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课程标准 课标导航 课标解读
1.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 2.通过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 1.“历史解释”:了解先秦到秦朝政治体制的发展历程,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历史进步性
2.“史料实证”:通过文献史料了解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历程,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我国古代中央行政体制变迁的基本规律
3.“家国情怀”:了解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督抚制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巩固的深远影响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思考】两位历史学家教给我们什么样的评价历史制度的方法?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又是怎样“与特定的历史环境、人事想配合”的?又是怎样给中国带来辉煌并逐步形成自己的制度优势的?
材料一 任何一种制度都与特定的历史环境、人事相配合。中国传统政治制度在历史上存在百千年时间,也给中国带来辉煌,这种制度自然就是与当时的历史环境相适应的。评价一种制度,要充分考虑时人有关该制度的评价,不能一味以今人的标准来评价。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中国古代政治这一制度体系,比较有效地维持了政治秩序的稳定,有利于在统治集团中吸纳社会精英,形成较高素质的官僚队伍。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导入
一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1.夏朝的政治制度:禅让到世袭。
材料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有执膰,戎有受脤,神之大节也。
——《左传·成公三年》
材料二:帝小甲崩,弟雍己立,是为帝雍己。殷道衰,诸侯或不至。……帝太戊赞伊陟于庙,言弗臣,伊陟让,作《原命》。殷复兴,诸侯归之,故称中宗。……自中丁以来,废適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於是诸侯莫朝。
——《史记·殷本纪》
材料三: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故当夏后之世,而殷之王亥、王恒,累叶称王。汤未放桀之时,亦已称王。当商之末,而周之文、武亦称王。盖诸侯之於天子,犹后世诸侯之於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周初亦然,於《牧誓》、《大誥》皆称诸侯曰友邦君,是君臣之分亦未全定也。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蕴含夏商朝政治制度的哪些相关历史信息?
内外服制
内 服
外 服
商王直接统治的王畿地区
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
◎商族势力范围示意图
商汤
一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2.商朝的政治制度
一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2.商朝的政治制度
某学者认为,夏、商、西周的国家形式及其结构表现为一种共主政治秩序,即“在一定地域内诸邦国中的最强者及其为首组成的联盟”“诸邦国并不直接构成共主政权下的政区,但在政治(包括宗教祭祀等)经济上存在一定的从属性规约联系”。据此可知,夏、商、西周时期( )
A.地方治理体系较为松散 B.君主权威逐渐削弱
C.政治统治呈现等级色彩 D.中央集权雏形初现
A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荀子·儒效篇》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
奴隶
◎西周分封示意图
一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3.西周的分封制
商代的“服国”所管辖的土地和人民并非商王赐予,商王只是“诸侯之长”。西周通过分封直接对诸侯“受民”“受疆土”,周天子成为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形成“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格局。由此可见,西周的分封制( )
A.实现了拱卫周王室的目的
B.利于形成天下共主的政治认同
C.标志着血缘宗法制的起源
D.推动了中央集权体制的形成
B
大宗
嫡长子
余嫡子及庶子
小宗
小宗
小宗
大宗
(宗主)
卿大夫
大宗
士
大宗
天子
庶
小宗
嫡长子(嫡长孙……)
嫡长子(嫡长孙…… )
嫡长子……
嫡长子(嫡长孙…… )
诸侯
一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3.西周的宗法制
血缘纽带(里)
分封制
政治制度方面的表现(表)
宗法制
家国一体
礼乐制
维护的工具
维护的工具
一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3.西周的礼乐制度
天生民而立之君,有君而为之贰,勿使过度。 《左传》
厉王虐,国人谤王。—《国语》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礼记》
“(王)大令众人曰:协田,其受年?十一月。”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史记》
周厉王在位时,奢侈专横,以国家名义垄断山林川泽,借以剥削人民。国人(自由民)公开议论其过失。厉王严厉镇压,王室重臣召公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劝谏厉王不要限制民众舆论。这表明西周时期
A.矛盾尖锐,社会动荡
B.国人对王权有制约作用
C.实行仁政,重视舆论
D.周王“天下共主”地位动摇
B
商周时期,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自由民“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干预朝政。西周王室重臣召公曾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劝谏周厉王不要限制民众的舆论。这说明商周时期( )
A.原始民主遗存制约君主权力
B.商周沿用原始社会的制度
C.社会舆论决定着君主的决策
D.人民群众是国家权力的主体
A
《国语·周语上》记载:“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上述言论
A.体现原始民主遗存 B.崇尚君民平等共治
C.追求家国一体格局 D.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A
商朝后期,统治者因占卜记事而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卜辞,记载内容包括祭祀、征伐、田猎、农耕、畜牧社会生活、思想文化等。这说明,当时( )
A.统治神权色彩浓厚 B.原始汉字开始出现
C.农业经济较为发达 D.血缘宗法制度建立
A
“专制主义”指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主要矛盾:皇权vs相权)
“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主要矛盾:中央vs地方)
秦 朝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形成
从汉到元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完善
明 清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顶峰及衰落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制度
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曰:“死而以行为谥,则是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自今以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资治通鉴·秦纪二》
秦始皇
嬴政
秦(前221-前207)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
1、皇帝制度
三公 丞 相 百官之长,统领百官;丞相府是行政中枢所在
御史大夫 副丞相,协理国政,掌管图籍文书,监察百官
太 尉 最高武官,掌军事
九卿 奉 常 宗庙礼仪教化
郎 中 令 宫中警卫
卫 尉 宫门警卫
太 仆 宫廷车马
廷 尉 司法、首都警卫
典 客 少数民族
宗 正 皇室宗族
治粟内史 租税、 财政
少 府 皇家财政、官府手工业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
2、三公九卿
有事请殹(也),必以书,毋口请,毋
(羁)请。
——《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史杂》
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觱(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
——《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
材料三:“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东汉王充在《论衡》
◎睡虎地秦墓竹简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
3、文书制度
《睡虎地秦墓竹简》记载:“有事请殹(也),必以书,毋口请,毋骂(羁)请。”“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觱(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这主要反映了秦朝
A.地方官自主权较小 B.律例合编体例创立
C.行政管理制度严密 D.政府行政效率低下
C
秦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有事请殹,必以书,毋口请”,“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留者以律论之。”秦朝的文书行政管理制度
A.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B.提高了国家治理能力
C.强化了皇帝的权力 D.保障了郡县制度推行
B
秦汉时期重视公文保密工作。在公文起草阶段,拆字法、隐语法、反切法等为常见的保密方法;在传递阶段,常用泥封法、斗检封、用印等确保公文信息安全;在保管阶段,设置专职保管人员和专门保管机构。上述举措旨在
A.防止行政法令泄露 B.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C.加强对官员的监察 D.规范政府公文运作程序
B
战国时期邹衍提出"五德始终说",即金、木、水、火、土各代表一德,五德相克,循环不已。这一学说为秦始皇所采用,宣扬秦代替周是水德代替火德,并采用一整套相应的制度,如水德色尚黑,秦统一后,衣服、旗帜等"皆上黑",与水德相应的数字是六,所以"符、法冠皆六寸"。秦朝的这一做法
A.旨在弘扬朴素唯物思想 B.造成了民众愚昧落后
C.为其统治涂上神秘色彩 D.推动了文化事业发展
A
皇 帝
中 朝
外 朝
尚书令
侍
中
常
侍
丞
相
御史大夫
太
尉
九 卿
决策机构
执行机构
有事上报
皇 帝
尚书台
三公
尚书令
侍
中
侍郎
丞
相
御史大夫
太
尉
西汉:中外朝制度
东汉:增设尚书台
猜一猜:哪些是行政中枢?
二、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官制的演变 (1)汉代
隋唐:三省六部制皇帝三 省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 部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唐太宗时,常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宋]欧阳修《新唐书》卷四六《职官志》1、相权三分,相互牵制。2、制度约束,节制君权。3、职责明确,提高效率。4、协商政务,减少失误。二、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1、中央官制的演变 (2)隋唐宋朝:二府三司制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财政皇帝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同平章事(宰相)参知政事(执政)行政枢密使(执政)枢密副使(执政)军政三司三司使台谏御史中丞知谏院监察御前会议不参与政事枢密院中书门下(政事堂)二、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1、中央官制的演变 (3)宋代元朝:中书一省制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中书省(行政)御史台(监察)枢密院(军事)左丞相右丞相平章政事相权反弹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元初侍御史高鸣进谏二、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1、中央官制的演变 (4)元朝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设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袭此制,其间虽有 贤相,但也多有专权乱政之人。今我朝罢除丞相,设立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事皆朝廷总之。
——明太祖《皇明祖训》
二、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官制的演变 (5)明代
明朝内阁地位演变示意图
二、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官制的演变 (5)明代
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正、乾隆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清史稿》
二、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官制的演变 (6)清代
思考:结合教材所学探究历代王朝调控中枢权力的基本策略和趋势。君臣礼仪变化中国古代(秦汉)坐而论道(唐宋)站议时政(明清)跪受笔录皇帝调控中枢策略分散权力三省六部二府三司转移权力中外朝尚书台内阁军机处趋势: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皇权不断加强(元例外)。
郡县制
分为郡、县两级,郡县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
秦
郡国并行制 → 郡、县二级制 → 州、郡、县三级制
西汉景帝、武帝后,诸侯国的权力被不断削弱;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州刺史有行政权和领兵权,形成内轻外重、干弱枝强的局面。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也主要是州、郡、县三级制
汉
州、县二级制
废郡,以州统县
隋
道、州、县三级制 → 节度使
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划分为10道,后增至15道,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后变成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节度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势力
唐
州(府、军、监)和县二级 → 路、州(府)、县三级制
路的主要职责是监察州县各级官吏
宋
行省制
行省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化,形成了省、路、府、州、县多级行政制度
元
省、府、县三级制
废行中书省,原行中书省的权力由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割,后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总揽一省之权
明
省、府、县三级制
除巡抚外,设总督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
清
时期 高层政区 统县政区 县级政区
秦 郡(太守) 县、道
汉 郡、王国 县、道、侯国
魏晋南北朝 州 郡、王国 县、国
隋、唐前期 州(郡) 县
唐后期、五代 道(方镇) 州、府 县
辽 道 府、州 县
宋、金 路 府、州、军、监 县
元 省 路、府、州 县
明 布政使司(省) 府、州 县
清 省 府 县、州、厅
民国初年 省 道 县、设治局
朝代 中央行政 地方治理
夏 商 西周 春秋战国 秦
西汉
东汉 隋
唐
两宋
元
明
清 世袭制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原始民主传统
内外服制
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诞生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文书
郡县制
中朝
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
郡国并行制 — 郡、县二级制 — 州、郡、县三级制
三省六部制
州、县二级制
道、州、县三级制 — 节度使
二府三司制
路、州(府)、县三级制
中书省(一省制)
行省制
废宰相(洪武),设内阁(永乐)
军机处(雍正)
省、府、县三级制
梳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