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爬山虎的脚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0 爬山虎的脚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13 18:43: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十课
《爬山虎的脚》教学简案
【教学目标】
1.读准“均匀”“空隙”“弯曲”等词,了解作者从哪几方面介绍爬山虎,填写内容导图。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取关键词语,了解爬山虎的叶的特点,体会文章表达的准确、生动,感受作者细致观察、连续观察的作用。
3.借助资料袋中“图文结合”的记录图,尝试模仿练笔,进一步感受“观察”与“表达”相互关系,培养“有方法的观察”的习惯。
【教学活动】
一、聊读“荷花” 导入新课
1.还记得叶圣陶爷爷笔下的《荷花》?(说说荷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课文中像“挨挨挤挤”,像“冒”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叶圣陶爷爷把这一池白荷花写得可生动,可形象啦!
2.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叶圣陶爷爷,读读他笔下另一篇写景的美文——《爬山虎的脚》(板书课题)。读篇章页。
通过阅读去感受他怎样把爬山虎准确生动地表达出来,去发现大作家写作背后的秘密。
3.读题。
二、自读感知 绘制导图
1.谁来读读自读要求,你们明白要求了吗?那就开始吧!
2.交流字词
(1)指名分组朗读,给多音字组词。
(2)齐读
3.交流主要内容
(1)去掉拼音重新分组朗读,联系这两组词语和同桌说说叶圣陶爷爷从哪几方面介绍了爬山虎?
(2)出示作业本第3题,指名说说作者通过仔细观察,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爬山虎?
(3)完成作业本填空。
4.小结。
三、小组探“叶” 自主绘图
1.作者在哪里能够可以观察爬山虎?读第1自然段。
交流,圈找关键词绘制导图,朗读。 学校操场北墙 满
我家小院西墙 一大片
2.小组合作学习
任务:①读一读:小组用自己的方式朗读第2自然段。
②说一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观察得特别仔细?
③圈一圈:找出文中写得准确、形象的关键词。
3.小组学习成果汇报
(1)朗读汇报
(2)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观察得特别仔细。
预设:从叶子颜色的变化;从叶子的样子。
(3)提炼关键词
预设:嫩红 嫩绿 绿得鲜艳 一顺儿朝下 铺得均匀 没有重叠 不留空隙
4.关键词归类,绘制导图,感悟观察方法。
(1)齐读提取的关键词,发现作者是从哪个角度写叶子,归纳标题。
预设:
颜色——嫩红 嫩绿 绿得鲜艳
样子——一顺儿朝下 铺得均匀 没有重叠 不留空隙
小结:随着爬山虎的生长,样子颜色在慢慢发生变化,之后,叶子越来越密,直至不留一点儿空隙。
(2)讨论:为什么作者能发现这些秘密,把爬山虎写得这么准确生动?
5.小结。(板书:仔细观察 连续观察)
四、借助观察 读写互动
1.叶圣陶爷爷说:写文章不是什么神秘的事儿,艰难的事儿。把眼睛里看见的光景记下来,当然也成为文章。
请你也来当一名小作家,好吗?
2.出示“资料袋”中“图文结合”的四幅记录图。
任务:从四张图中选择相邻的两张图,或者三张图,模仿第2自然段的写作方法,写写银杏种子或者叶子的变化。
锦囊:刚长出来……不几天……就变成……
那些叶子绿得……
3.交流,点评。
五、聚焦景物 课后观察
1.叶圣陶爷爷还说:文章必须从真实生活里产生出来。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做一个有心人,学会有方法的观察。除了“资料袋”中“图文结合”的方法,你还有什么好方法吗?(三年级下册的“记录卡”,“资料袋”中的“做表格”等)
2.从今天开始,一直到国庆回来,请你选择你生活中经常可见的一物:比如——你家阳台上的一盆花(指名学生回答);再比如—— (指名学生回答)用你喜欢的观察方法,做一份仔细的、连续的观察记录。
3.小结。说说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用思维导图还原的方法,和学习小组内小伙伴,继续阅读《爬山虎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