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识源】(2013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备课集锦(课件+教案+学案+习题精选)(4份,新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金识源】(2013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备课集锦(课件+教案+学案+习题精选)(4份,新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3-10-13 16:51:10

文档简介

课题1分子和原子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分子、原子的存在,了解其性质,理解其概念。
2.过程与方法
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所得信息进行加工,能运用课本理论来解释日常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渗透物质无限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及认识物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课前预习】
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哪些?构成水和氧气的最小微粒分别是什么?
2、分子是保持物质( )性质的( )粒子 。
3、原子是( )中的最小微粒。
4、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
(2)分子总是在不停地_________,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
(3)分子间有___________,同一种物质的分子在固、液、气态时,分子间的间隔 ,温度升高,间隔 。
【课内探究】
一、自主探究:根据课前预习以及课本内容,解决下列问题:
1、分子的概念
思考感悟:水蒸发与水通电分解有什么本质区别?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质的变化: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 ,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 ,
分子是保持物质 的最小粒子。?
思考感悟:分子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吗?
2.分子的构成:如1个水分子由 构成。
3.定义 原子是 中的最小粒子。
4.分子与原子的关系
(1)区别:化学变化时, 可分, 不可分。
(2)联系: 是由 构成的。
(3)相同点:①质量、体积都 ②都在不停地
③微粒间都有 ④同种微粒性质 ,不同种微粒性质
⑤分子、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 。
5.化学变化的微观解释
反应物的分子 分解 结合 聚集 生成物。但有的物质直接由 构成。以氧化汞受热分解为例:加热氧化汞时, 分解为 和 ,每2个 构成1个氧分子,许多 聚集成金属汞。
二、精讲点拨
1.分子的存在:(1)品红在水中扩散实验:【实验3——1】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生产、生活实例来证明分子的客观存在?
2.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
科学事实: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
一滴水(以20滴水为1 mL计)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2 ) P49页活动与探究:
实验1现象: 。
实验2现象:
烧杯A
烧杯B
现象
解释
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着,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
(3)分子间有间隔,同一种物质的分子在固、液、气态时,分子间的间隔 ,温度升高,间隔 。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 ,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 。
三、典例分析:
化学变化的微观解释(观看多媒体动画)
反应物的分子 分解 结合 聚集 生成物。但有的物质直接由 构成。以水通电分解为例:电解水时, 分解为 和 ,每2个 构成1个氧分子,每2个 构成一个氢分子。
四、我的收获:
五、达标检测
1.“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最能说明的化学知识是( )
A.微粒不断运动 B.微粒之间有间隔 C.微粒很小 D.微粒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2.(2012年江苏盐城)干冰升华后体积变大的原因是( )
A.分子体积变大 B.分子间隔变大
C.分子数量增多 D.分子碰撞频率减小
3.下列现象不能反映出构成物质的微粒所具有的性质的是( )
A.酒精灯不盖灯帽其中的酒精会减少 B.将糖放入水中,糖不见了,水却变甜
C.衣橱里的卫生球消失了仍能闻到其气味 D.敲击玻璃,玻璃会变成碎片
4.下列事实能证明在化学变化中微粒可分的是( )
A.蒸发氯化钠溶液后,有固体析出 B.干冰升华形成二氧化碳气体
C.水通电可以收集到氧气和氢气 D.水蒸气冷凝为水
5.(2012江苏南京)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蒸馏水 B.汞 C.氯化钠 D.金刚石
6.右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
A.分子由原子构成
B.分子间存在一定的空隙
C.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为原子
D.该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运动,原子是不运动的
7.(2012年甘肃兰州)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B春天百花盛开,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 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液体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
D 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答案:1.A 2.B 3.D 4.C 5.A 6.D 7.A
3.1 分子和原子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质量和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基本特征;知道是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是构成的物质的微粒;
2、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过程与方法:
1、学习通过观察自然、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习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信息。
2、能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通过与他人合作实验的形式,对有疑惑且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实验中注意观察和思考相结合;对实验观察的结果、分析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进行表述和交流
3、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和一般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2、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二、教学重点: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粒。认识微粒的特征。
培养对自然现象、实验现象的猜测、观察,分析、交流、总结等探究能力。
三、教学难点: 物质变了,其中的微粒怎么变?
四、课时安排:2课时
新课教学
引入:根据生活经验我们知道,放在敞口瓶里的水会减少,温度越高减少的速度越快?衣服在太阳地下比较易晾干?打开酒瓶盖,会闻到浓浓的酒香味?你曾思考过这些问题吗?
瓶中的、衣服上的水分子跑到空气中,所以瓶中水减少,衣服会干,瓶中的酒精分子跑到空气中,所以我们问到了酒味。
说明在自然界中确实有分子、原子存在。
一、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绝大部分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双氧水、气体等。
问题思考:水是由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看不见,为什么水却能看见?
分子很小,肉眼不能看见,必须借助一定的仪器才可以看到,如扫描隧道显微仪
二、分子的特性
1、分子等微粒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说明: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 × 10-26 kg
一滴水中约有1.67 × 1021个水分子
演示实验:1、品红在水中扩散,并加热
2、实验3-8
思考:品红为什么会充满整个烧杯?烧杯A为什么能变红,而B没有变化?
2、分子等微粒总在不断地运动着,温度越高,运动速度越快。
提出新问题:冲糖水时,把糖放到开水中,糖不见了,而杯中的水却变甜了。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吗?
演示实验:在水中加入酒精和品红溶液的混合液,观察刻度变化
液面刻度会慢慢变小,为什么?
3、分子等微粒间有间隔。
思考:同种分子的三态间隔大小如何?
气体间隔 液体间隔 固体间隔
4、分子由原子构成
如一个水分子由 个氧原子和 个氢原子构成。
一个双氧水分子由 个氧原子和 个氢原子构成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 原子和 原子构成
第二课时
问题:水蒸发和水分解这两个变化是否相同?试着用分子的观点进行解释?
三、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1、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基本微粒
2、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3、物理变化:在变化过程中,分子没有发生分裂,只是分子间的间距发生了变化
4、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
问题思考:水温升高,液态水变成蒸气“跑”走了,温度下降水蒸气凝成雪花或冰雹。水的三态变化可以用关于分子的哪些知识来解释?
新建马路时,为什么要分成许多块?块与块之间的间隔冬天和夏天为什么不一样宽?
四、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由相同分子够成的物质叫纯净物。氧气
混合物:有不同分子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冰水混合物
教学拓展
一、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绝大部分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双氧水、气体等
二、分子的特性
1、分子等微粒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2、分子等微粒总在不断地运动着,温度越高,运动速度越快。
3、分子等微粒间有间隔
4、分子由原子构成
如一个水分子由 个氧原子和 个氢原子构成。
一个双氧水分子由 个氧原子和 个氢原子构成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 原子和 原子构成
三、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1、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基本微粒
2、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3、物理变化:在变化过程中,分子没有发生分裂,只是分子间的间距发生了变化
4、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
四、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由相同分子够成的物质叫纯净物。氧气
混合物:有不同分子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冰水混合物
课件25张PPT。课题1  分子和原子大千世界,物类繁多。这些宏观物质究竟是由什么构成的呢?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
1:湿衣服为什么经太阳晒会变干?
2:糖块放在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这是为什么?
3:为什么走到花园或酒店的附近往往会闻到花或酒的香气?
4:敞口容器里的水,在常温下会逐渐减少,如果受热会减少更快,为什么?品红在水中扩散如图所示,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观察发生的现象。
????在静置的水中,品红为什么能扩散?这样的问题在很久以前就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探究兴趣,他们提出物质都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粒子组成的设想,并用以解释上述这类现象。
??一、物质是由微观粒子
(分子或原子等)构成的。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像通过移动硅原子构成的文字x思考:
1:我们用肉眼可以看见分子吗?
2:用普通的显微镜能观察到分子吗?
3:那怎样才能看见分子呢?
阅读:用肉眼和普通显微镜都不能观察到分子,必须用比较先进的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可见分子是一种非常小的粒子。如果拿水分子跟乒乓球相比,就好象拿乒乓球跟地球相比一样。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3?10-26 Kg,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
 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一百个,日夜不停,要3万多年才能数完。 分子的特性之一、分子的体积很小、质量很轻。??????2.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 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如图所示)。观察几分钟,有什么现象发生?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向盛有约20 mL蒸馏水的烧杯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1.取少量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不同温度下水分子的运动速率不 同分子的特性之二、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能量越大,运动速度越快。思考:
物质存在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物质有热胀冷缩的现象,你能解释
这是为什么吗?
[实验] (1)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
 (2)1升黄豆和1升面粉混合    分子的特性之三、分子间有间隔小结 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
2、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3、分子间有间隔。二、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而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1、从分子的角度看,水的蒸发和水的分解有什么不同?
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和水在电解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推论在化学变化中发生的变化的是分子还是原子?形状变状态变固体液体气体 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的本身没有变化。(同种分子,性质相同)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否分子变了,化学性质也变了?分子是怎样变的呢?几种分子的模型重新组合 水分子
(H2O)氧分子
(O2)氢分子
(H2)通电分为氢原子和氧原子例:电解水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水分子
(H2O)氧分子
(O2)氢分子
(H2)H2H2O2O22H2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本课题小结:一、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等微粒构成的。
二、分子的性质:
1、分子很小,质量很轻
2、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3、分子之间有间隔三、分子和原子的概念: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当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不变,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变了,而原子不变。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
纯净物: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
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四、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混合物和纯净物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