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海安县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10月月考
九年级语文试卷
2013-10
(试卷总分150分 测试时间150分钟)
一(22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14分)
世界上最美妙的东西是什么?是七色的彩虹,是幽深的大海,还是wúyín的天空?不,都不是,是梦想。梦想比彩虹更xuànlì,比大海更深沉,比天空更广阔。梦想是一把钥匙,用心把握,便可开启成功的大门; , , ;梦想是最忠诚的朋友,用心hēhù,便可了解成功的奥秘。
亲爱的同学,让我们 A (解放/释放)活力,展现魅力,朝着梦想指引的方向,现在就出发!
1.根据拼音在横线上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A处横线上。(1分)
A处应填 。
3.结合语境,在文中横线上仿写恰当的句子。(2分)
4.里下河中学拟开展以“放飞梦想”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8分)
(1)初三(1)班准备开展“放飞梦想”主题班会活动。作为主持人,请你写一段开场白。(不超过60字)(3分)
(2)学校决定于10月15日下午2:00在礼堂举行“放飞梦想”演讲比赛活动,请你以校团委的名义拟写一则通知,邀请全校各班同学参加。(5分)
5.用课文原句填空。(共8分)
(1)关关雎鸠,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
(2)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3) ,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4) ,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
(5)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景色优美的句子是: , 。
(6)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一文中描写富春江水急浪高的对偶句是: , 。
二(63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6-7题。(6分)
即 事
王安石
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
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
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
6.颈联中的“鸣”“吠”两词在全诗写景方面起到了什么作用?(3分)
7.尾联的后一句运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8-12题。(17分)
书谢御史【清】吴敏树
谢御史者,吾楚湘乡谢芗泉先生也。当乾隆末,宰相和珅用事,权焰张。有宠奴常乘和车以出,人避之,莫敢诘。先生为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曳下奴,笞之。奴曰:“敢笞我!我乘我主车,汝敢笞我!”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曰:“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九衢中,人聚观,欢呼曰:“此真好御史矣!”和珅恨之,假他事削其籍以归。先生文章名一时,喜山水,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筇屐迎。饮酒赋诗,名益高,天下之人,皆传称“烧车御史”。和珅诛,复官部郎以卒。
【注】九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筇(qióng):竹杖。屐:登山用的鞋。
8.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2分)。
此 车 岂 复 堪 宰 相 坐 耶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4分)
(1)命卒曳下奴 (2)痛笞奴
(3)遂焚烧其车 (4)先生文章名一时
10.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和珅恨之,假他事削其籍以归。
1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先生为御史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B. 巡城遇之 悍吏之来吾乡(《捕蛇者说》)
C. 遂焚烧其车 其真无马耶(《马说》)
D. 乃遍游江浙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陈涉世家》)
12.这段文字主要记叙了什么事?表现谢御史的什么品格?(4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18分)
难得淡定
(1)苏轼一首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潇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读来读去,我读出了两个字:淡定。淡定,是近年来颇时髦的一个词,但作为一种情怀和境界,却是古已有之。
(2)东坡对自己的淡定是很有自信的,一生坎坷,几经浮沉,就是靠淡定情怀才没有被打垮,而且活得很潇洒。不过,还有比他更淡定的。一天,东坡坐禅,茅塞顿开,悟出“八风吹不动“一语,非常满意。忙遣书童把字送到江对岸的老和尚佛印那里指正。佛印看后,在下面写了一个“屁”字。苏轼不由恼火,过江来评理。佛印一笑,又添几字,成了“一屁过江来“。看来,苏轼在淡定上比佛印还差了一大截。
(3)淡定,是指面对危险和被动局面能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镇定态度。昔日,诸葛亮面对司马懿大军压境,镇定自若,方寸不乱,别出心裁地唱了一出“空城计”,化险为夷,留下千古美谈。2011年2月11日,印度外长克里希纳在联合国发言时,念错了稿子,引起底下一片骚动,那是相当的尴尬。可克里希纳却镇定自若,微微一笑,颇有大将 风度地说:“啊,文件太多了,忙中出错,看来文山会海真是害死人哪?”淡定的一句话就巧妙地化解了被动局面,台下传来了善意的笑声和掌声。
(4)淡定,也指在名利诱惑面前不为所动的淡泊精神,得之淡然,失之泰然。太史公有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乾隆问和珅:“运河上千帆竞发,船来船往,都运的是什么?”和珅答曰:“一为名,一为利。”可见,自古至今,能轻名利者不多。东汉将军冯异算是一个,他为人谦逊低调,每当宿营时,将领们就坐在一起争功,冯异却常一个人躲在树下休息,人称“大树将军”。这是在名前的淡定。东汉大臣甄宇也是一个,每年腊月祭祀后,皇帝要赏赐给博士每人一头羊。羊有大小肥瘦,很不好分,常引争执,甄宇就主动牵走了最瘦小的羊,人称“瘦羊博士”。这是在利前的淡定。
(5)淡定,还指在胜败利钝面前从容不迫,胜不骄,败不馁。东晋时,淝水之战的捷报 送到京城时,主帅谢安与客人正在下棋。他拿过捷报阅过,便随手放在一边,不动声色继续下棋,就好像什么也没有看到一般。他淡定如水,客人却忍不住问道:“前方战事如何 ”他漫不经心地回答:“孩子们已打败了敌人。”依旧从容安详。这便是他的淡定涵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胜败都是过眼云烟。
(6)淡定,还有面对生死的自若精神。“千古艰难唯一死”,面对死亡仍能保持淡定,尤为难能可贵。金圣叹受“抗粮哭庙”案牵连而被朝廷处以极刑,泰然自若,临刑不惧,边酌边说:“割头,痛事也,快事也;割头而先饮酒,痛快痛快!”嵇康遭人陷害,临行前,神色不变,如同平常,还在刑场上抚了一曲《广陵散》。曲毕,叹息道:“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说完后,嵇康从容就戮。
(7)时下,戾气太重,使人总处于紧张之中,幸福指数大打折扣。有了淡定情怀,大家才能心平气和,轻看身外之物,直面灾害和困难,做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
13.阅读全文,请概括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中心论点)。(4分)
14.文中开头引用苏轼的词作的目的(作用)是什么?(4分)
15.文章第(4)段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起什么作用?(4分)
16.结合文章内容,联系你的学习和生活,谈谈你获得的启示。(6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1题。(23分)
记忆的版图
林清玄
⑴一位长辈到大陆探亲回来,说到他在家乡遇到兄弟,相对地坐了半天还不敢相认,因为已经一丝一毫都认不出来了。
⑵在他的记忆里,哥哥弟弟都还是剃着光头,蹲在庭前玩泥巴的样子,这是他离开家乡时的影像,经过四十年还清晰一如昨日。经过时间空间的阻隔,记忆如新,反而真实的人物是那样陌生,找不到与记忆的一丝重叠之处。
⑶更使他惊诧的是,他住过的三合院完全不见了,家前的路不见了,甚至家后面的山铲平了,家前的海也已退到了远方。
⑷他说:“我哥哥指着我们站立的地方,说那是我们从前的家,我环顾四周竟流下泪来,如果不是有亲人告诉我,只有我自己站在那里的话,完全认不出来那是我从童年到少年,住过十七年的地方。”
⑸这使他迷茫了,从前的记忆是真实的,眼前的现实也是真实的,但在时间空间中流过时,两者却都模糊,成为两个丝毫不相连的梦境。在此地时,回观彼处是梦,在彼地时,思及此处也是梦了。到最后,反而是记忆中的版图最真实,虽然记忆中的情景已然彻底消失了。
⑹这位长辈回来后怅惘了很久,认为是“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注】的缘故,才让他难以跳接起记忆中沦落的事物,其实不然,有时不必走太远,不必经过太久的时光,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这种怅惘。
⑺我有一个朋友,他每次坐在台北松江路六福客栈的咖啡厅时,总会指着咖啡厅的地板,说:“你们相不相信,这一场块是我小时候卧室的所在,我就睡在这个地方,打开窗户就是稻田,白天可以听到蝉声,夜里可以听到青蛙唱歌,这想起来就像是梦一样了。”那梦还不太远,但时空转换,梦却碎得很快。
⑻记忆的版图在我们的心中是真实的,它就如同照相机拍下的静照,这里有我走过的一条路,爬过的一座山;那里有我游过泳、捞过虾的河流;还有我年幼天真值得缅怀的身影。这版图一经确定,有如照相纸在定影液中定影,再也无法改变,于是,当我们越过时空,发现版图改变了,心里就仿佛受到伤害,甚至对时间空间都感到遗憾与酸楚了。
⑼两相对照之下,我们往往否定了现在的真实,因为记忆的版图经过洗涤、美化,像雨雾中的玫瑰,丑陋的现实世界如何可以比拟呢?
⑽其实,在记忆中的事物原来可能不是那么美好的,当时比现在流离、颠沛、贫困,甚至面临了逃难的骨肉离散的苦厄,但由于距离,觉得也可以承受了。现在的真实也不一定丑陋,只是改变了,而我们竟无法承担这种改变。
⑾……
⑿我们在生命中所经验的一切,无非都是一些形式的展现。记忆的版图,乃是从前的现实;现在的生活,终将成为未来记忆的版图。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真实的自我始终没有改变。
【注】“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语出李煜词,在文中意为离乡时间久,距离远。
17.结合语境,解释第⑺段中加点词“梦”的含义。(4分)
那梦还不太远,但时空转换,梦却碎得很快。
18.第⑷段中:“我环顾四周竟流下泪来”,结合上下文看,“我”流泪的原因有哪些(4分)
19.下面句子中画线部分很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两相对照之下,我们往往否定了现在的真实,因为记忆的版图经过洗涤、美化,像雨雾中的玫瑰,丑陋的现实世界如何可以比拟呢?
20.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以“记忆的版图”为题?(4分)
21.联系材料,比较两位作家所表达的人生感悟有什么不同。(6分)
【链接材料】就让路途当中出现阻塞吧,让它出现好了!有障碍,才有生活;要是没有的话,水便会毫无生气地流入大洋了,就像不明不白的生命离开毫无生气的机体一样。
(节选自普里什文《林中小溪》)
三(65分,其中含写字5分)
22.请以“牵动心灵的声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写出自己的真实体验和感悟。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⑤书写正确、规范、美观。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阶段测试答题纸 2013-10-5
1. (3分)
2. (1分)
3. (2分)
4.(1)
(3分)
(2)
(5分)
5.(1) (1分)
(2) (1分)
(3) (1分)
(4) (1分)
(5) , 。(2分)
(6) , 。(2分)
6.
(3分)
7.
(3分)
8.此 车 岂 复 堪 宰 相 坐 耶 (2分)
9.(1) (2) (3) (4) (4分)
10. (4分)
11. ( )(3分)
12.
(4分)
13. (4分)
14.
(4分)
15.
(4分)
16.
(6分)
17. (4分)
18.
(4分)
19.
(4分)
20.
(4分)
21.
(6分)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阶段测试参考答案
一(22分)
1.无垠 绚丽 呵护
2.释放
3.示例:梦想是一盏明灯,用心点燃,便可照亮成功的大道
4.(1)不设统一答案,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2)不设统一答案,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5.略。
二(63分)
6.(3分)以动衬静(以声衬静)(2分),突出表现了山村宁静安谧的生活景象(1分)。
7.(3分)世外桃源(桃花源)(1分), 表达了作者对静谧闲适生活的赞美(向往)(2分)。
8.(2分)此 车/ 岂 复 堪 /宰 相 坐 耶
9.(4分)(1)拽、拉(2)用竹板打(3)最终、终于(4)出名、闻名
10.(4分)和珅很恨他,借别的事情免去他的官职让他回到家乡。
11.(3分) D
12.(4分)这段文字写了谢御史因鞭打飞扬跋扈的和珅宠臣、焚烧和珅车辆而遭和珅报复被削职为民的事,表现了谢御史不畏权贵、敢于执法的高尚品质。
13.(4分)人生要有淡定的情怀(或做人处事,要有淡定的情怀)
14.(4分)①引出论点 ②为论点作道理论据 ③增添文学趣味,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15.(4分)举例论证(或例证法)、对比论证。具体有力地论述了淡定是指在名利诱惑面前不为所动的淡泊精神。
16.(6分)示例:人生难免起伏,在困难危险面前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从容镇定地面对,失败和不如意时,我们要心平气和地面对,从容安详地思考与处理,不过分看重身外之物,不为身外之物所困,始终保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怀。
17.(4分)示例:朋友记忆中的美好生活的情形(或:朋友童年生活的美好记忆)。
18.(4分)示例:①为记忆中家乡清晰、真实的印象消失而留恋;②为现实中家乡的巨变而感到惊诧;③为记忆中的家乡与现实中的家乡毫不相干而伤感;④为找不到记忆中的家乡而感到迷茫。
19.(4分)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经过洗涤、美化的记忆比作雨雾中的玫瑰,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记忆中的版图的美丽,表现人们对记忆的版图的留恋及对现实世界的否定。(意思对即可)
20.(4分)示例: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②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使结构精巧;③提了文章的主要内容;④容易引起记者的共鸣,联想到“版图”是记忆中的,或许现实与现实不同,抒写人们今不如昔的遗憾之情;⑤引发作者客观看待生活变化,并从中发现自我的人生感悟。(意思对即可)
21.(6分)示例一:林文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变化;普文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困难。林文要我们在生活的变化中看到真实的自我;普文要我们勇敢地对待生活中的困难,迎难而上。
示例二:林文:现实与记忆或许差别很大,我们应该客观对待这些变化,并从中看到自己,看到自己的成长。普文:生活中有障碍,生命才会有生气。
三(65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