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学案 (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学案 (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14 09:16: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学习目标:
1、了解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知道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2、通过孙中山思想的转变,学习革命先驱将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结合的爱国精神,和为中华之崛起而勇于探索献身的精神。
【自主学习】
孙中山的早年革命活动
1、孙中山简介:孙中山,名文,号逸仙。旅居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化名中山樵,以后遂以“中山”名世。孙中山少年时代特别爱听太平天国的故事,称洪秀全是“反清英雄第一人”。
2、思想转变: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 等多项改革建议,遭到拒绝。他开始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才能拯救中国。
创办革命团体:1894年11月,孙中山在 成立 ,提出“ ”口号。
发动武装起义:1895年,孙中山准备在 发动武装起义,由于消息泄露,陆皓东等人被捕牺牲,起义失败。
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革命思想的传播:
主要著作:章炳麟的《 》、邹容的《 》、陈天华的《 》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号召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的制度。
革命团体:各种革命团体纷纷成立,影响较大的由 和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目的
成立时间和地点
纲领
刊物
性质
影响
拓展延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戊戌变法失败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又在中国掀起了新一轮学习西方的革命活动。他们撰写文章、组织革命团体,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提出了三民主义思想,大大推动了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此后,中国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材料二: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初祖,实行革命者之北辰,此有耳目者所同认……孙逸仙者,非一氏之私号,乃新中国新发现之名词也。有孙逸仙,而中国始可为……
——章士钊《孙逸仙 自序》
材料三: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同盟会成立的条件。
(2)依据材料三,分析三民主义的进步性和局限性。由此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合作探究
孙中山先生的生平简介
时间 简介
1879年 孙中山随母赴檀香山,先后在檀香山等地比较系统地接受西方式的近代教育。1883年(光绪九年),孙中山自檀香山归国。他对祖国的贫困落后颇感不满。居翠亨期间,在他倡议下,村里采取了一些改革乡政的措施,"如教育、防盗、街灯、清道、防病,皆为筹办"。
1883至1885年 1883至1885年的中法战争中,孙中山目睹清政府的卖国、专制和腐败,开始产生反清和以资产阶级政治方案改造中国的思想,经常发表反清言论,同时与早期的改良主义者何启、郑观应等有所交往。
1892年 孙中山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随后孙中山 在澳门、广州等地一面行医,一面结纳反清秘密会社,准备创立革命团体。
1894年 孙文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几天几夜,就大清国形势进行深入分析,给李鸿章写了一篇近万字的《上李傅相书》《上李鸿章书》,希望得到李中堂重用,实行社会改革,但遭到拒绝。
1894年11月 孙中山从上海去檀香山,组织兴中会,取"振兴中华"之意,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倘有二心,神明鉴察"为誓词。
1895年10月 孙中山领导兴中会密谋在广州起义,事泄失败。孙中山被迫亡命海外
1896年 孙中山详细考察欧美各国的经济、政治状况,研究了多种流派的政治学说,并与欧美各国进步人士接触,产生了具有特色的民生主义理论,三民主义思想由此初步形成
1900年 派郑士良到广东惠州三洲田发动起义。义军奋战半月,后因饷械不继而失败。戊戌变法以后,因日本友好人士的活动,孙中山与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曾商谈过合作问题,但因改良派坚持保皇、反对革命,合作未能实现。
1912年 孙中山在南京宣布就职,组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3月11日,颁布带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8年-1924 先后著有《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等著作
1925年3月 中山先生在北京铁狮子胡同行辕逝世,宇内皆殇,遗体送北京协和医院施行防腐处理
依据孙中山先生生平简介,概括孙中山的救国道路是怎样变化的?
归纳孙中山先生救国的方式有哪些?
(3)你能从孙中山先生身上学到哪些优秀品质?
本课小结
【当堂巩固】
1.他被称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为此弃医从政,屡败屡战,鞠躬尽瘁。这个人是 (  )
A.林则徐 B.孙中山 C.毛泽东 D.邓小平
2、孙中山说:“太平天国……只是民族革命,革命后仍不免为专制,此等革命,不能算成功。”材料表明孙中山强调 (  )
A.推翻清朝统治 B.建立共和政府C.实现平均地权 D.发动武装斗争
3、孙中山一生屡遭挫折,但从未放弃理想即建立一个基于社会正义的民主社会;他一生策略多变,但目标坚定不移即实现中国的统一和富强,以跻身世界强国之林。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的统一的革命组织是 (  )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强学会 D.中国国民党
4、下列哪一刊物或作品阐发了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  )
A.《国闻报》 B.《革命军》 C.《警世钟》 D.《民报》
下列对同盟会政治纲领与三民主义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
①二者内容根本不同 ②二者原则和实质是一样的 ③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来的,与同盟会政治纲领并无关系 ④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同盟会政治纲领的进一步阐述与概括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世纪初的中国,是一个阶段的结束和另一个阶段的开始。它意味着旧式的民族反抗和斗争难以改变中国的命运,民主革命的涛声已经隐约可闻。”隐约可闻的“民主革命的涛声”可能是(  )
A.《资政新篇》的写成 B.《海国图志》的问世
C.《民报》的发行 D.《时务报》的创刊
6、洪秀全主张“天下人”平分“天下田”,孙中山主张“平均地权”。二者主张的相似之处是 (  )
A.都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 B.都维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C.都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D.都主张土地国有和绝对平分
7、下图三位历史人物的共同点是( )
A. 都重视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B. 都为中国的近代化做出了贡献
C. 都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D. 都受到清政府的重用
8、“从实力上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最确切的回答是(  )
A.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 B.洪秀全不注意斗争策略
C.革命成功重在舆论宣传 D.三民主义符合历史潮流
9、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说:“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材料中的“有识之士”最有可能属于( )
A. 地主阶级洋务派 B. 资产阶级维新派 C. 地主阶级顽固派 D. 资产阶级革命派
10、以下是某同学收集到的孙中山年谱的一部分
1894年11月,通过起草的《兴中会章程》,会员发展到一百多人
1899年,孙中山为自己亲手编写的《支那现势地图》作序
1902年,孙中山在东京嘱留学生刘成禹撰《太平天国战史》(该书1904年在东京发行)
1905年春,与严复辩论,坚持认为革命才是改革中国政治的良方
1905年11月29日,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在日本东京正式发行
以上活动,表明孙中山( )
A. 完成了推翻清朝的准备工作 B. 注重革命宣传与舆论斗争
C. 实现了民主共和的政治变革 D. 追求民权为本的大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