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13 18:13: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七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 部编教材
课题名称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
教学目标 探究鲁迅先生的求学之路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朝花夕拾》承载的是鲁迅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理解鲁迅先生的求学之路还有一定的难度。
难点分析 学生刚进入七年级,也刚进入青春期,生活阅历比较少,对今后的人生路比较茫然。同时他们对鲁迅先生所知不多,对鲁迅先生生活的年代有隔膜,学生阅读整本书的理解能力有待提高,《朝花夕拾》学生似乎能读懂,又似乎读不懂,然而课时有限,不可能带领学生逐篇细读,设想以合作探究的方式,使学生对整本书有一个整体的印象。
教学方法 指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训练学生的跳读能力和提炼关键信息的能力,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引领学生提高读整本书的能力。运用合作探究法与交流分享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敢于质疑、学会简单赏析评价文学作品。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一、1、温故知新: 锁定相关篇目,画出相关段落,提炼关键词,画出思维导图 这节课我们将重点探究鲁迅先生的求学之路。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分享交流,寻找共鸣 1.分享上节课探究成果 (1)学生小组交流。 (2)推荐学生代表发言。 (3)老师评价、总结:感谢同学们的分享。还有同学有不同意见吗?那我们都达成一致意见,探究的话题是鲁迅先生都读过那几个学堂。锁定的篇目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琐记》和《藤野先生》。探究的结果是,鲁迅先生一共读过四个学堂,分别是三味书屋,雷电学堂,矿路学堂,医学专门学校。 三、引领探究,点拨指导 1、共同探究鲁迅先生的求学之路。 展示要探究的问题: 要求:锁定相关篇目,划出关键语段,概括关键词,形成思维导图。 鲁迅自主选择的学校有哪几所? 他离开学校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2、先独立思考后小组成员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明确: 鲁迅自主选择的学校有:三味书屋,雷电学堂,矿路学堂,医学专门学校。 离开原因: a. 看到国弱民愚,想改变其精神; b. 想救治像父亲一样被耽误的病人;促进国人对维新的信仰; c. 想救治像父亲一样被耽误的病人;促进国人对维新的信仰; d. 因为流言走出绍兴。 4.老师补充叙述: 鲁迅是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他涉猎的创作范围有文学创作、思想研究、文学批评、文学史研究、美术理论引进、古籍校勘与研究、翻译、基础科学介绍、版画艺术推广。他是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毛主席说:“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四、合作探究: 学生按照示例合作探究,组内和全班交流分享。 它们的共同点: 1、通过探究鲁迅先生的求学之路,我明白了:鲁迅先生的求学之路,是他不断思考人生之路,也是他救国救民之路,更是他追求理想之路。 2、读者《朝花夕拾》,我渐渐走进了你。 童年的你,天真而淘气。 你捉虫捕鸟养隐鼠,你不谙世事爱无常。 少年的你,聪慧而努力, 你读书对课描绣像,你当铺药铺穿梭忙。 青年的你,迷茫而不放弃。雷电矿路医学院,天演开启新方向 。 中年的你,睿智而坚毅。 文学之路艰且险 ,与无人处磨一剑。 晚年的你,豁达而犀利。 夜夜电灯为国忧,篇篇文章针时弊。 3、那你眼中的鲁迅先生是怎样的呢 ? 请用这样的格式思考回答:鲁迅先生我就这样走进了你……
小结 五、畅谈收获 引导学生总结,回顾学习过程,强化阅读方法指导。 同学们,我们探究鲁迅先生的求学之路,我明白了:鲁迅先生的求学之路,是他不断思考人生之路,也是他救国救民之路,更是他追求理想之路。也是这种美好理想使他还能够热爱祖国,善待生活。大家尚且能如此,我们也应该从生活的酸甜苦辣中践行自己的学习目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