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运动和力》测试卷(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运动方式属于滚动的是( )。
A.用抹布擦桌子 B.拉动行李箱 C.雨天走路滑倒
2.射击时,子弹飞出的瞬间人会后退,这是( )使人后退的。
A.弹力 B.反冲力 C.重力
3.下面的情况有利于减小摩擦力的是( )。
A.鞋底的花纹 B.给生锈的门锁喷润滑剂 C.自行车的塑料踏板上有花纹
4.同一物体运动得越快,具有的能量就会(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5.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 )运动的。
A.弹力 B.反冲力 C.重力
6.生活中没有应用弹力的是( )。
A.衣服袖口的松紧带 B.拉窗帘 C.蹦蹦床
7.在冰雪路上行驶的车辆装上防滑链是为了( )。
A.增加动力 B.增大摩擦力 C.减少摩擦力
8.要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对物体( )。
A.运动方向加力 B.运动相反方向加力 C.提起来让它离开桌面
9.下面的自行车部件,哪一个是利用增大摩擦力的原理?( )
A.刹车 B.三角架 C.轮轴
10.古时候,人们搬运很重的物体时,往往在物体下面放上滚木,这样做是为了( )。
A.减小物体的重力
B.增大重物表面的光滑程度
C.变滑动为滚动,减小重物运动时的摩擦力
二、填空题
11.设计制作小车需要经历“明确问题”→______→“实施方案”→“评估与______”等几个基本步骤。
12.要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 );要使运动的物体停下来,必须( )。
A.施加与运动方向一致的力
B.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
C.施加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力
13.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发现了( ),解释了苹果落地现象。
14.小车运动时候的摩擦有( )摩擦和( )摩擦。
15.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__________,这个力越大,小车行驶得就越__________。
16.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总是有________伴随着。
17.把一个文具盒放在手上,用手掂一掂,我们会感到文具盒对手有一个向下的压力,这个力就是___________。
18.用气球驱动小车实验,要使小车沿水平方向向前运动,气球喷气方向必须( ),此时喷气产生的推力方向( )。
A.水平向下 B.水平向后 C.水平向前
19.像橡皮筋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的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的力,这个力叫_________。
三、连线题
20.将下列做法与其作用用线连起来。
汽车轮胎上绑上防滑链
轴承里加润滑油
轴承里加滚珠 摩擦力增大了
举重运动员手上擦镁粉 摩擦力减小了
挖土机装上履带
四、排序题
21.给设计制作小车的流程排序。
①实施方案;团队协作,根据方案加工制作,汇报展示
②评估与改进;根据标准评估,打分,反思方案、制作以及整个过程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改进。
③制定方案;头脑风暴,研究会遇到什么问题,怎样解决,制订最优方案。
④明确问题:明确设计什么,用途是什么,具体有什么要求
设计制作的一般流程是( )、( )、( )、( )。
五、简答题
22.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弹力?
23.工程师是如何看待不成功的模型的?
六、实验题
24.下表是第二小组研究“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实验记录。
把下面表格补充完整。
拉力大小(垫圈个数) 实验次数 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秒)
测量时间 平均时间
2 第一次 16 _________秒
第二次 15
第三次 17
4 第一次 8 ________秒
第二次 9
第三次 7
8 第一次 4 ________秒
第二次 5
第三次 6
25.相同质量的跑步鞋和滑轮鞋在地面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一样吗?我做了以下实验:
鞋的 种类 摩擦力大小(牛)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跑步鞋 ( ) 2 1.6
滑轮鞋 0.8 1 0.7
(1)将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填入“跑步鞋第一次”括号里。
(2)拖动跑步鞋,鞋与地面是_________摩擦,拖动滑轮鞋,鞋与地面是_________摩擦。
(3)通过实验对比,我们发现 _________。
26.小强同学做科学实验时记录了如下数据:
橡皮筋缠绕圈数 10圈 20圈 30圈
实验次数 1 2 3 1 2 3 1 2 3
小车运动距离(米) 2.8 2.9 3.2 6.0 6.4 6.5 10.4 11.0 10.7
小强对数据的选择 3.2米 6.5米 11.0米
(1)小强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与小车运动距离的关系。
(2)你认为按照小强这样选择数据可以吗?应该怎么选?________。
(3)分析表中数据,你能得出的结论是:橡皮筋________,小车________。
一.小明在钩子上增加垫圈的数量,测试小车运动的快慢,数据如下表。
27.这个对比实验中,小明改变的唯一条件是( )。
A.测试次数 B.运动时间 C.垫圈数量 D.运动距离
28.这个对比实验中,小明采用( )的方法来提高实验数据的精确性。
29.小明可以从上面的实验数据表中得出以下结论:( )。
30.实验的不足之处( )。
31.小车在悬挂1个垫圈时并没有运动起来,小明的解释是“挂1个垫圈时,小车没有受到细绳的拉力”,你是否支持小明的观点?请简要地说明理由。
“牛顿”科学小组的同学进行了“摩擦力”的实验探究,测量了放有钩码的木盒在不同的接触面(即光滑桌面和毛巾)上匀速拉动时摩擦力的大小,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和实验图示回答问题。
接触面 摩擦力大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光滑的桌面 0.5N 0.5N 0.5N
毛巾 1.2N 1.2N 1.2N
32.如图中,拉动木盒向右匀速运动时,木盒受到的力有( )。
①重力 ②拉力 ③摩擦力 ④反冲力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33.在下列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A.先检查指针是不是在“0”位置
B.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
C.测量的力可以超过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34.从实验数据中发现,接触面越光滑,拉动木盒时的摩擦力(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35.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在木盒上再增加钩码,测得的摩擦力会(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36.如果在木盒的下面装上四个小车轮,再拉动木盒,木盒的运动方式( )。
A.由滑动变成滚动 B.由滚动变成滑动 C.不变
37.自行车中,下列做法是为了增大摩擦力的是( )。
A.轮轴与链条之间涂上润滑油
B.自行车使用滚动轴承
C.自行车轮胎上有很深的花纹
七、综合题
38.看图回答问题。
①这件工具的名称是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
②用上它最多可以测量________N的大,最小可以测量_________N的力,此时它的读数是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B
3.B
4.A
5.B
6.B
7.B
8.A
9.A
10.C
11. 制定方案 改进
12. A C
13.万有引力
14. 滑动 滚动
15. 反冲力 远
16.摩擦力
17.重力
18. B C
19.弹力
20.
21. ④ ③ ① ②
22.跳板、撑杆跳、松紧带、头绳、蹦蹦床、床垫、弹力球。
23.工程师不会将不成功的模型视为失败,而是将它看成一个有价值的学习机会,并能根据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改进,做出更好的解决方案。
24. 16 8 5
25. 1.8 滑动 滚动 相同质量的物体,一般滑动时受的摩擦力大,滚动时受的摩擦力小
26. 橡皮筋缠绕圈数 这样选不可以,应该选平均值或者中间值比较合理。 缠绕圈数越多 运行距离越远。
27.C 28.每组进行三次实验 29.垫圈数量越多,小车受到的拉力越大,速度越快 30.开始时应一个一个地增加垫圈 31.不支持。小车悬挂一个垫圈时,会受到拉力,但是拉力不够大,不能拉动小车。
32.C 33.C 34.B 35.A 36.A 37.C
38. 弹簧测力计 测量力的大小 5 0.2 2.4N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