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一、作者简介: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
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念奴娇”为词牌名,念奴是唐代一个很著名的歌伎,调因此而得名。
“赤壁怀古”是题目,是词要咏怀的内容。“赤壁”,即黄州城外的赤鼻矶,并非赤壁大战之处。“怀古”,题材为咏史怀古诗。
本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当时苏轼被贬黄州,常常寄情山水。
二、解题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lěi)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liǎo),雄姿/英发。羽扇纶(guān)巾,谈笑间,樯橹(qiáng lǔ)/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huā)发(fà)↘。人生/如梦,一尊/还(huán)酹(lèi)/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 轼
边读边思考概括本词上阙与下阙主要内容?
这词分成上下两片,上片咏赤壁雄奇景色,下片怀周瑜塑造“雄姿英发”人物,境界阔大,风格豪迈阔达,展示出英雄本色。
1、上片中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 哪些字富有表现力 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雄奇壮阔
豪迈奔腾
勾画古战场
的险要形势
为下片追怀赤壁
大战的英雄人物渲染环境气氛
乱:
穿:
惊:
拍:
卷:
修辞:夸张 比喻 拟人
勾画古战场
的险要形势
意境
乱:岸边山岩之险怪
穿:陡峭山崖的高峻
惊:江水之汹涌
拍:惊涛与江岸搏击的力度
卷:波涛力量之大
意象:大江、赤壁、乱石、惊涛、千堆雪
2.思考:“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上下片中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江山如画” 承上,“一时多少豪杰”启下,由状景过渡到述人,十分自然。这一声慨叹将怀古之情和江山之胜融为一体。“一时多少豪杰”是虚写,既照应了开头“千古风流人物”,又为下片写周瑜作了铺垫。
3.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周瑜形象?
小乔初嫁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风流儒将
英雄人物
生活细事 年轻得意
形象气质 英俊潇洒
服饰装扮 儒雅斯文
语言神态 自信从容
侧面烘托 破敌奇功
古
今
周瑜
苏轼
雄姿英发
早生华发
谈笑破敌
以酒酹月
古今结合,由周瑜的年轻得志(咏史),感慨自己年岁将老,壮志难酬(言志)。
4.为什么要塑造这样一个周瑜的形象?
年轻有为 功成名就
年华已逝 功业难成
对比
词的上片写道“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像周瑜这样的英雄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不复存在了。同时,“人生如梦”也表 达出对人的一生难以把握,犹如梦幻一般的感,叹命运的难以把 握,无法做自己命运的主宰。
“一樽还酹江月”。拿一杯酒,且祭奠江中之月,内心得到释然。对比自己和周瑜的政治功业,自己是失败的,但是从人类、社会的整个历史和命运来看,二者没有差别,都是“人生如梦”。既然如此,且将一杯酒洒在江心的明月之上,脱离苦闷,从有限中玩味无限,让精神获得自由。词人不是消极悲观的,表现出的是一种旷达和浩逸之风。
4.苏轼最终从壮志难酬的苦闷之情中走出来了吗?
这句话是说苏轼消极还是积极呢?试结合诗句分析。
小结
这首词由 写起,进而 ,又联想到 ,抒发了词人 的思想感情。
壮美的赤壁奇景
追怀年轻有为的周瑜
词人自己屡屡被贬,功业无成的状况
仰慕古代英杰、感慨自己未能建立功业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