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3) 课件(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1.4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3) 课件(共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87.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9-15 18:49: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沪科版 九年级上册
21.4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3)
二次函数是单变量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如生活中涉及的求最大利润,最大面积等.这体现了数学的实
用性,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集中体现.本节课主要来
研究利润问题.
课件说明
 ① y =-4x2+3x, ② y =3x2+x+6
解:

x =
b
2a

=
∵ a=-4<0 ,
3
2×(-4)
=

3
8
=
9
16
∵ b=3 ,c=0
c
b2
4a

=
32
4×(-4)
0-
求出下列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并求出相应的x值.
∴函数有最大值,
∴最大值y=
相应的x值为
复习旧知
 ① y =-4x2+3x, ② y =3x2+x+6
解:
x =
b
2a

=
∵ a=3 > 0 ,
1
2×3
= -

1
6
=
71
12
∵ b=1 ,c=6
c
b2
4a

=
12
4×3
6-
求出下列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并求出相应的x值.
∴函数有最小值,
∴最小值y=
相应的x值为

1. 一个横断面为抛物线形状的拱桥,当拱顶(拱
桥洞的最高点)离水面2m,水面宽4m.建立如
图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则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是( ).
A.y=-2x2 B.y=2x2
C.y=- x2 D.y= x2
2
1
2
1
x
y
O
4m
C
4m
2m
2.如图,有一座抛物线形拱桥,当水位线在 AB位
置时,拱顶(即抛物线的顶点)离水面2m,水面
宽为4m,水面下降1m后,水面宽为( ).
A.5 m B.6 m
C. m D. 2 m
6
6
D
例3 对于上抛物体,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有如下表达式: h= v0t - gt2,
其中h是上抛物体上升的高度,v0是上抛物体的初速度,g是重力加速度, t是物体抛出后所经过的时间.
1
2
在一次排球比赛中,排球从靠近地面处被垫起时竖直向上的初始速度为10m/s.
(1)问排球上升的最大高度是多少
(2)已知某运动员在2.5米高度时扣球效果最佳,如果她要打快攻,该运动员在排球被垫起后多长时间扣球效果最佳?
(g=10m/s2).
(精确到0.1s).
例3 对于上抛物体,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有如下表达式: h= v0t - gt2,
其中h是上抛物体上升的高度,v0是上抛物体的初速度,g是重力加速度, t是物体抛出后所经过的时间.
1
2
在一次排球比赛中,排球从靠近地面处被垫起时竖直向上的初始速度为10m/s.
(g=10m/s2).
解:(1)
∵v0=10,
g=10,
∴ h= v0t - gt2
1
2
=10t-5t2
=-5t2+10t
(1)问排球上升的最大高度是多少
此函数关系式中自变量和函数分别是什么
∴排球上升的高度h是排球抛出时间t的二次函数.
(1)问排球上升的最大高度是多少
在数学问题中实质就是求什么
h=-5t2+10t
自变量是排球抛出的时间t,
函数是排球上升的高度h.
求二次函数的最大值.
解:(1)
∵v0=10,
g=10,
∴ h= v0t - gt2
1
2
=10t-5t2
=-5t2+10t
(1)问排球上升的最大高度是多少
∵ a=-5<0 ,
∴ 这个函数有最大值,
∴排球上升的最大高度是5m.
=
5
∵ b=10 ,c=0
c
b2
4a

=
102
4×(-5)
0-
∴最大值h=
解:(1)
∵v0=10,
g=10,
∴ h= v0t - gt2
1
2
=10t-5t2
=-5t2+10t
(1)问排球上升的最大高度是多少
=-5(t2-2t)
=-5(t-1)2+5
∵ a=-5<0 ,
∴ 这个函数有最大值,
最高点坐标为(1,5),
∵这条抛物线开口向下,
即当t=1时,
h有最大值5.
∴排球上升的最大高度是5m.
(2)已知某运动员在2.5米高度时扣球效果最佳,如果她要打快攻,该运动员在排球被垫起后多长时间扣球效果最佳?
在(2)问题中,已知什么条件?求什么?
在(2)问题中,已知2.5m高度
求排球被垫起后多长时间扣球效果最佳,
就是求自变量t的值.
是函数值
用什么方法解决?
代入法
h=-5t2+10t
(2)已知某运动员在2.5米高度时扣球效果最佳,如果她要打快攻,该运动员在排球被垫起后多长时间扣球效果最佳?
(精确到0.1s).
解:(2)
在h= -5t2+10t中,
当h=2.5时,有
-5t2+10t =2.5,
t2-2t=-
1
2
t2-2t+1=-
1
2
+1
(t-1)2=
1
2
t-1=
1
2
t=1+
2
2
t=1-
2
2
±
∴x1≈1.7,
x2≈0.3.
(2)已知某运动员在2.5米高度时扣球效果最佳,如果她要打快攻,该运动员在排球被垫起后多长时间扣球效果最佳?
(精确到0.1s).
解:(2)
在h=-5t2+10t中,
当h=2.5时,有
-5t2+10t=2.5,
∴x1≈1.7,x2≈0.3.
∵代入函数值后得到的是一个二元一次方程,
为什么会产生两个值
∴有两个根.
解:(2)
在h=-5t2+10t中,
当h=2.5时,有
-5t2+10t=2.5,
∴x1≈1.7,x2≈0.3.
这两个根对应到函数图象上两个点的坐标是什么?
(0.3,2.5)
这两个点坐标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当排球垫起0.3s后球的高度为2.5m,
对应两个点的坐标是
当排球垫起1.7s后球的高度也是2.5m.
和(1.7,2.5)
解:(2)
在h=-5t2+10t中,
当h=2.5时,有
-5t2+10t=2.5,
∴x1≈1.7,x2≈0.3.
这两个值取哪个?为什么?
“打快攻”要取时间比较小的值更好。
(0.3,2.5)和(1.7,2.5)
对应两个点的坐标是
这两个根对应到函数图象上两个点的坐标是什么?
∴取x2≈0.3.
即运动员在排球被垫起后0.3s时扣球效果最佳.
解:(2)
在h=-5t2+10t中,
当h=2.5时,有
-5t2+10t=2.5,
∴x1≈1.7,x2≈0.3.
∵“打快攻”要取时间比较小的值更好.
∴取x2≈0.3.
即运动员在排球被垫起后0.3s时扣球效果最佳.
解:(2)
在h=-5t2+10t中,
当h=2.5时,有
-5t2+10t=2.5,
∴x1≈1.7,x2≈0.3.
如果运动员错过快攻时机,她还可以在何时扣球?
当排球垫起0.3s后球的高度为2.5m,
当排球垫起1.7s后球的高度也是2.5m.
如果运动员错过快攻时机,她还可以在排球垫起
1.7s后扣球.
1.炮弹以一定的初速度和发射角度射出后,上升的高度
y m与对应的水平距离x m之间的函数关系可表示为
试求:(1)炮弹能达到的最大高度;(2)炮弹最远射程.
1
3
1
54000
y=- x2+ x.
解:(1)
∵a=
1
54000

<0,
∴ 这个函数有最大值.
∴ 最大值为
c
b2
4a

=
0-
1
54000

( )

1
3
( )2
=4500
∵b= ,
c=0,
1
3
炮弹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4500m.
1.炮弹以一定的初速度和发射角度射出后,上升的高度
y m与对应的水平距离x m之间的函数关系可表示为
试求:(1)炮弹能达到的最大高度;(2)炮弹最远射程.
1
3
1
54000
y=- x2+ x.
解:(2)
y=0.
当炮弹达到最远射程时,
1
3
1
54000
0=- x2+ x.
1
54000
x-
x( )
3
3
=0
∴x=18000 ,x=0 (舍去) .
3
∴炮弹最远射程为 m.
18000
3
2.心理学家研究发现,通常情况下,学生对知识的接受
能力y与学习知识所用的连续时间x(单位:min)之间
满足下列经验关系式
(1)当x在什么范围内,学生接受能力逐步增强
当x又在什么范围内,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降低
y=-0.1x2+2.6x+43 (0≤x≤30)
(2)第10min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是多少
(3)在第几分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
2.心理学家研究发现,通常情况下,学生对知识的接受
能力y与学习知识所用的连续时间x(单位:min)之间
满足下列经验关系式
(1)当x在什么范围内,学生接受能力逐步增强
当x又在什么范围内,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降低
y=-0.1x2+2.6x+43 (0≤x≤30)
解:(1)
∵a=
<0,
-0.1
∴ 这条抛物线开口向下,
∴ 抛物线在它对称轴的左侧,
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即此时学生接受能力随所用的连续时间增多而增强.
(1)当x在什么范围内,学生接受能力逐步增强
当x又在什么范围内,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降低
y=-0.1x2+2.6x+43 (0≤x≤30)
解:(1)
∵a=
<0,
-0.1
∴ 这条抛物线开口向下,
∴ 抛物线在它对称轴的左侧,
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即此时学生接受能力随所用的连续时间增多而增强.
抛物线在它对称轴的右侧,
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
即此时学生接受能力随所用的连续时间增多而降低.
∵b=
2.6
∴x =
b
2a

=
2.6
2×(-0.1)
=13

(1)当x在什么范围内,学生接受能力逐步增强
当x又在什么范围内,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降低
解:(1)
∵a=
<0,
-0.1
∴ 这条抛物线开口向下,
∴ 抛物线在它对称轴的左侧,
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即此时学生接受能力随所用的连续时间增多而增强.
抛物线在它对称轴的右侧,
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
即此时学生接受能力随所用的连续时间增多而降低.
∵ b=
2.6
∴x =
b
2a

=
2.6
2×(-0.1)
=13

∴当0≤x≤13时,能力增强;
当13<x≤30时,能力降低 .
y=-0.1x2+2.6x+43 (0≤x≤30)
(2)第10min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是多少
(3)在第几分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
(2)x=10时,
y=-0.1×10 +2.6×10+43=59
(3)∵a<0 ∴函数在对称轴处取到最大值.
∴当x=13min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
解决给定二次函数表达式的应用问题,首先要理解变量的实际意义,然后利用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求出函数值、自变量的值或函数的最值等,从而解决问题.
方法总结
(1)这节课学习了用什么知识解决哪类问题?
(2)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应注意哪些问题?
(3)你学到了哪些思考问题的方法?
课堂小结
1.一名运动员打高尔夫球,若球的飞行高度
ym与水平距离xm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
y= (x-30)2+10,则高尔夫球在飞行过程
中的最大高度为( ).
A.10 m B. 20 m C.30 m D. 60 m
90
1
巩固提高
A
2.一种新型礼炮的升空高度hm与飞行时间 ts的
关系式是h=- t2+20t+1.若这种礼炮在点
火升空到最高点处引爆,则从点火升空到引
爆需要的时间为( ).
A.3 s B.4 s C.5s D. 6 s
2
5
B
3.如图,小明在某次投篮中,球的运动路线是抛物线y= x2+ 的一部分,有关数据如图,若命中篮圈中心,则他与篮底的距离l是( ).
A.4m B.4.5m C.3.5m D.4.6m
1
5

7
2
A
4.体育测试时,一名九年级学生推铅球,铅球
行进高度ym与水平距离xm之间的关系为
y=- x2+ x + ,则该名同学的成绩
是 m.
3
2
3
5
12
1
10
今天作业
课本P42页第4题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