,标准是才能德行,材料仅涉及科举制、制举、自举制度和致仕制度,排除D项。
10.【答案】D
【详解】唐中期以前,皇室和高级官员子弟为主体的国子监、太学学生更容易进士及第;唐后期,地方考试后推荐到中央的考生更容易进士及第。这一变化说明世家大族的影响削弱,官员选拔的范围扩大,D项正确;唐后期地方考生间竞争更激烈,这对人才的文化素质要求更高,排除A;仍是实行科举取士,排除B;虽削弱了世家大族对科考的影响,但这一调整杜绝不了考试舞弊行为,排除C。
11.【答案】B
【详解】从材料中可知,太学生按照“学行”不同可以省去科举考试的某些环节,获得直接授官或参加殿试和省试的特权,可见学校在科举取士中的作用受到重视,B项正确;太学生中也有官员子弟,排除A项;材料中的措施只是调整了科举考试的程式,不能说完善了选拔程序,排除C项;材料中的措施主要针对太学生,离推动社会文化水平提升尚有距离,排除D项。
12.【答案】B
【详解】宋代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封弥”“誉录”,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也实行初考、复考、详定三级评定制度,这样对考试程序进一步严密,有助于考试的公平公正,B项正确;A项中的“完全”表述绝对,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考试程序而非考试内容,排除C项;D项中的“杜绝”表述绝对,排除D项。13.【答案】D
【详解】依据材料“重视对人事管理、财务审计、考察磨勘等诸多事务的复核”,可见政府对官员的管理更加的规范,反映官僚政治制度化程度较高,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选拔方式多样,排除A项;材料不能看出政府行政运作繁琐且低效,排除B项;材料不能反映士大夫深受程朱理学影响,排除C项;
14.【答案】B
【详解】宋朝初期对于官员子弟等第中举的需要重新复试,同时实行别院制度,这些举措意在维护科举考试的公平,B项正确;这些举措并不是为了打击官僚贵族,排除A项;这些举措和提高知识分子科考热情并无直接的因果联系,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举措无关,是科举制度的作用,排除D项。15.【答案】C
【详解】根据“系进士出身者,则众向之,甚至以罪为功;其系举人出身者,则众薄之,甚至以功为罪……”可得出进士出身与举人出身的地位与待遇有很大差别,反映了当时科举选官强调科考功名差别,C项正确;A项太绝对,排除A项;材料没有强调门第,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科举出身的差别,而不是行政能力的差别,排除D项。
16.【答案】A
【详解】根据“该制度使部分缙绅子弟成为世袭武官”得出文官转变为武官,这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A项正确;材料中的内容不是科举,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锦衣卫权力的变化,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官职的变化,与大一统没有直接的关系,排除D项。
附:教师版
(第一课时)
【时空坐标 】
【知识梳理 】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1.选官制度(1)汉代以前的选官制度(2)汉代察举制①确立:汉武帝在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下诏,“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标志察举制的形成。②含义:先考察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③标准:察举分常科和特科。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秀才)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此外,积功劳为官和征辟等也是两汉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补充。④评价:察举制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3)魏晋九品中正制2.官吏考核制度(1)秦汉时期:上计制 (2)魏晋南北朝: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战乱频仍,虽然曹西晋、北朝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法规,但考核大都流于形式。3.监察制度(1)中央:秦汉建立了以御史大夫(西汉晚期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后,御史中丞逐渐成为最高监察官)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2)地方: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澄清吏治,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刺史秩卑权重,代表皇帝巡行郡国,依朝廷规定的监察法规纠举豪强和郡国守相的不法行为。此后,巡视监察制度一直延续下来。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1.官员选拔制度——科举制(1)背景:南北朝以来,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他们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积极要求参政。(2)特点:分科考试选拔人才,(3)内容:分为制举和常举,制举是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常举每年举行,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等几十种,其中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考试合格后取得为官的资格,吏部选拔后方可正式任官。(4)发展:两宋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完善,“取士不问家世”,科举成为官员选拔的主要途径。 2.官吏考核制度(1)隋唐时期官员考核归属尚书省吏部①隋朝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要考核,地方官每年要派员向中报告,或由皇帝遣使到州县巡行考察。②唐朝考核官员,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将官员分为九等,根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的升降。(2)宋朝: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考核官员。3.监察制度(1)隋唐时期(2)宋朝:承唐制设御史台,地方则划分路作为监察区。宋朝监察制度的重要变化是台谏合一,御史拥有了谏官的议事权,谏官拥有了御史的监察权。三、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元朝的官员选拔 元朝的官员选拔,部分保留了蒙古传统方式。元朝于1314年恢复科举制,但仍时断时续,科举出身者在官员队伍中的人数比例也不高。2.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科举制3.官吏考核制度4.监察制度(1)元朝的监察机构严密,中央设有御史台,地方设有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2)明朝,都察院监察御史不仅负责纠察内外百官,还代皇帝巡按各省。六科给事中则负责皇帝制敕与大臣奏疏的封还驳正,稽查六部百司之事。御史和给事中都只是正七品官员,秩卑权重(3)清朝将六科并入都察院,停止了派御史巡按各省的做法,但都察院作为皇帝“耳目风纪之司”监察百官的职能没有改变。 【图说】察举制【图说】九品中正制【图说】【辨析】监察制度和谏议制度的区别1.从对象上看:前者是君对臣、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后者是臣对君的监督。2.从所处的地位上看:前者的机构、制度越来越完善,地位越来越重要;后者的作用越来越小,直至取消这一制度。3.出现这种区别的关键在于中国封建社会专制皇权不断强化,其他机构和制度都是为加强皇权服务的。【图说】唐代科举制【图说】科举制的发展历程【图说】唐代十道监察区【图说】古代的选官制度
(第二课时)
【重难突破】
重点1 中国古代选官、考核与监察制度的演进
1.选官制度
2.考核制度
(1)从战国到明清,官吏考核重点由“任贤使能”逐步转向加强对官吏的控制,这与我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一致的。
(2)战国以来,对官员的考核制度已经初具规模,秦汉以后各代不断完善,逐渐形成有规定期限,有指定的具体内容,有明确的考核标准,层次分明,各有分工自上而下较为完善的官吏考核制度。
3.监察制度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是围绕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这两个方向发展起来的,中央到地方单线垂直和层层监督的监察体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监察官对行政官权力的制衡;中央对地方的权力制约;皇权对官僚权力的制约;监察官之间权力的相互制衡。
典例1[湖南衡阳2022考前冲刺]汉代通过“举孝廉”制度,将官吏选拔与遵守、践行孝道结合起来,既体现出官僚选拔制度的鲜明特点,又是汉代伦理观念向选官制度渗透的成功经验,在社会上形成了“在家为孝子,出仕做廉吏”的舆论风尚。据此可知,察举制
A.体现了“家国同构”的政治理念 B.整顿了基层治理的秩序
C.有利于激发官员的社会责任感 D.未能促进社会阶层流动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汉代以察举制为纽带,将伦理观念渗透于官僚体制建设之中,形成了“在家为孝子,出仕做廉吏”的舆论风尚,体现了“家国同构”的政治理念,A项正确;“举孝廉”虽然是一种自下而上的人才选拔制度,但与基层社会秩序无直接关系,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官员的社会责任感,排除C项;察举制选拔官员的依据是品德,这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血缘关系对官员选拔的影响,有利于平民阶层进入官僚体系,从而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排除D项。
【模拟测试】
1.[四川巴中2023零诊]东汉士大夫所重之名,以美德高行为主,如表列举了当时的几种主要美德( )
久丧 对父母守丧三年或加倍;对举主、故将行孝三年
让爵 父有高面长子应袭,逃避不受,以让其弟
避聘 避聘不就或让亲属
报仇 家有仇怨,奋身图报
报恩 故吏对举主,弟子对业师等
A.科举制 B.宗法制 C.察举制 D.郡县制
【答案】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汉时期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标准是孝廉,因此根据材料时间及标准可以判断出是察举制,C项正确;科举制的标准是考试成绩,排除A项;宗法制的纽带是血缘,排除B项;郡县制是中央集权强化的产物,排除D项。
2.[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2022二模]贤良方正与贤良文学,为察举特科,皆始于汉文帝,顾名思义,方正重在德行,文学重在文章,方正与文学之前都加贤良。这反映了
A.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确立 B.黄老之学难以适应现实
C.地方吏治得到有效改善 D.官员选拔注重个人品德
【【答案】D
【详解】根据“方正重在德行,文学重在文章,方正与文学之前都加贤良。”可得出在官员选拔方面强调官员的德行,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儒学正统地位,排除A项;材料与黄老思想无关,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到选官,没有体现地方治理,排除C项。
3.[湖南2022模拟(二)]征辟制起源于汉代,皇帝选聘重要官员叫征,其他高官选聘幕僚为辟,是面向社会有名望的文人名流和有德有才、有名望的较低级别官吏进行选拔的方式。这种由皇帝下诏面向社会范围的公开征召人才,需要辅以大臣察举推荐,既不定期举行,也无一定之规。据此可知,征辟制( )
A.营造了国家重视人才的氛围 B.使各种人才均受到国家重用
C.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D.突破了官吏选拔标准的限制
【答案】A
【详解】材料表明,汉代实行的征辟制面向文人名流和德才兼备的低级官吏,虽面向全社会并由皇帝下诏,但又不定期举行,也无一定之规,说明通过征辟制选拔官吏的实际效果难以确定,更多的是营造了国家重视人才的氛围,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征辟制营造了国家重视人才的氛围,不是使各种人才均受到国家重用,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征辟制营造了国家重视人才的氛围,不是 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排除C项;突破了官吏选拔标准的限制,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4.[宁夏银川2022三模]史载,公元前143年,西汉朝廷让每个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人,6年时间过去了,各地并不重视,有的郡甚至一个都不举。这说明
A.西汉前期人才匮乏 B.贵族政治的影响力仍然很大
C.儒学独尊尚待时日 D.豪强世族控制着选拔用人权
【答案】B
【详解】依据材料“公元前143年,西汉朝廷让每个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人,6年时间过去了,各地并不重视,有的郡甚至一个都不举”可知,西汉推行的以孝廉为标准的察举制成效不大。结合所学可知,汉初沿袭了前代的选官制度,贵族具有选官优势。汉武帝时期,实行察举制,以品行和才学,尤其是孝廉为主要选官标准,这就损害贵族的利益,遭到抵制,使得察举制成效不大。这说明当时贵族政治的影响力仍然很大,B项正确;“人才匮乏”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与儒学独尊无关,排除C项;汉武帝时,豪强世族没有完全形成,排除D项。
5.[湖南衡阳2022全真模拟]魏晋南北时期,世家豪族势力膨胀,察举大权已被地方名士控制,察举征辟制的弊端逐渐显露,导致人才匮乏。群臣建议征召贤士,皇帝允准并要求“访于本州评议”,同时官员在向上荐举人才的书折中大多有“谨条(列举)资品,乞蒙简察”字样。这说明该时期
A.官员考核趋于严谨 B.品评风气影响选官
C.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D.世官制度遭到冲击
【答案】B
【详解】魏晋时期,察举制被地方豪强掌控,弊端逐渐显现,群臣建议将选拔官员的权力下放至地方,或者拣选官员时候也多侧重资品,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品评风气影响了选官,B项正确;材料涉及的官员选拔而非考核,排除A项;材料内容与中央集权无关,排除C项;世官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就逐渐破坏了,排除D项。
6.[海南海口2022二模]两晋南朝时期,由吏部直接任命的官吏约占入仕者的半数;由考核和学校考试入仕的约占25%;州郡县吏积功升迁的约占14%,官府属员入仕的约占12%。这主要体现了
A.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 B.选官方式具有多样性
C.贵族爵位世袭制的终结 D.科举选官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B
【详解】由题干中“吏部直接任命”“考核和学校考试”、“州郡县吏积功升迁”、“官府属员入仕”等信息可知,材料体现了两晋南朝时选官方式的多样性,B项正确;“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的说法与题干中的信息“由吏部直接任命的官吏约占人仕者的半数”不符,排除A项;“贵族爵位世袭制的终结”的说法过于夸大化,排除C项;“科举选官”形成于隋朝,晚于题干中的时间段“两晋南朝时期”,排除D项。
7.[湖南岳阳2022二模]与《史记》、《汉书》相比,魏晋时期的很多史书的人物传记非常繁碎,在一卷之中,祖孙父子兄弟连续叙述,有时多达二十余人。这反映了魏晋时期
A.史学体例的发展 B.国家政局的动荡
C.选官制度的变化 D.民族交融的加强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魏晋时期的很多史书的人物传记非常繁碎,在一卷之中,父子兄弟祖孙连续叙述,有时多达二十余人”并结合所学可知,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其选官标准是出身,世家大族可凭借出身平步青云,坐至公卿,为此,魏晋时期世人非常重视家族、族谱的编纂,魏晋时期的史书中人物传记非常繁琐就是这一现象的反映,C项正确;根据题干所给材料信息,无法得出史学体例的发展,排除A项;国家政局的动荡与材料中的这种变化无关,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但题干所给材料信息无法反映民族交融的加强,排除D项。
8.[天津2022月考]西汉政府规定,上自中央的三公九卿,下至地方官员可以自己辟用士人作为僚属,但长官辟举百石小吏以上者,要呈报中央任免;东汉时期,地方各级行政长官都可以直接辟用下属,毋须再报请中央;《隋书·刘炫传》载:“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材料中官员选拔和任用的变化反映了
A.古代官员考核对德能的要求日渐淡化
B.汉朝的察举制直接造成军阀割据局面
C.古代的科举制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D.西汉至隋朝中央集权制的衰落与重建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西汉政府规定......下至地方官员可以自己辟用士人作为僚属,但长官辟举百石小吏以上者,要呈报中央任免;”可分析出中央给地方一小部分选官用人权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根据材料“东汉时期,地方各级行政长官都可以直接辟用下属,毋须再报请中央;”可知地方有独立用人的权力,不利于中央集权;根据材料“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说明选官用人、考核官员的权力全部集中到了中央,中央集权加强,综上,D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古代官员考核,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汉朝的察举制直接造成军阀割据局面,排除B项;古代的科举制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项。
9.[重庆2022联考(二)]贞观年间,唐太宗改革科举制度,通过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和考试次数来网罗各种人才;推行官员向皇帝推荐人才的制举制度和自学成才者向官府乃至皇帝自荐的自举制度;对于年老、丧失活力的官员,唐太宗还制定了致仕制度,以便吐故纳新。这些举措
A.使士族丧失了政治影响力 B.提高了官员的参政积极性
C.扩大了封建统治社会基础 D.标志着察举和科举的结合
【答案】C
【详解】材料所示多渠道招揽人才的改革举措扩大了封建统治社会基础,C项正确;“丧失”说法过于绝对,隋唐时期士族依然有很大的政治影响力,排除A项;材料主旨在于官员选拔、致仕制度改革,未涉及提高官员参政积极性的举措,排除B项;察举制是两汉时期的主要选官制度,标准是才能德行,材料仅涉及科举制、制举、自举制度和致仕制度,排除D项。
10.[四川大数据精准教学联盟2022统考]唐初至中期,朝廷重臣多国子监、太学毕业,并以进士及第而入仕为荣。唐后期,“国家之仕进者,必举于州县,然后升于礼部吏部”,再也没有“或太学高第,或诸州进士”的排序了。这反映了
A.官员文化素质降低 B.人才选拔方式调整
C.考试舞弊行为杜绝 D.科考选才范围扩大
【答案】D
【详解】唐中期以前,皇室和高级官员子弟为主体的国子监、太学学生更容易进士及第;唐后期,地方考试后推荐到中央的考生更容易进士及第。这一变化说明世家大族的影响削弱,官员选拔的范围扩大,D项正确;唐后期地方考生间竞争更激烈,这对人才的文化素质要求更高,排除A;仍是实行科举取士,排除B;虽削弱了世家大族对科考的影响,但这一调整杜绝不了考试舞弊行为,排除C。
11.[云教金榜N 1联考2022冲刺]宋神宗时期,改革科举制度,规定:太学中“学行卓然尤异”的优秀上舍生,只要“主判及直讲保明,中书考察”,即可免试直接除官;次等内舍生则免省试,径赴殿试;下等外舍生则免发解试,径赴省试。此项改革措施
A.否定了官员子弟科考特权 B.凸显了学校在科举中的地位
C.完善了科举考试选拔程序 D.推动了社会文化水平的提升
【答案】B
【详解】从材料中可知,太学生按照“学行”不同可以省去科举考试的某些环节,获得直接授官或参加殿试和省试的特权,可见学校在科举取士中的作用受到重视,B项正确;太学生中也有官员子弟,排除A项;材料中的措施只是调整了科举考试的程式,不能说完善了选拔程序,排除C项;材料中的措施主要针对太学生,离推动社会文化水平提升尚有距离,排除D项。
12.[河北五校联盟2022联考]唐代科举考生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允许自由报考。自宋真宗朝始,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封弥”“誉录”,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也实行初考、复考、详定三级评定制度,而且录取的人数大大增加,材料反映了宋代( )
A.选官完全公平公正 B.严密了考试程序
C.丰富了考试的内容 D.杜绝了科场舞弊
【答案】B
【详解】宋代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封弥”“誉录”,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也实行初考、复考、详定三级评定制度,这样对考试程序进一步严密,有助于考试的公平公正,B项正确;A项中的“完全”表述绝对,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考试程序而非考试内容,排除C项;D项中的“杜绝”表述绝对,排除D项。13.[江苏泰州2022四模]两宋时期,政府奉行“依资序迁”的官僚选人原则,重视对人事管理、财务审计、考察磨勘等诸多事务的复核。士大夫们对于政府行政运作程序及其内容密切关注。据此可知,两宋
A.官员选拔方式趋于多样化 B.政府行政运作繁琐且低效
C.士大夫深受程朱理学影响 D.官僚政治制度化程度较高
【答案】D
【详解】依据材料“重视对人事管理、财务审计、考察磨勘等诸多事务的复核”,可见政府对官员的管理更加的规范,反映官僚政治制度化程度较高,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选拔方式多样,排除A项;材料不能看出政府行政运作繁琐且低效,排除B项;材料不能反映士大夫深受程朱理学影响,排除C项;
14.[河南重点高中“顶尖计划“2022四模]宋太祖时,官僚子弟"有登第者,礼部具姓名以闻,令复试之",永为常例。宋太宗时又规定"凡举人中有与主考官有同族及亲戚关系的,必须别置考场"。这些举措
A.打击了官僚贵族的势力 B.意在维护科举考试公平
C.提高知识分子科考热情 D.加速了社会阶层间流动
【答案】B
【详解】宋朝初期对于官员子弟等第中举的需要重新复试,同时实行别院制度,这些举措意在维护科举考试的公平,B项正确;这些举措并不是为了打击官僚贵族,排除A项;这些举措和提高知识分子科考热情并无直接的因果联系,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举措无关,是科举制度的作用,排除D项。15.[四川泸州2022仿真(三)]明代内阁大臣高拱抨击当时的科举选官说:“系进士出身者,则众向之,甚至以罪为功;其系举人出身者,则众薄之,甚至以功为罪……至于升迁,则进士治绩之最下者,犹胜于举人治绩之最上者也。”这反映出明代科举选官
A.丧失甄选官吏价值 B.重视官员家世门第
C.强调科考功名差别 D.侧重官员行政能力
【答案】C
【详解】根据“系进士出身者,则众向之,甚至以罪为功;其系举人出身者,则众薄之,甚至以功为罪……”可得出进士出身与举人出身的地位与待遇有很大差别,反映了当时科举选官强调科考功名差别,C项正确;A项太绝对,排除A项;材料没有强调门第,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科举出身的差别,而不是行政能力的差别,排除D项。
16.[湖北黄冈2022四模]明代的文臣荫子武职制度构建于景泰年间,嘉靖以降,由于边事频仍,阁臣、枢臣等各级文臣多有得荫锦衣卫武职者,该制度使部分缙绅子弟成为世袭武官。明代的这一制度一定程度上
A.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 B.改变了科举制的选拔方式
C.加强了锦衣卫的权力 D.进一步巩固了大一统局面
【答案】A
【详解】根据“该制度使部分缙绅子弟成为世袭武官”得出文官转变为武官,这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A项正确;材料中的内容不是科举,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锦衣卫权力的变化,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官职的变化,与大一统没有直接的关系,排除D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