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2.2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及循环同步测试(达标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2.2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及循环同步测试(达标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9-14 10:09:0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2.2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及循环 同步测试(A)(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面甲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③表示外力作用,乙图为某博物馆陈列的岩石标本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乙图中的岩石对应甲图中的( )
A.E B.F C.H D.K
2.甲图中H属于( )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岩浆
3.甲图中的①表示的地质作用是( )
A.重熔再生作用 B.变质作用 C.外力作用 D.冷却凝固作用
【答案】1.D 2.A 3.A
【分析】1.甲图中F来自地幔,应为岩浆;H由岩浆冷却凝固而成,为岩浆岩;由③表示外力作用可知,K为沉积岩;E为变质岩。乙图的岩石中含有化石,应为沉积岩K,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甲图中F来自地幔,应为岩浆;H由岩浆冷却凝固而成,为岩浆岩,A项正确;由③表示外力作用可知,K为沉积岩;E为变质岩,B、C、D项均错误,故选A。
3.据图,在①的作用下,变质岩(E)变为岩浆(F),因此①为重熔再生作用,A项正确;据图沉积岩(K)变为变质岩(E)经过④作用,故④为变质作用,B项错误;据题干可知③为外力作用,C项错误;据图,岩浆(F)通过②作用变为岩浆岩(H),所以②为冷却凝固作用,D项错误,故选A。
【点睛】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判断技巧:(1)第一步:找准岩浆的位置。由循环过程可知,三大岩石经重熔再生作用转化为岩浆,那么在示意图中,有“三个箭头”指向的应是岩浆,(2)第二步:岩浆岩只能由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且岩浆只能生成岩浆岩,所以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应为岩浆岩。(3)各类岩石要重熔再生形成新的岩浆,大多要经过变质作用,因此有两个或以上箭头指向的应为变质岩。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2021年4月江西赣州宁都盆地发现储量巨大的页岩气藏,为赣南打贏脱贫攻坚战提供了资源保障。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宁都盆地页岩气形成于( )
A.板块消亡边界 B.板块生长边界
C.褶皱构造带 D.断层构造带
5.由图推断形成页岩气的岩石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4.C 5.A
【分析】4.宁都盆地位于江西赣州,地处亚欧板块内部,非板块交界地带,AB错误;结合所学可知页岩气存在于背斜构造之中,故C正确,断层构造不利于储存天然气,D错误。
5.结合图文材料及所学岩石圈物质循环相关知识,可判断乙只能由丙转化而来,乙为岩浆岩;甲乙丙都可以转化为丙,丙为岩浆;甲须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才能转化为丁,可知丁为变质岩;甲为沉积岩;结合所学,页岩气富集在沉积岩之中,A正确,BCD错误。
【点睛】地质构造主要分为:一是褶皱,包括背斜和向斜两种形态;其中岩层向上拱起的是背斜,向下弯曲的是向斜。二是断层,包括地垒(断层上升岩层)和地堑(断层下降岩层)两种。
6.(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为重庆奉节的天井峡谷,两壁陡峭如刀切。完成下题。
天井峡谷两侧岩石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可能是( )
A.花岗岩 B.石灰岩 C.大理岩 D.玄武岩
【答案】B
【详解】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的岩石是沉积岩,花岗岩、玄武岩是岩浆岩,A、D错误;石灰岩是沉积岩,B正确;大理岩是变质岩,C错误。故选B。
【点睛】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在罗马尼亚中南部有一种叫Trovants(胶结砂岩)的神奇活石(见下图)。它们的尺寸大小不一,小的只有6到8毫米,大的有10米,喝雨水就能生长,还能自己动。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7.该石头属于( )
A.变质岩 B.喷出岩 C.侵入岩 D.沉积岩
8.促使该石头“生长”的必备自然条件是( )
A.地形 B.气温 C.雨水 D.河流
9.有关该岩石“生长”的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岩石一直受到外力作用 B.该岩石一直受到内力作用
C.先受外力作用后受内力作用 D.先受内力作用后受外力作用
【答案】7.D 8.C 9.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岩石类型及外力作用。
7.依据材料,该神奇活石属于胶结砂岩,砂岩属于沉积岩的一种,D项正确。变质岩的种类有很多,常见的有:板岩、片岩、石英岩、大理岩、千枚岩等,A项错误。喷出岩与侵入岩都属于岩浆岩,BC项错误。故选D。
8.依据材料,该岩石喝雨水就能生长,推出促使该石头“生长”的必备自然条件是雨水,C项正确,ABD项错误。故选C。
9.依据材料,该岩石遇雨水后就会膨胀、变大,移动,雨水作用属于外力作用,A项正确,BCD项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信息的解读与分析。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中的数字表示内、外力作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各数字与地质作用相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固结成岩作用 B.②—冷凝作用 C.③—变质作用 D.④—侵蚀作用
11.④过程最终形成的岩石可能是( )
A.石灰岩 B.玄武岩 C.大理岩 D.砂岩
【答案】10.A 11.B
【分析】10.读图分析可知,①为固结成岩作用,②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作用,③为重熔再生作用,④为冷却凝固作用,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1.读图并结合上题分析可知,④过程为冷却凝固,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喷出岩和侵入岩,代表性岩石分别为玄武岩和花岗岩,B正确。石灰岩、砂岩为沉积岩,大理岩为变质岩,A、C、D错误。故选B。
【点睛】岩浆冷凝形成岩浆岩,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外力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在地壳内部受高温高压作用形成变质岩,然后再重熔形成岩浆。
12.(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中字母、数字代表地质作用。读图,图中图例甲、乙的岩石类型分别是( )
A.变质岩,沉积岩 B.侵入岩,沉积岩
C.沉积岩、变质岩 D.沉积岩,喷出岩
【答案】D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考查 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 力。读图,结合图例可知,甲岩石由沉积物形成, 应为沉积岩,乙岩石由岩浆喷出形成,应为喷出 岩。故本题选D项。
【点睛】
13.(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它建在裂隙发育、岩层近乎水平、颗粒较细的砂岩石壁上,虽历经多次地震,但仍保存至今。千余年来,云冈石窟破坏严重,岩石呈板状脱落。下图示意该石窟景观。修建云冈石窟的岩石属于( )
A.岩浆 B.岩浆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它建在裂隙发育、岩层近乎水平、颗粒较细的砂岩石壁上”,可知修建云冈石窟的岩石为砂岩,因此属于沉积岩。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
14.(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图,指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地质构造A是向斜,B为背斜
B.①、②、③、④四处的岩石最有可能为沉积岩的是①和②
C.A处多为储水构造
D.B处多为储油构造
【答案】B
【详解】读图A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B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故A错误;图中①②处岩石有层理构造为沉积岩;③④附近有岩浆活动,应为岩浆岩和变质岩,B正确;A为背斜为储油的构造,B为向斜为储水的构造,故CD错误,所以该题选B。
【点睛】石油、天然气一般储存在背斜构造中;向斜构造利于储存地下水;断层地带岩石破碎,因此水库和其他工程建筑地基应避免建在断层带上;但断层地带,易被风化侵蚀,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出现泉和湖泊;若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背斜部位,安全、干燥。
15.(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自然界中最多的矿物是( )
A.方解石 B.云母 C.长石 D.石英(二氧化硅)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矿物的储量,熟悉记忆常见矿物解答此题。
【详解】自然界中最多的矿物是石英(二氧化硅)。因此选D。
二、综合题
16.(2020·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地震波E是________,F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
(2)图中分界面A是________,B是________。
(3)在界面B上波速变化:横波________、纵波________。说明地震波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了________态的介质。
(4)图中圈层C是________、D是________、H是________。
(5)物质状态:D层________,H层________。
(6)岩浆主要发源于________层,岩石圈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
【答案】 横波 纵波 在同一种介质中E(横)波比F(纵)波传播的速度较慢或F(纵)波比E(横)波传播的速度较快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消失 减慢 液态 地幔 外核 内核 液态 固态 软流层 地壳 上地幔顶部
【分析】本题通过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分析了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通过判读横波与纵波在不同位置出现的波速突变寻找不连续面,考察学生对于基本知识的掌握水平。
【详解】(1)据图可知E波与F波为地震波,F波波速快可推测为纵波,E波波速较慢应为横波。
(2)据横波与纵波波速的变化,可以将地球内部划分为两个不连续面,其中地下约33千米处横波纵波速度增大,称为莫霍面。地下约2900千米处,横波消失,纵波速度减小,为古登堡面。
(3)据图可发现,在古登堡面时横波速度消失,纵波速度减少,而横波仅能通过固态,因此推测古登堡面以下的外核可能为液态。
(4)依据莫霍面与古登堡面可将地球内部划分为三个圈层,其中莫霍面以上为地壳,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之间为地幔。古登堡面以下为地核。
(5)地核分为外核与内核,外核据横波消失这一观点可推测为液态,内核推测为固态。
(6)岩浆主要发源于软流层,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而岩石圈则包括了地壳和上地幔顶部两部分。
17.(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图,回答问题。
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变形与变位,下面“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
(1)图中石灰岩岩层的年龄比含煤地层的年龄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
(2)A处岩层向上拱起,但地形为向下凹陷的山谷,其成因是________。
(3)图例所示的四种岩层中,不可能找到古生物化石的是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
(4)图示地区计划建造一个大型工程,该工程在选址时,必须避开A,B,C三地中的_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
【答案】 新 石灰岩层分布在含煤地层的上面,其沉积时间较晚 A处为背斜构造,其顶部受到张力作用,岩层比较破碎,容易被侵蚀 花岗岩层 花岗岩属于岩浆岩 C C地地下有断层构造,岩石破碎,地基不稳固,不适合建大型工程
【分析】本题考查地质构造的判断和应用,地质构造分为背斜、向斜、断层,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向斜是储水构造,断层地壳活跃,岩层破碎,不宜建设大型工程。
【详解】(1)读图,根据图中岩层沉积顺序,图中石灰岩岩层的年龄比含煤地层的年龄新,理由是石灰岩层分布在含煤地层的上面,其沉积时间较晚。
(2)A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但地形为向下凹陷的山谷,其成因顶部受到张力作用,岩层比较破碎,容易被侵蚀。
(3)古生物化石存在于沉积岩中,图例所示的四种岩层中,花岗岩为岩浆岩,所以不可能找到古生物化石。
(4)大型工程建设则应尽量避开断层,对应的是C,原因是断层构造,岩石破碎,地基不稳固,不适合建大型工程。
【点睛】如何判断背斜和向斜
1、中间部分是老岩层,两翼是新岩层是背斜;中间部分是新岩层,两翼是老岩层是向斜。
2、看地底岩石的走向,若向上突起则是背斜,向下凹进则是向斜。
一般来说,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但是背斜顶部受到张力作用,岩石易破碎,侵蚀成谷地(如题干中A);向斜顶部受到压力,岩石就会沉积成山(如题干B)。
18.(2021·黑龙江·宾县第二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____波,B表示____波,其判断依据是____。
(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表示____界面,C代表____
(3)图中F处,地震波A完全消失,地震波B减速并继续往深处传播。这说明F面以下的E物质状态为____态,F面是____界面。
(4)____(填字母)层的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G层叫____,H层叫____。
(5)地球的岩石圈是指____和____。
【答案】(1) 纵 横 其判断依据是纵波传播速度快
(2) 莫霍 地壳
(3) 液态或熔融 古登堡
(4) E 外核 内核
(5) 地壳 上地幔顶部
【分析】本题以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为背景材料,涉及到地震波及地球圈层的划分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1)
读图可知,A表示横波,B表示纵波,判断理由是横波慢,纵波快,横波在古登堡界面消失。
(2)
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表示莫霍面,其判断依据是波速加快;C位于莫霍面以上,C代表地壳,它的平均厚度为17千米,主要由岩石组成。
(3)
图中F处,地震波横波A完全消失,地震波纵波B速度减小,并继续往深处传播。这说明F面以下 的物质状态为液态或熔融态,F面是古登堡界面。
(4)
软流层位于上地幔,图中E为地幔;古登堡面一下为地核,地核分为内地核和外地核,所以G层为外核,H层为内核。
(5)
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的部分,由上地幔的顶部和地壳组成。
19.(2021·福建·永安市第三中学高中校高一阶段练习)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____波,B表示____波,其判断依据是____。
(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表示____界面,C代表____,主要由____组成。
(3)图中F面是____界面,在F处,地震波A完全____,地震波B速度____并继续往深处传播。
(4)____(填字母)层的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
【答案】(1) 横 纵 A波波速慢,B波波速快
(2) 莫霍 地壳 岩石
(3) 古登堡 消失 突然下降
(4)E
【分析】本题以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为材料,涉及地震波和地球内部圈层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纵波传播速度快,横波传播速度慢,图中A、B表示地震波,A波速度慢,B波速度快,且纵波可以通过介质更多,则A表示横波,B表示纵波。
(2)在莫霍界面,由于组成物质密度加大,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突然加快,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处横波与纵波速度均增加,应表示莫霍面。C位于代表与莫霍面之间,为地壳,主要由岩石组成。
(3)图中F处,地震波A完全消失,地震波B速度减慢并继续往深处传播。这说明F面以上的E物质状态为固态,以下为非固态,F面是古登堡界面。
(4)在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图中E层位于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之间,代表地幔。
20.(2021·湖南·永州湖师大附属高阳高级中学有限公司高二阶段练习)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分别代表________和________。
(2)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中,表示分别表示的地质作用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3)下列属于甲岩石的是( )
A.石灰岩 B.大理岩 C.玄武岩 D.砂岩
【答案】(1) 岩浆岩 变质岩
(2) 冷却凝固 固结成岩 变质作用 重熔再生
(3)C
【分析】本题以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岩浆上升冷却凝固作用只能形成岩浆岩,故甲为岩浆岩。岩浆岩和沉积岩都可以经过变质作用转化为变质岩,故乙为变质岩。
(2)岩浆经过上升冷却凝固作用转化为岩浆岩.故①表示冷却凝固作用。各类岩石经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外力作用转化为沉积岩,故表示固结成岩作用的是②;③从沉积岩到变质岩的地质作用是变质作用,故表示变质作用的是③;④表示从各类岩石到岩浆的地质作用是重熔再生或熔融,故表示重熔再生作用的是④。
(3)读图可知,甲是岩浆冷却凝固形成,故甲为岩浆岩。岩浆岩分为侵入岩与喷出岩,选项中玄武岩属于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的喷出岩,C正确;石灰岩、砂岩是沉积岩,大理岩是变质岩,A、B、D错误。故选C。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2.2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及循环 同步测试(A)(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面甲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③表示外力作用,乙图为某博物馆陈列的岩石标本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乙图中的岩石对应甲图中的( )
A.E B.F C.H D.K
2.甲图中H属于( )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岩浆
3.甲图中的①表示的地质作用是( )
A.重熔再生作用 B.变质作用 C.外力作用 D.冷却凝固作用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2021年4月江西赣州宁都盆地发现储量巨大的页岩气藏,为赣南打贏脱贫攻坚战提供了资源保障。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宁都盆地页岩气形成于( )
A.板块消亡边界 B.板块生长边界
C.褶皱构造带 D.断层构造带
5.由图推断形成页岩气的岩石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为重庆奉节的天井峡谷,两壁陡峭如刀切。完成下题。
天井峡谷两侧岩石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可能是( )
A.花岗岩 B.石灰岩 C.大理岩 D.玄武岩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在罗马尼亚中南部有一种叫Trovants(胶结砂岩)的神奇活石(见下图)。它们的尺寸大小不一,小的只有6到8毫米,大的有10米,喝雨水就能生长,还能自己动。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7.该石头属于( )
A.变质岩 B.喷出岩 C.侵入岩 D.沉积岩
8.促使该石头“生长”的必备自然条件是( )
A.地形 B.气温 C.雨水 D.河流
9.有关该岩石“生长”的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岩石一直受到外力作用 B.该岩石一直受到内力作用
C.先受外力作用后受内力作用 D.先受内力作用后受外力作用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中的数字表示内、外力作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各数字与地质作用相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固结成岩作用 B.②—冷凝作用 C.③—变质作用 D.④—侵蚀作用
11.④过程最终形成的岩石可能是( )
A.石灰岩 B.玄武岩 C.大理岩 D.砂岩
12.(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中字母、数字代表地质作用。读图,图中图例甲、乙的岩石类型分别是( )
A.变质岩,沉积岩 B.侵入岩,沉积岩
C.沉积岩、变质岩 D.沉积岩,喷出岩
13.(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它建在裂隙发育、岩层近乎水平、颗粒较细的砂岩石壁上,虽历经多次地震,但仍保存至今。千余年来,云冈石窟破坏严重,岩石呈板状脱落。下图示意该石窟景观。修建云冈石窟的岩石属于( )
A.岩浆 B.岩浆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14.(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图,指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地质构造A是向斜,B为背斜
B.①、②、③、④四处的岩石最有可能为沉积岩的是①和②
C.A处多为储水构造
D.B处多为储油构造
15.(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自然界中最多的矿物是( )
A.方解石 B.云母 C.长石 D.石英(二氧化硅)
二、综合题
16.(2020·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地震波E是________,F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
(2)图中分界面A是________,B是________。
(3)在界面B上波速变化:横波________、纵波________。说明地震波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了________态的介质。
(4)图中圈层C是________、D是________、H是________。
(5)物质状态:D层________,H层________。
(6)岩浆主要发源于________层,岩石圈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
17.(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图,回答问题。
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变形与变位,下面“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
(1)图中石灰岩岩层的年龄比含煤地层的年龄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
(2)A处岩层向上拱起,但地形为向下凹陷的山谷,其成因是________。
(3)图例所示的四种岩层中,不可能找到古生物化石的是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
(4)图示地区计划建造一个大型工程,该工程在选址时,必须避开A,B,C三地中的_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
18.(2021·黑龙江·宾县第二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____波,B表示____波,其判断依据是____。
(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表示____界面,C代表____
(3)图中F处,地震波A完全消失,地震波B减速并继续往深处传播。这说明F面以下的E物质状态为____态,F面是____界面。
(4)____(填字母)层的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G层叫____,H层叫____。
(5)地球的岩石圈是指____和____。
19.(2021·福建·永安市第三中学高中校高一阶段练习)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____波,B表示____波,其判断依据是____。
(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表示____界面,C代表____,主要由____组成。
(3)图中F面是____界面,在F处,地震波A完全____,地震波B速度____并继续往深处传播。
(4)____(填字母)层的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
20.(2021·湖南·永州湖师大附属高阳高级中学有限公司高二阶段练习)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分别代表________和________。
(2)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中,表示分别表示的地质作用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3)下列属于甲岩石的是( )
A.石灰岩 B.大理岩 C.玄武岩 D.砂岩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