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二)单元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二)单元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10-13 17:07: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自测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课文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一篇新闻,全文洋溢着作者毛泽东胜利的豪情。
B.《芦花荡》是孙犁的一篇小说,选自《孙犁文集》,与它风格相似的另一篇文章是《荷花淀》。
C.《蜡烛》是南斯拉夫作家西蒙诺夫的一篇小说,表现了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
D.《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借用书信的形式,表现了法国作家雨果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2.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凄风。苦雨。天昏。地暗。
②他们临死前几分钟,在小纸片上,或身份证上,给亲人写下最后几个字。
③这是历史事实。但是,多少人记得呢?世界上多少人知道呢?人,是健忘的。
④他们头发班白,脸色肃穆,定定的望着笼罩山谷的v型石碑。
描写 记叙 议论 描写 B.抒情 记叙 说明 记叙
C.描写 说明 议论 描写 D.抒情 记叙 议论 描写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世界银行指出,美国发生的“9.11”恐怖袭击事件将继续危及东西亚地区经济,给该地区贫困人口造成不可企及的伤害。
B.日本文部省别具匠心地一再修改历史教科书,掩盖其侵华战争的历史罪行。
C.巴以冲突不断升级,中东局势充满变数,令许多境外旅游者和投资者退避三舍。
D.美国政府一再声称要对伊拉克动武,这在全世界引起了轩然大波。爱好和平的人们集会游行,反对美国霸权主义。
二、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1.在错误的拼音下画上横线并改正。(4分)
A.溃退(kuì) 提防(dī) 箱箧(qiè) 瞥见(piě) 负隅顽抗(yú) ___
B.晨曦(xī) 呵护(hē) 杀戮(lù) 珐琅(fà) 转弯抹角(mò) ___
C.寒噤(jìn) 飒爽(sà) 疟疾(yào) 歼灭(jiān) 锐不可当(dāng) ___
D.管辖(xiá) 绥靖(suí) 阻遏(è) 舀水(yǎo) 迫击炮(pò) ___
2.找出错别字并改正。 (4分)
A.偷袭 赞誉 丰功伟迹 眼花缭乱 大相径庭 ___
B.憧憬 肃穆 富丽堂黄 回肠荡气 永垂不朽 ___
C.制裁 执着 月明风清 贪脏枉法 不可名状 ___
D. 荒缪 谴责 名副其实 高屋建瓴 腥风血雨 ___
3.古诗默写。(4分)
(1) ,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_______ ___________。(《长歌行》)
(2)牧人驱犊返, 。 ,长歌怀采薇。(《野望》)
4.在《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中曾这样介绍: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在古典名著中对曹操这一人物进行了艺术性的刻画。这一名著是_______,作者______。(2分)
5.下面是发掘杭州雷峰塔地宫的一段报道。请将关于地宫开启过程的文字进行压缩,不出现具体时间,不超过35个字。(2分)
上午9时整,考古队进入现场开始发掘。打开地宫并不容易,直到9时45分,考古人员才将压在地宫洞口的750公斤重的巨石移开,露出93厘米长宽、13厘米厚的大理石盖板。盖板上没有任何文字,但考古人员在紫色的泥土中发现了10枚唐开元通宝铜钱。10时5分盖板基本清理完毕。10时30分盖板绘图完毕。11时整盖板还没有打开,发掘现场发现越来越多的钱币。11时11分,最激动人心的时候到了,考古人员开始用撬杠撬开盖板。11时18分,考古人员翻开大理石盖板,地宫口终于打开了。



6.巴以冲突由来已久,争取和平是两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巴勒斯坦已故领导人阿拉法特在一次联合国会议上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说,最后一段是:“我是带着橄榄枝来的,也是带着一个自由战士的枪来的,请不要让橄揽枝从我手中滑落。”
这一段话表明了阿拉法特对今后巴以关系的鲜明态度,每一句都意味深长。从这几句话中,你听出了哪三种信息 (3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7.《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__________、__________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_________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_________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________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取名_________。(3分)
8.在下列词句间连线,使之构成三副对联。(3分)
黑发不知勤学早 水淡性泊是我师
四面荷花三面柳 白首方悔读书迟
笔枝心虚乃吾友 一成山色半成湖
9.在横线上写一句总结性的话,要能概括短文的主要含义。(2分)
曾参是孔子的学生,品德高尚。有一次,一个和曾参同名的人杀了人,别人误以为是曾参,就对曾参的母亲说:“你儿子杀了人。”曾参的母亲不相信,说:“我儿子决不会杀人。”过了一会儿,又有人说曾参杀了人,他母亲仍然不相信。可是,当第三个人来说曾参杀了人时,他母亲就害怕地逃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改病句。(4分)
① 北京市将努力改善生态环境,保证了“绿色奥运”对北京环境质量的要求。

② 今年学校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三、阅读
(一)(10分)
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小火轮开得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 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也还是望着荷花淀瞪眼。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
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1.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2.文段开头两句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3.从文段中可以看出老头子怎样的性格特点?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5.写出最后一段中女孩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用第一人称)。

(二)(10分)
飞跃梦想 演绎激情
世界杯大戏正式拉开帷幕 五星红旗首次高扬决赛场
本报6月1日讯 第一次有中国队参加的第17届世界足球锦标赛昨晚在汉城上岩体育场隆重开幕。从昨天晚上开始,32个国家736名足球英豪将在韩国和日本的20个体育场展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承传世界杯72年来的梦想,飞跃全世界球迷的澎湃激情。
昨晚18点30分,开幕式正式开始。在亿万观众的欢呼和注目中,东道主韩国、日本国旗入场。韩国和日本两国国歌响彻体育场上空。国际足联旗帜和参赛的32国国旗依次在体育场迎风飘扬。五星红旗第一次高扬在世界杯决赛赛场,令亿万中国球迷热血沸腾。
本届世界杯韩国组委会主席、韩国足协主席郑梦准身穿韩国民族服装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接着,韩国总统金大中致词并宣布第十七届世界杯开幕。
开幕式的文艺表演共分四个章节:第一章节——“欢迎”,400多名身着盛装的舞蹈演员,载歌载舞倾情演绎韩国人的热情好客,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足球英雄;第二章节——“沟通”,一幕幕壮观的舞蹈充分诠释了足球无国界、友谊连四海的主题。第三章节——“和谐”,是整个开幕式最精彩的部分。由韩国著名艺术家白男俊设计的五彩缤纷的灯光将“和平之钟”的表面照射得光彩熠熠,整个场面因此达到了高潮。现代高科技带来的艺术魅力令人叹为观止。第四章节——“分享”,在象征世界文化交流的钟声中,来自世界各国的儿童穿着民族服装进入场内,脍炙人口的朝鲜族民歌《上岩阿里郎》响彻云霄。来自世界各国的歌唱家倾情表达对世界杯的热望与期盼。
整个开幕式给人突出的感觉是,韩国人用韩国人特有的方式欢迎着来自世界的宾客,展示出东方灿烂的文化。与历届世界杯开幕式文艺表演相比,本届世界杯开幕式演绎出来的“东方神韵”,让中国球迷多了一种亲切感。而韩国人把传统文化和现代高科技融合到足球当中的匠心,让全世界球迷领略到了韩国风采和足球魅力。
1.你怎样理解“从昨天晚上开始,32个国家736名足球英豪将在韩国和日本的20个体育场展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2分)
答:
2.请用一两句话表述开幕式的文艺表演四个章节主题之间的关系。(3分)
答:
3.用原文语句概括本届世界杯开幕式的特色。(2分)
答:
4.请试从几个方面分析一下中国队首次世界杯之旅失败的原因?(3分)
答:

历史不容回避(13分)
受难者在哭泣!怒火在燃烧!就在昨天,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一脚迈进了靖国神社的门槛。
靖国神社是什么地方?它把战犯亡灵当作神来祭祀,它为战争罪魁树碑立传,它是日本右翼的精神支柱。
小泉说,参拜靖国神社是为了“祭祀英灵”。侵略者双手沾满鲜血,满身背负着无法偿还的债务,谈何“英灵”?小泉说,参拜靖国神社是为了“日本人的感情”。难道这就意味着可以任意伤害亚洲受害国人民的感情?
二战之后,先后有多名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日本的政治家们一次又一次把痛苦和愤怒强加给正努力医治战争创伤和营造和平的人们。亚洲人民是善良的,他们很容易接受曾经凌辱过他们的人的道歉并与之和平相处。他们要的,只是一句真心诚意的道歉以及公正地对待历史。可是看起来,这实在很难很难。
亚洲人民不会忘记惨痛的历史,他们的下一代和祖祖辈辈都不会忘记。受害者在警告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不要太顽固。既然每年都要抗议当年美国人对广岛和长崎扔下的那两颗原子弹,既然每年都要为20多万原子弹下的冤魂鸣不平,既然声称“决不能再次走上战争之路”,那么,请正视当年的错误!
(背景资料:靖国神社--靖国神社位于东京都千代田区九段北,前身是“东京招魂社”,是明治政府于1869年6月为追悼戊辰战争中战死的将士而设立的。1879年6月正式改称为“靖国神社”。“靖国”是“镇护国家”的意思。每年4月21日23日和10月17日--19日,神社都要举行春秋两次盛大的祭奠活动,特别是每年的“8·15”战败纪念日那天,靖国神社更是迎来一批一批的右翼政客、参加过战争的老兵以及战争中阵亡士兵的遗族们前来祭奠。)
1.简析文章开头两个感叹句在全文中的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第四段中加点句子所包含的两层意思。(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有力地驳斥了小泉的谬论(错误观点),你能说说作者在驳斥对方观点时的成功之处吗?(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历史不容回避;现实,我们又必须正视(中日人民的正常交往)!读罢此文,你的内心一定不会平静。请写下你的所想所思。(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50分)
绕檐家雀永远飞不上蓝天,绕膝孩儿不会奔向远方,依靠别人的民族永远不会自立与世界民族之林。“自立”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时代民族的需要。尤其是我们青少年,如果人人都能自立、自强,那么国家民族有望。
请以“自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700字。
第一单元答案
一.1C 2A 3D 二、1234略
5.一:移开地宫口的巨石露出盖板,清理盖板并绘图,撬开盖板打开地宫。参考答案二:先移开地宫口的巨石露出盖板,然后清理盖板并绘图,最后撬开盖板打开地宫。
6.①希望和平 ②必要时我们会为维护国家、民族利益而战
③表达再次呼吁和平的心声。
7.七十二变 筋斗云 金箍棒 如来佛 观音菩萨 孙行者 8.略
9.流言传播得次数多了,也会让人相信。(意思对即可)
10.①将“保证了”改为“以保证” ②删除“的原因”
三、(一) 1. 白洋淀孤身杀敌。 2.为下文情节的发展作铺垫。
3.自信、勇敢、有谋略。 4.景物描写,烘托老头子胜利的喜悦。
5.略
(二)
1.言之成理即可。
2.四个章节主题“欢迎”、“沟通”、“和谐”“分享”遵循着事物发展的顺序、规律。
3.主要集中在最后一段。参考答案:①展示出了东方灿烂的文化;②演绎出来的“东方神韵”,给人亲切感;③把传统文化和现代高科技融合,让人领略到了韩国风采和足球魅力。
4.这是一道开放题,言之成理,层次清晰即可。
(三)
1.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2.善良的人们正在努力医治战争的创伤,并营造和平;日本的政治家们一次又一次地把痛苦和愤怒强加给这些善良的人们。
3.作者极其善于用对方的错误言行来驳斥对方的错误观点(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4.(略)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自测题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
1、选出音形义全对的一项( )(2分)
A.触(cù)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样子)心里感到悲伤。 凑(còu)合:将就。
B.低眉顺(shùn)眼:形容心情惆怅的样子。 取缔(dì):明令取消或禁止。
C.从(cōng)容不迫: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猝(cù)然:突然,出乎意外。
D.情有可圆(yuán):在情理上说得过去。 尴尬(gāngà):神色、态度不自然。
2、根据解释写出成语。(2分)
(1)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难以明白。( )
(2)表示不幸的事情接连发生。 ( )
(3)非常藐小,不值得一提。 ( )
(4)穷困愁苦而颓废、失意。 (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 信客教地理栩栩如生,效果奇佳。B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C 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不合坐一条板凳。D 农妇把他当做了死神冤鬼,大声呵斥,他也只能低眉顺眼,连声诺诺。4、请根据提供的信息,分别说出对应的人物或作品。 (6分)①潇湘馆 丫环紫鹃 葬花 《红楼梦》人物:②赤兔马 单刀赴会 败走麦城 《三国演义》人物:③海难 荒岛 “星期五” 英国历险小说主人公:5、下面一段文字横线所缺的语句,恰当的一项是( )(3分)文章和别的艺术品一样,必须求精,出奇制胜。 。一首五言绝句只有20个字,可是写得精辟,亦足以传之千古,短而精比长而不精要好得多。A.文章当长则长,当短则短 B.长篇如是,短篇也如是C.短篇如是,长篇也如是 D.长篇大论有时并不受欢迎6、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连线,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鲁迅——《阿长与山海经》——《朝花夕拾》B.朱自清——《背影》——诗人、学者、散文家、民主战士C.钱钟书——《围域》——小说D.余秋雨——《信客》——小说
7、按课文内容填空。(3分)
(1)“她于是十分喜欢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句中“她”是作者________笔下的________。
(2)“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句中“他”是作者________笔下的________。
(3)“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 句中“他”是作者________笔下的________。8、用常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3分)
(1)他的数学知识已达到大学课程。

(2)这次期中考试,他每门功课平均在90分以上。

(3)他的父亲享年83岁,仍然精神抖擞。9、口语交际。(4分)
张芾匆匆走进教室,习惯地用卫生纸把自己的座位擦干净,随手将纸团扔在地上。同学程杜看见后说:“你很讲究个人卫生的哩!” 张芾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 _______________。”随即将纸团拾起来……
(1)程杜的话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芾该怎样说才得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下面一段话中的统计数据,请为这段话写一个结束句(不超过20字)。(2分)
最近,记者考察了某市最繁华的商业街,对这条商业街的商业用字进行了调查,发现整个路段的747个招牌中,含有不规范字的招牌多达118个,约占总数的16%。在这118个招牌中共有326个不规范字。由此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40分)
(一)(18分)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本语段所属的课文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 ,我们学过的 等课文也是选自该集子。(2分)
2、“太过于念念不忘”的心情衬托出阿长的__________,“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可见“我”认为阿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兴地说道”这个________描写则写出了阿长能对“我”有所帮助的_________心情,“三哼经”说明阿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她对“我”的关心,“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出“我”的无限欢悦之情,“敬意”确乎因_________而生;加横线的句子是__________句,充分肯定了阿长之长。(4分)3、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请你想像一下“我”当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为什么认为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全文看,鲁迅笔下的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阿长买来《山海经》,在阿长身上写的不多,而且故意不写_____________________,把想像空间留给读者,仅仅一句话,一个___________,却有那么震撼人心的力量,主要靠前面铺垫蓄势,后面称颂烘托。(2分)7、在你的生活中,肯定有像阿长这样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普通人,请你运用掌握的有关描写人物的手法,对其做简要的描写(100字以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12分)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  )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  )过铁道,要(  )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1、在语段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这些细腻的动作描写,描绘出意蕴丰富的背影,既集中表现了__________,又可以看出父亲的______________心情抑郁。(2+2=4分)2、选段中刻画父亲形象的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 (2分)答:3、写出这段话的记叙要素:人物 ,地点 ,事情的经过 ,结果 。4、选段中写父亲的外貌,先后写了“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对其用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因为才替祖母办丧事,黑色有哀悼的意思。B.家景惨淡,父亲老境颓唐,“黑布”刚好反映了家境困顿。C.着力刻画父亲生活方式古板,表明我要继承这种家风。D.黑色色调暗淡阴沉,与全文气氛一致。5、选段着重写了父亲买橘子和下车往回走混入人群的两处“背影”,对这样写的主要原因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 )(3分)A.因“我”的观察角度无法从正面看到父亲。B.因“背影”是父亲在特定环境中的形象,父亲的老境颓唐,心情忧郁,父爱真挚等。都可通过“背影”真切地表现出来。C.因“我”与父亲告别,感情悲伤,使我只能从“背影”中默默地向父亲表达怀念、祝福之情。D.因“背影”给人的感觉是模糊的,与全文的感情基调形成明显的对照。6、选段中写父亲走路“蹒跚”,这是因为父亲 。段末用“我的眼泪又来了”作结,其作用是 。 (2分)7、这段文字详细描写“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的主要目的,有下面几种理解,从中选出两项正确的。( )(3分)A.为了刻画“父亲”的形象,突出“父亲”的形象。B.这段描写说明父亲对儿子特别溺爱,不大放心。C.“父亲”的背影是依依惜别中留给儿子的最深刻的印象。D.背影深刻地刻下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印记,儿子感受特深。E.背影反映了父子之问的深厚感情。
8、用曲线画出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2分)9、选文中两次写到“我”流泪,其感情分别是:(2分)
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背影》一文中,写父亲的语言不多,选文部分只有两句,简要分析这两句话表达了父亲怎样的心情。(2分)
(1)“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去吧,里边没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这段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0分)
零点降生
我的家乡有一种说法,凡是子夜零点降生的女孩都是十分幸运的,将来一定会出人头地,业有所成;村里就有一个零点出生的女孩,她家境优裕,工作顺利,婚恋幸福,是全村女孩子羡慕的对象,是大家心目中零点降生幸运儿的有力例证。
我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都不怎么好,所以我从懂事起对自己就没有信心。村里那个幸福女孩更让我相信:生死由命,成败在天。上天既然已经安排好你的命运,你再努力也没有用。我变得对一切都无所谓,在惰性的驱使下,整日无所事事,随波逐流。任凭母亲怎么劝说也不回头。一次,母亲被我气急了,忍不住狠狠责骂了我一顿。我居然满不讲理地顶撞她:“你怎么不把我生到零点?那样我就有福气了,还用你操这么多心!
母亲怔住了。
晚上睡觉的时候,母亲坐到我的床边,温柔地掖着我的被角,轻轻地告诉我:“妞妞,其实你也是零点生的。这些年妈一直没有说出来是因为你的心太浮,怕别人的好话捧坏了你。不过,你要知道,即使你是零点出生的,也并不是生下来什么都有的。天上掉不下白面馍。咱村的那个女孩要是不学好,现在也不会是这样子。你要是不努力,将来照样没出息。”
我哭了。我开始后悔自己以前的自暴自弃。那一夜,我没有睡。我在心里暗暗发誓:今后决不吝惜自己的心血与汗水,决不辜负自己零点降生的这份幸运。
8年以后,我考上了大学。我是村里第一个正式大学生――这时我已经完全相信自己是命运的宠儿了。临走的那一天,恰好是我的20岁生日,母亲给我做了一顿丰盛的午餐,郑重地告诉我:“妞妞,其实你不是零点生的。”
我吃惊地看着她,好一会儿才明白她在说什么。我早已不在乎零点不零点的事了,可她却还一直放在心上――也许只有母亲才会把这样的事情放在心上。
“我不过是为了给你鼓鼓劲儿才那样说的。”母亲解释的神态像一个犯了错误的小孩子,愧疚而不安。我的眼前忽然浮现出8年前的那个夜晚,耳边也一字字地响起了母亲当初的话语。我忍不住泪如泉涌。其实愧疚不安的应当是我,不是吗?
从那一刻起,我彻底觉悟了:如果一个人只听从上天的安排而忽略了自己的力量,是多么愚蠢啊!无论什么时候,一个人都没有理由听天由命。其实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潜藏着许多好机会,但你只能靠自己的双手去挖掘。天会刮风天会下雨但是永远也不会掉下白面馍,你只能用自己的双手,为自己开掘出一眼源源不绝的幸运之泉。1、从文中看,“母亲”明显具有① ② __________ 等两个方面的特点(2分)
2、“母亲怔住了”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3、 __,所以说“愧疚不安的应该是我”。(2分)
24、有人说,上帝如果给你关上了一扇门,那他一定会在另一个地方为你打开一扇窗。对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结合本文谈谈你的感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4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鲁迅先生从一部刻印十分粗拙的书——《山海经》中感受到了长妈妈真挚的爱;朱自清先生从父亲平常的背影里感受到了父亲深切的爱;我们呢?我们也无时不沐浴在爱的光辉中!
爱,也许是母亲的的一句叮咛,也许是父亲的一次轻抚,也许是老师欣慰的微笑,也许是同学真诚的帮助……
爱,是润滑剂,是氨基酸,是人生的蜜糖。因为爱,我们的心田碧波荡漾;因为爱,我们的生活洋溢着芬芳;因为爱,我们的学业蒸蒸日上;因为爱,我们的灵魂熠熠生辉……
请你以“人生关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1、C 2、(1)莫名其妙 (2)祸不单行 (3)微不足道 (4)穷困潦倒 3、(1)鲁迅 阿长 (2)杨绛 老王 余秋雨 信客 4、(1)“课程”改为“水平” (2)“平均在90分以上”改为“平均超过90分” (3)去掉“享年” 5、仿句要求符合例句的格式,注意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 6、略 7、(1)你没有讲究公共卫生(意近即可) (2)谢谢你的提醒(合理即可) 8、使用汉字的规范化亟待加强 9、《朝花夕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0、关心 不会对他有什么帮助 神态 喜悦 不识字,但又很留意听 果然都在内 爱 议论 11、答出惊喜、感激之类的意思即可 12、“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意近亦可) 13、阿长是一个很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没有文化、粗俗、好事、烦琐、不拘小节,而又善良、宽厚、仁慈、乐于助人。14、她是怎么买到的 场面 15、略 16、探 穿 爬 攀 缩 父爱 老境颓唐 17、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 18、感动得流泪 离别伤感的泪 19、(1)父亲惦记着儿子旅途是否平安(希望早日知道儿子的平安);(2)父亲不让儿子送,怕儿子离开座位后丢失行李。 20、通过具体细致地描写父亲过铁道爬月台的背影,表现了父子之间的深情。 21、①温柔、爱孩子;②很会教育孩子。22、母亲被“我”蛮不讲理的说话给震住,说不出话来。23.因为母亲的谎言是善意的,是为了鼓励“我”,而“我”因不是零点出生的而和母亲顶撞,蛮不讲理地伤母亲的心,到现在才领会母亲的良苦用心(意思对即可)。24.观点明确,语言通顺。 25、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