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辛亥革命期末试题分类选编2021-2022学年山东省各地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辛亥革命期末试题分类选编2021-2022学年山东省各地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13 22:57: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9 辛亥革命
1.(2022·山东临沂·八年级期末)他从甲午中日战争时期就开始从事武装反清斗争,屡败屡起,百折不挠,使民族民主革命成为波涛汹涌的时代潮流。他是
A.秋瑾
B.章炳麟
C.陈天华
D.孙中山
2.(2022·山东聊城·八年级期末)1906年至1911年4月,革命党人先后发动了萍浏醴起义、镇南关起义、黄花岗起义等10多次起义。这些起义
A.宣告清朝专制统治结束 B.结束了军阀割据混战局面
C.推翻了袁世凯独裁统治 D.推动了革命形势日益成熟
3.(2022·山东济宁·八年级期末)孙中山撰写挽联“江户矢丹忱,感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纪念的辛亥革命烈士是
A.陈天华
B.徐锡麟
C.邹容
D.秋瑾
4.(2022·山东济南·八年级期末)在武昌起义爆发时,孙中山远在海外并未直接参与,但我们仍称他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这是因为他早就为革命播下了火种。其中的“火种”是指( )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 C.三民主义 D.民主科学
5.(2022·山东德州·八年级期末)孙中山是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1905年8月,在他的推动下,成立的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华兴会 D.强学会
6.(2022·山东菏泽·八年级期末)1925年孙中山逝世,在孙中山灵前最引人注目的挽联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挽联中的“革命”是指( )
A.民主革命 B.戊戌变法 C.护国运动 D.北伐战争
7.(2022·山东滨州·八年级期末)“民生是为政之要,必须时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孙中山提出的革命思想最能体现出“民生主义”的一项是
A.驱除鞑虏 B.平均地权 C.恢复中华 D.创立民国
8.(2022·山东潍坊·八年级期末)孙中山在回忆19世纪末广州起义时说:“当初次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诅谩骂之声,不绝于耳。”上述现象表明( )
A.维新变法运动昙花一现 B.起义损害了民众利益
C.革命思想尚未深入人心 D.改革缓和了阶级矛盾
9.(2022·山东·曲阜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八年级期末)1905年8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的骨干聚集日本东京,成立了统一的革命组织。这个统一的革命组织是( )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同盟会
10.(2022·山东临沂·八年级期末)“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这是孙中山三民主义中哪一方面的体现( )
A.民生主义 B.民族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主主义
11.(2022·山东潍坊·八年级期末)1907年到1911年之间,著名的进化团和春阳社先后演出过《秋瑾》《徐锡麟》《革命家庭》《爱国血》《东亚风云》《共和万岁》等剧目。这些剧目反映了( )
A.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 B.当时进步的政治诉求
C.中国戏剧深受西方影响 D.革命政党的广泛建立
12.(2022·山东聊城·八年级期末)下图作品出现的历史意义是
A.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 B.起到了救亡启蒙作用
C.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 D.宣传了马克思主义
13.(2022·山东·曲阜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八年级期末)在清末的学堂里,学生经常聚看、传阅不同政见的书报,其中一份报纸有这样的内容:“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这应该出自
A.《时务报》 B.《民报》 C.《知新报》 D.《国闻报》
14.(2022·山东济南·八年级期末)“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共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材料反映了同盟会成立的( )
A.背景 B.纲领 C.影响 D.性质
15.(2022·山东临沂·八年级期末)下侧是作家叶圣陶1911年日记的部分内容,这反映出
10月12日,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
14日,急阅报纸,见长沙、重庆均为革(命)党所据
26日,课毕后阅报纸,如南昌、西安亦已得手……广东亦有独立之说
A.辛亥革命的原因 B.辛亥革命的发展
C.辛亥革命的胜利 D.北伐战争的进程
16.(2022·山东聊城·八年级期末)某班同学拟举办辛亥革命105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活动的主题分别确立为“构想共和”“浴血共和”“缔造共和”“维护共和”。以“浴血共和”为主题的纪念活动最应该选择在
A.南京 B.武昌 C.广州 D.东京
17.(2022·山东德州·八年级期末)武汉有“英雄城市”、“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使武汉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历史事件是
A.黄花岗起义 B.辛亥革命 C.二次革命 D.护国战争
18.(2022·山东聊城·八年级期末)“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材料描述的是
A.金田起义 B.安庆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武昌起义
19.(2022·山东滨州·八年级期末)下表是关于“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的问卷调查统计表(部分)。武汉和广州的票数遥遥领先于南京的原因是
城市 票数 比例
武汉 7711 54.5%
广州 5612 39.9%
南京 817 5.6%
A.南京举行了黄花岗起义、武汉举行了武昌起义
B.南京举行了武昌起义、广州举行了黄花岗起义
C.武汉举行了武昌起义、广州举行了黄花岗起义
D.武汉举行了黄花岗起义、南京举行了武昌起义
20.(2022·山东德州·八年级期末)“第二天,工程营首先占领军械库,各军士兵纷起响应,湖北革命党人显示了他们的首创精神。“材料描述的是
A.萍浏醴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武昌起义 D.南昌起义
21.(2022·山东菏泽·八年级期末)道路名称往往浓缩了一个城市的历史,武汉的首义路、民生路、民权路、民族路都是为了纪念发生在这一城市的( )
A.洋务运动 B.北伐战争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22.(2022·山东临沂·八年级期末)2021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各地将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小王同学想参加辛亥革命首义地举行的庆典活动,他可到下图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23.(2022·山东德州·八年级期末)孙中山评价道:“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他评价的是( )
A.萍浏醴起义 B.安庆起义 C.广西起义 D.黄花岗起义
24.(2022·山东德州·八年级期末)“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此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萍浏醴起义 B.武昌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浙皖起义
25.(2022·山东潍坊·八年级期末)“武昌礼炮震清宫,志士仁人浩气雄。热血终浇民主树,丹心已铸自由钟。”该诗称赞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26.(2022·山东聊城·八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此次失败而后,回顾中国之人心,已觉与前有别矣。当初次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诅咒谩骂之声,不绝于耳;吾人足迹所到,凡认识者几视为毒蛇猛兽,而莫敢与吾人交游也。惟庚子失败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后相较,差若天渊。
——《孙中山自述》
材料二 20世纪初,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出现了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等著作,各种革命团体如光复会、华兴会等纷纷成立,孙中山又组建了中国同盟会,提出了“三民主义”。1906~1910年,先后爆发了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和黄花岗起义等。1911年10月11日,武昌起义取得胜利。
——摘编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
材料三 蔡元培先生悼孙中山先生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人们对革命党人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革命形势高涨的原因。
(3)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对孙中山先生做以评价
参考答案:
1.D【解析】依据材料“使民族民主革命成为波涛汹涌的时代潮流”可知是孙中山,甲午中日战争开始于1894年,而孙中山1894年在檀香山创办兴中会,从此开始武装反清斗争。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D符合题意;秋瑾是第一批为推翻满清政权和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革命先驱 ,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A不符合题意;章炳麟和陈天华都是宣传民主革命的思想者,但没有把“民族民主革命成为波涛汹涌的时代潮流”,B和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D【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萍浏醴起义、镇南关起义、黄花岗起义等10多次起义推动了当时革命形势的发展,故选D;这些起义并没有结束清朝的专制统治,排除A;此时尚未出现军阀割据混战和袁世凯独裁统治,排除BC。
3.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江户矢丹忱,感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7年夏,徐锡麟在安庆发动起义,与清军激战四小时后失败,徐锡麟死难。革命党人秋瑾被捕遇难。因为是“愧我今招侠女魂”,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4.C【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成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所以孙中山为革命播下的火种指的是三民主义,故选C;自强求富是洋务派的口号,变法图强是维新派的口号,都不是革命的火种,排除AB;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也和革命的火种无关,排除D。故选C。
5.B【解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05年,面对国内出现的众多革命团体,孙中山提出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同盟会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中国同盟会成为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故B项符合题意;兴中会和华兴会是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强学会是维新团体,故ACD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应选B。
6.A【解析】孙中山领导过一系列革命活动,但没有改变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我国依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材料““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挽联中的“革命”指的是孙中山一系列革命活动,包括创办兴中会、中国同盟会,领导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等。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活动没有改变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我国依然面临民主革命的历史重任,故A项正确;戊戌变法与孙中山无关,排除B项;护国运动属于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之一,排除C项;北伐战争之前孙中山就逝世了,排除D目。故选A项。
7.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民主义从民族、民权和民生三方面阐发了同盟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其中民族主义就是“驱除熟虏,恢复中华”,即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反对民族压迫;民权主义就是“创立民国”,它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即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议会制关和国,国民一律平等,总统和议员由国民选举产生;民生主义就是“平均地权”,即核定全国地价,国家根据核定地价征收地租税,同时逐步向地主收买土地,实现土地国有,解决贫富不均等问题。B项符合题意;民族主义就是“驱除熟虏,恢复中华”,排除AC项;民权主义就是“创立民国”,排除D项。故选B项。
8.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11年,孙中山、黄兴组织的广州起义在准备尚未就绪的情况下爆发,终因众寡悬殊,起义失败,很多革命党人壮烈牺牲。依据材料内容,广州起义失败后,遭到许多人的诅咒谩骂,可见革命思想尚未深入人心,民众对于革命的认识仍然不够,C项正确;维新变法运动是1898年资产阶级维新派做出的一番救国尝试,与孙中山无关,排除A项;广州起义目的是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是为了民众的利益而不是损害他们的利益,排除B项;广州起义是一场革命,不是改革,排除D项。故选C项。
9.D【解析】1905年8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骨干聚集日本东京,成立了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D项正确;ABC项是革命团体,排除ABC项。故选D项。
10.A【解析】题干“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强调了政府应切实从衣食住行方面着手,努力改善民生,这是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的体现,故A项符合题意;BCD项与题意不符。
11.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20世纪初,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1907年夏,光复会会员徐锡麟在安庆发动起义,刺杀安徽巡抚恩铭。起义人员与清军激战四小时,因寡不敌众而失败,徐锡麟死难。革命党人秋瑾在浙江绍兴准备策应,因歹徒告密,被捕遇难。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统治,结束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材料中上演的这些剧目主要反映了当时先进的资产阶级要求民主共和的政治诉求,B项正确;清政府的统治结束于1912年,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中这些剧目紧贴当时时事,主要反应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其精髓不在表演形式,不能反映中国戏剧深受西方影响,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当时革命政党的广泛建立,排除D项。故选B项。
12.C【解析】根据所学,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和《警世钟》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号召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宣传了革命思想,C项正确;A项是洋务运动,排除A项;B项是戊戌变法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与马克思主义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3.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05年,资产阶级革命派组织同盟会创立机关报《民报》,主张“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B项正确;《时务报》、《知新报》、 《国闻报》均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报纸,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14.A【解析】“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共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是同盟会成立的背景,A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同盟会的纲领、影响和性质,排除BCD项。故选A项。
15.B【解析】日记内容反映的是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辛亥革命)后,各地纷纷响应,是辛亥革命的发展,故选B;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已经爆发,日记内容不是辛亥革命的原因,排除A;辛亥革命胜利指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1926年北伐战争,排除D。
16.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浴血共和”指的是武昌起义,B项正确;“缔造共和”指的是中华民国的建立,地点在南京,A项排除;“维护共和”指的是二次革命和护国战争,地点较广,如江西云南广州等,C项排除;“构想共和”指的是同盟会的创立,地点应该是在东京,D项排除。故本题选B项。
17.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第二天,新军占领武汉三镇,革命首先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史称辛亥革命,故B符合题意;黄花岗起义发生在广州,A排除;二次革命与武汉“首义之城”的称号无关,C排除;护国战争首先在云南爆发,D排除。故选择B。
18.C【解析】根据材料内容“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中所指的“斯役”指的是广州黄花岗起义。1911年4月27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为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在广州起义失败,战役牺牲的烈士安葬于黄花岗,又称黄花岗起义,黄花岗起义鼓舞了人民革命斗志,加速了民主革命进程。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取得胜利,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是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开始;B项是1907年光复会成员发动的反对清廷的武装起义,时间不符合题意;D项与题意不符,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即在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的半年前所发生的事件,然后依据所学判断选项事件的时间即可。
19.C【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第二天起义军完全占领武昌,接着又攻占了汉口和汉阳。1911年为旧历辛亥年,历史上把这场革命叫做“辛亥革命”,故武汉代表辛亥革命的比例最高。1910年孙中山、黄兴等人商讨在广州举行起义,1911年4月,黄兴临时决定提前举事,革命党人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最终因寡不敌众,起义失败,最后将七十二烈士葬于广州黄花岗,黄花岗起义虽然失败了,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故广州比例高于南京源于黄花岗起义。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故南京的比例要低于武汉与广州,故C项正确;南京举行了黄花岗起义,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南京举行了武昌起义,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武汉举行了黄花岗起义、南京举行了武昌起义,均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20.C【解析】根据材料“占领军械库,湖北革命党人显示了他们的首创精神”,结合所学可知,武昌起义的主导者就是湖北革命党人,起义后各地纷纷响应,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故C符合题意;萍浏醴起义是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中国同盟会领导下的江西萍乡、湖南浏阳、醴陵地区会党和矿工发动的反清武装起义,是中国同盟会成立后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与湖北革命党人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30分,黄兴率130余名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署,发动了中国同盟会的第十次武装起义广州起义。即黄花岗起义,敢死队突入总督署,总督张鸣岐逃走,起义军焚毁总督署后,在东辕门外与水师提督李准派来弹压起义的北洋军短兵相接。起义军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而不幸失败。未涉及占领军械库,故B不符合题意;南昌起义指在1927年8月1日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1.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11年,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的辛亥革命在武汉爆发,为了纪念武汉首义,把一些街道命名为首义路、民生路、民权路、民族路,C项正确;洋务运动时期,还没有三民主义,排除A项;北伐战争是席卷全国的一场战争,不仅仅在武汉,排除B项;五四运动以北平为发源地,排除D项。故选C项。
22.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武昌成为革命首义之地,C项正确;1911年,A项是清朝都城,陈其美在B项起义,D项发生了黄花岗起义,排除。故选C项。
23.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黄花岗起义,以同盟会为核心在革命党人黄兴领导下于1911年4月在广州举行的起义,这次起义意义重大,加快了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孙中山称赞"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D项正确;萍浏醴起义由刘道一领导, 徐锡麟领导安庆起义,以天地会为核心发动广西起义,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24.C【解析】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黄花岗起义,上联歌颂七十二烈士满腔热血报效祖国英勇捐躯,下联描写四万万同胞对他们的深切悼念,C项正确;萍浏醴起义、武昌起义、浙皖起义不符合“七十二健儿”“黄花”,排除ABD项。故选C项。
25.B【解析】由“武昌礼炮震清宫,志士仁人浩气雄。热血终浇民主树,丹心已铸自由钟。”结合所学,以武昌起义为开端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可知,诗歌称赞的是辛亥革命。B项正确;戊戌变法的高潮发生在北京。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与题不符。排除C项;五四运动的运动中心前期是北京后期在上海。排除D项。故选B项。
26.(1)态度转变:从污蔑为乱臣贼子到同情革命志士;对革命行动由反对到支持。
(2)八国联军侵华导致民族危机严重;西方启蒙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或者民主革命人士对革命的宣传;革命团体的推动;孙中山为首的革命领袖人物的领导等.
(3)孙中山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张,要实现民族独立、民主政治、民生幸福,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意思相符即可)
【分析】(1)
根据材料一“当初次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诅咒谩骂之声,不绝于耳;吾人足迹所到,凡认识者几视为毒蛇猛兽,而莫敢与吾人交游也。惟庚子失败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可得出,当时人们对革命党人的态度从污蔑为乱臣贼子到同情革命志士;对革命行动由反对到支持。
(2)
根据材料一“庚子失败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可得出,八国联军侵华导致民族危机严重,越来越多人支持革命;根据材料二“20世纪初,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出现了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等著作,各种革命团体如光复会、华兴会等纷纷成立,孙中山又组建了中国同盟会,提出了'三民主义'。1906~1910年,先后爆发了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和黄花岗起义等。1911年10月11日,武昌起义取得胜利。”可得出,革命形势高涨的原因还有西方启蒙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或者民主革命人士对革命的宣传;革命团体的推动;孙中山为首的革命领袖人物的领导;革命理论的领导等。
(3)
孙中山提出了“民族”、“民权”和“民生”三大主张,要实现民族独立、民主政治、民生幸福,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意思相符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