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入新居便泰然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教学设计
在3月诸暨市高中历史新教师教学风采展示活动中,我承担了“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这一内容的公开课任务,课堂教学在诸暨市湄池中学开展。现将教学设计形成文字,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选择性必修课程的教学。
大单元教学设计及教材内容分析
选择性必修二第四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一共包括两课,分别是第
10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和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两课按照时序编排。选择性必修二共有六个单元,涉及“农、工、商、住、行和医”,第四单元主要概述“住”,即人类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从古至今的变迁。围绕这一主线展开本单元的教学,使本单元成为一个整体。
本单元先概述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介绍各地民居差异及特征,然后重点介绍人类居住的主要环境——村落和城镇,最后介绍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对人类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影响。早期人类大多居住在洞穴之中。进人农耕时代后,人们开始筑屋定居。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各地采用的建筑材料有较大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民居建筑风格。人们聚族而居,逐渐形成具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聚居点——村落。村落建有住宅、仓廪、地窖和公共活动场所等,为人们提供了比较安全的居住环境。村落的居民定期交换物品,逐渐形成集市。集市发展到一定程度,形成集镇。随着居住人口的增多,以及防卫或商贸的需要,城市出现。城市设有宫殿区、手工业和商业区、居民区等各种功能分区,是人们的政治、经济或文化中心。村落、集镇和城市各有其功能,构成人类生活的三种主要环境。近代以来,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人口开始向城镇集中,人们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不断改善,但环境污染、贫富分化、交通拥堵等问题日益加剧。
第10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这部分的内容距离现实比较远,为拉近距离以绍兴市为中心,通过查阅考古资料,运用具体形象的史实和材料加深学生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世界各地民居的部份,实物图片资料十分丰富,可以选择实物图片和文献资料补充,加深学生的认识,采用对比的方式感受各地民居的差异和特点。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的演进过程及城市化的影响。人
们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以及出现的问题从两个方面概述,时间范围广、内容较抽象,可以选择熟悉的城市作为个案研究,学生合作探究城市化进程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本单元的教学目的,通过对人类居住条件变迁的学习,更好的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推行人地和谐的理念,树立可持续发展目标。人类通过改造自然、建设城镇,改善了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但城市化也会带来各种环境及社会问题。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和现实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本科授课对象为高二年级学生,学习基础较好,有一定的了历史知识储备、读图和史料分析能力,选择恰当的时空进行分析比较,做出合理解释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具有一定的概括总结和学习探究能力,能根据史料进行归纳,但是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新事物的迁移能力仍要加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可设置1-2个问题探究,激发学习兴趣。
本课的大部分内容属于全新的知识,学生之前没有学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首先安排学生先自行预习并完成导学案,初步掌握知识的框架,然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学习并解答学生的问题,使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做好知识的迁移,承上启下,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最后到达学习目标,即完成学业质量水平3-4的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的拟定
关于本课的课程标准:了解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及各地民居的差异及其特
征。了解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根据教学的容量和学生的学情,合理取舍教材,建议用1个课时完成。经过分析,参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设定教学目标如下: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了解人类迁徙的演变形式;古代的村落含义和主要分布地区;集镇形成的原因和表现;城市形成的原因、含义及布局特点。(水平3-4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学习探究中,将其作为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运用时空观念认识中西方村落、集镇和城市的形成过程。(水平3-4能够把握相关史事时间和空间的联系,对于历史问题能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分析探究。)
从历史解释的角度理解古人类居住环境的差异性和东西方城市布局的异同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水平3-4能够分辨不同历史解释,从多个方面说明导致不同解释的原因并加以评析;探究问题时在已有史料基础上,尝试验证以往的说法。)
通过史料探究世界各地不同特色的民居,正确认识居住条件和环境与居民的关系。(水平3-4能够对史料进行整理分析,利用不同的史料对探究问题进行互证,形成全面又丰富的解释,恰当地运用史料对问题进行论述。)
从家国情怀角度了解中国古代村落、集镇、城市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认识中华民族文明的悠久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意识。(水平3-4培养学生人地和谐理念,将历史学习所得与家乡、民族和国家联系起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贡献。)
本课教学目标在设定时,有如下考虑:
其一,因高二年级学生已经完成合格性考试,他们将要面对的是等级性考试,以学业质量水平3和4为命题为基本参照。在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又要加强基于核心素养、学业质量水平的评价研究,使教、学、评一体化。
其二,本课主要围绕“村落、集镇和城市”三个知识点,彼此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本课内容与学生的距离感比较远,为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从身边的事物出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以“绍兴”为主题逐个分析探究。首先导入环节,考虑用身边的考古遗址,经过查阅资料文献,发现“小黄山文化遗址”位于绍兴市,是长江中下游地区距今9000年前后规模最大的聚落遗址,与本课教学内容十分契合。然后在集镇这一子目,是备课的难点,考虑镇的最初功能和后期演变发展后的功能变化,运用史料实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引导式教学。其中以清代时“浙东地区”经济发展,为古代商品贸易中心,人口增长,城镇繁华,突出集镇的经济功能加强。最后在城市这一子目,运用“古代绍兴城市布局和城墙图”归纳城市的含义,需要强调集镇和城市的区别。再根据史料图片对比同时空不同区域的城市特点并分析原因,由浅入深。
其三,在“世界各地民居”最后一个子目,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由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中举例的我国特色民居学生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建构进行分析归纳,教师要提出一个有难度但又让人能尝到果实、足以引发探究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能引出另一些问题。在学生的思考和回答中,教师引导尤为重要。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古代村落、集镇与城市形成和影响;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难点:古代村落、集镇与城市发展的时空关联。
教学资源和方法:
运用图片、文字材料和多媒体资源,采用讲授法、问题探究法和史料研习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通过问答的方式,向同学们提问,创设历史情境,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同时以居住的城市为切口引入村落的产生。提问:我们现在居住在哪个城市?学生回答:诸暨市。进一步提问:诸暨市属于哪个地级市呢?学生回答:绍兴市。教师:绍兴,在新石器时代中期,从小黄山文化开始,已有约9000年历史。绍兴如何从一个普通的小村落逐渐成长为中国百强城市之一的?上古时期的绍兴居民过着怎样的生活呢?他们在村落中如何生存、生活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PPT显示本课学习目标:1.从唯物史观的角度了解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2.从历史解释的角度理解人类居住环境的差异性及其产生的原因。关于小黄山遗址,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比河姆渡遗址早了2000年,被列为200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首。小黄山地层非常复杂,土质粘性强,考古专家们用手中的小铲和毛刷,一点一点地发掘,工作历时近2年时间,发掘面积3200多平方米。发现壕沟、房基、灰坑、墓葬等一大批遗迹,出土陶器、石器2000多件,遗址中还发现大量储藏坑,丰富的石磨盘、饼状磨石、磨球和石锤的出土,以及地层中稻属植物硅酸体的大量发现,表明小黄山先民已经栽培或利用水稻,已进入定居阶段。小黄山遗址,不仅对探索长江下游地区早期新石器文化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及重大的学术价值,而且对整个绍兴古文化的传承非常重要。
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 (一)村落的产生阅读史料,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提升获取、总结、解读信息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史料实证及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PPT出示文献资料并且提问学生: 史料一: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房屋的正梁)下宇(屋檐),以待风雨……——《周易·系辞下》 史料二:古之为民,未知宫室时,就陵阜(丘陵)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墨子·辞过》思考:根据史料,上古时期中国先民住在哪里?在杰出人物的带领下,居住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回答:穴居到地面筑屋,原因是“下润湿伤民”,地下湿润对身体有伤害。教师补充,中国远古时期巢居和穴居构成中国民居最早的两大类型,远古的人民在地势低洼潮湿的地方用树木营巢,在地势高亢干燥的地方挖穴而居。1.巢居:多营建于南方,后世发展为干栏式民居。2.穴居:大多营建于北方,后来逐渐升至地面,形成地上建筑。教师提问:那么南北方居住形式的差别原因是什么呢?学生回答:人类的居住形式收到气候、地理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导言“兴隆洼遗址”,提问兴隆洼遗址的居民居住形式是什么?学生回答:半穴居。教师补充兴隆洼遗址属于西辽河流域的史前文明,是距今8000多年前的原始村落遗址,被誉为“华夏第一村”。请同学们思考,根据考古发现,距今约9000年绍兴的小黄山人是否过上了筑屋定居的生活呢?请同学们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出示相关考古资料:“2005年至2007年经考古发掘,发掘面积3200多平方米,发现壕沟、房基、灰坑、墓葬等一大批遗迹,出土陶器、石器2000多件。小黄山遗址为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遗存。”学生会发现“房基”一词,由此可得出,小黄山人已经过上了筑屋定居的生活。根据上述学习内容,教师归纳并在PPT演示人类居住形式的演变过程,配有相关图片,引起学生注意。人类居住形式:经历了穴居、巢居、半穴居到地面筑屋的演变。引导学生认识人类居住形式是一个不断逐步发展、不断进步的过程,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学习探究中。进而进一步提问:上述演变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呢?出示上山遗址中出土“万年稻米”和去稻壳石磨盘、石磨棒。补充相关知识点:小黄山遗址属于上山遗址的中期,上山遗址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早期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世界稻作农业的起源地之一,也是浙江的源头,2021年10月入选为“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被誉为“远古中华第一村”。上山遗址是钱塘江早期新石器时代聚落群,在东亚地区率先进入了“初级村落”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山遗址的稻谷遗存提供了目前世界上最早的驯化稻初始证据。据碳14测年可知,一万年前,水稻最早在中国开始被驯化一粒已炭化的米粒。这粒米2006年发现于浙江浦江县上山遗址的地层中,属于上山文化早期,距今约11000至8500年。经测量,稻米粒长3.732毫米、宽1.667毫米、厚1.723毫米,属于驯化初级阶段的原始栽培稻。通过科技考古,专家们认定这粒米是人工栽培的,是迄今考古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米,也就是说,上山的先民们是已知世界上最早开始人工栽培水稻的一群人。考古还发现数量很多的石磨盘、磨石,是上山文化最具特色的石器种类。两者是一套去壳碾磨的组合工具,配合使用。思考:上山遗址的先民赖以生存的经济方式是什么?这种经济活动活动方式是如何影响上山遗址先民的居住形式的?学生回答:先民已经学会原始农耕,筑屋定居,摆脱了对自然条件依赖,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农业生产,具备村落的形态。教师补充教材54页历史纵横“耶莫遗址”,西亚新石器时代农业原始村落遗址,公认世界上最早进入农耕的地区,种植小麦和大麦。有21座房屋,筑屋定居,房间内有炉灶和地窖。说明农业出现后,人们筑屋定居,形成具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聚居点即村落。村落建有住宅、仓廪、地窖和公共活动场所等。为人们的定居、繁衍和防卫提供了条件和保障,为人们进行集体活动提供了便利。 出示原始村落分布示意图,提问分布特点。教师引导学生从图片中提取信息,提升学生的概括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学生回答:原始村落分布的特点是靠近大河,依水而建。(地理环境影响村落位置)教师将第一个子目的知识点整合归纳,然后过渡到第二子目——集镇。(二)集镇的出现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原始社会末期,手工业与农业分离,手工业者开始在便于交换的地方集聚,形成了古代集镇的雏形。商人的出现使手工业者聚居的地方迅速繁荣,逐渐成为一定地域内的经济中心。商人和手工业者为了保护其财富和人身安全,在聚居的地方筑垒设防,形成集镇。中国古代,镇开始建立的时候是军事性质的,即要冲之区,涉险防守。北魏在北部边陲就建立了沃野等镇,用以防御北方民族的南下。 PPT出示史料,分析史料,学习镇的出现的原因及功能。史料一: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镇。——《新唐书·兵志》提问:唐朝“镇”的设置功能是什么?学生回答:军事防御。史料二:诸镇置于管下人烟繁盛处,设监官,管火禁或兼酒税之事。——《宋史》提问:宋代,镇的功能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回答:各镇在经济繁荣的地方设置监官,职能主管巡逻盗窃及火禁之事,兼管酒务税务,说明镇的经济功能更加突出,军事防御功能下降。教师补充,两宋时期,工商业者经营及定居的集镇发展起来。有些镇由于地理位置重要以及常住人口的增长,成为一级行政机构所在地。这种集镇吸引越来越多的手工业者和商人,促进了市场的繁荣。元朝:漕运和海运发达,运河沿岸兴起很多工商业集镇。史料三:明朝中后期,随着江南经济的发展,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市镇逐渐兴起,到万历以后,其市镇总数不下200个,其中规模大、功能全的镇至少有160个。一般在每个市镇的周围,都有密集的从事小商品生产的村坊和初级集市环绕,这些市镇作为商品集镇,形成一个以水路舟行为基本交通脉络的网状结构。例如:江苏盛泽镇的丝织业,浙江嘉善干家窑镇。——摘编自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 提问:概括指出明朝集镇发展出现的新气象,结合所学,回答其出现的原因。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归纳得出:新气象:出现数量多、分布密集的商业市镇;形成市镇网络。原因:经济中心的南移;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产品、手工业产品的商品化;随着生产力提高,明朝中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江南经济的发展;水陆交通便利;人口的增长;赋税制度一条鞭法,赋税折银征收,促进的商业发展;明朝集镇进一步发展并出现专业分工。如浙江崇德石门镇榨油业发达,嘉善干家窑镇“民多业陶”,江苏吴江盛泽镇丝织业兴盛。在这个环节以清代时“浙东地区”经济发展,为古代商品贸易中心,人口增长,城镇繁华,突出集镇的经济功能加强。例如明清时期的绍兴市柯桥古镇,安昌古镇最为活跃,也是历史的一种文化现象,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通过阅读史料,帮助学生学习镇的兴起和发展,反映了乡村逐步都市化的进程,不断由政治中心、军事中心向经济中心转化或经济中心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培养史料实证及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三)城市的产生教师过渡,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镇会不会出现进一步的变化呢?学习第三个子目——城市。出示“绍兴城墙遗址”和“清朝绍兴府城图”,并提问在中国古代,“城”和“市”是一回事吗?通过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城市导入本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入城市的概念。古代绍兴城墙的修建,说明军事功能增加。清朝的绍兴府城内私学、官学便设、书院和学塾更发达,说明政治和文化功能凸显。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城市的含义。城市是一定区域内政治权力、军事防御、经济活动、宗教祭祀的中心场所。在世界上主要的农业区域,都相继产生了一批早期城市。中国古代的城市布局主要分为宫殿区、手工业区和商业区、居民区。商朝时,城市已初具规模,统治者的宫殿和宗庙位于城市的中心。周朝时营建城市形成制度。合作探究环节出示PPT提供史料,《周礼·考工记》,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匠人营国(对都城的统筹规划、管理),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南北大道)九纬(东西大道),经涂(南北大道宽度)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量词)。 ——《周礼·考工记》 让学生思考,周朝对城市的布局有何规定?具有什么特点?根据史料翻译得出答案,匠人营建都城,九里见方,都城的四边每边三门。都城中有九条南北大道、九条东西大道,每条大道可容九辆车并行。王宫的路门外左边是宗庙,右边是社稷坛;王宫的路寝前面是朝,北宫的后面是市。每市和每朝各百步见方。特点:布局工整,方正对称;突出王权;体现礼制、等级与尊卑。根据中国古代周朝的城市布局,延伸到同时期的西方古代城市代表希腊雅典,比较两个城市的区别,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出示PPT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归纳总结。教师补充相关知识点:从公元前8世纪开始,希腊半岛上陆续出现了许多城邦。雅典位于希腊东南沿海,是典型的小国寡民式的城邦。公元前800年,为了祭祀雅典城的保护神“雅典娜”在这里修建了一组规模庞大的建筑群——雅典卫城。雅典卫城的建筑顺山势而建,呈现不规则的布局。帕特农神庙是雅典娜女神的主神庙,坐落在雅典卫城的最高处,神庙外面有雄伟的柱廊环绕。思考:公元前800年,中国古代的城市与希腊古城在布局上有何异同点 各反映了怎样的规划思想?学生分小组讨论,合作探究。通过学生激烈的讨论得出结论,归纳如下:相同点:都有城墙,有军事防御功能;都是政治中心;都有经济职能。不同点:古代中国城市整齐对称,有中轴线,王权在城市中居于核心地位,体现礼法等级制度,政治功能更突出。古代雅典整体不规则,布局自由。有行政,司法,防御,商业,宗教,文娱交往等社会功能。广场是群众集聚的中心,公共空间具有民主色彩。工商业和生活、娱乐的功能更突出。 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整理分析,利用不同的史料对探究问题进行互证,形成全面又丰富的解释,恰当地运用史料对问题进行论述,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四)世界各地的民居接下来的时间,进入欣赏美的环节。PPT出示世界各地的建筑,让学生识别,并说出建筑特点。过渡到第四子目——世界各地的民居。同时,再提供中国特色民居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头脑风暴,根据图片分析各地民居的差异,并探究影响各地民居多样性的因素?学生可以在课前查阅自己感兴趣的民居资料,在课上分组讨论,任意选择其中一个民居展开深入探究,说出相关特点和所在地域,同时得出答案。经过学生激烈的讨论,学生得出回答,民居是中华民族建筑的艺术瑰宝。民居的建造不仅体现了世界各地的民居特点是由居住地的自然环境、当地的社会经济水平与文化习俗(宗教信仰、家族组织、社会关系、民族性格和社会习俗风气)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通过具体形象的材料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其中罗马斗兽场教师需强调古罗马建筑的主要特征是混凝土、拱券和希腊柱式相结合。为缓解人口剧增造成的住房紧缺。3世纪时,古罗马出现了集体住宅,专供百姓或外来人员租住,对后世的建筑影响深远。关于中国特色民居“福建龙岩客家土楼”和“湖南湘西吊脚楼”学生的兴趣比较浓厚,因地域差异不知道房屋结构特征及形成原因,教师可适当扩充,增加课堂趣味性。
巩固练习 试题:明清园林是江南不可忽略的景观。以明代为例,南浔镇、双林镇、盛泽镇等都修建有多处园林。园林可以用于宴集活动,为主人博得风雅声望,成为文化活动的重要空间载体。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君主专制空前强化B.思想活跃局面再现C.经济重心逐渐南移D.市镇经济空前繁荣教师讲解根据材料并结合唯物史观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内容可知,明清时期江南商品经济繁荣,尤其是纯粹经济功能市镇的崛起,为市民追求物质层面生活(修建园林)和精神上的追求(博得风雅声望)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故D项正确;A项与本题主旨无关,排除;明清时期实行文化专制政策,排除B项;经济重心南移早在两宋时期已经完成,排除C项。
课堂升华 回顾本节课,从村落到集镇和城市的发展,从小黄山文化遗址到绍兴市的发展,人类居住环境和居住形式的变迁,从中你获得了哪些认识呢?可小组讨论。通过本课学习村落、集镇和城市的内容,发现三者之间呈线性关系。得出生产力、经济的发展水平推动人类居住形式的演变。认识:人地和谐的理念,人类要顺应自然,趋利避害的生活智慧。人类要保护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培养学生人地和谐理念,将历史学习所得与家乡、民族和国家联系起来,培养家国情怀。
课后作业 为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和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让同学们“从身边的民居”为主题写一份调查报告。学生通过考察探究的实践学习方式,取得的学习成果和真实体验记录。
板书设计
教学评价
本课设计从身边现实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小见大,以绍兴市
范围内留存的不同历史时期的遗址为主线,讲述了古代人类居住环境的演变过程,涵养了学生们的家国情怀。
在“城市的产生”这一环节,采用对比同时空下东西方城市(周朝的都
城和希腊的雅典)的布局异同,十分具有新意。
进一步区别集镇和市镇的概念。学生对于“集镇”的理解较少,可单独
重点讲解,加以区分。
对之前知识点的迁移和扩展。在“集镇”环节,可以适当补充“坊市制
度”,宋元时期商业环境相对宽松,政府对市场的管控较松弛。
中国特色民居“吊脚楼”的讲解,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学生的积极性比较高。
课堂小结的升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用唯物史观分析了历史和现实问题
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个别文字单独强调例如:拱“券”和仓“廪”,加重处理,有利于夯实
基础。
板书过于少,要突出重难点。
七、教学反思
本课的大部分内容属于全新的知识,有助于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但在以往高中历史课程中较少涉及。在具体的教学中可能会涉及一些建筑领域的术语,这需要教师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充实建筑学方面的知识,对历史教师很具有挑战性,具有一定难度。
关于“村落的产生”上课的时间较长,以至于后面讨论的时间比较仓促,还需精简知识容量,合理剪裁教材内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课堂效率,完成教学目标。
希望自己在日常教学备课时,“多读书、勤思考、多实践”。广泛阅读书籍,
尤其是史学专著,还有教辅资料和教学杂志。在每堂课后勤于反思,不断修改,精益求精。教研方面多写论文和教学案例,多参与研讨和省市的教研活动,向优秀的老师学习,不断成长,向优秀的教育研究者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