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受降城闻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理解诗意及诗歌的意境,并背诵课文
2、学习诗歌所用的表达技巧
3、体会戍边战士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朗读,理解诗意及诗歌的意境,并背诵课文
难点:学习诗歌所用的表达技巧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图片导入
由课题封面呈现的“月亮”引出本文的学习
二、走进诗人——李益
李益(公元748-829年),字君虞,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广德二年(764)随家迁居洛阳。大历四年(769)进士,授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尉。多次从军边塞出任幕僚,脱离军府后漫游江淮,入长安历任中书舍人、集贤殿学士、右散骑常侍等职,终于礼部尚书衔。中晚唐的重要诗人,尤以七言绝句和边塞诗著称。
了解题材——边塞诗
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 ,是唐诗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以及表达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的诗作称之为边塞诗。边塞诗一般出自于出征的将领或随军文官之手。通过对古战场的艰辛生活和自然风光的描写表达思乡之情以及保家卫国的高尚情操。代表人物有高适、岑参、李益、李白等。
四、初读——知诗意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1、提示重要词语的意思
⑴受降城:唐初名将张仁愿为了防御突厥,在黄河以北筑受降城,分东、中、西三城,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⑵回乐峰:唐代有回乐县,灵州治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回乐峰即当地山峰。一作"回乐烽":指回乐县附近的烽火台。
⑶芦管:笛子。一作"芦笛"。
通过配乐读、师读、个读、小组读、师生读、齐读多种朗读形式,理解诗文的大意
五、再读——品意境
1.师: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思乡愁情的名作。从多角度描绘了戍边将士(包括吹笛人)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
诗歌笔法简洁轻灵,意韵深隽,曾被谱入弦管,天下传唱。
2、展示历代对本诗的评价
3、合作探究:这首诗为什么被天下传唱,究竟好在哪里?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呢?
请以“我觉得 写的好,通过 描写/角度(或运用 手法,营造了/写出了/表达了 ”的句式说话。
示例:如我觉得“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写的好,通过 环境 描写,描绘了一幅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
举目远眺,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烽火台下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沙子象积雪一样洁白而带有寒意。近看,但见高城之外,天上地下满是皎洁、凄冷的月色,有如秋霜那样令人望而生寒。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
学法指导:①小组讨论交流,圈、点、勾、划法筛选有效信息,予以概括,每组派小组代表起来回答。②可以通过描写、修辞、抓关键词、感官、情感等角度赏析
4、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并派代表展示
5、小结:
这首诗艺术上的成功,就在于把诗中的景色、声音、感情三者融合为一体,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熔于一炉,构成了幽邃的艺术境界。意境浑成,简洁空灵,而又具有含蕴不尽的特点。因而被谱入弦管,天下传唱,成为中唐绝句中出色的名篇之一。诗歌最后摄制征人望乡的特写镜头,非常醒目地点明主旨,令人玩味不已。
六、拓展延伸——诉情感
如果你是戍边将士面对此情此景,你会想些什么?请发挥你的想象,动笔写一写。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把这首边塞诗改写成一篇优美的散文
板书设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