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卢浮宫
巴黎圣母院
凯旋门
香榭丽舍大道
埃菲尔铁塔
建成于1889年,是为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而建。
《法国大革命和
拿破仑帝国》
第19课
01
复 习
预 习
02
讲授新课
03
小 结
04
课 堂 流 程
复 习
回顾第18课知识点
提问:
1.北美殖民地的基本史实以及独立战争发生的原因;
2.独立战争的领导人华盛顿的贡献;
3.《独立宣言》的内容和战争胜利的经过;
4.美国宪法的内容和特点。
预 习
1.掌握法国大革命的过程和影响;了解拿破仑帝国兴亡的基本情况;
2.分析拿破仑等人物的功过,培养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认识法国大革命是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具有重大意义和历史作用;
4.分析拿破仑帝国败亡原因,明确战争的性质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学习目标
快速阅读课本
思考问题:本课的框架是什么?
讲授新课——旧制度的危机+大革命爆发的原因
18世纪开始,法国封建制度日益腐朽没落。国王路易十五通过加重税收等方式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进步思想家猛烈抨击法国的封建制度,称之为“旧制度”。他们著书立说,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旧制度,提倡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这场以法国为中心、波及欧洲其他国家的反对旧制度的思想文化运动被称为“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启蒙运动:
伏尔泰
孟德斯鸠
卢梭
讲授新课——旧制度的危机+大革命爆发的原因
代表人物及思想:
伏尔泰:启蒙运动的领袖和旗手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
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分权制衡”
“三权分立”
“天赋人权”
“主权在民”
社会契约论
孟德斯鸠
卢 梭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时间
范围
核心
批判
代表
作用
性质
14世纪(萌芽期)
18世纪(成长期)
意大利—欧洲
法国—世界
人文主义
理性主义
天主教神学
封建专制,天主教会
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
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奠定思想文化基础
反封建的思想武器
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对 比 学 习
讲授新课——法国大革命
封建地主阶级
压
迫
反
抗
资产阶级
工人
城市贫民
农民
法国阶级矛盾尖锐
法国社会等级制度
教士
贵族
平民
统治阶级
被统治阶级
根本原因:法国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讲授新课——法国大革命
1、导火线:三级会议的召开
旧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致使法国政府各种社会矛盾激化。支持美国独立战争使法国政府债台高筑,财政危机更加严重,为此,国王路易十六不得不于1789年5月召开三级会议,讨论征税的问题。
等级 人员组成 人口 纳税 特权 土地
第一等级 教士 12万 不纳税 征收什一税 占有全国耕地的10%
第二等级 贵族 35万 不纳税 享有特权 占有全国耕地的25%
第三等级 资产阶级、农民、工人和市民 2600万 纳税 无 农民占35%资产阶级占30%
讲授新课——法国大革命
2、革命过程:
(1)开端——
(2)发展——
(3)进一步发展——
(4)高潮——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是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7月14日也成为法国的国庆日。
攻占巴士底狱(1789年7月14日)
《人权宣言》的颁布:1789
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1792年
雅各宾派专政
知识拓展:到18世纪末期,巴士底狱成了关押政治犯的监狱,凡是胆敢反对封建制度的著名人物,都被监禁在此,因此巴士底狱又是法国专制王朝的象征。
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
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处死国王路易十六,封建君主制退出历史舞台是民心所向
在异常严峻的形势下,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雅各宾派组成了救国委员会,采取一系列措施,平息了国内叛乱,打退了反法联军,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但是,雅各宾派的打击面过宽,搞得人人自危,结果罗伯斯庇尔等人也在政变中被送上断头台。不久,新的反法联军又卷土重来。
罗伯斯庇尔
1794年7月,罗伯斯庇尔在政变中被送上断头台,雅各宾俱乐部解散,法国大革命结束。这只是代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高潮过去,而不是资产阶级的失败。
比一比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是17、18世纪两大重要历史事件,请你想一想,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原因相同:资产阶级都想掌权,为其发展扫清道路上的障碍;
领导阶级相同:都由资产阶级领导;
革命动力相同:人民群众在两国革命中都起了推动作用;
影响相同: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发展,都对其他国家的 革命产生了刺激和推动的作用。
国别 领导阶级不完全相同 特点不同 意义不同
英国
法国
除了资产阶级,还有新贵族
资产阶级各政治派别
经过反复曲折的过程,建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共同执政的君主立宪制。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最彻底、最典型的资产阶级革命。
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开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扫荡了国内的封建势力,动摇了欧洲其他国家封建制度的基础。
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法律文献的比较
项目 《权利法案》 《独立宣言》 《人权宣言》
国家 英国 美国 法国
主要内容 法律由议会制定,法律一旦制定,国王就不能中止。 痛斥英国的殖民暴政,宣布人们生而平等,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宣告美国脱离英国独立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所有公民有权参与法律的制定。
历史意义 反对封建统治或者殖民统治,反映了当时当地资产阶级和民众的要求,具有明显的进步性。
讲授新课——拿破仑帝国
(一)建 立
(二)巩 固
(三)覆 灭
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后,资产阶级希望稳定统治秩序,但对外战争仍在进行,人民生活没有摆脱困境,政局依然动荡。
1799年底,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了政权。
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帝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帝国。
进行对外战争,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的军队,乘胜扩大了法国的疆域,控制了欧洲很多地方。
对内:
对外:
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了《拿破仑法典》;
1.1812年,拿破仑率军远征俄罗斯,元气大伤。
2.1814年,拿破仑被欧洲反法联军赶下台,法国的封建王朝在外国军队的保护下复辟。
西班牙
挪 威
丹麦
华沙大
公国
奥地利帝国
莱茵同盟
瑞士
拿 破 仑 的 对 外 战 争:
思 考
1、如何评价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初期:是具有正义性质的民族解放战争。
后期:变为军事侵略性战争。
所以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既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同时也损害了他国人民的利益。
2、拿破仑帝国灭亡的原因?
欧洲民族意识的觉醒;
战争使法国国内矛盾激化;
根本原因:当时欧洲大陆的封建势力远远大于资产阶级势力。
小 结
拿破仑帝国
历程:
措施:
意义:
颁布《人权宣言》
摧毁了法国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先进的思想。
法国大革命
背景(根本原因):
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开始:
发展:
高潮:
攻占巴士底狱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雅各宾派专政
兴亡:
政策:
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
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
1815年覆灭
制定《拿破仑法典》,打败反法联盟
随堂检测
1.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
A.三级会议的召开 B.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C.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成立 D.处死路易十六
2.大革命时期,法国社会改造的法律依据是(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民法典》 D.《人权宣言》
B
D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