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绿记》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囚绿记》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10-14 14:17: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囚绿记陆蠡(1)知识与能力目标:(2)过程与方法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知全文,把握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深入分析,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在获得审美情感体验的同时,
领会“绿”的深层象征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含蓄优美的语言,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难点:结合时代背景,体会“绿”的象征意义。作家其人
陆蠡(1908—1942),原名圣泉,浙江天台人。现代散文作家、翻译家。1931年毕业于上海国立劳动大学,后与友人创办泉州语文学社。1933年至1934年在泉州中学教书。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由于在沦陷后的上海坚守文化工作岗位,他于1942年4月13日被捕,不久由捕房转到虹口日本宪兵拘留所,刑审数月,惨遭杀害,时年34岁。
触摸绿之魂“绿”一样的陆蠡日本人曾提审陆蠡,问:
“你爱国吗?”
“爱国。”
“赞成南京政府(汪伪)么?”
“不赞成?”
“依你看,日本人能不能征服中国?”
“绝对不能征服!”
日本人勃然大怒,给他上了酷刑,最后被折磨吐血而死。
检查预习正音:
陆蠡 公寓
瞥见 镶嵌
移徙 婆娑
猗郁 一枚
蕈菌 纤细lípiēxǐyīXùn jùn yùxiāngqiànpósuōméixiān
在水干了的车辙里的鱼。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充满生气的样子。因过于急切而来不及选择。拔。明了简单水干;枯竭。语出《庄子·外物》形容轻微的雨声。重点字词:
了截:
揠苗助长:
揠:
猗郁:
急不暇择:
涸辙的鱼:
涸(hé):
淅沥(xīlì ):本文的题目为“囚绿记”,你说出“囚”的含义吗?( )
文章主要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中哪几段是写“囚绿”?( )
“囚绿”之前,之后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找出答案并用与“囚绿”形式相同的动宾短语概括。 将人关押起来。8-11段主要叙述了作者囚禁一绺青藤的事。进入研读文本写作思路赏绿(1~7)囚绿(8~11)放绿(12~13)思绿(14)情感变化喜爱 留恋 无比的喜悦 爱怜 尊敬 祝福 怀念 期盼抒情线索“常春藤”的特点蓬勃
向阳
固执生命、希望日本人曾提审陆蠡,问:
“你爱国吗?”
“爱国。”
“赞成南京政府(按:指汪伪政权)么?”
“不赞成?”
“依你看,日本人能不能征服中国?”
“绝对不能征服!”
日本人勃然大怒,给他上了酷刑。 追求光明 、自由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象征手法找出文中写常春藤的句段,品味作者笔下绿的特点,注意时找出直接写“常春藤”的句段。语文小组进行讨论,派代表举手发言。
深入学习,合作探究1.完成课后练习题第二题。
2.除了以上两句,你认为文中还有哪些句子写得好的?“绿”的一般象征含义:生命、希望、慰安、快乐
“绿”的深层象征含义:对自由光明的追求。

1.以情感线索为基点,重点剖析中心环节“囚绿” ,引导学生探讨“绿”的一般象征含义和深层象征义。2.作者是用什么方法
将情与景联系起来的?景情托物言志完成教学重点提问:
你认为本文的主题是什么?深层探究 卢沟桥事件发生了,担心我的朋友催我南归。我不得不变更我的计划,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连于烽火四逼的旧都……背景链接1937年“卢沟桥事变”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军残害中国人民中国人民奋起抵抗领会主旨: 作者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进而赞美了中华民族坚贞不屈的民族精神,抒发了对光明和自由的向往之情。囚“绿”囚“人”完成教学难点完成教学重点
文字美句子美再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或最不理解的字、句 。含蓄蕴藉 品读悟情爱1.作者为什么要囚住绿色?请以作者口吻用一句话或一段话向“绿”表白。(请选用文中的词语或句子)
我囚禁你,因为 你。 2.找出文中描写“囚绿”后“绿”的形象的语句。从中你感受到作者笔下的绿有怎样的特点呢?品读悟情蓬勃
向阳
固执生命、希望追求光明、自由不屈的抗争精神常春藤绿象征向往光明、自由、坚强不屈的广大中国人象征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小结:
作者通过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了向往光明、自由、坚强不屈的广大中国人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了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托物言志永不屈服于黑暗延伸拓展 常春藤的“永不屈服于黑暗、顽强抗争的精神” 给你什么深刻的人生启示?请用凝练、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你的理解。能撷取一个事例加以佐证将更好。常春藤言志中华民族忠贞不屈念 遇赏囚放托物板书设计永远向着阳光生长!永不屈服于黑暗!与君共勉 当我们的生命之绿被囚住时,我们不能失去生机,更不能枯萎和凋落!要永远向着阳光生长!勇敢地追逐生命的美丽和辉煌。司马迁,受宫刑,却能忍受这世间最大的耻辱,因为他心中有未完成的《史记》。
张海迪,高位截瘫。以顽强的毅力自学了小学、中学、大学及研究生的专业课程。其间克服病痛和困难进行创作,至今已出版大量的作品。
张海迪史铁生因积劳致残,下肢瘫痪,顽强生活,潜心文学创作,现为专业作家。
海伦·凯勒是美国一位残障教育家。19个月大时,因为一次高烧而引致失明及失聪。毕业于哈佛大学.
从小失去听力,曾是个全聋全哑的小女孩周婷婷是我国第一位少年聋人大学毕业生、中国的“海伦·凯勒”。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