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3.2海水的性质同步测试(达标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3.2海水的性质同步测试(达标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9-14 08:36:1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3.2海水的性质 同步测试(A)(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为北印度洋冬季表层海水盐度(‰)分布示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表层海水盐度整体空间分布特点是( )
①纬度越高盐度越高②经度越大盐度越低
③沿海盐度比远海低④西部盐度比东部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印度半岛东西两侧盐度差异较大,最可能是因为东侧比西侧( )
A.气温高 B.径流多 C.地势高 D.降水多
【答案】1.D 2.B
【解析】1.北印度洋从南北方向看,东部海域总体北部比南部低,西部海域北部比南部高,①②错误。东部孟加拉湾盐度比西部阿拉伯海盐度低,④正确。沿海受陆地径流影响盐度比远海低,③正确。故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案选D。
2.印度半岛地势西高东低,河流自西向东流入孟加拉湾,因而东部盐度低于西部,故B正确。半岛东西部气温差别不大,降水量西部大于东部,地势西部比东部高,故ACD错误。故答案选B。
【点睛】海水盐度因海域所处纬度位置不同而有差异,主要受纬度、河流、海域轮廓、洋流等的影响。在外海或大洋,影响盐度的因素主要有降水,蒸发等;在近岸地区,盐度则主要受河川径流的影响。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家住重庆的小明寒假准备去旅游,想在海滨浴场享受一下游泳乐趣。通常表层海水温度在20℃以上时适宜游泳。图为葫芦岛、厦门及西沙海洋站的表层海水多年月平均温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小明最可能选择的旅游地点为( )
A.葫芦岛 B.厦门 C.西沙 D.重庆
4.三地表层海水平均温度差异显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洋流 B.海陆 C.地形 D.纬度
【答案】3.C 4.D
【分析】本题组以重庆小明选择海滨浴场享受游泳乐趣为材料设置地理试题,涉及海水表层水温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等地理知识,考查学生对海水的性质(水温)的理解,区域认知和综合分析能力。
3.结合材料分析可知表层海水温度在20℃以上时适宜游泳,由图可以看出葫芦岛除夏季外,大部分时间表层水温未在20℃以上,A错误;厦门冬季海水表层水温没有在20℃以上,B错误;,西沙表层海水温度均在20℃以上,小明最有可能选择的旅游地点位于西沙,C正确;重庆地处我国西南内陆地区,不临海,D错误。故选:C。
4.由图可知,三地表层海水平均温度差异显著。三地中,葫芦岛表层海水温度水多年月平均温度最低、厦门其次、西沙最高,葫芦岛位于辽宁省,纬度较高;厦门位于福建省,西沙地处我国南海,纬度最低,地处热带。三地纬度差异明显,造成三地表层海水平均温度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应是纬度,D正确。洋流对流经海区起到降温或增温的影响,主要影响同一纬度不同海区水温,A错误;海陆和地形对不同纬度海洋表层温度影响小,BC错误。故选:D。
【点睛】大洋表层温度从高纬度海域向低纬度海域逐渐增加,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布规律。全球海水表层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降低;同纬度相比,寒暖流经过地区气温较低或较高;同纬度南北半球气温大致相同;同时受地形、海洋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沙漠局限分布于沿海地区,形状狭长,范围亦延伸到较低的纬度。
5.(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一艘海轮由印度洋驰入红海,海轮的吃水深度变浅,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水盐度高 B.海水浮力变大
C.船排水体积 D.海水密度变小
【答案】A
【详解】一艘海轮由印度洋驰入红海,红海是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区,盐度高,密度大,轮船吃水深度变浅,A正确、D错。海水浮力变大不是根本原因、跟船排水体积无关,BC 错,故选A。
【点睛】
6.(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为世界表层海水密度分布图。读图,影响图中密度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海水温度 B.海水盐度 C.海水深度 D.海水运动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影响世界海水密度的因素,据图可知世界表层海水密度大致由赤道向两极增大,这是由于随着纬度的增加,太阳辐射减弱,温度减低,海水吸收的热量减少,因此密度不断增大,A正确。故选A。
【点睛】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温度、盐度、压力。
7.(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为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盐度和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在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密度最低的地方,海水的( )
A.盐度约为34.6‰ B.温度约为26℃ C.纬度约为5°S D.密度约为1021.5kg/m3
【答案】B
【详解】图中②曲线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表示海水年平均温度;③曲线从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表示海水年平均盐度;①表示密度;从图中可读出海水年平均密度最低的地方在5°N,可读出5°N温度约为26℃,盐度约为34.25‰;密度约为1022.5kg/m3,故该题选B。
【点睛】
8.(2020·全国·高一课时练习)2月份,下列纬度大致相当的亚热带海区中,海水表面温度较高的是( )
A.北美洲西部沿岸海区 B.亚洲东部沿岸海区
C.南美洲西部沿岸海区 D.澳大利亚东部沿岸海区
【答案】D
【详解】2月份,北半球是冬季,气温低,北美洲西部沿岸和亚洲东部沿岸位于北半球,AB错误;2月南半球是夏季,海水表明温度较高。南美洲西部沿岸海区受秘鲁寒流降温,澳大利亚东部沿岸海区有东澳大利亚暖流流经,海水增温,因此澳大利亚东部沿海比同纬度南美洲西部沿海水温高,C错误,D正确。故选:D。
9.(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2011年11月29日,中国南极科学考察船“雪龙”号驶抵中山站。读南极科考船航行路线示意图,流经①、②附近海域的洋流,其性质分别是
A.暖流、寒流
B.寒流、暖流
C.暖流、暖流
D.寒流、寒流
【答案】D
【详解】①地在副热带地区的大陆西岸为寒流,②在南半球中高纬度附近,受西风带影响形成西风漂流,性质为寒流,综上D项正确。
10.(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海水的密度( )
A.与海水温度呈正相关,与盐度呈负相关 B.与海水温度呈正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
C.与海水温度呈负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 D.与海水温度呈负相关,与盐度呈负相关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海水温度高,则密度小;盐度大,则密度大;海水的密度与海水温度呈负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C正确。故选C。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大西洋年平均表层海水性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关于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的含义,组合正确的是( )
A.①—温度,②—密度,③—盐度 B.①—温度,②—盐度,③—密度
C.①—密度,②—温度,③—盐度 D.①—密度,②—盐度,③—温度
12.影响②呈现如图分布规律的根本原因是( )
A.洋流 B.气压 C.经度 D.太阳辐射
13.关于图中①、②、③三者之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②能影响③,③也能影响① B.②能影响③,②不能影响①
C.②不能影响③,也不影响① D.②能影响③,③不能影响①
【答案】11.C 12.D 13.A
【解析】11.海水温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②表示海水温度;副热带海区温度高、蒸发大于降水,盐度由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③表示海水盐度;一般情况下,海水密度由赤道向两极温度逐渐变低,密度则逐渐变大,①表示海水密度。C正确。故选C。
12.海水温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根本原因是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D正确。洋流只能小范围影响海水温度,气压、经度对海水温度影响小。故选D。
13.一般情况下,海水温度高,蒸发大,盐度大;海水盐度的变化,又会导致海水密度的变化,因此②能影响③,③能影响① ,A对。BCD错误。故选A。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4.降水量小于蒸发量的纬度范围是 ( )
A.南北纬10°之间 B.南北纬10°~ 40°
C.南北纬30°~ 60° D.南北纬50°~ 80°
15.设全球降水量、热带蒸发量、温带径流量最大值所在纬度范围分别为①、 ②、③,则海洋表层盐度(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②>③>①
【答案】14.B 15.C
【解析】14.本题可以从两方面判断,一是根据图上方的蒸发量和降水量两条折线的数值大小进行分析判断;二是通过径流量图下方的径流量进行判断(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南北纬10°之间、南北纬40°~ 60°、南北纬50°~ 80°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南北纬10°~ 40°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故选B。
15.从图中可以看出,全球降水量最大值在赤道地区、蒸发量最大值在副热带地区、温带径流量最大值在副极地地区,根据海洋表层盐度从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的纬度分布规律可以判断出②>①>③。故选C。
二、综合题
16.(2019·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是北太平洋局部海域海底地形简图。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①②④三处比较,表层海水温度最低的是_____________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 。
【答案】 ④ 纬度高
【分析】本题以北太平洋局部海域海底地形简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表层水温高低及原因,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图中显示,①、②、④三处中,④地纬度最高,纬度越高,表层海水获得的太阳辐射越少,故表层海水温度最低。②处纬度最低,且受日本暖流影响,表层水温较高。①处纬度明显比④低,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因此表层水温较高。
17.(2021·安徽·高三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海水结冰状况与温度、盐度和水深等因素有关。不同的海湾及同一海湾的不同位置,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差异,海冰面积及其变化有一定差异,辽东湾在渤海中冰情最重,冰期最长。渤海海冰因盐度较低,是海水淡化和利用的良好材料,但成本较高,下图为2017-2018年渤海海冰面积变化示意图,其中初冰期为2017年12月末,融冰期为2018年2月末。
(1)分析说明与渤海湾和莱州湾相比,辽东湾冬季海冰冰情最重的原因。
(2)据图指出辽东湾海冰融冰最晚的地区,并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3)有人建议,可以尝试用海冰覆盖渤海沿岸盐碱地,从而改造良田。请你谈谈对此的看法。
【答案】(1)①纬度位置相对较高,气温最低;②河流淡水汇人较多,盐度较低,更易结冰;③海水深度较浅;④海区相对封团,水体流动性差,受陆地影响较大。
(2)辽东湾中东部,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海冰在中东部海域堆积较厚。
(3)赞同。该地在季缺水有利于缓解旱情;海冰距海岸近,便于开采和运输;海冰是可再生资源,每年均可开采。
反对。运输困难,成本高,难以大规模推广;技术及相关产业配套不完善。
【分析】本题组以渤海湾、莱州湾和辽东湾海冰冰清为情境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和区域海冰资源利用情况等知识,考查三湾冰清对比、海冰融冰时间早晚和海冰利用等问题,突出了读图识图、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等地理素养。
(1)
由图可知,渤海湾和莱州湾相比,辽东湾纬度位置相对较高,气温最低,水温更低;辽东湾有更多条河流流入海湾,淡水汇人较多,海水盐度较低,更易结冰;河流注入多,泥沙沉积,海水深度较浅,更容易结冰;辽东湾海区相对封团,水体流动性差,受陆地影响较大,冬季降温迅速;综上所述,辽东湾更容易结冰,冬季海冰冰情更严重。
(2)
由图示和所学知识推测辽东湾海冰融冰最晚的地区应位于辽东湾中东部海域。该地区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海冰将被西北风推挤到中东部海域堆积,融化更晚。
(3)
观点一般可以从赞同和反对两方面分析。赞同用海冰覆盖渤海沿岸盐碱地,从而改造良田可以从资源条件、开发便利性和益处等角度分析,该地区海冰丰富,且距离海岸近,便于开采和运输;海冰每年都有,是可再生资源,每年均可开采;该地区旱季缺水,利用海冰可以缓解旱情。反对可以从资源开发不便利性、开发难度、成本高等角度分析,海冰开采难度较大,技术及相关产业配套不完善,主要靠人力,从海面上运输到陆地,运输困难,成本高,只适合部分海冰资源丰富地区和沿海地势较为平坦地区,难以大规模推广。
【点睛】
18.(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A、B、C中代表海水温度的是____,代表海水盐度的是____,代表海水密度的是____。
(2)全球海水温度水平分布规律大致是____,主要的影响因素是____;全球海水盐度水平分布规律大致是____。
(3)C线中数值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出现最大值的主要原因是____,在北纬60度比南纬60附近低的原因是____。
(4)B线中数值在北纬60度比南纬60附近____(高或低),主要原因是____。
【答案】(1) A C B
(2) 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太阳辐射 由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
(3) 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陆地径流汇入
(4) 低 北纬60度盐度低于南纬60度
【分析】本题以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的变化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海水的性质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1)
结合所学知识全球海水的温度,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所以A曲线表示海水的温度;全球海水的盐度由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所以C曲线表示海水的盐度;表层海水的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最为密切,一般来说,水温越高,海水密度越低,所以B曲线表示海水的密度。
(2)
海水温度反映海水的冷热状况,太阳辐射是海洋的主要热量来源。结合上题分析,全球海水温度大致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副热带海区所处的纬度较低,水温较高,蒸发量大,而降水较少,所以盐度最高,全球海水盐度大致从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
(3)
C曲线表示海水的盐度随纬度的变化,南北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气温高,蒸发旺盛,盐度最高;北纬60度附近陆地面积大,有大量的陆地淡水注入,稀释了海水,使盐度降低。
(4)
B曲线表示海水的密度,海水的密度会受到海水盐度的影响。由图可知,北纬60度附近海水盐度比南纬60度海水盐度低,因此海水密度比南纬60度附近低。
19.(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海水密度分布规律:
(1)表层海水分布规律(水平分布):________越高,________越大;________海域,密度大致相同。
(2)垂直分布规律: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因________而异。
________海区:一定深度内海水密度基本均匀,往下(一般至1000米深),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迅速增加,再往下则海水密度,随深度变化很小。
________海区: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较小。
海水跃层:________随深度增加而显著变化的水层,因________较大,有利于________的航行。
海水断崖:________随深度增加而显著________,海水浮力突然变小,易造成艇毁人亡。
【答案】 纬度 密度 同纬度 纬度 中低纬度 高纬度 海水密度 浮力 潜艇 海水密度 减小
【详解】从水平分布看,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 ,同纬度海域的海水密度大致相同。在垂直方向上,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因纬度而异。通常情况下,在中低纬度海区,一定深度内海水密度基本均匀,往下(一般至1000米深)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迅速增加,再往下则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很小;在高纬度海区,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较小。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迅速增加的海水层,因浮力较大,有利于潜艇的航行。有时候,该海水层中出现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减小的情况,称为“海中断崖”。潜艇如果遭遇“海中断崖”,因海水浮力突然变小,可能会掉到安全潜水深度以下,造成艇毁人亡。
20.(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红海位于非洲东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盐度超过40‰,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波罗的海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与欧洲大陆之间,盐度不到10‰,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域。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与红海相比,分析波罗的海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域的原因。
【答案】与红海相比,波罗的海所处纬度较高,年均温较低,蒸发较弱;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降水丰沛;注入波罗的海的河流较多,对海水的稀释作用强;海域较为封闭,与盐度较高的大西洋海水交换弱,因此盐度低。
【分析】本题以红海、波罗的海盐度对比为材料,考查了海水盐度知识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由图可知,与红海相比,波罗的海纬度较高,温度较低,蒸发弱;波罗的海水域面积大,海洋性特征更明显,且受西风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降水多;图中能看出众多河流注入波罗的海,淡水大大稀释了海水盐度;波罗的海海域封闭,与盐度较高的大西洋交换不畅。因此波罗的海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域。
【点睛】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 ①气候因素——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气候因素,即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较低,反之较高。②洋流因素——同一纬度海区,有暖流经过盐度偏高;寒流经过盐度偏低。③河流径流注入因素——有大量河水汇入的海区,盐度偏低。 另外,高纬度海区结、融冰量的大小(有结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高;有融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低)、海区的封闭度(海区封闭度越强,盐度会趋于更高或更低)、与附近海区海水的交换量等也能影响到海水的盐度高低。各个因素具有时空不同的变化,因此海水的盐度高低也具有时空的差异。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3.2海水的性质 同步测试(A)(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为北印度洋冬季表层海水盐度(‰)分布示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表层海水盐度整体空间分布特点是( )
①纬度越高盐度越高②经度越大盐度越低
③沿海盐度比远海低④西部盐度比东部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印度半岛东西两侧盐度差异较大,最可能是因为东侧比西侧( )
A.气温高 B.径流多 C.地势高 D.降水多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家住重庆的小明寒假准备去旅游,想在海滨浴场享受一下游泳乐趣。通常表层海水温度在20℃以上时适宜游泳。图为葫芦岛、厦门及西沙海洋站的表层海水多年月平均温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小明最可能选择的旅游地点为( )
A.葫芦岛 B.厦门 C.西沙 D.重庆
4.三地表层海水平均温度差异显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洋流 B.海陆 C.地形 D.纬度
5.(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一艘海轮由印度洋驰入红海,海轮的吃水深度变浅,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水盐度高 B.海水浮力变大
C.船排水体积 D.海水密度变小
6.(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为世界表层海水密度分布图。读图,影响图中密度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海水温度 B.海水盐度 C.海水深度 D.海水运动
7.(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为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盐度和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在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密度最低的地方,海水的( )
A.盐度约为34.6‰ B.温度约为26℃ C.纬度约为5°S D.密度约为1021.5kg/m3
8.(2020·全国·高一课时练习)2月份,下列纬度大致相当的亚热带海区中,海水表面温度较高的是( )
A.北美洲西部沿岸海区 B.亚洲东部沿岸海区
C.南美洲西部沿岸海区 D.澳大利亚东部沿岸海区
9.(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2011年11月29日,中国南极科学考察船“雪龙”号驶抵中山站。读南极科考船航行路线示意图,流经①、②附近海域的洋流,其性质分别是
A.暖流、寒流
B.寒流、暖流
C.暖流、暖流
D.寒流、寒流
10.(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海水的密度( )
A.与海水温度呈正相关,与盐度呈负相关 B.与海水温度呈正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
C.与海水温度呈负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 D.与海水温度呈负相关,与盐度呈负相关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大西洋年平均表层海水性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关于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的含义,组合正确的是( )
A.①—温度,②—密度,③—盐度 B.①—温度,②—盐度,③—密度
C.①—密度,②—温度,③—盐度 D.①—密度,②—盐度,③—温度
12.影响②呈现如图分布规律的根本原因是( )
A.洋流 B.气压 C.经度 D.太阳辐射
13.关于图中①、②、③三者之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②能影响③,③也能影响① B.②能影响③,②不能影响①
C.②不能影响③,也不影响① D.②能影响③,③不能影响①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4.降水量小于蒸发量的纬度范围是 ( )
A.南北纬10°之间 B.南北纬10°~ 40°
C.南北纬30°~ 60° D.南北纬50°~ 80°
15.设全球降水量、热带蒸发量、温带径流量最大值所在纬度范围分别为①、 ②、③,则海洋表层盐度(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②>③>①
二、综合题
16.(2019·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是北太平洋局部海域海底地形简图。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①②④三处比较,表层海水温度最低的是_____________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 。
17.(2021·安徽·高三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海水结冰状况与温度、盐度和水深等因素有关。不同的海湾及同一海湾的不同位置,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差异,海冰面积及其变化有一定差异,辽东湾在渤海中冰情最重,冰期最长。渤海海冰因盐度较低,是海水淡化和利用的良好材料,但成本较高,下图为2017-2018年渤海海冰面积变化示意图,其中初冰期为2017年12月末,融冰期为2018年2月末。
(1)分析说明与渤海湾和莱州湾相比,辽东湾冬季海冰冰情最重的原因。
(2)据图指出辽东湾海冰融冰最晚的地区,并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3)有人建议,可以尝试用海冰覆盖渤海沿岸盐碱地,从而改造良田。请你谈谈对此的看法。
18.(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A、B、C中代表海水温度的是____,代表海水盐度的是____,代表海水密度的是____。
(2)全球海水温度水平分布规律大致是____,主要的影响因素是____;全球海水盐度水平分布规律大致是____。
(3)C线中数值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出现最大值的主要原因是____,在北纬60度比南纬60附近低的原因是____。
(4)B线中数值在北纬60度比南纬60附近____(高或低),主要原因是____。
19.(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海水密度分布规律:
(1)表层海水分布规律(水平分布):________越高,________越大;________海域,密度大致相同。
(2)垂直分布规律: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因________而异。
________海区:一定深度内海水密度基本均匀,往下(一般至1000米深),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迅速增加,再往下则海水密度,随深度变化很小。
________海区: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较小。
海水跃层:________随深度增加而显著变化的水层,因________较大,有利于________的航行。
海水断崖:________随深度增加而显著________,海水浮力突然变小,易造成艇毁人亡。
20.(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红海位于非洲东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盐度超过40‰,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波罗的海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与欧洲大陆之间,盐度不到10‰,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域。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与红海相比,分析波罗的海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域的原因。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