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训练1 荒漠化的含义与成因
[基础过关]
土地荒漠化是指因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等原因导致土地生产力的下降和丧失。据此完成1~2题。
1.可能发生荒漠化的地区包括 ( )
①干旱地区 ②半干旱地区 ③半湿润地区 ④热带地区 ⑤草原牧区 ⑥高山地区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2.与荒漠化形成有关的因素包括 ( )
①植被破坏 ②气候变异 ③海平面上升 ④酸雨影响⑤风沙侵蚀 ⑥水土流失 ⑦过度开发
A.①②⑤⑥⑦ B.②③④⑤⑥
C.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④⑤⑥
读“我国部分省(区)盐碱地统计图”,完成3~4题。
3.M省(区)可能为 ( )
A.四川 B.安徽 C.黑龙江 D.内蒙古
4.宁夏盐碱地形成的原因为 ( )
①耕地总面积较大 ②地势低洼 ③降水量小、蒸发旺盛 ④地下水埋藏浅、矿化度高 ⑤引黄灌溉面积大,排水不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5.近年来,下图中P区域荒漠化发展迅速,荒漠化土地呈点状、线状分布,其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过度放牧
B.过度樵采和过度开垦
C.水资源利用不当
D.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部分资料统计表”,回答6~7题。
年份
森林覆盖率(%)
耕地面积(km2)
年降水量(mm)
气温年较差(℃)
河流含沙量(%)
粮食平均亩产(kg)
粮食总产量(亿kg)
2000
19
333
520
38
10
205
1.025
2010
10
478
450
42
20
135
0.975
6.该地区在此时期内粮食平均亩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
A.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
B.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C.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D.人口增长过快
7.目前,该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
A.风沙危害严重 B.水土流失严重
C.酸雨危害严重 D.土地盐碱化严重
8.荒漠化包括风蚀和水蚀等外力作用造成的土地退化,也涉及人类滥垦滥牧所导致的水土流失和环境生态破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上“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而今天“黄沙滚滚来,白天屋里照灯台,行人出门不见路,一半草场沙里埋”。这里描述的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高原由于多年来乱砍滥伐、开垦种植、过度放牧等导致滚滚黄沙淹没了农田与城镇的景象。这样的景象并非鄂尔多斯所独有,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08个县(旗、区)都不同程度地遭受土地荒漠化的困扰,这意味着当地的人们失去了最基本的生存基础——具有生产能力的土地。
材料二 在历史时期,黄土高原属于森林草原地带,但由于人类剧烈的活动,黄土高原如今到处千沟万壑,成为地球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1)请简要分析我国西北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
(2)结合材料分析鄂尔多斯高原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有哪些?
(3)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在此过程中,人类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能力提升]
通过对我国野骆驼遗骸和文献记载的研究,得到其分布变迁图。读图完成9~10题。
9.从图中可以看出,野骆驼 ( )
①曾生活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 ②分布范围由亚热带季风区扩展至西北干旱区 ③文献记载区主要在温带草原区和温带荒漠区 ④目前主要分布在陕西和内蒙古交界地区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0.影响野骆驼分布区变化的因素包括 ( )
①草原开垦 ②过度放牧 ③大量捕杀 ④种群退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农牧交错带是指以草地和农田大面积交错分布为特点的生态系统,我国农牧交错带面积达81万平方千米,分布范围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11~12题。
11.下列关于农牧交错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a带属于农业生产潜力大的地区
B.a带植被是防风固沙的天然屏障
C.b带植被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b带是多民族聚居区
12.农牧交错带是生态系统脆弱的地区,造成其环境破坏的人为原因主要有 ( )
①人口增长速度快 ②压缩农业用地 ③轮作套种 ④盲目开荒,粗放耕作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为“我国新疆某一灌溉良好的绿洲与周围半沙漠地区气温的日变化曲线图”。
(1)图中a、b依次表示________和________的气温日变化曲线。
(2)下图表示该绿洲的地—气相互作用,请把下列选项内容填入框内。
A.空气湿度增大 B.土壤热容量增加
C.蒸腾作用增强 D.土壤湿度增大
14.读“世界荒漠分布图”,完成下列剖问题。
(1)由图中看荒漠一般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地与B地纬度位置大体相当,但C地没有形成荒漠,试分析其成因。
(3)运用所学知识分析E地荒漠直逼海岸的原因。
(4)水资源利用不当是造成A区域荒漠化的一个重要原因。请简述该区域水资源利用不当的方式及其后果
训练2 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基础过关]
从国家林业局获悉,全国现有森林面积29.32亿亩,森林覆盖率20.36%,人工林保存面积9.26亿亩,居世界首位,这得益于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护林工程等。结合“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我国大力实施这些工程的直接目的是 ( )
a.增加木材产量 b.提高生态质量
c.提高农民收入 d.调整农业结构
A.ab B.cd C.ac D.bd
2.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B.②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C.③抵御海风、海浪和暴雨的袭击
D.③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图1)和“能源消费结构图”(图2),回答3~4题。
3.从材料中推断,本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
A.大气污染 B.水土流失
C.土地荒漠化 D.水污染
4.解决本地区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 )
①开发小水电 ②封山育林,禁止采伐 ③用矿物燃料替代薪柴、秸秆等生物能 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沙柳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沙柳根系发达,生命力强,枝条丛生不怕沙压,但沙柳必须每隔3~5年平茬才能长得更好,否则就会死亡。读图,回答5~6题。
5.种植沙柳,改善环境,主要是因为沙柳能 ( )
A.防风固沙 B.吸烟滞尘
C.保持水土 D.净化空气
6.造纸产业链条能够 ( )
A.使植被遭到了大规模破坏
B.实现无废弃物排放
C.把生产重点转向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D.推动沙柳的种植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蓝蓝的天空,青青的湖水,绿绿的草原。”历史上下图所示区域曾是一片水草丰美的地方,如今该地区草地沙化十分严重。
材料二 草原土地退化过程示意图
(1)将下列内容填入材料二图中相应的空白框中。
A.过度放牧 B.大风季节开垦
C.生态环境脆弱 D.陡坡开荒
(2)结合材料一图中信息,从气候方面分析材料一中图示区域土地退化严重的原因。
(3)请为材料一图中农牧过渡带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能力提升]
下表为我国某区域1999年主要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下图示意该区域1999~2007年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率,正值表示增长,负值表示减少。该区域生态环境已呈退化趋势。据此完成8~9题。
土地覆被类型
面积/万hm2
沙地
468.7
草地
58.8
盐碱地
32.1
耕地
16.6
沼泽地
10.7
建设用地
1.4
8.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应 ( )
A.治理盐碱地 B.退耕还草
C.保护沼泽地 D.植树造林
9.该区域可能位于 ( )
A.云贵高原东部 B.松嫩平原中部
C.黄土高原中部 D.内蒙古高原西部
下图是“植被、风速与输沙率的关系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反映出 ( )
A.同一风速条件下,输沙率与植被呈负相关
B.同一植被条件下,输沙率与风速呈负相关
C.在植被覆盖率为10%~20%时,风速对输沙率的影响较小
D.输沙率与植被、风速的关系不明显
11.由图可知,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 )
A.合理利用水资源 B.小流域综合治理
C.设置沙障固沙 D.恢复天然植被
梭梭树是一种长在沙地上的植物,也可以作为牲畜的饲料,也是牧民的主要薪柴来源。名贵中药苁蓉就寄生在梭梭树的根部,被誉为“沙漠人参”。据此回答12~14题。
12.结合材料,造成梭梭树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
A.过度樵采、过度放牧
B.交通线路建设
C.过度开垦
D.水资源不合理利用
13.据调查,阿拉善地区每户梭梭树薪柴的消耗为40公斤/天(冬夏季平均)。为了缓解薪柴过度使用对梭梭树造成的破坏,可采取的措施有 ( )
①安装太阳能发电光板 ②风车发电 ③推广节柴灶
④建设小水电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下列属于防治荒漠化的对策和措施的是 ( )
①大面积推广土壤保护耕作制度 ②推广农作物休耕轮作制度 ③在农牧混合地带营造防护林带 ④在我国西北荒漠化地区全面实施植树造林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5.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6月17日是第18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主题是“土地滋养生命——携手遏制退化”。
材料二 我国部分省区荒漠化土地面积(单位:万平方千米)
新
内蒙古
藏
甘
青
陕
宁
冀
107.16
62.24
43.35
19.35
19.17
2.99
2.97
2.32
(1)①沙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地和②地荒漠化比较严重,其荒漠化产生的共同原因主要是(双选) ( )
A.过度放牧 B.过度樵采
C.水资源的利用不当 D.过度农垦
(3)结合表格对比分析新疆和内蒙古在荒漠化土地和明显沙化趋势土地面积上的差异,并分析其成因。
(4)内蒙古在防治荒漠化方面可采取哪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