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老子》四章(同步课件)-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册(选择性必修上册)(共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6.1《老子》四章(同步课件)-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册(选择性必修上册)(共4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13 20:03: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语文(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
《老子》四章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春秋末期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
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史载,老子曾任周王室史官,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晚年见周王室日趋没落,便骑青牛而去,回故乡楚国过着隐居生活。
3.孔子问礼
1.聪颖少年
2.入周求学
5.出关
4.函谷著书
传说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时,遇见一年逾百岁、鹤发童颜的老翁 , 老翁对老子略略施了个 礼说:听说先生博学多才,老朽愿向您讨教个明白。 他得意地说:我今年已经一百零六岁了,说实在话,我从年少时直到现在,一直是游手好闲地轻松度日。与我同龄的人都纷纷作古,他们开垦百亩沃田却没有一席之地,修了万里长城而未享辚辚华盖,建了四舍屋宇却落身于荒野郊外的孤坟。而我呢,虽一生不稼不穑,却还吃着五谷;虽没置过片砖只瓦,却仍然居住在避风挡雨的房舍中。先生,是不是我现在可以嘲笑他们忙忙碌碌劳作一生,只是给自己换来一个早逝呢?
老子听了,微然一笑,吩咐府尹说:请找一块砖头和一块石头来。
作者逸事
《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
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是“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宇宙是一个自然产生、自然演变的过程,天地万物是依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而“道”是世界的本源,并有自己的运行规律。所以道又可称为“天地之始” “万物之母”“众妙之门”。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三生万物。)
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
  
太极阴阳
太极八卦图
在个人立身处世上,老子强调的是“谦虚”““不争”“柔弱”“知足”等。他主张要把自己放在弱者地位,认为“柔弱胜刚强”。这种观点在一定条件下有其合理性,但它忽视矛盾双方的斗争,把转化看成是无条件的循环往复。
在政治思想上,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无为”的意思是不妄为,让万事万物都顺着自然之性萌生、发展。采取“无为而治”的办法,让人们去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从而达到“相安无事”的自然状态。其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在历史观上,《老子》是落后的,要求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
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经过长期休养生息发展了起来,而王室的力量却逐步衰微,渐渐丧失控制诸侯的能力。强大了的诸侯,不再对周王室唯命是从了,他们有的蚕食周的土地,有的攻伐别的诸侯国。
据史书记载,春秋242年间,有36名君主被杀,52个诸侯国被灭,有大小战事480多起,诸侯的盟会450余次。天下大乱,诸侯混战,统治者贪求无厌,无德无能却好大喜功,强作妄为。使百姓饥寒交迫,疲于奔命,造成人民的灾难。在这种情况下,老子针对统治者的治国方略,提出“无为而治”的思想,呼吁统治者要“无为”,不要过多干涉百姓生活。
  老子的“无为”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要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
  数千年来,老子的“无为”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性格行为和人生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背景简介
[译文]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车轮中心的车毂中,正是因为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车轮才能转动,车的作用才得以发挥。揉和黏土做成器皿,正是因为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器皿才能发挥装东西的作用。开凿门窗以建造房屋,正是因为有了门窗内的空虚部分,屋子才能发挥供人居住的作用。所以,“有”能给人带来便利,是因为“无”所发挥的作用。
三十辐①共一毂②,当其无,有车之用③。埏埴以为器④,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⑥。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注释]
①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古时代的车轮由三十根辐条所构成。此数取法于每月三十日的历次。
②毂:车轮的中心部位,周围与辐条的一端相接,中间的圆孔用来插车轴。
③当其无,有车之用:车的功用正是产生于车毂的无。"无"指车毂的中空处。
④埏埴:和泥(制作陶器)。埏,揉和;埴,黏土。
⑤户牖:门窗。
⑥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车子、器皿、屋室)供人方便利用,正是"无"起了作用。
【解读】
本章主要讲“有”与无的关系,强调二者相生而为用的道理。
老子一上来就举了三个例子:车毂、陶器和居室。目的是想让人们明白“有”与“无”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只是为了实现目的而设置的便利,“无”才是带来这种便利的根源。老子对于“有”与“无”的辩证认识,说明“有”与“无”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同时提醒人们无形的东西并非没有用,相反能产生很大的作用,只是不被人们所觉察而已。
本章所讲的这个观点对人们颇有启发,即不能仅仅关注有形物的价值,更要关注无形的东西(如精神,知识,智慧等)的价值。
【解析】
在本章老子举了三个十分生动的例子,车毂、埏埴与凿室,形象地说明了无的作用。老子反复讲述有与无的关系,就是为了让人们明白“有无相生”、“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道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一般人只注意实有的东西及其作用,而忽略了虚空的东西及其作用,被眼前能看到的真相所迷糊,而忽略了真正事实。真正的智者并非只注重所谓的“实在的”东西,他们知道在那些实在的东西背后有很多真正重要,却未能显示出来的事物。
[注释]
①企者不立:踮起脚的人不能久立 ②跨者不行:跨大步的人行走不稳。
③自见者不明:自我显露的不能显明。 ④自是者不彰:自己为是的不能彰显。
⑤自伐:和下文的“自矜”都是自我夸耀的意思。
⑥长:长久。一说读zhang,意思是得到敬重。
⑦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等行为)用道的观点来看,就叫做剩饭、赘瘤,人们常常厌恶它们,行,同“形”。
8.处:为,做。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译文]
踮起脚的人不能久立;跨大步的人行走不稳。自我显露的不能显明;自以为是的不能彰明;自我夸耀的不能建立功勋;自高自大的不能做众人之长。从道的角度看,以上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就叫做剩饭赘瘤,人们常常厌恶它们,所以通晓道义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
【解读】
本章主要论述急躁冒进、自我炫耀不可取。本章与前面的二十二章是相连贯的,二十二章是从正面论述“曲则全”的处世原则,而本章是从反面论述违背这一处世原则将导致的不良后果。文章一上来就连着列举了六种不合乎“道”的行为。其中,“企者”和“跨者”喻指所谓的有为者急躁冒进的行为。老子认为他们的举动违背了自然规律,不合“道德”,结果只能适得其反。接下来,老子继二十二章后,又提出了“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的观点。他认为“自见”“自是” “自伐” “自矜”是人类的通病,希望人类能够反观自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为了进一步引起世人的重视,他进一步将这四种毛病比喻为“馀食赘行”,认为它们就像剩饭赘瘤一样令人厌恶。他还说,有“道”之人是绝不会“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综上,老子在本章中所言的观点,对于我们而言极具启发意义。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够做到不急躁、不冒进、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那么我们就是一个顺应“道”、合乎“德”的人。
【解析】这一章主要讲“自然”的道理。自然是顺道而行,不自己妄为。自己妄为不仅多余,而且会起反效果:“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说明欲速则不达,生活是需要耐心的,成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伟大是由耐心积累而成的。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是说偏执己见的人反而不能明察,自以为是的人反而不能明辨是非。因为“自见”“自是”都是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他们只关注自我,只依赖自我,所以就会局限于自己狭隘的小范围和狭隘的主观意识,导致他们不能明白真相,常被假象蒙蔽,使真相得不到彰明。
在本章中,老子列举出了几种不懂道的突出表现。实际上,这种列举还可以无限延伸,因为不站在道的立场来看待和处理事物都是不懂道的表现。这里,老子用了拟人的手法,他说,对于不懂道的行为,“物”是不会喜欢的。这是因为物一直都是遵循着道的规律运行,因此根本不会出现不依循道的规律运行的物。如果要让物违反道的规律运行,这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这就是篇中“物或恶之”的意思。凡是明白、理解道的,绝对不会去做违反道的事情。
【注释】
①强(qiǎng)行者有志:勤勉而行的人有意志
② 不失其所者久:不丧失立身之基的人能够长久。
③ 死而不亡者寿:死而不朽的人就是长寿。意思是,有道之人身死而道长存,这就是寿。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译文]
认识、了解他人叫作聪明,而认识、了解自我才是真正的明智。能够战胜别人可以说是有力量的,而能够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强大。懂得满足是富有的,勤勉而行的人有意志。不丧失立身之基的人能够长久,死而不朽的人就是长寿。
【解读】
本章侧重于探讨人生哲理,主要讲修身养性的问题,老子主张人们应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总之,本章主要讲个人修养和自我设计,老子认为人通过后天的修为可以具备“智” “明”“力”“强”“富”“志”“久” “寿”等这些品格和素质,使自己保持饱满的精神风貌,与大“道”合为一体,并垂范后世。老子认为,个人品行修养,重在修身。对外的“知人”“胜人”固然可贵,对内的“自知”“自胜”更为重要,更符合大道。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是让我们不但要向外探求,了解他人,更要多和自己对话,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与热爱,人生才有方向;看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才能给人生以合理定位。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是说一个人最难战胜的是自己。一个能够战胜自己、超越自我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知足者富”是说财富没有边界,一味地追逐财富,永不知足”,就永远不会满足,懂得“知足”,才是一种真正的富足。
“强行者有志”讲的是,唯有心怀大志者,方能坚持不懈。一个人的志向越远大,越强烈,就越能够坚持下去。反之,志向越弱,行动越不能持久。
清末民初的著名思想家梁启超曾说,人的肉体寿命不过区区数十载,人不可能长生不老,但人的精神则可以永垂不朽,因为他的肉体虽然消失了,但他的学说、思想及精神却能够长期影响当代及后代的人们。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完全可以做到“死而不亡”。梁启超的这种观点,主要就是受了老子思想的影响。
【注释】
1.其安易持:事物安然未生变的时候容易持守。
2.其未兆易谋: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
3.其脆易泮:事物脆弱的时候容易分离。泮,同“判”分离。
4.其微易散:事物细微的时候容易散失。
5.为之于未有:在事情未发生时就做。
6.毫末:毫毛的末端。比喻极其细微的事物。7. 累(léi)土:一筐土。累,同“纂”,土筐。8.为者败之:动手去做的就会坏事。9.执者失之:有所把持的就会失去。10.无为:指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11.几(jī):接近。12.欲不欲: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13.学不学:学习常人所不学习的。14.复众人之所过: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复,弥补,补救。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 ,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 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译文】
事物处于安稳状态的时候比较容易保持,问题未露出征兆以前比较容易对付,事物处于脆弱状态的时候比较容易消解,事物在刚刚萌芽的时候比较容易解决。做事情要在还没有发生问题之前就妥善处理,治理国政要在祸乱刚刚萌芽的时候就将其扼杀。两臂才能环抱起来的大树,是从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极高的土台,是从一堆泥土开始构筑的;千里的远行,是从跨出第一步开始的。施以强有力的统治,往往会把事情弄糟;想要掌控天下,反而会失去天下。因此,圣人不
妄自作为就不会招致失败,不妄图执掌一切就不会丧失一切。人们做事情,总是在快要成功的时候遭遇失败。只有在事情快结束的时候仍然像刚开始时那样保持谨慎的态度,才不会把事情弄糟。因此,圣人往往追求别人所不追求的,从不重视稀有难得的货物。圣人总是学习别人所不学的,补救众人所常犯的过错。圣人以此辅助天地万物的自然发展,而不敢妄加干涉。
第六十四章
【解读】
本章主要论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思想,并呼吁世人遵守自然无为之道。
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从开头到“无执,故无失”。这一层先是列举了四种现象,指出当事物处于安稳、脆弱、未露出征兆、刚刚萌芽的状态时,是最容易谋划对付的,人们若能把握住这个时机,就能够防患于未然、治乱于未萌。接着,老子又列举了生活中常见的三种现象:“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旨在告诉人们,任何复杂的事物都是从细小的事物发展而来的,人们只要了解这个过程,并对可能发生祸患的环节给予特别关注,就能杜绝祸患的发生。在此基础上,老子又以圣人为例提醒人们不要妄为,不要妄图执掌一切,他认为这样就不会招致失败。
第二层主要总结“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的经验教训。规劝世人无为处世。
综上,本章几乎句句都是至理名言,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因此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好好琢磨。
【解析】 本章重点提出了物理与人理相结合的理论,这一理论不但蕴含着丰富的哲理,还包含着富有实际意义的行动技巧和生活智慧,这些后来都成为中国人修身行事的标准。老子的提示对于人类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首先连用“其安”“其未”“其脆”“其微”四句,形成排比,强调事物处于萌芽状态时容易解决问题。再以“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作总结,强调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
老子强调了一切灾难和祸患都因有所作为和心理偏执而起,他认为:①圣人无为、无执,虽有欲望但并不渴求,因此对难得的东西自然就不会特别强求。
②圣人要慎始慎终,坚持始终如一。
③圣人以不言之教来教化民众,但他从不教育人们必须执行哪些教条。
④圣人只是默默地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他以实际行动来使人们幡然醒悟,并得以悔过自新。
课文链接
【注释】
1.上善若水:最崇高的德行好比流水一样。上,最。
2.处众人之所恶:指水居处于一般人所不愿去的潮湿低下之处。
3.几:接近。 4. 渊:沉静、深远。
5.与善仁:指结交朋友能够像水一样真诚无私、亲善友好。
6. 正善治:指为政像水一样善于安定清明。正,通“政”,指为政。
7.动善时:指行动像水一样善于把握时机。
8.尤:过错、怨咎。
第八章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文】
最崇高的德行就好比流水一样。水善于滋养万物生长而不和万物相争,它
总停留在一般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性。德行超众的人能够像
水一样甘心居处潮湿卑下的地位,心境像水一样沉静深远,待人像水一样亲善仁
爱,说话像水一般诚实守信,为政像水一样善于安定清明,办事像水一样善于应
变圆通,行动起来像水一样善于把握时机。正因为他像水一样与世无争,所以从
来没有过失和怨咎。
【解读】
本章用自然界的水来比喻人的德行与品格。
具体来说,老子认为水具有利万物、不争、处下等品德。通俗一点说,就是说水具有滋
润万物的功劳、无欲无求的心态和甘居人下的德操。
最后,老子得出的结论是:为人处世要“不争”。也就是说,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不去争名争利,就不会引来别人的怨尤。人类若能学习水的德行,与世无争,恬淡自乐,就能过得逍遥自在、怡然自得。这些处世的智慧,是老子从对水的观察中给我们的启示。
第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注释]
1.百谷王:指江海为百川的汇聚之处。百谷,即百川。王,主宰者,此指归附、汇总。
2.善下:指江海甘处下流。 3.欲上民:想要居于百姓之上,即号令天下。上,本义指君王,这里引申为号令天下。
4.以言下之:用言辞表示谦和卑下,这里是指不对百姓发号施令。
5.先民:处于百姓之先,这里是“领导百姓”的意思。
6.以身后之:指把自身的利益放在百姓利益之后。
7.处上而民不重:指居处百姓之上,而百姓不感到有负担。重,本义指负重,这里引申为感到有负担。 8.害:妨害。
9.天下乐推而不厌:指百姓乐于拥戴而不厌弃他。推,推举、拥戴。厌,厌弃、嫌恶。
10.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正因为他不与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争得过他。
【译文】
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百川的汇聚之处,是由于它甘处低下之处,所以能够成为百川的归宿。因此,统治者要想号令天下,必须用谦和卑下的言辞来对待百姓;要旭统领百姓,必须把自身的利益放在百姓利益之后。所以,圣人虽然居于百姓之上,百姓却并不感到有负担;虽然处于百姓之前,百姓也不会感到有妨害。因此.天下百姓乐于推蓝而不厌弃他。正因为他不与人相争,所以天下没有什么人能争得过他。
【解读】
本章主要阐述“不争”的处世哲学。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以江海为喻,说明人应该处下居后,同时说明人应该包容大度。
第二层主要论述圣人甘于处下所达到的效果。
第三层主要强调“不争”的谦下之德。
综上,老子通过本章的讲解,告诉我们两个重要的处世原则,那就是“居下”和“不争”。其实,“居下”和“不争”不仅是美好的品德,更是胸怀宽广充满自信和智慧的体现,因此可以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导原则。
【注释】
1.信言不美:真实可信的话并不悦耳动听。信言,真实可信的话。
2.善者不辩:真正的好人不会巧辩多言、空发议论。辩,巧辩。
3.知者不博:真正有大智慧的人知识不博杂。博,知识广博、博杂。
4.积:本义指积累,这里引申为自私自利、占有欲强。
5.既以为人,己愈有:指尽全力帮助别人,结果反而使自己更加充实、富有。既,尽。
6.利而不害:使万物获得好处而不损害万物。
7.为而不争:主动付出而不与人相争。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译文】
真实可信的话不悦耳动听,而悦耳动听的话不可信;真正的好人不会巧辩多言,巧辩多言的人不是真正的好人;真正有大智慧的人知识不博杂,知识博杂的人不是真正的智者。圣人不会自私自利,总是尽全力帮助别人,结果却使自己更加富有;总是尽全力给予别人,结果自己得到的反而更多。自然的规律是让万物都获得好处而不损害万物。圣人的行事原则,是主动付出而不与人相争。
【解读】
本章是《老子道德经》的最后一章,主要阐述信言、善者、知者的评判标准,并提出了“为而不争”的处世准则。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主要讲如何识别人。第二层主要讲圣人之为人。最后一层主要讲行事准则。
综上,作为全书的结束语,老子希望世人能够辨别真伪,做一个智者;多多奉献,不与人相争。这些教诲,对于我们为人处世无不具有启发意义。
《老子》第六十四章中提到“合抱之木,生于毫未;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中有“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两者有什么不同?
结论不同。
荀子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人要像蚯蚓那样“用心一也”,虽然“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也要“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提出了积极进取的主张。
老子则主张“无为”“无执”,实际上是让人们依照自然规律办事,树立必胜的信心和坚强的毅力,耐心地一点一滴去完成,稍有松懈,常会造成前功尽弃、功亏一篑的结局。
分析《老子》在论述上的风格特点
①善于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从具体事物中概括抽象的哲理。善用辩证对立的双方来说理。如课文节选部分,作者连举生活中的三个例子,用车毂、陶器和房屋说明世间万物无不存在“有”和“无”的对立统一。“有”与“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②善用逆向思维,具有意想不到的开创性。这一特点是指善于从常人思维的反面提出问题从而达到正面领悟的效果。如老子所说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是其逆向思维的体现。
③行文简洁凝练,句句精警,如歌如诗,显出独特的魅力。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寥寥数语,即从平凡的现象中反映出深刻的哲理。
研读探讨:
儒道互补体现在何处?
儒家:
孔子:道德上主张“仁”,政治上主张“礼治”
孟子:主张“仁政”
道家:
老子:强调“道”,主张“无为而治”
庄子: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主张无为而治
生活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
儒家:
A.偏重社会伦理,思考“人与人”的关系,强调道德完善和人格提升,强调积极进取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
B.侧重人道,但同时具有积极用世和超然通达心态;
C.古代知识分子同有儒道思想(苏轼、李白、陶渊明)
D.古代帝王同用儒道思想治国
道家:
A.偏重哲学问题,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突出宁静和谐与超越世俗的观念;
B.侧重天道,但同时具有积极用世和超然通达心态;
C.古代知识分子同有儒道思想(苏轼、李白、陶渊明)
D.古代帝王同用儒道思想治国
儒家论“天道”:
荀子的思想里,也明显吸收了道家思想,如《荀子·天论》篇言: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儒家思想中超然通达的一面:
(曾皙)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子曰:“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道家思想中积极用世的一面: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第十九章)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第二章)
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第七十八章)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第五十四章)
从“儒道互补”看“钗黛合一”
宝钗似乎是一个儒家人物,谨言慎行、积极进取,近乎 “圣人”;而黛玉则更像一个道家人物,自然率真、灵动飘逸, 婉若“仙子”。前者是主流、正统, 因此为“(蘅芜)君”;后者为辅助,因此为“(潇湘)妃(子)”。
湘云最初受宝钗影响,倾向于儒家,如她向宝玉所说的仕途经济;后来,与黛玉也颇为知心,如凹晶馆联诗。这是中国古代士大夫常走的一条路:最初总是希望能够“学而优则仕”,有一番作为;当理想受挫、四顾茫然时,便思退隐,寄情山水。
汉宣帝: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
每一个朝代,在其鼎盛的时候,在政事的治理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秘诀,简言之,就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 ——南怀瑾
儒道互补在治国上的体现:
讨论:
在治国、求知、为人、处世等方面,我们可以怎样去实践“儒道互补”呢?
入世之态,出世之心:
“有所为有所不为”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儒道智慧,不可或缺
孔子教我们高调做事
(建立功业,轰轰烈烈)
老子教我们低调做人
(宁静致远,平平淡淡)
我们如果把积极的人生观念和消极的人生观念适度地配起来,我们便能得到一种和谐的中庸哲学,介于动作和静止之间,介于尘世的徒然匆忙和完全逃避现实人生之间;世界上所有的一切哲学中,这一种可说是人类生活上最健全最完美的理想了。
——林语堂
儒家思想——粮店
道家思想——药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