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邹岗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暑期学业监测历史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邹岗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暑期学业监测历史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13 23:30:49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邹岗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暑期学业监测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2九上·孝昌开学考)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那么下列关于古埃及文明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古埃及科学和文化成就较高,突出成就之一是太阳历
②金字塔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③古埃及的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④古埃及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是因为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2022九上·孝昌开学考)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产生的。其中两河流域的文明成就是(  )
A.通过了一系列的民主改革
B.制定了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
C.修建了呈角锥体壮的法老陵墓
D.确定了贵贱分明的四等级制度
3.(2022九上·孝昌开学考)印度河很早就进入了文明时代,使人类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下列不属于古印度文明成就的是(  )
类别 成就 类别 成就
A.历法 太阳历 B.数学 创造了阿拉伯数字
C.城市 修建了华氏城 D.宗教 创立了佛教
A.A B.B C.C D.D
4.(2022九上·孝昌开学考)如图是亚非两大文明古国,在其古文明发展史上有诸多相似点,关于它们相似点的论述,正确的是(  )
A.发源于世界著名的大河流域
B.产生了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宗教
C.公元前36世纪时出现了国家
D.打败了外族入侵,延续了文明
5.(2022九上·孝昌开学考)古代希腊文明的地理特点是(  )
A.发源于内陆地区 B.发源于大河流域
C.以高山为中心 D.以海洋为中心
6.(2022九上·孝昌开学考)关于古希腊的民主政治,苏格拉底说:“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雇一位舵手、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这段话(  )
A.认为抽签选举危害性很小
B.揭示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
C.高度评价了雅典的民主政治
D.说明没有人愿意通过抽签参与政治
7.(2022九上·孝昌开学考)《十二铜表法》规定:“利息不得超过一分,超过的处高利贷者四倍于超过额的罚金”、“对自己承认或长官判决的债务,有30天的法定宽限期”。这些条款(  )
A.保留了习惯法的条文 B.维护了借贷双方的平等权利
C.否认了高利贷的存在 D.体现了对平民利益一定的保护
8.(2022九上·孝昌开学考)下列两幅图片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
图一 罗马大竞技场遗址外景 图二 帕特农神庙遗址
A.古代罗马的标志性建筑 B.古代希腊的标志性建筑
C.古代西方的建筑艺术 D.古代神庙的建筑艺术
9.(2022九上·孝昌开学考)马克思曾说:“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下列史实能证明或反映这条规律的是(  )
A.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建立种姓制度
B.法兰克国王克洛维皈依基督教
C.亚历山大东征建立希腊式城市
D.查士丁尼组织编纂《罗马民法大全》
10.(2022九上·孝昌开学考)《诗经》中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西欧流传着一句名言:“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臣子只需向上一等级分封者纳贡
B.中国天子只能派遣下一等级随从作战
C.西欧国王只能管辖下一等级的受封者
D.西欧所有封臣都要向国王纳贡服兵役
11.(2022九上·孝昌开学考)中世纪的西欧,两个相距仅几十英里的地方,一个地方有大量的粮食,另一个地方却正在遭受饥饿,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庄园经济封闭和自给自足 B.国王严格限制粮食贸易
C.西欧出现了封君封臣制度 D.奥斯曼帝国控制了商路
12.“中世纪西欧城市向封建领主纳税,封建领主放弃对城市的统治权和司法权……城市管理人员由市民选举产生。”材料反映了中世纪西欧城市(  )
A.封建社会等级森严 B.初步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C.完全摆脱了封建统治 D.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
13.(2022九上·孝昌开学考)13世纪后期,在英格兰的阿尔鲁斯,法庭全体人员要求领主应召前来答复他的一个佃农,是否依据国王的令状对该佃户提起诉讼,在下一次法庭上,领主因未出席法庭而被扣押财物。这表明庄园法庭(  )
A.依据习惯法进行裁决 B.适当限制领主的特权
C.始终维护佃农的权益 D.旨在维护领主的利益
14.(2022九上·孝昌开学考)《查士丁尼法典》承袭万民法,承认奴隶处于主人的权利之下,主人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但其中又规定,主人是非依法不得“毫无理由的杀害自己的奴隶”,并且要求主人“善待”自己的奴隶。材料说明《查士丁尼法典》(  )
A.废除了奴隶制 B.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C.维护皇帝的专制权力 D.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第24题10分,第25题12分,第26题10分,共32分。
15.(2022九上·孝昌开学考)【文明的多样性】
材料一:
图一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局部图 图二 伯里克利
材料二:在历史上用野蛮的办法冲击了先进文明而被先进文明同化了的例子是不少的。罗马打到希腊,把希腊变成自己的一个省,但是希腊的文明影响了罗马的文明,是被征服者影响了征服者。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幅图片体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哪一阶段。请从政治文明的角度对比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人类文明的发展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16.(2022九上·孝昌开学考)【西欧庄园和西欧城市的兴起】
材料一:为领主提供劳役是佃户的基本义务。劳役量的多少主要依据佃户份地的大小来确定,而且是按照惯例相对固定的,领主不得随意增加。佃户为领主进行的劳动和为自己进行的劳动是分开的。佃户可以独立耕作份地,维持生活。佃户使用领主的磨坊、酿酒机、面包炉等,都必须缴纳使用费。
材料二:手工工匠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他们一般是从农村的农民转变而来的。很多人进入城市以前还是农奴,一旦进入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了市民的身份,从此享受自由,领主无权强迫他们重新变成农奴……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逐渐形成。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1)归纳材料一中,西欧庄园里的佃户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请你说说,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和影响。
17.(2022九上·孝昌开学考)【开放与保守】
宁宁在“历史知识进校园”活动中承担“开放推动社会进步,保守导致落后”展板的设计任务,通过搜集整理,摘抄出如下资料:
一支从长安出发的和平使者,开始打通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15世纪初的明代,一位中国著名的航海家从刘家港出发......这些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使用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依靠的不是船坚炮利,而是宝船和友谊。
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当时西方的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又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限制对外贸易。
拜占庭人显然认为他们的职责仅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和做法持续了若干个世纪。在以后的岁月里,它不仅在同宗的基督教兄弟——代表着一种新文明扩张势力的西欧十字军进攻面前显得无能为力,而且在新崛起的伊斯兰扩张势力的打击之下也是束手无策。
游牧民族的征战使古老的农耕文明受到巨大冲击,甚至遭到毁灭,如日耳曼人和蒙古人。阿拉伯人则不同,他们在吸收融合被征服地区文明的基础上,创造出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灿烂的精神文明,并在东西方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处于黑暗之中的西方重新找回失落的文明,点燃文艺复兴的熊熊烈焰,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时代。
请为宁宁同学提供设计展板的建议,需提炼主题,选取材料,并论证所选材料与主题之间的联系。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古埃及科学和文化成就较高,突出成就之一是太阳历、金字塔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是因为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故C①②④正确;
楔形文字是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创造的,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③错误,故AB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古埃及文明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古埃及文明发源于尼罗河流域,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2.【答案】B
【知识点】《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两河流域的文明成果是制定了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他在位时,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故B符合题意;
古希腊伯里克利通过了一系列的民主改革,使古希腊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故A不符合题意;
法老陵墓使古埃及的,故C不符合题意;
古印度确定了贵贱分明的四等级制度,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3.【答案】A
【知识点】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创造阿拉伯数字、修建了华氏城、创立了佛教是古代印度文明成果。太阴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古印度文明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佛教由古印度的释迦牟尼(乔达摩·悉达多)在大约西元前6世纪建立,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列为世界三大宗教。古印度人创造发明了0至9十个数字符号,经阿拉伯人改造后传入欧洲,被误称为“阿拉伯数字”。
4.【答案】A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印度河和恒河孕育了古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均发源于世界著名大河流域,故A符合题意;
古印度产生了具有世界性影响宗教佛教,非洲未产生世界性宗教,故B不符合题意;
只有古埃及公元前36世纪出现了国家,故C不符合题意;
古埃及和古印度文明均中断,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亚非文明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古代亚非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大河文明。
5.【答案】D
【知识点】古希腊的城邦
【解析】【分析】古代希腊文明的地理特点是以海洋为中心。公元前2000年左右,爱琴文明发祥于克里特岛,后来文明中心移至希腊半岛,出现迈锡尼文明。克里特岛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合称爱琴文明,历史约800年,它是古希腊文明的开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代希腊属于蓝色的地中海文明。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古希腊文明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古希腊文明发源于地中海域,属于海洋文明。
6.【答案】B
【知识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雇一位舵手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及所学知识可知,这段话表明雅典的民主是直接民主,是抽签的方法进行选举,苏格拉底反对直接民主选举,材料的是在强调抽签的危害性,实质上也就是揭示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雅典民主政治是少数人的民主,当时真正享有民主权力的,还局限于人数不多的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被排除在政治生活之外,广大奴隶根本不被当人看待,自然没有公民权可言。
7.【答案】D
【知识点】古代欧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利息不得超过一分,超过的处高利贷者四倍于超过额的罚金”、“对自己承认或长官判决的债务,有30天的法定宽限期”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对债务人债务和利息的保护,说明《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对平民利益的保护,故D符合题意;
材料没有体现习惯法的特点,故A不符合题意;
B项中平等权利说法不符合史实,故B不符合题意;
强调利息的利率,说明并没有否定高利贷的存在,故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十二铜表法》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十二铜表法》基本上仍是按旧有习惯法制定,还是维护贵族奴隶主的利益,但它对奴隶主私有制、家长制、继承、债务和刑法、诉讼程序等方面都作了规定,限制了贵族法官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的权力。
8.【答案】C
【知识点】古代欧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分析】 图一罗马大竞技场反映的是古罗马的标志性建筑,但是图二帕特农神庙反映的是古希腊的标志性建筑,因此AB不是两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故AB不符合题意;
图一罗马大竞技场反映的是古罗马的标志性建筑,图二帕特农神庙反映的是古希腊的标志性建筑,两者都反映了古代西方的古典建筑艺术,故C符合题意;
图二帕特农神庙反映的是古代神庙建筑技术,但是图一罗马大竞技场是古罗马帝国专供奴隶主、贵族和自由民观看斗兽或奴隶角斗的地方,并不是神庙建筑,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古希腊罗马文化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对后世的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神庙,神庙四周以廊柱环绕,柱身有粗有细,雅典帕特农神庙是典型代表。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如石拱门,穹顶等,既坚固结实,又华丽宏伟。
9.【答案】B
【知识点】法兰克王国的建立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并结合所学知识,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被称为“蛮族王国”,其中最为强大的是481年建立在高卢地区的法兰克王国。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克洛维,是当时很有远见和才干的国王。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在他的带动下,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了基督教。克洛维保留了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自己的亲兵和官吏。这样就取得了罗马教会、信基督教的高卢罗马人和部下的广泛支持。克洛维统治时期,法兰克王国不断扩张。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法兰克王国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克洛维,他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在他的带动下,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了基督教。
10.【答案】C
【知识点】封君与封臣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结合所学知识,每个领主只管辖自己的附庸,无权管辖自己附庸的附庸,从而体现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11世纪时,这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西欧国王只能管辖下一等级的受封者,故C符合题意;
“中国臣子只需向,上一等级分封制纳贡“、“中国天子只能派遣下一等级繁荣随从作战”说法不正确,故AB不符合题意;
西欧向国王纳贡服兵役只能是其下一等级,而不是西欧所有的封臣,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封君封臣制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下,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11.【答案】A
【知识点】西欧庄园的概况及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庄园制经济的封闭、分散,导致中世纪欧洲各地丰荒不通,人们的经济文化联系很少,故A符合题意;
限制粮食贸易、奥斯曼人控制商路破坏商业环境,都不是造成各国物资无法流通的根本原因,故BD不符合题意;
封君封臣制度与材料没有必然联系,故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西欧庄园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庄园是中世纪西欧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
12.【答案】D
【知识点】西欧城市的兴起;西欧城市居民的身份
【解析】【分析】根据“ 封建领主放弃对城市的统治权和司法权”“城市管理人员由市民选举产生",并联系所学可知,中世纪西欧城市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
A:封建社会等级森严,这一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B:中世纪西欧城市没有确立资本主义制度,该项错误,排除;
C:中世纪取得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城市贵族一般也都是国王的支持者,该项错误,排除;
D: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世纪的西欧城市,只需识记知识点即可。
13.【答案】B
【知识点】庄园法庭的特点及作用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法庭全体人员要求领主应召前来答复他的一个佃农,是否依据国王的令状对该佃户提起诉讼,在下一次法庭上,领主因未出席法庭而被扣押财物。”可知,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西欧庄园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庄园法庭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14.【答案】D
【知识点】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关键信息“主人非依法不得‘毫无理由的杀害自己的奴隶’,并且要求主人‘善待’自己的奴隶”可知,材料说明奴隶不能毫无理由的被杀害,主人要“善待”自己的奴隶,可见《查士丁尼法典》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查士丁尼法典》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同时把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为《法学汇纂》,又编成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法理概要》。后来,查士丁尼又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新法典》。以上这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
15.【答案】(1)阶段:奴隶社会。历史信息:图一反映的是大河文明的奴隶制专制政治,图二反映的是海洋文明的奴隶制民主政治;两幅图片反映的政治制度都是建立在奴隶制的基础上,都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2)材料一:多元性、差异性或地域性。材料二:文明的交融或包容性。
【知识点】《汉谟拉比法典》;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法典,目的是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也随之发展到高峰。两幅图片体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奴隶社会阶段。图一反映的是大河文明的奴隶制专制政治,图二反映的是海洋文明的奴隶制民主政治;两幅图片反映的政治制度都是建立在奴隶制的基础上,都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2)根据材料一可知,人类文明的发展呈现出多元性、差异性或地域性的特点。根据材料二“希腊的文明影响了罗马的文明,是被征服者影响了征服者。”可知,人类文明的发展呈现出文明的交融或包容性的特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汉谟拉比法典》、雅典民主政治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分析及应用知识的能力。《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雅典民主政治的核心是广大公民直接参与的,这种先进的古代政治制度,推动了雅典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进步性。同时,它对日后的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制度的演进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过,当时真正享有民主权力的,还局限于人数不多的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被排除在政治生活之外。
16.【答案】(1)权利:①佃户可以独立耕作份地,维持生活;②佃户可以使用领主的磨坊、酿酒机、面包炉等。义务:①为领主提供劳役;②佃户使用领主的磨坊、酿酒机、面包炉等,都必须缴纳使用费。
(2)原因: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影响:①市民享有自由,越来越多的农奴逃离庄园,进入城市,促进了城市的发展;②市民阶层逐渐形成;③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知识点】西欧庄园的概况及性质;西欧城市的兴起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劳役量的多少主要依据佃户份地的大小来确定”得出佃户可以独立耕作份地,维持生活;根据“佃户使用领主的磨坊、酿酒机、面包炉等,都必须缴纳使用费”得出佃户可以使用领主的磨坊,酿酒机,面包炉等。义务:根据“为领主提供劳役是佃户的基本义务”得出为领主提供劳役;根据“佃户使用领主的磨坊、酿酒机、面包炉等,都必须缴纳使用费”得出佃户使用领主的磨坊,酿酒机,面包炉等,都必须缴纳使用费。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是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西欧城市兴起,市民享有自由,越来越多的农奴逃离庄园,进入城市,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市民阶层逐渐形成;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西欧庄园、西欧城市的兴起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分析及应用知识的能力。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庄园是中世纪西欧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起来,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
17.【答案】论述:张骞于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促进了西汉与西域各族的友好交往,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郑和七下西洋,从刘家港出发,穿越马六甲海峡,横渡印度洋,先后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郑和七下西洋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宣扬了中国的国威,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在全球化趋势加强的今天,我国与其它国家的联系日益密切,我们也要坚持对外开放,不断进步,不断增强综合国力。
【知识点】张骞的历史贡献;郑和下西洋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一支从长安出发的和平使者,开始打通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15世纪初的明代,一位中国著名的航海家从刘家港出发......这些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使用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依靠的不是船坚炮利,而是宝船和友谊。”可知,反映的是开放推动社会进步。提炼主题为“开放则兴,坚持对外开放”。论述:张骞于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促进了西汉与西域各族的友好交往,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郑和七下西洋,从刘家港出发,穿越马六甲海峡,横渡印度洋,先后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郑和七下西洋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宣扬了中国的国威,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在全球化趋势加强的今天,我国与其它国家的联系日益密切,我们也要坚持对外开放,不断进步,不断增强综合国力。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张骞通西域、郑和下西洋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张骞通西域,促进了西域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汉族人民和西域各族人民的生活。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来往。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邹岗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暑期学业监测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2九上·孝昌开学考)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那么下列关于古埃及文明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古埃及科学和文化成就较高,突出成就之一是太阳历
②金字塔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③古埃及的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④古埃及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是因为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C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古埃及科学和文化成就较高,突出成就之一是太阳历、金字塔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是因为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故C①②④正确;
楔形文字是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创造的,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③错误,故AB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古埃及文明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古埃及文明发源于尼罗河流域,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2.(2022九上·孝昌开学考)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产生的。其中两河流域的文明成就是(  )
A.通过了一系列的民主改革
B.制定了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
C.修建了呈角锥体壮的法老陵墓
D.确定了贵贱分明的四等级制度
【答案】B
【知识点】《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两河流域的文明成果是制定了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他在位时,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故B符合题意;
古希腊伯里克利通过了一系列的民主改革,使古希腊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故A不符合题意;
法老陵墓使古埃及的,故C不符合题意;
古印度确定了贵贱分明的四等级制度,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3.(2022九上·孝昌开学考)印度河很早就进入了文明时代,使人类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下列不属于古印度文明成就的是(  )
类别 成就 类别 成就
A.历法 太阳历 B.数学 创造了阿拉伯数字
C.城市 修建了华氏城 D.宗教 创立了佛教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识点】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创造阿拉伯数字、修建了华氏城、创立了佛教是古代印度文明成果。太阴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古印度文明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佛教由古印度的释迦牟尼(乔达摩·悉达多)在大约西元前6世纪建立,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列为世界三大宗教。古印度人创造发明了0至9十个数字符号,经阿拉伯人改造后传入欧洲,被误称为“阿拉伯数字”。
4.(2022九上·孝昌开学考)如图是亚非两大文明古国,在其古文明发展史上有诸多相似点,关于它们相似点的论述,正确的是(  )
A.发源于世界著名的大河流域
B.产生了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宗教
C.公元前36世纪时出现了国家
D.打败了外族入侵,延续了文明
【答案】A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印度河和恒河孕育了古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均发源于世界著名大河流域,故A符合题意;
古印度产生了具有世界性影响宗教佛教,非洲未产生世界性宗教,故B不符合题意;
只有古埃及公元前36世纪出现了国家,故C不符合题意;
古埃及和古印度文明均中断,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亚非文明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古代亚非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大河文明。
5.(2022九上·孝昌开学考)古代希腊文明的地理特点是(  )
A.发源于内陆地区 B.发源于大河流域
C.以高山为中心 D.以海洋为中心
【答案】D
【知识点】古希腊的城邦
【解析】【分析】古代希腊文明的地理特点是以海洋为中心。公元前2000年左右,爱琴文明发祥于克里特岛,后来文明中心移至希腊半岛,出现迈锡尼文明。克里特岛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合称爱琴文明,历史约800年,它是古希腊文明的开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代希腊属于蓝色的地中海文明。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古希腊文明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古希腊文明发源于地中海域,属于海洋文明。
6.(2022九上·孝昌开学考)关于古希腊的民主政治,苏格拉底说:“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雇一位舵手、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这段话(  )
A.认为抽签选举危害性很小
B.揭示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
C.高度评价了雅典的民主政治
D.说明没有人愿意通过抽签参与政治
【答案】B
【知识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雇一位舵手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及所学知识可知,这段话表明雅典的民主是直接民主,是抽签的方法进行选举,苏格拉底反对直接民主选举,材料的是在强调抽签的危害性,实质上也就是揭示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雅典民主政治是少数人的民主,当时真正享有民主权力的,还局限于人数不多的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被排除在政治生活之外,广大奴隶根本不被当人看待,自然没有公民权可言。
7.(2022九上·孝昌开学考)《十二铜表法》规定:“利息不得超过一分,超过的处高利贷者四倍于超过额的罚金”、“对自己承认或长官判决的债务,有30天的法定宽限期”。这些条款(  )
A.保留了习惯法的条文 B.维护了借贷双方的平等权利
C.否认了高利贷的存在 D.体现了对平民利益一定的保护
【答案】D
【知识点】古代欧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利息不得超过一分,超过的处高利贷者四倍于超过额的罚金”、“对自己承认或长官判决的债务,有30天的法定宽限期”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对债务人债务和利息的保护,说明《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对平民利益的保护,故D符合题意;
材料没有体现习惯法的特点,故A不符合题意;
B项中平等权利说法不符合史实,故B不符合题意;
强调利息的利率,说明并没有否定高利贷的存在,故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十二铜表法》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十二铜表法》基本上仍是按旧有习惯法制定,还是维护贵族奴隶主的利益,但它对奴隶主私有制、家长制、继承、债务和刑法、诉讼程序等方面都作了规定,限制了贵族法官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的权力。
8.(2022九上·孝昌开学考)下列两幅图片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
图一 罗马大竞技场遗址外景 图二 帕特农神庙遗址
A.古代罗马的标志性建筑 B.古代希腊的标志性建筑
C.古代西方的建筑艺术 D.古代神庙的建筑艺术
【答案】C
【知识点】古代欧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分析】 图一罗马大竞技场反映的是古罗马的标志性建筑,但是图二帕特农神庙反映的是古希腊的标志性建筑,因此AB不是两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故AB不符合题意;
图一罗马大竞技场反映的是古罗马的标志性建筑,图二帕特农神庙反映的是古希腊的标志性建筑,两者都反映了古代西方的古典建筑艺术,故C符合题意;
图二帕特农神庙反映的是古代神庙建筑技术,但是图一罗马大竞技场是古罗马帝国专供奴隶主、贵族和自由民观看斗兽或奴隶角斗的地方,并不是神庙建筑,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古希腊罗马文化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对后世的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神庙,神庙四周以廊柱环绕,柱身有粗有细,雅典帕特农神庙是典型代表。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如石拱门,穹顶等,既坚固结实,又华丽宏伟。
9.(2022九上·孝昌开学考)马克思曾说:“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下列史实能证明或反映这条规律的是(  )
A.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建立种姓制度
B.法兰克国王克洛维皈依基督教
C.亚历山大东征建立希腊式城市
D.查士丁尼组织编纂《罗马民法大全》
【答案】B
【知识点】法兰克王国的建立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并结合所学知识,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被称为“蛮族王国”,其中最为强大的是481年建立在高卢地区的法兰克王国。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克洛维,是当时很有远见和才干的国王。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在他的带动下,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了基督教。克洛维保留了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自己的亲兵和官吏。这样就取得了罗马教会、信基督教的高卢罗马人和部下的广泛支持。克洛维统治时期,法兰克王国不断扩张。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法兰克王国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克洛维,他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在他的带动下,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了基督教。
10.(2022九上·孝昌开学考)《诗经》中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西欧流传着一句名言:“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臣子只需向上一等级分封者纳贡
B.中国天子只能派遣下一等级随从作战
C.西欧国王只能管辖下一等级的受封者
D.西欧所有封臣都要向国王纳贡服兵役
【答案】C
【知识点】封君与封臣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结合所学知识,每个领主只管辖自己的附庸,无权管辖自己附庸的附庸,从而体现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11世纪时,这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西欧国王只能管辖下一等级的受封者,故C符合题意;
“中国臣子只需向,上一等级分封制纳贡“、“中国天子只能派遣下一等级繁荣随从作战”说法不正确,故AB不符合题意;
西欧向国王纳贡服兵役只能是其下一等级,而不是西欧所有的封臣,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封君封臣制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下,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11.(2022九上·孝昌开学考)中世纪的西欧,两个相距仅几十英里的地方,一个地方有大量的粮食,另一个地方却正在遭受饥饿,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庄园经济封闭和自给自足 B.国王严格限制粮食贸易
C.西欧出现了封君封臣制度 D.奥斯曼帝国控制了商路
【答案】A
【知识点】西欧庄园的概况及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庄园制经济的封闭、分散,导致中世纪欧洲各地丰荒不通,人们的经济文化联系很少,故A符合题意;
限制粮食贸易、奥斯曼人控制商路破坏商业环境,都不是造成各国物资无法流通的根本原因,故BD不符合题意;
封君封臣制度与材料没有必然联系,故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西欧庄园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庄园是中世纪西欧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
12.“中世纪西欧城市向封建领主纳税,封建领主放弃对城市的统治权和司法权……城市管理人员由市民选举产生。”材料反映了中世纪西欧城市(  )
A.封建社会等级森严 B.初步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C.完全摆脱了封建统治 D.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
【答案】D
【知识点】西欧城市的兴起;西欧城市居民的身份
【解析】【分析】根据“ 封建领主放弃对城市的统治权和司法权”“城市管理人员由市民选举产生",并联系所学可知,中世纪西欧城市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
A:封建社会等级森严,这一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B:中世纪西欧城市没有确立资本主义制度,该项错误,排除;
C:中世纪取得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城市贵族一般也都是国王的支持者,该项错误,排除;
D: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世纪的西欧城市,只需识记知识点即可。
13.(2022九上·孝昌开学考)13世纪后期,在英格兰的阿尔鲁斯,法庭全体人员要求领主应召前来答复他的一个佃农,是否依据国王的令状对该佃户提起诉讼,在下一次法庭上,领主因未出席法庭而被扣押财物。这表明庄园法庭(  )
A.依据习惯法进行裁决 B.适当限制领主的特权
C.始终维护佃农的权益 D.旨在维护领主的利益
【答案】B
【知识点】庄园法庭的特点及作用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法庭全体人员要求领主应召前来答复他的一个佃农,是否依据国王的令状对该佃户提起诉讼,在下一次法庭上,领主因未出席法庭而被扣押财物。”可知,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西欧庄园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庄园法庭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14.(2022九上·孝昌开学考)《查士丁尼法典》承袭万民法,承认奴隶处于主人的权利之下,主人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但其中又规定,主人是非依法不得“毫无理由的杀害自己的奴隶”,并且要求主人“善待”自己的奴隶。材料说明《查士丁尼法典》(  )
A.废除了奴隶制 B.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C.维护皇帝的专制权力 D.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
【答案】D
【知识点】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关键信息“主人非依法不得‘毫无理由的杀害自己的奴隶’,并且要求主人‘善待’自己的奴隶”可知,材料说明奴隶不能毫无理由的被杀害,主人要“善待”自己的奴隶,可见《查士丁尼法典》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查士丁尼法典》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同时把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为《法学汇纂》,又编成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法理概要》。后来,查士丁尼又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新法典》。以上这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第24题10分,第25题12分,第26题10分,共32分。
15.(2022九上·孝昌开学考)【文明的多样性】
材料一:
图一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局部图 图二 伯里克利
材料二:在历史上用野蛮的办法冲击了先进文明而被先进文明同化了的例子是不少的。罗马打到希腊,把希腊变成自己的一个省,但是希腊的文明影响了罗马的文明,是被征服者影响了征服者。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幅图片体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哪一阶段。请从政治文明的角度对比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人类文明的发展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答案】(1)阶段:奴隶社会。历史信息:图一反映的是大河文明的奴隶制专制政治,图二反映的是海洋文明的奴隶制民主政治;两幅图片反映的政治制度都是建立在奴隶制的基础上,都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2)材料一:多元性、差异性或地域性。材料二:文明的交融或包容性。
【知识点】《汉谟拉比法典》;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法典,目的是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也随之发展到高峰。两幅图片体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奴隶社会阶段。图一反映的是大河文明的奴隶制专制政治,图二反映的是海洋文明的奴隶制民主政治;两幅图片反映的政治制度都是建立在奴隶制的基础上,都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2)根据材料一可知,人类文明的发展呈现出多元性、差异性或地域性的特点。根据材料二“希腊的文明影响了罗马的文明,是被征服者影响了征服者。”可知,人类文明的发展呈现出文明的交融或包容性的特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汉谟拉比法典》、雅典民主政治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分析及应用知识的能力。《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雅典民主政治的核心是广大公民直接参与的,这种先进的古代政治制度,推动了雅典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进步性。同时,它对日后的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制度的演进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过,当时真正享有民主权力的,还局限于人数不多的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被排除在政治生活之外。
16.(2022九上·孝昌开学考)【西欧庄园和西欧城市的兴起】
材料一:为领主提供劳役是佃户的基本义务。劳役量的多少主要依据佃户份地的大小来确定,而且是按照惯例相对固定的,领主不得随意增加。佃户为领主进行的劳动和为自己进行的劳动是分开的。佃户可以独立耕作份地,维持生活。佃户使用领主的磨坊、酿酒机、面包炉等,都必须缴纳使用费。
材料二:手工工匠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他们一般是从农村的农民转变而来的。很多人进入城市以前还是农奴,一旦进入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了市民的身份,从此享受自由,领主无权强迫他们重新变成农奴……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逐渐形成。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1)归纳材料一中,西欧庄园里的佃户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请你说说,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和影响。
【答案】(1)权利:①佃户可以独立耕作份地,维持生活;②佃户可以使用领主的磨坊、酿酒机、面包炉等。义务:①为领主提供劳役;②佃户使用领主的磨坊、酿酒机、面包炉等,都必须缴纳使用费。
(2)原因: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影响:①市民享有自由,越来越多的农奴逃离庄园,进入城市,促进了城市的发展;②市民阶层逐渐形成;③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知识点】西欧庄园的概况及性质;西欧城市的兴起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劳役量的多少主要依据佃户份地的大小来确定”得出佃户可以独立耕作份地,维持生活;根据“佃户使用领主的磨坊、酿酒机、面包炉等,都必须缴纳使用费”得出佃户可以使用领主的磨坊,酿酒机,面包炉等。义务:根据“为领主提供劳役是佃户的基本义务”得出为领主提供劳役;根据“佃户使用领主的磨坊、酿酒机、面包炉等,都必须缴纳使用费”得出佃户使用领主的磨坊,酿酒机,面包炉等,都必须缴纳使用费。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是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西欧城市兴起,市民享有自由,越来越多的农奴逃离庄园,进入城市,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市民阶层逐渐形成;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西欧庄园、西欧城市的兴起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分析及应用知识的能力。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庄园是中世纪西欧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起来,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
17.(2022九上·孝昌开学考)【开放与保守】
宁宁在“历史知识进校园”活动中承担“开放推动社会进步,保守导致落后”展板的设计任务,通过搜集整理,摘抄出如下资料:
一支从长安出发的和平使者,开始打通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15世纪初的明代,一位中国著名的航海家从刘家港出发......这些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使用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依靠的不是船坚炮利,而是宝船和友谊。
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当时西方的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又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限制对外贸易。
拜占庭人显然认为他们的职责仅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和做法持续了若干个世纪。在以后的岁月里,它不仅在同宗的基督教兄弟——代表着一种新文明扩张势力的西欧十字军进攻面前显得无能为力,而且在新崛起的伊斯兰扩张势力的打击之下也是束手无策。
游牧民族的征战使古老的农耕文明受到巨大冲击,甚至遭到毁灭,如日耳曼人和蒙古人。阿拉伯人则不同,他们在吸收融合被征服地区文明的基础上,创造出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灿烂的精神文明,并在东西方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处于黑暗之中的西方重新找回失落的文明,点燃文艺复兴的熊熊烈焰,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时代。
请为宁宁同学提供设计展板的建议,需提炼主题,选取材料,并论证所选材料与主题之间的联系。
【答案】论述:张骞于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促进了西汉与西域各族的友好交往,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郑和七下西洋,从刘家港出发,穿越马六甲海峡,横渡印度洋,先后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郑和七下西洋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宣扬了中国的国威,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在全球化趋势加强的今天,我国与其它国家的联系日益密切,我们也要坚持对外开放,不断进步,不断增强综合国力。
【知识点】张骞的历史贡献;郑和下西洋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一支从长安出发的和平使者,开始打通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15世纪初的明代,一位中国著名的航海家从刘家港出发......这些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使用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依靠的不是船坚炮利,而是宝船和友谊。”可知,反映的是开放推动社会进步。提炼主题为“开放则兴,坚持对外开放”。论述:张骞于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促进了西汉与西域各族的友好交往,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郑和七下西洋,从刘家港出发,穿越马六甲海峡,横渡印度洋,先后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郑和七下西洋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宣扬了中国的国威,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在全球化趋势加强的今天,我国与其它国家的联系日益密切,我们也要坚持对外开放,不断进步,不断增强综合国力。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张骞通西域、郑和下西洋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张骞通西域,促进了西域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汉族人民和西域各族人民的生活。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来往。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