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第十五章第一节细化知识点同步练习——验电器、导体和绝缘体(2)
一、单选题
1.(2021九上·防城期末)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已经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角变小,这说明验电器原来( )
A.带负电 B.带正电 C.不带电 D.不能确定
2.(2022九上·宽城期末)通常情况下,下列物体中属于绝缘体的是( )
A.铅笔芯 B.大地 C.铜钥匙 D.橡皮
3.(2022九上·朝阳期末)下列物体中是导体的是( )
A.橡胶 B.塑料 C.铝线 D.玻璃
4.(2021九上·吉林期末)塑料、橡胶、金属等物质,其中属于重要的电工材料的是( )
A.橡胶 B.金属
C.塑料 D.以上材料都可以
5.(2021九上·信都期中)关于导体和绝缘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体都是导体
B.非金属都是绝缘体
C.铜、石墨、食盐水溶液都是导体
D.橡胶、玻璃、陶瓷属于导体
6.(2021九上·费县期中)如图有甲、乙、丙三个泡沫塑料小球,甲带正电。先用甲靠近乙,发现乙被排斥:再用乙靠近丙,丙被吸引;若用丙接触中带负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验电器的金属箔片的夹角一定不变
B.验电器的金属箔片的夹角一定变小
C.验电器的金属箱片的夹角一定变大
D.丙球可能不带电
7.(2021九上·临澧期中)绝缘体不容易导电,这是因为( )
A.绝缘体中没有电荷
B.绝缘体中几乎没有电子
C.蒸馏水不是绝缘体
D.绝缘体中的电荷几乎被束缚在原子或分子的范围内,自由电荷很少
8.(2021九上·林甸期末)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A带负电。 如图甲,用橡胶棒A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B时,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如图乙,让橡胶棒A靠近(不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B,验电器的金属箔也会张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毛皮与橡胶棒相比,毛皮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强
B.图甲中,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C.图乙中,橡胶棒靠近金属球B时,橡胶棒A所带电荷量减小
D.图乙中,金属球B上的一部分电子转移到金属箔上
9.(2021九上·崇左期末)如图,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a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b后,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荷
B.原子核从玻璃棒转移到验电器上
C.玻璃棒束缚核外电子的能力比丝绸强
D.验电器两片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它们都带上了正电荷
10.(2022九上·和平期末)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后,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属箔张开瞬间电流的方向是由金属箔到金属球
B.电子从橡胶棒转移到了验电器金属球上
C.验电器的两金属箔片因带负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
D.正电荷从验电器金属球转移到了橡胶棒上
11.(2021九上·蜀山期末)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接触验电器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箔片张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橡胶棒带电是通过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
B.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C.验电器的箔片在此过程中失去了电子
D.橡胶棒在和毛皮摩擦的过程中得到了电子
二、填空题
12.(2021九上·双辽期末)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带回1731g月壤,“可上九天揽月”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与在月球上相比,带回的月壤样品质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通常情况下,玻璃杯、塑料瓶、不锈钢勺、陶瓷碗等物品中, 是导体。
13.(2020九上·赣榆月考)在①玻璃、②陶瓷、③水银、④铜、⑤蒸馏水、⑥铅笔芯这些物质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有 ,属于绝缘体的有 。(填序号)
14.(2021九上·北京月考)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上,这两片金属箔带 (选填“正”或“负”)电荷,由于互相 (选填“吸引”或“排斥”)而张开,再用手握住金属球,金属箔 (选填“张角变大”、“张角变小”或“闭合”)。
15.(2021九上·兴平期中)丝绸与玻璃棒摩擦后,用玻璃棒去靠近细线悬挂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吸引;用丝绸靠近该小球,小球仍然被吸引,则小球 电(选填“带”或“不带”)。玻璃棒带的这种性质的电荷,是因为它 了电子(选填“得到”或“失去”)。夏天雷雨天气,空中划过的闪电属于 现象。验电器的原理是同种电荷互相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解析】【解答】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接触已经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张角变小,说明验电器原来带负电,与带正电的玻璃棒接触,中和掉一部分电荷,所以张角变小了,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利用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和异种电荷接触时会发生电中和现象来进行分析。
2.【答案】D
【知识点】导体与绝缘体
【解析】【解答】在通常情况下,铅笔芯、大地和铜钥匙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属于导体;橡皮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容易导电的物体是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
3.【答案】C
【知识点】导体与绝缘体
【解析】【解答】A.橡胶不易导电,属于绝缘体,A不符合题意;
B.塑料不易导电,属于绝缘体,B不符合题意;
C.铝线是金属容易导电,属于导体,C符合题意;
D.玻璃不易导电,属于绝缘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4.【答案】D
【知识点】导体与绝缘体
【解析】【解答】橡胶、塑料都是很好的绝缘体材料,经常被用于导线的绝缘层、电工工具的手柄等地方;金属是很好的导体,经常被用于制造导线、用电器等。因此导体和绝缘体是同等重要的电工材料。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电工材料中,导体和绝缘体都常用。
5.【答案】C
【知识点】导体与绝缘体
【解析】【解答】A.纯水是液体,但纯水是绝缘体,A不符合题意;
B.石墨是非金属,但石墨是导体,B不符合题意;
C.铜、石墨、食盐水溶液都容易导电,是导体,C符合题意;
D.橡胶、玻璃、陶瓷都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6.【答案】D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解析】【解答】甲、乙、丙三个泡沫塑料小球,甲带正电。由图知甲乙相互排斥,说明甲乙是同种电荷,所以乙带正电;由图知乙丙相互吸引,由于带电体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所以,丙带负电或丙不带电;若丙带的负电荷数多于验电器上的负电荷数,则金属箔的张角变大,若相等则不变,若少于金属箔上的负电荷数,则张角变小;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带电体间同种电荷相互排斥;验电器根据这一原理工作。
7.【答案】D
【知识点】导体与绝缘体
【解析】【解答】A.绝缘体内有电荷,只是几乎不能自由移动,A错误,不符合题意;
B.绝缘体内有电子,B错误,不符合题意;
C.蒸馏水不易导电,属于绝缘体,C错误,不符合题意;
D.绝缘体不容易导电,这是因为绝缘体中的电荷几乎被束缚在原子或分子的范围内,自由电荷很少,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绝缘体中几乎没有自由电子,不容易导电。
8.【答案】D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解析】【解答】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强,物体得到电子带负电。橡胶棒A带负电,说明橡胶棒得到电子,即橡胶棒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强,A不符合题意;
B.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B不符合题意;
C.橡胶棒A没有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B,所以橡胶棒A所带电荷量不变,C不符合题意;
D.橡胶棒A带负电,接近金属球B上,B上的自由电子被排斥而远离,转移到金属箔上,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强,物体得到电子带负电。
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9.【答案】D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解析】【解答】A.丝绸原子核对电子束缚能力强于玻璃,摩擦后丝绸得到电子,玻璃失去电子带正电荷,A不符合题意;
B.在本操作中,玻璃棒上的原子核不能移动,是验电器上的电子移动到玻璃棒上,B不符合题意;
C.规定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因为丝绸原子核对电子束缚能力强于玻璃,摩擦后丝绸得到电子,玻璃失去电子带正电荷,C不符合题意;
D.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时,验电器上的电子移动到玻璃棒上,两箔片都带上正电,两箔片因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当接触验电器上端的金属球时,会发生电荷的转移。
10.【答案】D
【知识点】两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解析】【解答】A.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故接触验电器后,电子从金属球到金属杆,故电流的方向为由金属箔到金属球,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经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接触金属球后,电子从橡胶棒转移到了验电器金属球上,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验电器的两金属箔片都带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负电荷从橡胶棒转移到了金属球上,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物体间相互摩擦时,电子转移使物体带电;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11.【答案】D
【知识点】两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解析】【解答】AD.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后,橡胶棒从毛皮上得到了电子而带上负电荷,电荷不是创造出来的,是由于电子转移而导致的,A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BC.带负电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金属球,电子从橡胶棒传导到金属箔片上,金属箔片得到了电子,由于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原理,金属箔片张开,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一个物体带正电,则另一个物体带负电。
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12.【答案】不变;不锈钢勺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导体与绝缘体
【解析】【解答】质量不随物体的位置改变而改变,从月球带回的1731克月壤样品,到达地球表面时其质量将会不变。
通常情况下,玻璃杯、塑料瓶、陶瓷碗是绝缘体,不锈钢勺是导体。
【分析】物体的质量和空间位置无关,不随位置变化;金属是常见的导体。
13.【答案】③④⑥;①②⑤
【知识点】导体与绝缘体
【解析】【解答】①玻璃不易导电,属于绝缘体;②陶瓷不易导电,属于绝缘体;③水银是金属,属于导体;④铜是金属,属于导体;⑤蒸馏水不易导电,属于绝缘体;⑥铅笔芯的材料是石墨,属于导体,所以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有③④⑥;属于绝缘体的有①②⑤。
【分析】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14.【答案】负;排斥;张角变小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解析】【解答】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由于得到电子而带负电,当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后,橡胶棒上多余的电子会转移到验电器上,验电器上的金属箔会带负电;两片金属箔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会张开。
用手握住金属球后,金属球中多余的电子会转移到手上,故金属箔中的电子会减少,故金属箔张角变小。
【分析】不同物体摩擦时,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同种电荷间相互排斥;电荷量减小,验电器的金属箔张角减小。
15.【答案】不带;失去;静电;排斥
【知识点】两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解析】【解答】丝绸与玻璃棒摩擦,玻璃棒失去电子带正电,丝绸得到电子带负电,玻璃棒、丝绸都能吸引轻质小球,是因为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说明小球不带电。
玻璃棒对电子的束缚能力比较弱,玻璃棒失去电子带正电。
天空中出现闪电是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放电现象,属于静电现象。
电荷间的作用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分析】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得电子的物质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质带正电。
闪电是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放电现象。
验电器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原理工作的。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第十五章第一节细化知识点同步练习——验电器、导体和绝缘体(2)
一、单选题
1.(2021九上·防城期末)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已经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角变小,这说明验电器原来( )
A.带负电 B.带正电 C.不带电 D.不能确定
【答案】A
【知识点】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解析】【解答】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接触已经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张角变小,说明验电器原来带负电,与带正电的玻璃棒接触,中和掉一部分电荷,所以张角变小了,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利用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和异种电荷接触时会发生电中和现象来进行分析。
2.(2022九上·宽城期末)通常情况下,下列物体中属于绝缘体的是( )
A.铅笔芯 B.大地 C.铜钥匙 D.橡皮
【答案】D
【知识点】导体与绝缘体
【解析】【解答】在通常情况下,铅笔芯、大地和铜钥匙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属于导体;橡皮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容易导电的物体是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
3.(2022九上·朝阳期末)下列物体中是导体的是( )
A.橡胶 B.塑料 C.铝线 D.玻璃
【答案】C
【知识点】导体与绝缘体
【解析】【解答】A.橡胶不易导电,属于绝缘体,A不符合题意;
B.塑料不易导电,属于绝缘体,B不符合题意;
C.铝线是金属容易导电,属于导体,C符合题意;
D.玻璃不易导电,属于绝缘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4.(2021九上·吉林期末)塑料、橡胶、金属等物质,其中属于重要的电工材料的是( )
A.橡胶 B.金属
C.塑料 D.以上材料都可以
【答案】D
【知识点】导体与绝缘体
【解析】【解答】橡胶、塑料都是很好的绝缘体材料,经常被用于导线的绝缘层、电工工具的手柄等地方;金属是很好的导体,经常被用于制造导线、用电器等。因此导体和绝缘体是同等重要的电工材料。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电工材料中,导体和绝缘体都常用。
5.(2021九上·信都期中)关于导体和绝缘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体都是导体
B.非金属都是绝缘体
C.铜、石墨、食盐水溶液都是导体
D.橡胶、玻璃、陶瓷属于导体
【答案】C
【知识点】导体与绝缘体
【解析】【解答】A.纯水是液体,但纯水是绝缘体,A不符合题意;
B.石墨是非金属,但石墨是导体,B不符合题意;
C.铜、石墨、食盐水溶液都容易导电,是导体,C符合题意;
D.橡胶、玻璃、陶瓷都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6.(2021九上·费县期中)如图有甲、乙、丙三个泡沫塑料小球,甲带正电。先用甲靠近乙,发现乙被排斥:再用乙靠近丙,丙被吸引;若用丙接触中带负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验电器的金属箔片的夹角一定不变
B.验电器的金属箔片的夹角一定变小
C.验电器的金属箱片的夹角一定变大
D.丙球可能不带电
【答案】D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解析】【解答】甲、乙、丙三个泡沫塑料小球,甲带正电。由图知甲乙相互排斥,说明甲乙是同种电荷,所以乙带正电;由图知乙丙相互吸引,由于带电体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所以,丙带负电或丙不带电;若丙带的负电荷数多于验电器上的负电荷数,则金属箔的张角变大,若相等则不变,若少于金属箔上的负电荷数,则张角变小;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带电体间同种电荷相互排斥;验电器根据这一原理工作。
7.(2021九上·临澧期中)绝缘体不容易导电,这是因为( )
A.绝缘体中没有电荷
B.绝缘体中几乎没有电子
C.蒸馏水不是绝缘体
D.绝缘体中的电荷几乎被束缚在原子或分子的范围内,自由电荷很少
【答案】D
【知识点】导体与绝缘体
【解析】【解答】A.绝缘体内有电荷,只是几乎不能自由移动,A错误,不符合题意;
B.绝缘体内有电子,B错误,不符合题意;
C.蒸馏水不易导电,属于绝缘体,C错误,不符合题意;
D.绝缘体不容易导电,这是因为绝缘体中的电荷几乎被束缚在原子或分子的范围内,自由电荷很少,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绝缘体中几乎没有自由电子,不容易导电。
8.(2021九上·林甸期末)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A带负电。 如图甲,用橡胶棒A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B时,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如图乙,让橡胶棒A靠近(不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B,验电器的金属箔也会张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毛皮与橡胶棒相比,毛皮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强
B.图甲中,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C.图乙中,橡胶棒靠近金属球B时,橡胶棒A所带电荷量减小
D.图乙中,金属球B上的一部分电子转移到金属箔上
【答案】D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解析】【解答】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强,物体得到电子带负电。橡胶棒A带负电,说明橡胶棒得到电子,即橡胶棒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强,A不符合题意;
B.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B不符合题意;
C.橡胶棒A没有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B,所以橡胶棒A所带电荷量不变,C不符合题意;
D.橡胶棒A带负电,接近金属球B上,B上的自由电子被排斥而远离,转移到金属箔上,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强,物体得到电子带负电。
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9.(2021九上·崇左期末)如图,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a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b后,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荷
B.原子核从玻璃棒转移到验电器上
C.玻璃棒束缚核外电子的能力比丝绸强
D.验电器两片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它们都带上了正电荷
【答案】D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解析】【解答】A.丝绸原子核对电子束缚能力强于玻璃,摩擦后丝绸得到电子,玻璃失去电子带正电荷,A不符合题意;
B.在本操作中,玻璃棒上的原子核不能移动,是验电器上的电子移动到玻璃棒上,B不符合题意;
C.规定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因为丝绸原子核对电子束缚能力强于玻璃,摩擦后丝绸得到电子,玻璃失去电子带正电荷,C不符合题意;
D.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时,验电器上的电子移动到玻璃棒上,两箔片都带上正电,两箔片因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当接触验电器上端的金属球时,会发生电荷的转移。
10.(2022九上·和平期末)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后,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属箔张开瞬间电流的方向是由金属箔到金属球
B.电子从橡胶棒转移到了验电器金属球上
C.验电器的两金属箔片因带负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
D.正电荷从验电器金属球转移到了橡胶棒上
【答案】D
【知识点】两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解析】【解答】A.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故接触验电器后,电子从金属球到金属杆,故电流的方向为由金属箔到金属球,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经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接触金属球后,电子从橡胶棒转移到了验电器金属球上,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验电器的两金属箔片都带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负电荷从橡胶棒转移到了金属球上,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物体间相互摩擦时,电子转移使物体带电;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11.(2021九上·蜀山期末)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接触验电器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箔片张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橡胶棒带电是通过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
B.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C.验电器的箔片在此过程中失去了电子
D.橡胶棒在和毛皮摩擦的过程中得到了电子
【答案】D
【知识点】两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解析】【解答】AD.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后,橡胶棒从毛皮上得到了电子而带上负电荷,电荷不是创造出来的,是由于电子转移而导致的,A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BC.带负电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金属球,电子从橡胶棒传导到金属箔片上,金属箔片得到了电子,由于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原理,金属箔片张开,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一个物体带正电,则另一个物体带负电。
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二、填空题
12.(2021九上·双辽期末)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带回1731g月壤,“可上九天揽月”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与在月球上相比,带回的月壤样品质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通常情况下,玻璃杯、塑料瓶、不锈钢勺、陶瓷碗等物品中, 是导体。
【答案】不变;不锈钢勺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导体与绝缘体
【解析】【解答】质量不随物体的位置改变而改变,从月球带回的1731克月壤样品,到达地球表面时其质量将会不变。
通常情况下,玻璃杯、塑料瓶、陶瓷碗是绝缘体,不锈钢勺是导体。
【分析】物体的质量和空间位置无关,不随位置变化;金属是常见的导体。
13.(2020九上·赣榆月考)在①玻璃、②陶瓷、③水银、④铜、⑤蒸馏水、⑥铅笔芯这些物质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有 ,属于绝缘体的有 。(填序号)
【答案】③④⑥;①②⑤
【知识点】导体与绝缘体
【解析】【解答】①玻璃不易导电,属于绝缘体;②陶瓷不易导电,属于绝缘体;③水银是金属,属于导体;④铜是金属,属于导体;⑤蒸馏水不易导电,属于绝缘体;⑥铅笔芯的材料是石墨,属于导体,所以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有③④⑥;属于绝缘体的有①②⑤。
【分析】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14.(2021九上·北京月考)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上,这两片金属箔带 (选填“正”或“负”)电荷,由于互相 (选填“吸引”或“排斥”)而张开,再用手握住金属球,金属箔 (选填“张角变大”、“张角变小”或“闭合”)。
【答案】负;排斥;张角变小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解析】【解答】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由于得到电子而带负电,当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后,橡胶棒上多余的电子会转移到验电器上,验电器上的金属箔会带负电;两片金属箔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会张开。
用手握住金属球后,金属球中多余的电子会转移到手上,故金属箔中的电子会减少,故金属箔张角变小。
【分析】不同物体摩擦时,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同种电荷间相互排斥;电荷量减小,验电器的金属箔张角减小。
15.(2021九上·兴平期中)丝绸与玻璃棒摩擦后,用玻璃棒去靠近细线悬挂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吸引;用丝绸靠近该小球,小球仍然被吸引,则小球 电(选填“带”或“不带”)。玻璃棒带的这种性质的电荷,是因为它 了电子(选填“得到”或“失去”)。夏天雷雨天气,空中划过的闪电属于 现象。验电器的原理是同种电荷互相 。
【答案】不带;失去;静电;排斥
【知识点】两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解析】【解答】丝绸与玻璃棒摩擦,玻璃棒失去电子带正电,丝绸得到电子带负电,玻璃棒、丝绸都能吸引轻质小球,是因为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说明小球不带电。
玻璃棒对电子的束缚能力比较弱,玻璃棒失去电子带正电。
天空中出现闪电是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放电现象,属于静电现象。
电荷间的作用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分析】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得电子的物质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质带正电。
闪电是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放电现象。
验电器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原理工作的。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