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生物必修一课时素养评价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生物必修一课时素养评价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74.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9-13 23:43: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人教)生物必修一课时素养评价 二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20分钟·7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在实验室里,用显微镜观察蚕豆叶片的临时切片时,小丽同学进行了下列四种具体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
A.用显微镜观察切片时,两眼睁开,左眼观察,右手画出气孔结构图
B.高倍镜观察: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移来高倍物镜
C.取、放显微镜时,要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臂,并且要轻拿轻放
D.对光时,阳光照在反光镜上,视野越亮越好
【解析】选D。用显微镜观察切片时,两眼睁开,左眼观察,右手画图,A正确;高倍镜观察: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移来高倍物镜,B正确;取、放显微镜时,要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臂,并且要轻拿轻放,C正确;对光时,阳光照在反光镜上,视野光线适宜最好,D错误。
2.显微镜是实验室用来观察细胞的最常用仪器,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正确的是 (  )
A.在高倍镜下,为了使物像更清晰,应先调节粗准焦螺旋,再调节细准焦螺旋
B.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可以观察到核糖体以及线粒体等结构
C.因为藓类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
D.观察植物细胞切片时,如果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看到的情况是细胞数目少,视野小而暗
【解析】选D。换上高倍镜,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A错误;核糖体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到,B错误;在用高倍物镜进行观察时,应该先在低倍镜下观察找到清晰物像,并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再换高倍物镜,C错误;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放大倍数增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少,视野小而暗,D正确。
【补偿训练】
  小华高烧不退,去医院看病,张医生为其化验血液时,将其血液制成临时涂片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甲和乙(如图所示)是张医生使用相同的目镜,但在两种不同的放大倍数下所观察到的视野。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则甲比乙亮
B.在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观察到
C.若将涂片右移,则甲的物像会右移而乙的物像左移
D.若在甲中看到的物像模糊,则改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物像
【解析】选A。在使用相同光圈的条件下,与乙相比,甲的放大倍数小,可视范围大,视野比较亮,A正确;甲放大倍数小,可视范围较乙大,乙中看到的只是甲中的一部分,B错误;若将涂片右移,则甲的物像和乙的物像都会左移,C错误;若在低倍镜下看到的物像模糊,则改换成高倍镜仍不能看到清晰的物像,D错误。
3.尽管细菌的大小、形状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相似的结构。所有细菌都具有的特征是 (  )
A.都是异养生物
B.仅在有水条件下繁殖
C.仅在有氧条件下生长
D.生存温度都超过80 ℃
【解析】选B。细菌中的多数种类是异养生物,A错误;细菌的生长、繁殖离不开水,B正确;细菌的种类不同,对氧的需求不同,C错误;不同细菌的生长温度是不一样的,D错误。
4.不同生物具有不同的结构和物质组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H1N1病毒虽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其体内也存在遗传物质
B.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的体内都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C.植物细胞存在核酸、蛋白质、细胞核和细胞壁等物质或结构
D.蓝细菌体内没有叶绿体,但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
【解析】选B。H1N1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和RNA组成,其中RNA为遗传物质,A正确;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而酵母菌是真菌,为真核生物,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B错误;植物细胞是真核细胞,存在核酸、蛋白质、细胞核和细胞壁等物质或结构,C正确;蓝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但是细胞内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D正确。
 【补偿训练】
  如图是对噬菌体、蓝细菌、变形虫和衣藻四种生物按不同的分类依据分成四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甲组中生物都没有细胞壁
B.甲组与乙组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叶绿体
C.丙组与丁组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染色体
D.丁组中的生物细胞中都具有核膜
【解析】选B。噬菌体为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变形虫为低等动物,不含细胞壁,A项正确;噬菌体和变形虫均不含叶绿体,蓝细菌为原核生物,不具有叶绿体,衣藻为低等植物,含有叶绿体,B项错误;噬菌体不具有细胞结构,不含染色体,蓝细菌为原核生物,不含有染色体,变形虫和衣藻均为真核生物,含有染色体,即丙组不含染色体而丁组含染色体,C项正确;变形虫和衣藻均为真核生物,细胞中均具有核膜,D项正确。
5.假如你在研究中发现一种新的单细胞生物并决定该生物的分类,则以下哪种特性与你的决定无关 (  )
①核膜的有无    ②核糖体的有无
③细胞壁的有无 ④细胞膜的有无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选B。根据核膜的有无可以判断该生物是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①正确;核糖体是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共有的细胞器,且普遍存在于各种细胞中,所以不能根据核糖体的有无判断,②错误;因为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而其他绝大多数生物都具有细胞壁,所以根据细胞壁的有无可以判断该生物是否是动物,③正确;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有细胞膜,无法根据细胞膜的有无判断,④错误。
6.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结构上既有统一性又有差异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大肠杆菌和蓝细菌在结构上有统一性,具体体现在它们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及相同类型的遗传物质等
B.蓝细菌与变形虫在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前者营养方式为自养,后者营养方式为异养
C.颤蓝细菌与发菜的共同点是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颤蓝细菌含光合色素,而发菜细胞含叶绿体
D.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多样性
【解析】选A。大肠杆菌和蓝细菌在结构上有统一性,具体体现在它们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及相同类型的遗传物质等,A正确;蓝细菌为原核生物,变形虫为真核生物,二者结构上的根本区别为是否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B错误;颤蓝细菌与发菜都属于原核生物,两者都不含叶绿体,但都含有光合色素,因此能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没有体现生物体结构的多样性,D错误。
7.下列关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真核生物是指动物、植物等高等生物,细菌、病毒和真菌都属于原核生物
B.真核生物是指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原核生物是指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C.人体的血小板、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所以这两种细胞属于原核细胞
D.真核生物的个体都是肉眼可见的,原核生物的个体都很小,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解析】选B。病毒无细胞结构,既不属于原核生物,也不属于真核生物,真菌属于真核生物,A错误;人体的血小板和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但它们均为特殊的真核细胞,C错误;一般真核细胞较原核细胞更大一些,但是它们的直径一般为10~100 μm,单细胞的真核生物用肉眼仍不能看清,还需要借助显微镜进行观察,D错误。
8.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大肠杆菌有核糖体,无叶绿体
B.蓝细菌无细胞核,也无核糖体
C.水绵有细胞核,也有叶绿体
D.酵母菌有细胞核,无叶绿体
【解析】选B。大肠杆菌、蓝细菌等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具有唯一的细胞器核糖体,A正确,B错误;水绵、酵母菌等真核生物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水绵是具有叶绿体的自养生物,酵母菌为异养生物,无叶绿体,C、D正确。
9.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信息:“近期检测出三株NDM1耐药基因阳性细菌。其中,疾控中心实验室检出两株来自宁夏的新生儿,一株来自福建某老年患者。”下列关于“NDM1超级细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为获得大量的“NDM1超级细菌”,可在体外用培养基培养
B.“NDM1超级细菌”具有与真核细胞相似的细胞膜、核糖体
C.与人体细胞相比,“NDM1超级细菌”在结构上的最主要区别是有细胞壁
D.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看,“NDM1超级细菌”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
【解析】选C。为获得大量的“NDM1超级细菌”,可在体外用培养基培养,A正确;超级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遗传物质DNA,B正确;与人体细胞相比,“NDM1超级细菌”在结构上的最主要区别是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C错误;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看,“NDM1超级细菌”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D正确。
10.对下列生物分类错误的是 (  )
①颤蓝细菌 ②酵母菌 ③变形虫 ④小球藻
⑤肺炎双球菌 ⑥HIV ⑦大肠杆菌
⑧SARS流感病毒
A.无核糖体的生物是⑥⑧
B.具有核膜的生物只有③④⑤
C.①⑤⑦有核糖体但无染色体
D.①④是自养生物
【解析】选B。⑥HIV和⑧SARS流感病毒都属于病毒,二者均没有细胞结构,不具有核糖体,A正确;②酵母菌、③变形虫、④小球藻,均属于真核生物,三者均具有核膜,而⑤肺炎双球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核膜,B错误;①颤蓝细菌、⑤肺炎双球菌、⑦大肠杆菌均属于原核生物,三者细胞中有核糖体但无染色体,C正确;①颤蓝细菌不具有叶绿体但具有藻蓝素和叶绿素,④小球藻有叶绿体,二者均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生物,D正确。
  【误区警示】
(1)蓝细菌细胞中不含叶绿体,但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2)病毒无细胞结构,不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30分)
11.(12分)观察蓝细菌和酵母菌的结构,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细胞结构的复杂程度上分析,组成蓝细菌和酵母菌的细胞,后者最突出的结构特点是具有[  ]    。
(2)图中蓝细菌细胞内含有藻蓝素、    等色素,属于    生物,而酵母菌则营     生活。
(3)试述这两类生物细胞的统一性:  。
【解析】(1)组成蓝细菌和酵母菌的细胞分别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者相比,酵母菌最突出的结构特点是具有[2]细胞核,而蓝细菌只有拟核。
(2)图中蓝细菌细胞内含有叶绿素、藻蓝素等色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而酵母菌营腐生生活,其营养方式是异养。
(3)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具有相似的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原核细胞的拟核内有一个环状的DNA分子,而真核细胞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也含DNA,即DNA与生物的遗传和代谢关系十分密切。
答案:(1)[2]细胞核 (2)叶绿素 自养 腐生
(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具有相似的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原核细胞的拟核内有一个环状的DNA分子,而真核细胞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也含DNA,DNA与生物的遗传和代谢关系十分密切
 【互动探究】
(1)蓝细菌结构示意图中的片层状结构称为光合片层,上面有光合色素,试解释这种结构对蓝细菌有什么意义
提示:有利于蓝细菌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
(2)图中酵母菌与艾滋病病毒的统一性体现在何处
提示:都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
12.(18分)如图是某同学在“目镜10×,物镜40×”时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像,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下列选项是有关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其中句前是操作,句后是目的,错误的是 (  )
A.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
B.调节细准焦螺旋:调节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
C.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大小
D.调节反光镜:调节视野的亮度
(2)欲将图中③所指的细胞移到视野的中央进行观察,则玻片应向    方移动。
(3)若玻片上的细胞呈单层均匀分布,那么该同学在目镜不变的情况下,换用10×的物镜去观察相同部位的细胞,按理论计算,视野内可容纳的完整细胞数目为    个。
(4)在一架光学显微镜的镜盒里有4个镜头,甲、乙一端有螺纹,甲较长、乙较短;丙、丁无螺纹,丙较长、丁较短,则放大倍数最大的镜头组合是    。
(5)观察玻片标本时,若发现视野左侧较暗,右侧较亮,则应调节    。
【解析】(1)使用显微镜时,转动转换器可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A正确。调节细准焦螺旋可升高或降低镜筒,即调节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B正确。调节反光镜可改变视野的亮度,D正确。调节光圈不能改变视野的大小,但可改变视野亮度,C错误。
(2)用显微镜观察时,若要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物像偏于哪个方向,则应向哪个方向移动玻片,③在视野的左下方,应向左下方移动玻片标本。
(3)观察细胞时,若细胞在视野中均匀分布,放大倍数扩大或缩小,观察到的细胞数目以放大倍数扩大或缩小的倍数的平方的关系减少或增加。原来是放大400倍,现在是放大100倍,所以是缩小了4倍。原来看到4个,现在能观察到的数目就是4乘以16等于64。
(4)显微镜的镜头,若有螺纹是物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无螺纹的是目镜,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因此放大倍数最大的组合是甲和丁。
(5)观察玻片标本时,若发现视野光亮不均,应调节反光镜。
答案:(1)C (2)左下 (3)64 (4)甲和丁 (5)反光镜
          (10分钟·30分)
1.(6分)如图为生物概念图,对a、b、c所代表的生物分析正确的是 (  )
A.a-真核生物、b-真菌、c-霍乱弧菌
B.a-真核生物、b-植物、c-颤蓝细菌
C.a-原核生物、b-细菌、c-流感病毒
D.a-原核生物、b-细菌、c-大肠杆菌
【解析】选D。霍乱弧菌属于原核生物,A错误;颤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B错误;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既不属于真核生物,也不属于原核生物,C错误;原核生物包括细菌、支原体等,细菌包括大肠杆菌、硝化细菌等,D正确。
 【方法规律】生物种类的判断方法
2.(6分)(多选)近来纳米科技发展进步神速,极精微的各式显微镜,如共轭焦锂射显微镜、定量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发明,使细胞的微细结构被观察得更为清楚。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
A.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内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越大
B.若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和转动物镜后异物不动,则异物应位于目镜上
C.用低倍镜看清物像后,换成高倍镜却看不到物像,其原因可能是被观察的物体未处于视野中央
D.实验者若选用目镜15×和物镜40×组合观察,则像的面积是实物的600倍
【解析】选A、D。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所以放大倍数越大,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就越小,A项错误;若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和转动物镜后异物不动,则异物不在装片和物镜上,故应位于目镜上,B项正确,当用低倍镜看清物像后,转换成高倍镜后却看不到物像,其原因可能是被观察的物体未处于视野中央,C项正确;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放大倍数代表长或宽,所以面积放大了600×600=360 000倍,D项错误。
【实验·探究】
3.(18分)探究分析:
实验一: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池塘水并加少许棉纤维,然后盖上盖玻片,先后用显微镜的低倍镜和高倍镜观察,所看到的图像如图甲所示。
实验二:用显微镜观察人体的组织切片,看到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实验三:用显微镜观察植物表皮,看到的图像如图丙所示。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所看到的图像中的生物,有病毒吗 为什么
  。
因为病毒    细胞结构,所以说生物的生命活动有的可以不需要细胞参与,你认为对吗 请说明理由。
  。
(2)通过实验一与实验二中的图甲与图乙的比较,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
(3)从图甲、乙、丙中看到的细胞形态相同吗
      。说明了  。
(4)实验三(即图丙)看到的是叶表皮的保卫细胞的两种不同形态,同样,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神经细胞伸出的突起有的达1米左右,以上这些事实说明
  。
【解析】(1)病毒不是细胞生物,个体极其微小,只有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病毒只能营寄生生活,寄生在活细胞内,不能独立生存,离开活细胞无生命活动。
(2)通过实验一与实验二中的图甲与图乙中的细胞比较可知,不同生物及同种生物体中不同部位细胞的形态和大小千差万别。
(3)从图甲、图乙、图丙中看到的细胞形态各不相同,这体现了细胞形态的多样性。
(4)细胞的形态各种各样,但都和它的功能相适应,故说明了细胞的形态与功能的统一性。
答案:(1)没有。因为病毒个体微小,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无 不对。因为病毒虽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单独存在时,不能繁殖,也没有生命活动
(2)不同生物及同种生物体中不同部位细胞的形态和大小千差万别
(3)不同 细胞的形态具有多样性
(4)细胞的形态与功能是统一的
PAGE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