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单元测试-2022-2023七年级地理上册(原题+解析卷)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单元测试-2022-2023七年级地理上册(原题+解析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9-14 10:23:22

文档简介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读下图“世界海陆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甲、乙两个半球分别是( )
A.东半球、北半球 B.北半球、南半球
C.西半球、东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
2.世界陆地与海洋的面积比例约为( )
A.3∶7 B.4∶6 C.7∶3 D.6∶4
【答案】1.B 2.A
【解析】1.甲半球包括北美洲、北冰洋、亚洲大部分和非洲北部,为北极上空俯视图,所以甲半球为北半球;乙半球包括南极洲、澳大利亚大陆、非洲和南美洲南部等地区,为南极上空俯视图,所以乙半球为南半球;甲半球中,非洲位于东半球,北美洲位于西半球,所以甲半球既不是东半球,也不是西半球;乙半球中,非洲位于东半球,南美洲位于西半球,所以乙半球既不是东半球,也不是西半球。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甲、乙两个半球分别是北半球和南半球,而非西半球和东半球,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据图可知,甲半球陆地面积占39%,海洋面积占61%;乙半球陆地面积占19%,海洋面积占81%,结合甲乙两半球的海陆分布状况可知,世界陆地面积占(39%+19%)÷2=29%,海洋面积占(61%+81%)÷2=71%,世界陆地与海洋的面积比例为29%:71%≈3:7,A正确,BCD错误。故选A。
地球上海陆面积的估算可以选取部分经线,量算每条经线分别穿过海洋和陆地的长度,然后分类相加。即可得出海洋和陆地各自所占的比重,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世界海陆分布特点,据图可知( )
A.东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 B.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C.七分陆地,三分海洋 D.陆地面积东半球大于西半球
4.图中30°W经线穿过面积最多的海洋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5.该方法能够比较准确的计算陆地和海洋的比例,原因是经线( )
A.指示南北方向 B.连接南北两极 C.形状都是半圆 D.长度都相等
【答案】3.D 4.B 5.D
【解析】3.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 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由图例和东西半球范围可知,东半球的陆地面积小于海洋面积,陆地面积东半球大于西半球,D正确,A错误;大约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北半球陆地面积小于海洋面积,BC错误。故选D。
4.太平洋经度范围大致为105°E~180°经线~75°W,大西洋经度范围大致为90°W~0°经线~15°E,印度洋范围大致为30°E~105°E,北冰洋经度范围0°经线~180°经线~0°经线。30°W经线穿过大西洋和北冰洋,其中穿过大西洋的面积最多,B正确, ACD错误。故选B。
5.读图可知,“量算每条经线分别穿过海洋和陆地的长度,然后分类相加,即可得出海洋和陆地各自所占的比重"的方法,之所以能够比较准确的计算陆地和海洋的比例,是因为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D正确,所有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形状都是半圆,且连接南北两极,但均不能准确的计算陆地和海洋的比例,ABC错误。故选D。
下图为东西半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关于图中大洲、大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是亚洲 B.②是大西洋 C.③是欧洲 D.④是太平洋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陆地全部集中在北半球 B.同一半球,海洋面积大于陆地
C.北极附近是陆地 D.⑤大洲北临的地中海在不断扩大
【答案】6.A 7.B
【解析】6.由图可知,①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洲;②是位于美洲西部的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海洋;③是主要位于西半球,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北美洲;④是印度以南、非洲以东、澳大利亚以西的印度洋,全部位于东半球,故A正确、BC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A。
7.世界海陆分布不均匀,从南北半球上来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故A错误。无论那个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故B正确。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故C错误。⑤大洲北临的地中海因位于板块挤压碰撞处,海洋面积在不断缩小,故D错误。故选B。
戴马克松地图是第一张世界视像图,该图在一个平面上向人类展示了无明显形变的各个大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下列关于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陆地面积北半球小于南半球
B.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C.七分陆地,三分海洋
D.全球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占29%
9.图中甲、乙、丙、丁四大洲分别是( )
A.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亚洲
B.南美洲、北美洲、亚洲、南极洲
C.亚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
D.亚洲、南美洲、南极洲、北美洲
【答案】8.D 9.C
【解析】8.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陆地面积,A错误;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小于海洋面积,B错误;地球表面七分海洋,三分陆地,C错误;全球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占29% ,D正确。故选D。
9.依据位置和海陆轮廓,图中甲为亚洲,乙为北美洲,丙为南美洲,丁为南极洲。C正确,A、B、D错误。故选C。
图为陆半球图,甲地为陆半球的中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在陆半球上( )
A.甲地位于北半球 B.乙地位于东半球
C.丙地位于印度洋 D.丁地位于南美洲
11.图中显示出( )
A.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B.四大洲
C.陆地被海洋分割、包围 D.三大洋
12.图中巴拿马运河是( )
A.南、北美洲分界线 B.亚洲、欧洲分界线
C.欧洲、非洲分界线 D.亚洲、北美洲分界线
【答案】10.A 11.C 12.A
【解析】10.据图可知,甲地是位于赤道以北的北半球,故A正确。乙地位于西经30度至西经60度之间,位于西半球,故B错误。丙地位于非洲西部的大西洋上,故C错误。丁地位于非洲,故D错误。故选A。
11.图中显示的大洲有非洲、亚洲、欧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共5个大洲。图中的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图中的大洋有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图中所示陆地被海洋分割、包围。故ABD错误、C正确,根据题意,故选C。
12.图中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同时该运河还连通了大西洋与太平洋,故A正确。亚洲、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故B错误。欧洲、非洲的分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故C错误。亚洲、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故D错误。故选A。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他带领读者登上“鹦鹉螺”号,随着尼摩船长饱览变幻无穷的海底世界。下图为“鹦鹉螺”号航行路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鹦鹉螺”号从日本海出发,依次经过( )
A.太平洋一马六甲海峡一印度洋一地中海一大西洋
B.太平洋一白令海峡一北冰洋一大西洋一印度洋
C.太平洋一马六甲海峡一印度洋一好望角一太平洋
D.太平洋一白令海峡一大西洋一直布罗陀海峡一地中海
14.“鹦鹉螺”号航行表明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特点是( )
A.有连续而广阔的陆地 B.有连续而广阔的海洋
C.陆地相连但海洋不相连 D.海洋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答案】13.A 14.B
【解析】13.“鹦鹉螺”号从日本海出发,依次经过太平洋、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没有经过白令海峡、北冰洋和好望角,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4.“鹦鹉螺”号航行证明地球表面有连续而广阔的海洋,地球上约有71%是海洋覆盖,陆地面积小,陆地并不相连,海洋是相连,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古生物学家在青藏高原地区发现了距今约2500万年的棕桐叶片化石。现存的棕桐科植物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如图为板块分布示意图(局部)和棕桐叶片化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据材料推测,2500万年前青藏高原“年轻时的模样”可能是( )
①温暖湿润②寒冷干燥③海拔较低④雪山连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导致青藏高原自然环境变化的原因是( )
A.人类活动 B.海平面上升 C.地壳运动 D.火山喷发
17.图中阿尔卑斯山脉位于( )
A.北美板块 B.非洲板块 C.欧亚板块 D.太平洋板块
【答案】15.A 16.C 17.C
【解析】15.根据材料可知,青藏高原地区发现了距今约2500万年的棕桐叶片化石,而棕桐科植物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说明青藏高原地区原先气候温暖湿润,海拔较低,①③对,②④错,故选A。
16.青藏高原地处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的挤压边界,导致地壳抬升,海拔变高,气候变冷,造成了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的变化,ABD错,故选C。
17.从图中可以看出,阿尔卑斯山脉位于欧亚板块,故ABD错,故选C。
读“南美洲和非洲的古老地层及动植物化石相似性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图中显示的信息有( )
①两大陆发现相似的动植物化石
②相邻的大陆轮廓形状基本吻合
③两大陆发现古海洋生物化石
④两大陆古老地层顺序大致相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图示地理现象作为证据,能证明的是( )
A.大陆漂移 B.海底扩张 C.海陆变迁 D.海陆分布
【答案】18.B 19.A
【解析】18.从图中显示的信息可以看出,两大陆发现了相似的动植物化石,且相邻的大陆轮廓形状基本吻合,可以嵌套在一起。两大陆古老地层顺序大致相同。可以说明两大陆曾经是连为一体的大陆。故①②④正确;但两大陆没有发现古海洋生物化石,故③错误,即A、C、D错误,B正确。故选B。
19.图中显示的地理现象,是两块大陆原本是连为一体的大陆,后来由于大陆的漂移发生了分裂,能够证明大陆漂移学说,故A正确;海底扩张说是海底地壳生长和运动扩张的一种学说,是对大陆漂移说的进一步发展。故B错误;在地球表面某位置发生的由海变为陆或由陆变为海的变化叫做海陆变迁,海陆变迁即洋陆转化。故C错误;海陆分布讲的是地球上海洋和陆地在哪里的问题,故D错误。故选A。
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最大的山脉,在海拔3200米以上的地区常年有积雪,雪域面积广大。每年吸引大量的滑雪爱好者前来,是滑雪者的圣地。读图“板块构造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0.有人说,这片滑雪圣地是板块运动的馈赠,它位于( )
A.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边界
B.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边界
C.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拉伸边界
D.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拉伸边界
21.阿尔卑斯山区是世界上地震发生频率较高的地区之一。若滑雪爱好者所住的酒店发生地震,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
A.从酒店窗户跳下逃生 B.乘坐电梯快速逃生
C.躺在床上等待救援 D.抱头躲在卫生间墙角
【答案】20.B 21.D
【解析】20.读图可知,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南部最大的山脉,位于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边界,不断上升形成该山脉。选B。
21.从酒店窗户跳下逃生、乘坐电梯快速逃生、躺在床上等待救援可能会危及生命,ABC错误;抱头躲在卫生间墙角,因为墙角的结构最稳定,D正确;排除ABC,选D。
北京时间2022年1月15日12时27分,汤加海域火山(20.5°S,175.4°W)发生喷发并引发大范围海啸。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汤加( )
A.位于北半球 B.地壳活动活跃
C.位于印度洋南部 D.有丰富的淡水资源
23.依据材料和图推测,在该国旅行可能看到( )
①油菜花田②珊瑚礁③温泉④热带海洋生物⑤峡湾风光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24.汤加此次火山喷发诱发的自然灾害可能有( )
①附近海域强烈海啸②地震、泥石流③短期内农作物减产④雷电暴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22.B 23.C 24.C
【解析】22.读图可知,汤加位于赤道以南,属于南半球,A错误。汤加处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B正确。汤加位于太平洋西南部,C错误。汤加的群岛多由珊瑚岩组成,由于土层较薄无法蓄水,汤加王国境内竟然没有一条河流,淡水资源缺乏,D错误。故选B。
23.该国为热带海洋中的群岛国家,国土面积小,耕地资源短缺,难以看到油菜花田,①错误。热带岛屿附近易看到珊瑚礁和热带海洋生物;同时,该国地处板块交界地带, 地壳运动活跃,易看到温泉,②③④正确。峡湾属于冰川侵蚀地貌,主要分布在高纬度沿海国家,该地难以看到峡湾风光,⑤错误。故选C。
24.该次火山喷发诱发会导致地面震动,引发海水的巨大波动,附近海域可能出现强烈的海啸,①正确。火山喷发会诱发地震,导致土石松动,诱发泥石流,②正确。该次火山喷发导致农作物的减产不属于自然灾害,③错误。火山喷发导致局部地区大气对流旺盛,容易产生雷电、暴雨等自然灾害,④正确。①②④正确。故选C。
25.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由17508个岛屿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有“千岛之国”之美称。火山、地震活动频繁,是世界上拥有活火山最多的国家,素有“火山国”之称。这是由于( )
A.是个群岛国家 B.地形以山地为主
C.位于板块内部 D.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
【答案】D
【详解】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群岛国家,根据板块的分布可知,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三大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所以多火山地震,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火山国”之称。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50分)
26.读“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图1)和“大洲和大洋分布”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可知,全球海陆大致比例为________。陆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选填“南”或“北”)半球。
(2)世界第一大洲是________,(填序号)。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是________。(填名称)
(3)纬度最高的大洲是________,(填名称)。全部位于北半球上的大洲有北美洲和________。(填序号)
(4)大洲④与⑤的分界线是________。
(5)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是________(填序号)。四大洋中,被亚洲、非洲、南极洲、大洋洲包围的大洋是________(填名称)。
【答案】(1) 7:3(或71∶29) 北
(2) ⑤ 太平洋
(3) 南极洲 ③
(4)苏伊士运河
(5) ④ 印度洋
【解析】(1)全球海陆比例是七分海洋,三分陆地,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71%,海洋和陆地之比是 7:3。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主要在南半球和西半球,不管哪一个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世界最大的大洲是⑤亚洲,面积4400万平方公里。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覆盖着地球约46%的水面以及约32.5%的总面积。
(3)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大洲是⑦南极洲,面积1400万平方公里;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北美洲和③欧洲;
(4)大洲④非洲与⑤亚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是国际的重要航道。
(5)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是④非洲,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之一20°W经线穿越非洲西部。四大洋中,被亚洲、非洲、南极洲、大洋洲包围的大洋是印度洋,是一个热带大洋。
27.阅读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小说《八十天环游地球》叙述了十九世纪英国人福特先生在80天内环游地球一圈回到伦敦的故事。如图是“福特八十天环游地球路线图”。
(1)福特从英国伦敦出发,依次经过的海洋①____、②____、③____。
(2)福特经过了a____运河,它是A、B两洲的分界线。C、D两洲的分界线b是____运河,它沟通了____洋和____洋。
(3)我国所在的大洲是____(填字母),该洲与欧洲的大陆部分是一个整体,称为____大陆。
【答案】(1)大西洋 印度洋 太平洋
(2) 苏伊士 巴拿马 太平 大西
(3) B 亚欧
【解析】(1)由图可知,福特从英国伦敦出发,自西向东依次经过的海洋①大西洋、②印度洋、③太平洋。
(2)由图可知,图中a是苏伊士运河,它是A非洲与B亚洲的分界线,该运河沟通地中海与红海。C北美洲和D南美洲的分界线b是巴拿马运河,它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
(3)由图可知,我国所在的大洲是B亚洲,该洲与欧洲的大陆部分是一个整体,称为亚欧大陆,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七大洲中面积最小的是大洋洲。
28.读世界板块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板块名称是________,⑤板块名称是________。
(2)红海面积是扩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板块做张裂运动。
(3)火山、地震多出现在板块________处,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分别是________地带和________地带。
【答案】(1)亚欧板块 美洲板块
(2)印度洋 非洲
(3)交界 地中海—喜马拉雅 环太平洋
【解析】(1)读图可得,①是亚欧板块;⑤是美洲板块。
(2)读图可得,根据图中板块运动的方向推测,红海是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张裂而成的。
(3)各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火山、地震多出现在板块交界处,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分别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和环太平洋地带。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读下图“世界海陆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甲、乙两个半球分别是( )
A.东半球、北半球 B.北半球、南半球
C.西半球、东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
2.世界陆地与海洋的面积比例约为( )
A.3∶7 B.4∶6 C.7∶3 D.6∶4
地球上海陆面积的估算可以选取部分经线,量算每条经线分别穿过海洋和陆地的长度,然后分类相加。即可得出海洋和陆地各自所占的比重,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世界海陆分布特点,据图可知( )
A.东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 B.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C.七分陆地,三分海洋 D.陆地面积东半球大于西半球
4.图中30°W经线穿过面积最多的海洋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5.该方法能够比较准确的计算陆地和海洋的比例,原因是经线( )
A.指示南北方向 B.连接南北两极 C.形状都是半圆 D.长度都相等
下图为东西半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关于图中大洲、大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是亚洲 B.②是大西洋 C.③是欧洲 D.④是太平洋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陆地全部集中在北半球 B.同一半球,海洋面积大于陆地
C.北极附近是陆地 D.⑤大洲北临的地中海在不断扩大
戴马克松地图是第一张世界视像图,该图在一个平面上向人类展示了无明显形变的各个大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下列关于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陆地面积北半球小于南半球
B.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C.七分陆地,三分海洋
D.全球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占29%
9.图中甲、乙、丙、丁四大洲分别是( )
A.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亚洲
B.南美洲、北美洲、亚洲、南极洲
C.亚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
D.亚洲、南美洲、南极洲、北美洲
图为陆半球图,甲地为陆半球的中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在陆半球上( )
A.甲地位于北半球 B.乙地位于东半球
C.丙地位于印度洋 D.丁地位于南美洲
11.图中显示出( )
A.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B.四大洲
C.陆地被海洋分割、包围 D.三大洋
12.图中巴拿马运河是( )
A.南、北美洲分界线 B.亚洲、欧洲分界线
C.欧洲、非洲分界线 D.亚洲、北美洲分界线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他带领读者登上“鹦鹉螺”号,随着尼摩船长饱览变幻无穷的海底世界。下图为“鹦鹉螺”号航行路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鹦鹉螺”号从日本海出发,依次经过( )
A.太平洋一马六甲海峡一印度洋一地中海一大西洋
B.太平洋一白令海峡一北冰洋一大西洋一印度洋
C.太平洋一马六甲海峡一印度洋一好望角一太平洋
D.太平洋一白令海峡一大西洋一直布罗陀海峡一地中海
14.“鹦鹉螺”号航行表明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特点是( )
A.有连续而广阔的陆地 B.有连续而广阔的海洋
C.陆地相连但海洋不相连 D.海洋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古生物学家在青藏高原地区发现了距今约2500万年的棕桐叶片化石。现存的棕桐科植物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如图为板块分布示意图(局部)和棕桐叶片化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据材料推测,2500万年前青藏高原“年轻时的模样”可能是( )
①温暖湿润②寒冷干燥③海拔较低④雪山连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导致青藏高原自然环境变化的原因是( )
A.人类活动 B.海平面上升 C.地壳运动 D.火山喷发
17.图中阿尔卑斯山脉位于( )
A.北美板块 B.非洲板块 C.欧亚板块 D.太平洋板块
读“南美洲和非洲的古老地层及动植物化石相似性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图中显示的信息有( )
①两大陆发现相似的动植物化石
②相邻的大陆轮廓形状基本吻合
③两大陆发现古海洋生物化石
④两大陆古老地层顺序大致相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图示地理现象作为证据,能证明的是( )
A.大陆漂移 B.海底扩张 C.海陆变迁 D.海陆分布
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最大的山脉,在海拔3200米以上的地区常年有积雪,雪域面积广大。每年吸引大量的滑雪爱好者前来,是滑雪者的圣地。读图“板块构造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0.有人说,这片滑雪圣地是板块运动的馈赠,它位于( )
A.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边界
B.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边界
C.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拉伸边界
D.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拉伸边界
21.阿尔卑斯山区是世界上地震发生频率较高的地区之一。若滑雪爱好者所住的酒店发生地震,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
A.从酒店窗户跳下逃生 B.乘坐电梯快速逃生
C.躺在床上等待救援 D.抱头躲在卫生间墙角
北京时间2022年1月15日12时27分,汤加海域火山(20.5°S,175.4°W)发生喷发并引发大范围海啸。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汤加( )
A.位于北半球 B.地壳活动活跃
C.位于印度洋南部 D.有丰富的淡水资源
23.依据材料和图推测,在该国旅行可能看到( )
①油菜花田②珊瑚礁③温泉④热带海洋生物⑤峡湾风光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24.汤加此次火山喷发诱发的自然灾害可能有( )
①附近海域强烈海啸②地震、泥石流③短期内农作物减产④雷电暴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5.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由17508个岛屿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有“千岛之国”之美称。火山、地震活动频繁,是世界上拥有活火山最多的国家,素有“火山国”之称。这是由于( )
A.是个群岛国家 B.地形以山地为主
C.位于板块内部 D.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
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50分)
26.读“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图1)和“大洲和大洋分布”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可知,全球海陆大致比例为________。陆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选填“南”或“北”)半球。
(2)世界第一大洲是________,(填序号)。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是________。(填名称)
(3)纬度最高的大洲是________,(填名称)。全部位于北半球上的大洲有北美洲和________。(填序号)
(4)大洲④与⑤的分界线是________。
(5)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是________(填序号)。四大洋中,被亚洲、非洲、南极洲、大洋洲包围的大洋是________(填名称)。
27.阅读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小说《八十天环游地球》叙述了十九世纪英国人福特先生在80天内环游地球一圈回到伦敦的故事。如图是“福特八十天环游地球路线图”。
(1)福特从英国伦敦出发,依次经过的海洋①____、②____、③____。
(2)福特经过了a____运河,它是A、B两洲的分界线。C、D两洲的分界线b是____运河,它沟通了____洋和____洋。
(3)我国所在的大洲是____(填字母),该洲与欧洲的大陆部分是一个整体,称为____大陆。
28.读世界板块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板块名称是________,⑤板块名称是________。
(2)红海面积是扩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板块做张裂运动。
(3)火山、地震多出现在板块________处,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分别是________地带和________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