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学案(知识框架+阶段特征+重点梳理+单元测试)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单元知识总结
(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一)学 生 版
【知识框架】
【阶段特征】
总体特征
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以前)的阶段特征:一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二是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具体表现
(1)政治方面:君主专制得到空前的加强,明初废丞相,强化了皇权;清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等,使君主专制得到了强化,同时也暴露了封建制度的腐朽性,说明了中国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
(2)经济方面: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发展水平超过了前代,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在明朝中后期出现并在清代有了发展。
(3)民族关系方面:
①明朝加强对蒙古族的统治和联系,如用战争打击瓦剌部落;设互市与鞑靼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为了加强对北方的统治,巩固北方边防,还迁都北京,修筑长城;在乌思藏(西藏)设立行都指挥使司。
②清朝把加强同少数民族的联系和平定少数民族叛乱的斗争结合起来。平定漠西蒙古贵族噶尔丹的叛乱,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在西藏册封达赖和班禅并设立驻藏大臣。
③明清时期处理民族关系问题的最大特点是:把加强与少数民族关系和反对外来侵略相联系,使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4)对外关系方面:
①明朝前期,国力强盛,对亚非国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郑和下西洋密切了我国同亚非许多国家的联系,显示了国力的强盛。明朝中期以后一方面受到倭寇的侵扰,另方面又受到西方殖民者的挑战,如葡萄牙殖民者占据澳门,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②清初沙俄侵占了我国东北地区的雅克萨和尼布楚等地。为了捍卫边疆,康熙帝组织了自卫反击性质的雅克萨之战,最后同沙俄经平等协商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③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进行雅克萨之战都取得了胜利,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捍卫了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
④但明清时期,我国对外政策趋向闭关政策,阻碍了社会进步,造成了中国近代的落后。
(5)文化方面:明清文化具有新的时代特征。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日趋没落,导致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传统科技仍走在世界前列,出现了科技巨著;文学艺术具有高度的反封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重点梳理】
重点1 中国古代加强君主专制的主要方式
1.削弱相权
在古代中国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总的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削弱相权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分割相权:把相权一分为二(一分为三或更多),使之相互牵制,从而保证皇权的独尊 (2)转移相权及其机构:权力转移的总趋势是由离皇帝身边远的人(外朝或外廷的大臣)向皇帝身边的人(内朝或宫内的侍臣、宦官)转移,即由远及近(或由外到内)
2.加强思想控制
如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清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
3.变革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分化事权,使其相互牵制
如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推行郡县制;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等。
4.注重官吏选拔和任免
自秦废分封制后,官吏任免由皇帝一人决定。隋唐之后的科举考试,也是培养和选拔忠君之臣的重要途径。
5.加强监察特务机制
如秦代设御史大夫;汉代设刺史;宋代地方设通判:明代的东厂、西厂、锦衣卫等,
重点2 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变化规律及其特点
1.商业活动场所的变化
先主要在城市,后向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至明清出现专业性的市集、市镇;先是固定时间、场所,后来打破时间和空间上的界限。
2.交易内容的变化
先以贩运、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经营统治者所需要的奢侈品为主,后来以一般民众所需的农副产品、手工业产品为主。
3.交易媒介的变化
从最初物物交换到以贝壳等为代表的一般等价物,再后来以固定统一货币为交易媒介。北宋时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明清时期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4.流通领域的变化
最初都局限于流通领域,到明清时逐渐出现生产与自由的雇佣劳动相结合,商人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生产的过程。
5.商人组织的变化
由最初的以亲缘关系为纽带发展为以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为纽带的组织,如明清时期的晋商和徽商等商帮出现。
6.商人地位的变化
由商人社会地位低下到宋元明清时期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但是古代士农工商等级观念始终没有被打破。
重点3 如何认识郑和下西洋与欧游远洋航海的不同
1.规模不同
郑和下西洋规模大、人员多、组织严密、历时长,欧洲远洋航海远不能比。
2.动机、目的不同
郑和下西洋是为了扩大明王朝的政治影响,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及友好关系,以满足其建立“天朝大国”的欲望。欧洲航海家航海活动的主要动机和目的是获得黄金和财富,寻找新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3.影响和后果不同
郑和是最早的洲际航海家,开创了横渡印度洋的洲际航海历史。郑和是和平友好的使者、文明和进步的传播者,这与西方航海家为了夺取殖民地和贵金属从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目的截然不同。但郑和这种“厚往薄来”的方式也注定了这种航海壮举无法持久,而西方航海家的远洋航行却开启了人类整体发展的历史,影响较大。
重点4 如何全面理解中国古代科技
1.特点
(1)重经验:中国古代科技从内容上看主要是应用科学,是经验的总结,缺乏理论探索,还处于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描述阶段,即感性认识阶段,缺乏理论认识。
(2)重综合:中国古代科技直接从现象中进行整体理论综合,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3)重实用:中国古代科技实用性强,却很少能用逻方法对这些经验进行整理,做出理论概括和分析。
(4)重农业:中国占代料技服务于农业。
2.长期发达的原因
(1)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中央集权国家的强大组织力为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2)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为古代料技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3)各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外的广泛交往推动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4)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代文明,为科技成果的继承创造了条件。
(5)科学家的个人努力与不懈的探索精神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观因素。
3.后来走向衰落的原因
(1)经济因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封建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生产力发展,使科技发展缺少足够的动力。
(2)政治因素:君主专制不断强化,阻碍了科技进步。
(3)文化因素:中国古代以儒学为主的教育与越来越严酷的文化专制统治,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创新意识。归根到底,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是导致古代中国科技在16世纪以后走向衰落的主要原因。
4.启示
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科技发展奠定物质基础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要充分认识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明确科学技术的作用: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单元测试】
选择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
1.[浙江稽阳2022期中联考]内阁学士本备顾问而已,有时皇帝口授旨意命学土代笔起草文书。后来皇帝或年幼或无能,依赖日殷,其权渐重,尤要者为“票拟批答”权。内阁权力加强的根本原因是( )
A.内阁学士地位提升 B.司礼监的牵制减少
C.君主专制制度强化 D.内阁获得了票拟权
2.[福建龙岩2022二模]洪武三年,朱元璋为笼络功臣,“凡公侯伯封拜,俱给铁券”,获铁券者具有“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的法外之权。洪武五年,朱元璋又诏令工部铸铁榜“申诫公侯”,以特殊的法律对铁券的特权进行制约,甚至对恃功不法的功臣加以惩处。由此可知,明太祖时期
A.分封诸王引起政局动荡 B.政策朝令夕改成为常态
C.专制主义呈现强化趋势 D.崇文抑武政策重新确立
3.[广东2022押题密卷]宦官专权干政是明朝政治的主要特征之一,至明中后期更是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们干政的范围逐渐渗透到政治、经济、司法、军事等各个领域,很大程度上掌控着国家命脉。这一现象反映了
A.宦官专政致使封建王朝盛极必衰
B.明代中央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C.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D.明朝后期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4.[福建部分校2022模拟(一)]明代中后期,内阁议政成为政治常态。若遇特别重大事件,内阁会议不能决定,则由“阁臣与各衙会议大政”,参加者有六部、通政司及监察系统的都察院和大理寺的长官,及六科给事中,称为廷议,其结果由内阁上奏皇帝裁定。这表明当时
A.中央机构的行政效率提升 B.皇权旁落的现象已经出现
C.废丞相后的政治弊病严重 D.内侍机构的职权有所强化
5.[云南曲靖2022一模]天启、崇祯之际,内阁票拟由首辅秉笔制转变为由众阁臣分别秉笔的“分票制”,是与首辅独掌票拟有别的一种内阁权力运作方式。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阁臣权力分配改变 B.内阁权势走向衰落
C.中央决策效率降低 D.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6.[吉林吉林2022二模]明英宗时期“土木堡之变”的发生,导致武将和功勋集团出现断层,文官集团迅速崛起。明朝没了相权与皇权之争,却出现了严重的文官与皇权之争。明朝文官集团与皇权矛盾的发展
A.助推了宦官集团势力的膨胀
B.使东林党人的势力得以发展壮大
C.为后来清军入关提供了契机
D.适应了统治集团权力分配的要求
7.[天津南开2022二模]如图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商业中心分布示意图。该时期是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8.[广东揭阳2022联考]古代中原王朝有限制铁器出口的规定,明朝政府与蒙古瓦剌的“铁锅贸易”中特别选择了熔炼技术门槛极高的佛山“广锅”,这一做法是出于
A.防范瓦剌军事进攻的需要 B.促进粤菜烹饪技术的传播
C.强化明政府对经济的管理 D.推动金属冶炼技术的交流
9.[山东2022新高考七模]明代以前,皇帝的秘密信件不算是政府的正式公文,不能取得政治上法理的地位,但在清代取得了该地位,皇帝命令可以秘密送出,此之谓“廷寄上谕”。材料现象反映了清朝
A.专制统治发展至新的高度 B.皇权已经不受任何因素制约
C.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强化 D.军机处成为法定的行政部门
10.[东北三省四市暨沈阳2022二模]雍正即位后将太子人选写为密诏,当众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另写一份内容相同的密诏自己收藏。临终前,以两份密诏所书太子之名宣示而传位。之后乾隆发布谕旨称“不可不立储,而尤不可显立储,最为良法美意,我世世子孙所当遵守而弗变者。”这一制度( )
A.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B.提升了储君的自身素质
C.成为中枢稳定的制度保障 D.完善了嫡长子继承制度
11.[宁夏银川2022四模]据《清史稿》记载“诸臣陈奏,常事用疏,自通政司上,下内阁拟旨:要事用摺,自奏事处上,下军机处拟旨,亲御朱笔批发。自是内阁权移於军机处,大学士必充军机大臣,始得预政事,日必召入对,承旨,平章政事,参与机密。”由此可见清代
A.内阁已经被军机处所取代 B.专制皇权得到空前加强
C.中枢制衡体制遭到了冲击 D.军机处运作有一定规制
12.[江苏苏州2022考前模拟]封禅是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大典,秦、汉、唐、宋先后有7位皇帝进行封禅,以证本朝“受命应天”。而明清两代却无一帝王封禅,明成祖以“在德不在封禅”驳回朝臣提议,清乾隆帝抨击封禅之举乃“矫诬(虚妄)侈大之事”。这一变化反映了明清时期
A.宗教迷信思想淡化 B.君主集权体制空前强化
C.理性务实政风形成 D.以德治国观念得到实践
13.[福建莆田2022全真模拟]清代朝廷用兵边陲时,财政策略上采用“量入为出”,而在平息内地反叛时采取的则是“量出为入”。这反映了清王朝
A.内外相制的军事政策 B.财政危机急剧恶化
C.权衡利弊的现实选择 D.中央集权遭遇挑战
14.[河北2022新高考模拟(四)]乾隆帝给英国国王的敕谕:“天朝疆界严明,从不许外藩人等稍有越境搀杂……天朝尺土俱归版籍,疆址森然,及岛屿沙洲,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这体现了
A.主张中英两国平等交往 B.开始具有近代外交意识
C.奉行传统的“宗藩”外交 D.清晰完整的领土边界意识
15.[山东临沭2022模拟]明清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时期。明朝封授乌思藏当地的僧俗首领,在黑龙江设奴儿干都司;清朝时的郑成功收复台湾,参加雅克萨之战,平定边疆大、小和卓叛乱等历史事迹。这些事迹最能说明( )
A.维护统一成为全体国人的共识 B.爱国主旋律的历史体现与传承
C.彰显了中央政府的智慧与权威 D.奠定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基础
16.[辽宁名校2022联考]有学者指出:“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时,世界各主要地区从区域时代进入全球时代,近代国家主权思想和运动以及国际法的一些原则也一定程度影响中俄两国,并在尼布楚谈判中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尊重和应用。”该学者认为《尼布楚条约》
A.确定了中俄西段边界 B.引发了清政府统治危机
C.维护了中国国家主权 D.改变了清政府的外交政策
17.[河南开封名校联盟2022押题]如表为1600~1724年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及人均粮食占有的统计情况。据此可知当时
年份 1600年 1661年 1685年 1724年
耕地(亿市亩) 8 7.17 8.23 9.97
人口(亿人) 1.5 1.2 1.46 2.86
人均耕地(市亩/人) 5.53 6 5.64 4.94
人均粮食(市斤/人) 1239 1422 1379 1274
A.农民对国家人身依附关系的增强 B.农业耕作方式发生根本转变
C.人地矛盾尖锐促使抑商政策松动 D.中国传统农耕经济有所发展
18.[湖北新高考部分校2022质检]《古谣谚·湖广谚》记载:“谚曰‘湖广熟,天下足’,言土地广沃,而长江转输便易,非他省比。”这种情况自明朝中后期出现直到清代前期,就一直没有改变过。下图描绘的可能是明清时期湖广地区
A.玉米的传播方向 B.茶叶贩运的方向
C.粮食的运销方向 D.人口迁移的方向
19.[山东淄博2022三模]中国古代有“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传统认知,然而到明朝晚期,小说中“金令司天,钱神卓地”“世间所敬者,财也”等描述比比皆是。这种变化主要由于
A.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和物质享受 B.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价值观变化
C.贫富分化和道德沦丧现象日益严重 D.反正统思想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
20.[湖南2022四大名校名师团队猜题卷]程朱理学主张成就圣人和君子的理想,个人是圣人君子之道的起点。阳明心学的终极判断标准不是圣人之道而是具有良知的自我,个人按照自己的良知,真诚去做即可。这反映了
A.个人主义思想的兴盛 B.阳明心学突破了理学的局限
C.新儒学存在尖锐对立 D.理学注重个人的修养与素质
21.[安徽卓越联盟2022二模]明末清初,顾炎武等思想家批判“无道昏君”,期望“有道明君”,近乎一致地认为设置宰相分割君权,是达到他们理想中的“君明”“相好”的最佳途径。这反映出,明末清初思想家
A.政治改革主张具有建设性 B.成为社会加速转型的助力
C.坚持固有的儒家治世之道 D.对传统政治体制予以否定
22.[宁夏银川2022四模]针对程朱理学派的“理本论”和陆王心学的“心本论”,黄宗羲开宗明义地提出了“通天地,亘古今,无非一气而已”的宇宙论命题,认为充塞宇宙天地、贯通历史古今的,都是“气”。这表明黄宗羲
A.从经世致用角度批判传统理学 B.科学解释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
C.具有符合时代精神的哲学思维 D.拉开了晚明思想解放运动序幕
23.[山西太原2022三模]宋应星青年时曾考取举人,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他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终撰成《天工开物》一书。宋应星的行为
A.反映了科举制日益僵化 B.改变了重道轻技的观念
C.加速了科技与生产结合 D.体现了经世致用的思想
24.[湖北武汉武昌2022质量检测]利玛窦来华后着儒服行儒礼,他带来的奇器和科学知识吸引了一大批士绅,平均每日来访者多达20余人,他在写给西方教会的信中说“派往中国的传教士应该具有才能,因为我们所要接触的都是智慧高强而学问渊博的人”。这反映了当时
A.西学传播遭到强烈抵制 B.西学东渐推动社会转型
C.东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D.东西文化的巨大差异性
二、材料分析题(共52分,其中25题25分,26题15分,27题12分)
25.(25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2三模]“和亲”是中国古代王朝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方式。
材料一 西汉立国之初,经济萧条,百废待兴。匈奴凭借兵强马壮,多次南侵扰边,给西汉造成严重威胁。为了宁边固界、稳定政权,刘邦采纳大臣建议,与匈奴“和亲”。惠帝、文帝、景帝承袭前制,继续推行与匈奴“和亲”政策,使汉匈休战得以维持60余年。西汉“和亲”与匈奴达14次,与乌孙2次,均带明显的政治针对性,或缓解边境压力,或为军事结盟之需。
李唐王朝带有鲜卑族血统,与西北少数民族多有接触,“夷夏之别”的观念相对淡薄。唐朝与少数民族政权“和亲”多数较为主动而开放。“和亲”多出于建立友好互信、发展双边关系的需要,拓土开疆为主要目的。寰宇四邻、目及四海,可谓“四面出击”,涉及吐谷浑、突厥、吐蕃等九个少数民族,最远伸及中亚锡尔河中游的宁远国。
——摘编自唐建兵《汉唐“和亲”政策之比较》
材料二 清代的满蒙联姻是五代以后次数最多、范围最广的和亲。满蒙联姻从一开始即有一个明确目的:与对方结成政治性联盟,进而将蒙古造成一支清朝在政治斗争中可以直接借助的力量。早在努尔哈赤时代,满州贵族每与一支蒙古部落接近或通婚,都要继以政治性盟约来约束对方。天命中,努尔哈赤曾先后数次与科尔沁和喀尔喀五部贝勒举行盟誓,反复重申要“相与盟好,合谋并力”对付明王朝及察哈尔,将它们纳入自己的行动轨道。入关以后,满洲贵族和蒙古王公之间更是形成了一种具有特殊君臣身份的政治结盟关系,蒙古王公地位的升降,爵号的封削,联姻关系是连续发展还是就此中止等等,无一不以王公额附对清廷效忠的程度为转移。
——崔明德、林恩显《论中国古代和亲的类型、特点及其它》
阅读材料一,指出唐初“和亲”与汉初“和亲”的异同。结合唐代的背景,说明差异的原因。(17分)
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清朝为何重视满蒙联姻。(8分)
26.(15分)[福建宁德2022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廷处理台湾问题,经历了从招抚到征剿的过程。从康熙元年(1662)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收复台湾的22年里,清廷与盘踞台湾的郑经集团先后进行了长达10余次的和密谈。郑经曾声称台湾“远在海外,非属(中国)版图之中”,要求清政府“请如琉球、朝鲜例,列台湾为藩属”。康熙帝严厉驳斥,说“郑氏乃中国之人”“台湾人民皆闽人,不得与琉球、高丽比”。1674年,郑经乘“三藩之乱”,进犯厦门、泉州等地,占据东南七府,派丁摊款,劫掠百姓。1679年,康熙帝下令复设福建水师,建造战舰,招募新兵,勘测航道,进行海战训练。1681年初,郑经病逝,郑氏集团“彼此稽疑,各不相下,众皆离心”,岛内百姓“怨声载道”且“人人思危”。同年,清廷平定“三藩之乱”,大封陆得到统一。1683年,康熙帝决定对台湾用兵,命令福建水师提督施琅攻占澎湖。经澎湖一役,郑氏集团“精锐全覆”、“皆震慑无措”。七月,郑经之子郑克塽向清军递降表。第二年,清廷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管辖。
——摘编自卢建-《康熙对台政策剖析》等
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康熙帝武力收复台湾的历史背景。(9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康熙帝收复台湾的历史意义。(6分)
27.(12分)[福建福州2022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历史上,存在着受到王朝特别重视、据之即足以控制全国的特殊地区,它集中了全国最重要的武力、财赋与人才资源,并拥有统治全国的合法性。这些地区就是王朝统治的“核心区”。如图中的①②分别为明朝初年和明成祖之后的“核心区”。
——摘编自鲁西奇《中国历史的空间结构》
围绕材料主题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具体史实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充分,论据准确,逻辑清晰)
【单元测试】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
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内阁权力源自皇帝,因此内阁权力的提升根本原因是君主专制制度强化,C项正确;内阁学士地位提升是内阁权力加强的结果而非原因;司礼监的牵制减少不符合明代史实;内阁获得了票拟权是内阁权力增加的表现,排除 ABD项。
2.【答案】C
【解析】据题意可知,朱元璋为了笼络功臣而颁发铁券,但随后为了限制功臣的铁券又颁发了特殊的法律,说明他最终还是为了强化君主专制,C项正确;明初并没有由于分封诸王导致政局动荡,排除A项;材料仅仅反映了针对铁券的法律的变化,并不是政策朝令夕改,排除B项;材料说明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而非崇文抑武,排除D项。
3.【答案】B
【解析】根据“宦官专权干政是明朝政治的主要特征之一,至明中后期更是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可得出明朝出现了严重的宦官专权现象,反映出在明代中央中枢决策过程中,宦官发挥了重要作用,发生异变,B项正确;宦官专政致与封建王朝的 衰落没有必然的联系,排除A项;C项是清代军机处,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内阁,排除D项。
4.【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内阁属于内侍机构,材料“内阁议政成为政治常态”“阁臣与各衙会议大政”“内阁上奏皇帝裁定”则体现了内侍机构内阁的职权有所强化,D项正确;内阁并非正式的中央机构,而且材料不能体现“行政效率提升”,排除A项;根据材料“其结果由内阁上奏皇帝裁定”可知,皇帝掌握最后决策权,“皇权旁落的现象已经出现”的说法不符合材料和史实,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内侍机构和各部门商议国家重大事件,体现不出“弊病严重”的状况,排除C项。
5.【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明朝内阁票拟由“首辅秉笔制”转变为“由众阁臣分别秉笔的‘分票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说明内阁首辅权力受到牵制和削弱,实质上是君主专制强化的结果,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内阁运行方式的变化,而且内阁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权力始终来源皇帝,排除A项;内阁权力运行方式变化并不代表内阁权势走向衰落,排除B项;内阁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决策权在皇帝手中,内阁分票制一定程度上只会降低行政效率,排除C项。
6.【答案】A
【解析】明朝皇权和文官集团的斗争使得皇帝依靠宦官集团制约文官,助推了宦官集团的膨胀,A项正确;东林党人是文官势力,意在打击阉党,排除B项;清军入关的契机是李自成起义,排除C项;文官和皇权的矛盾不利于国家发展,排除D项。
7.【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的都城为北京,D项正确;秦朝的都城是咸阳,楚汉争霸,刘邦战胜项羽并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排除A项;581年,北周静帝禅让帝位于杨坚,杨坚登基为帝,是为隋文帝,定都大兴城(今西安)。617年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次年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排除B项;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开封府(河南开封) ,南宋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元帝国建都于金国中原的大都(今北京),排除C项。
8.【答案】A
【解析】题干反映了古代中原王朝有限制铁器出口的规定,明朝政府与蒙古瓦剌的“铁锅贸易”中特别选择了熔炼技术门槛极高的佛山“广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当时面临蒙古瓦剌的威胁,虽然双方进行互市贸易,但是明朝政府仍然担心瓦剌会将铁器用于制造兵器,因此这一做法显然是出于防范瓦剌军事进攻的需要,A项正确;“熔炼技术门槛极高”显然是防范瓦剌将佛山“广锅”熔炼成铁后用于制造兵器,并不是为了促进粤菜烹饪技术的传播,排除B项;题干没有反映明朝政府强化对经济的管理,而是为了防范铁器外传用于制造兵器,排除C项;“熔炼技术门槛极高”可见并不是为了推动金属冶炼技术的交流,排除D项。
9.【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代以前皇帝的秘密信件不是正式公文,也没有取得政治上法理的地位,清代以后皇帝秘密信件取得政治上法理的地位,并且能迅速传达下去,这说明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A项正确;B项说法绝对,且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材料论述的是专制主义的发展,不是中央集权的问题,排除C项;军机处不是法定的行政部门,排除D项。
10.【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题干材料是关于清朝的密诏制度的内容,由“不可不立储,而尤不可显立储,最为良法美意,我世世子孙所当遵守而弗变者。”可知密诏制度是为减少皇位继承人之间的纷争,C项正确;材料主旨与“官僚机构”无关,排除A项;与“储君的自身素质”无直接关系,排除B项;密诏制度并非嫡长子继承制,排除D项。
11.【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大学士必充军机大臣,始得预政事,日必召入对,承旨,平章政事,参与机密”可以看出,军机处参与机密需要一定的规制,D项正确;内阁和军机处各有职责,前者并未被取代,排除A项;B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B项;当时的中枢体制并非制衡关系,排除C项。
12.【答案】B
【解析】据题意可知,明清时期的皇帝认为封禅无助于国家的统治和治理,对于封禅的提议予以回绝或抨击,说明此时君主专制加强,无需借助封禅彰显帝王权威,B项正确;明清时期的宗教迷信思想并没有淡化,排除A项;明清时期没有皇帝进行封禅是因为君主专制的强化,而非理性务实政风的形成和实践以德治国的观念,排除CD项。
13.【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知,清代在用兵边陲和平息内地反叛时,采取不同的财政策略,这是由于在不同地域用兵对清政府统治的不同影响,体现了清政府权衡利弊后的现实选择,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清政府用兵不同地域,采取不同的财政策略,没有体现其内外相制的军事政策,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清政府财政状况,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清政府用兵不同地域,采取不同的财政策略,没有体现中央集权遭遇挑战,排除D项。
14.【答案】D
【解析】乾隆帝强调中国“疆界严明”“不许外藩人等稍有越境搀杂”,“尺土俱归版籍”,岛屿和沙洲等也“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反映出清朝统治者对疆域、边界、界定与认识,是非常清晰的,D项正确;乾隆帝“敕谕”英国国王不能说明清朝统治者主张中英两国“平等交往”,排除A项;清朝统治者具有近代外交意识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故B项错误;清朝与英国没有传统的宗藩关系,故没有宗藩外交,排除C项。
15.【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明朝封授乌思藏当地的僧俗首领,在黑龙江设奴儿干都司;清朝时的郑成功收复台湾,参加雅克萨之战,平定边疆大、小和卓叛乱等历史事迹”和所学知识可知,这些事迹都是政府维护国家统一所做的努力,这是爱国主旋律的历史体现与传承,B项正确;维护统一成为全体国人的共识,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政府维护国家统一体现了爱国主旋律,没有体现彰显了中央政府的智慧与权威,排除C项;只能说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但不是奠定基础,排除D项。
16.【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是基本平等的国际关系条约,维护了中国国家主权,C项正确;《尼布楚条约》确定的是中俄东段边界,不是西段,排除A项;引发了清政府统治危机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清政府外交政策在1840年以前长期是“闭关锁国",并没有因为《尼布楚条约》发生改变,排除D项。
17.【答案】D
【解析】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与1600年的明万历中期相比,1661年到1724年,虽然人均土地数量略有下降,但人口和耕地总数出现增长,说明清朝前期传统农耕经济有所发展,D项正确;1712年清康熙帝曾下令“盛世滋丁,永不加赋”,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略有下降,排除A项;17~18世纪中国的传统农业耕作方式仍然是铁犁牛耕,没有发生根本转变,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抑商政策的松动,排除C项。
18.C.粮食的运销方向 D.人口迁移的方向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谚语“湖广熟,天下足”反映出明清时期湖广地区取代苏湖地区成为全国的粮食中心,因而图示描绘的是明清时期湖广地区的粮食运销转往江浙、两广、河南等地的情况,C项正确;湖广地区并非玉米的原产地,因而不可能是玉米种植的传播方向,排除A项;明清时期两湖茶叶主要北运蒙古族等北方少数民族和俄罗斯恰克图等地,而不是向四周扩散,排除B项;明清时区湖广地区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区,需要大量劳动力,加之封建国家严控人口流动的政策,排除D项。
19.【答案】B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明朝之前不强调功利到明晚期强调钱财利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是因为明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社会观念的转变,B项正确;并没有出现新兴资产阶级,排除A项;材料只体现了社会逐利,无法得出贫富分化和道德沦丧,排除C项;反正统思想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20.【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程朱理学主张外在的道德修养,通过格物致知而成为圣人和君子;而阳明心学认为良知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去掉人欲,以恢复良知;两者都注重个人的修养与素质,D项正确;个人主义是以自我为中心,与宋明理学的内容不符,排除A项;阳明心学强调的是内在道德修养,不是突破了理学的局限,排除B项;程朱理学和阳明心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各不一样,不能说明他们存在尖锐对立,排除C项。
21.【答案】C
【解析】顾炎武等思想家希望通过设置宰相来限制君权,进而形成贤君圣主,这种主张是儒家一直以来坚守的治世之道,C项正确;顾炎武等人的主张并未突破传统儒家的范畴,并没有呈现出“建设性”,排除A项;顾炎武等人的思想没有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并不能推动社会转型加速,排除B项;顾炎武等人的主张是对传统政治体制的坚持,排除D项。
22.【答案】C
【解析】黄宗羲认为“气”才是宇宙本原,这是朴素的唯物史观,是符合当时时代精神的哲学思维,C项正确;经世致用强调的是解决现实问题,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A项;B项错在“科学阐释”,排除B项;D项夸大了黄宗羲的地位,排除D项。
23.【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应星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转而探求“致富”之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体现了经世致用的思想,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科举制日益僵化,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宋应星经世致用的思想,未体现重道轻技观念的改变,排除B项;材料内容未体现科技与生产结合,排除C项。
24.【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由于中国有着特殊的儒家文化,与天主教教义有着天壤之别,来华传教的利玛窦采取适应中国文化的方式,着儒服行儒礼,以弥合东西文化的巨大差异性,达到传播天主教的目的,D项正确;“西学传播遭到强烈抵制”的说法过于夸张,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一度引起了部分上层士大夫的关注、学习,排除A项;当时西学东渐没有推动社会转型,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只是利玛窦在中国传教的情况,并未体现“东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排除C项。
二、材料分析题(共52分,其中25题25分,26题15分,27题12分)
25.【答案】(1)异:汉初和亲规模小、次数少、和亲对象比较单一、处于被动地位;唐朝和亲规模较大、次数较多;和亲对象相对多、远;处于主动地位。(5分)
同:都带有明显的政治针对性;都有利于内地和边疆民族的交流、交往和交融;都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6分)
原因:唐朝初期具有国力强大;统治者思想观念和民族政策比较开明;唐朝的和亲政策相对完善。(6分)
(2)原因:政治上,通过满蒙联姻结成政治联盟,约束对方,利用蒙古军事力量,将其纳入清政府建立和巩固统治的盟友;经济上,两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比较接近;文化心理、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接近;历史上,两族保持了长期的紧密联系。(8分)
【解析】(1)异:根据材料一中“西汉立国之初,经济萧条,百废待兴”“为了宁边固界、稳定政权”可知,汉初国力弱,和亲属于被动行为;根据“与匈奴达14次,与乌孙2次,均带明显的政治针对性,或缓解边境压力,或为军事结盟之需”可知,西汉初期,和亲规模小,次数少,对象比较单一,政治针对性强;根据“唐朝与少数民族政权‘和亲’多数较为主动而开放”“四面出击”“涉及吐谷浑、突厥、吐蕃等九个少数民族,最远伸及中亚锡尔河中游的宁远国”等信息可知,唐朝和亲规模较大、次数较多、和亲对象相对多、远,处于主动地位。同:根据材料中“使汉匈休战得以维持60余年”,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民族和国家等方面分析可知,汉唐的和亲政策,都有利于改善民族关系,带有政治目的性,都有利于内地和边疆民族的交流、交往和交融,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原因:根据材料一中“西汉立国之初,经济萧条,百废待兴”“李唐王朝带有鲜卑族血统,与西北少数民族多有接触,‘夷夏之别’的观念相对淡薄”,结合所学知识,从唐代背景分析可知,唐朝初期国力强大、统治者思想观念和民族政策开明,与西北少数民族接触、了解更多,唐朝的和亲政策相对完善。
(2)原因:根据材料二中“将蒙古造成一支清朝在政治斗争中可以直接借助的力量”可知,政治上,通过满蒙联姻结成政治联盟,约束对方,利用蒙古军事力量,将其纳入清政府建立和巩固统治的盟友;根据“早在努尔哈赤时代,满州贵族每与一支蒙古部落接近或通婚”“满洲贵族和蒙古王公之间更是形成了一种具有特殊君臣身份的政治结盟关系”可知,长期的政治、军事联系使得满蒙两族关系紧密;根据所学知识,从经济、文化和地域关系等方面分析可知,两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文化心理、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等方面比较接近。
26.【答案】(1)清廷招抚政策遭到郑氏集团的拒绝;郑经袭扰东南沿海且图谋划海割据;郑氏集团内部离心和岛内民众不满;康熙帝收复台湾的决心及充分的军事准备;“三藩之乱”的平定和大陆实现统一。(9分)
(2)加强了台湾及所属岛屿与大陆的密切联系;稳定了东南沿海地区的社会秩序;巩固了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6分)
【解析】
(1)根据“清廷与盘踞台湾的郑经集团先后进行了长达10余次的和密谈。”可得出清廷招抚政策遭到郑氏集团的拒绝;根据“台湾人民皆闽人,不得与琉球、高丽比”“进犯厦门、泉州等地,占据东南七府,派丁摊款,劫掠百姓。”可得出郑经袭扰东南沿海且图谋划海割据;根据“彼此稽疑,各不相下,众皆离心”可得出郑氏集团内部离心和岛内民众不满;康熙帝收复台湾的决心及充分的军事准备;根据“同年,清廷平定‘三藩之乱’,大封陆得到统一”得出“三藩之乱”的平定和大陆实现统一。
(2)结合材料和所学,收复台湾加强了台湾及所属岛屿与大陆的密切联系;稳定了东南沿海地区的社会秩序;巩固了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三、论述题
27.
【答案】论题:我国古代王朝统治核心区经历了由西向东迁移的历程。(2分)
阐述:凭借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和战略地位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关中地区成为西周、秦、西汉等朝代的核心区;随着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战乱的影响,东汉至北宋的核心区东移到中原地区,河洛地区又是其核心区。随着大运河的开通,王朝统治核心区继续东移,明初的核心区在以南京为中心的畿内,永乐之后,逐步转移到以北京为中心的幽燕地区;清王朝则沿袭明朝并扩大了其统治核心区。(8分)
综上,从关中到北京,反映了古代中国政治中心不断东移的历程,其背后反映的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态势的变化。(2分)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题,没有固定的答案。依据材料信息和图示可知,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各个朝代“核心区”,即政治中心的迁移过程,结合所学可以得出论题是我国古代王朝统治核心区经历了由西向东迁移的历程。然后结合西周到西汉、东汉到北宋、明清时期政治中心转移的过程及其原因进行阐述。最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是从关中到北京,反映了古代中国政治中心不断东移的历程,其背后反映的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态势的变化。
(二)教 师 版
【知识框架】
【阶段特征】
总体特征
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以前)的阶段特征:一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二是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具体表现
(1)政治方面:君主专制得到空前的加强,明初废丞相,强化了皇权;清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等,使君主专制得到了强化,同时也暴露了封建制度的腐朽性,说明了中国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
(2)经济方面: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发展水平超过了前代,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在明朝中后期出现并在清代有了发展。
(3)民族关系方面:
①明朝加强对蒙古族的统治和联系,如用战争打击瓦剌部落;设互市与鞑靼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为了加强对北方的统治,巩固北方边防,还迁都北京,修筑长城;在乌思藏(西藏)设立行都指挥使司。
②清朝把加强同少数民族的联系和平定少数民族叛乱的斗争结合起来。平定漠西蒙古贵族噶尔丹的叛乱,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在西藏册封达赖和班禅并设立驻藏大臣。
③明清时期处理民族关系问题的最大特点是:把加强与少数民族关系和反对外来侵略相联系,使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4)对外关系方面:
①明朝前期,国力强盛,对亚非国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郑和下西洋密切了我国同亚非许多国家的联系,显示了国力的强盛。明朝中期以后一方面受到倭寇的侵扰,另方面又受到西方殖民者的挑战,如葡萄牙殖民者占据澳门,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②清初沙俄侵占了我国东北地区的雅克萨和尼布楚等地。为了捍卫边疆,康熙帝组织了自卫反击性质的雅克萨之战,最后同沙俄经平等协商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③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进行雅克萨之战都取得了胜利,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捍卫了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
④但明清时期,我国对外政策趋向闭关政策,阻碍了社会进步,造成了中国近代的落后。
(5)文化方面:明清文化具有新的时代特征。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日趋没落,导致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传统科技仍走在世界前列,出现了科技巨著;文学艺术具有高度的反封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重点梳理】
重点1 中国古代加强君主专制的主要方式
1.削弱相权
在古代中国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总的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削弱相权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分割相权:把相权一分为二(一分为三或更多),使之相互牵制,从而保证皇权的独尊 (2)转移相权及其机构:权力转移的总趋势是由离皇帝身边远的人(外朝或外廷的大臣)向皇帝身边的人(内朝或宫内的侍臣、宦官)转移,即由远及近(或由外到内)
2.加强思想控制
如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清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
3.变革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分化事权,使其相互牵制
如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推行郡县制;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等。
4.注重官吏选拔和任免
自秦废分封制后,官吏任免由皇帝一人决定。隋唐之后的科举考试,也是培养和选拔忠君之臣的重要途径。
5.加强监察特务机制
如秦代设御史大夫;汉代设刺史;宋代地方设通判:明代的东厂、西厂、锦衣卫等,
重点2 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变化规律及其特点
1.商业活动场所的变化
先主要在城市,后向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至明清出现专业性的市集、市镇;先是固定时间、场所,后来打破时间和空间上的界限。
2.交易内容的变化
先以贩运、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经营统治者所需要的奢侈品为主,后来以一般民众所需的农副产品、手工业产品为主。
3.交易媒介的变化
从最初物物交换到以贝壳等为代表的一般等价物,再后来以固定统一货币为交易媒介。北宋时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明清时期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4.流通领域的变化
最初都局限于流通领域,到明清时逐渐出现生产与自由的雇佣劳动相结合,商人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生产的过程。
5.商人组织的变化
由最初的以亲缘关系为纽带发展为以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为纽带的组织,如明清时期的晋商和徽商等商帮出现。
6.商人地位的变化
由商人社会地位低下到宋元明清时期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但是古代士农工商等级观念始终没有被打破。
重点3 如何认识郑和下西洋与欧游远洋航海的不同
1.规模不同
郑和下西洋规模大、人员多、组织严密、历时长,欧洲远洋航海远不能比。
2.动机、目的不同
郑和下西洋是为了扩大明王朝的政治影响,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及友好关系,以满足其建立“天朝大国”的欲望。欧洲航海家航海活动的主要动机和目的是获得黄金和财富,寻找新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3.影响和后果不同
郑和是最早的洲际航海家,开创了横渡印度洋的洲际航海历史。郑和是和平友好的使者、文明和进步的传播者,这与西方航海家为了夺取殖民地和贵金属从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目的截然不同。但郑和这种“厚往薄来”的方式也注定了这种航海壮举无法持久,而西方航海家的远洋航行却开启了人类整体发展的历史,影响较大。
重点4 如何全面理解中国古代科技
1.特点
(1)重经验:中国古代科技从内容上看主要是应用科学,是经验的总结,缺乏理论探索,还处于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描述阶段,即感性认识阶段,缺乏理论认识。
(2)重综合:中国古代科技直接从现象中进行整体理论综合,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3)重实用:中国古代科技实用性强,却很少能用逻方法对这些经验进行整理,做出理论概括和分析。
(4)重农业:中国占代料技服务于农业。
2.长期发达的原因
(1)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中央集权国家的强大组织力为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2)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为古代料技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3)各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外的广泛交往推动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4)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代文明,为科技成果的继承创造了条件。
(5)科学家的个人努力与不懈的探索精神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观因素。
3.后来走向衰落的原因
(1)经济因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封建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生产力发展,使科技发展缺少足够的动力。
(2)政治因素:君主专制不断强化,阻碍了科技进步。
(3)文化因素:中国古代以儒学为主的教育与越来越严酷的文化专制统治,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创新意识。归根到底,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是导致古代中国科技在16世纪以后走向衰落的主要原因。
4.启示
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科技发展奠定物质基础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要充分认识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明确科学技术的作用: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
1.[浙江稽阳2022期中联考]内阁学士本备顾问而已,有时皇帝口授旨意命学土代笔起草文书。后来皇帝或年幼或无能,依赖日殷,其权渐重,尤要者为“票拟批答”权。内阁权力加强的根本原因是( )
A.内阁学士地位提升 B.司礼监的牵制减少
C.君主专制制度强化 D.内阁获得了票拟权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内阁权力源自皇帝,因此内阁权力的提升根本原因是君主专制制度强化,C项正确;内阁学士地位提升是内阁权力加强的结果而非原因;司礼监的牵制减少不符合明代史实;内阁获得了票拟权是内阁权力增加的表现,排除 ABD项。
2.[福建龙岩2022二模]洪武三年,朱元璋为笼络功臣,“凡公侯伯封拜,俱给铁券”,获铁券者具有“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的法外之权。洪武五年,朱元璋又诏令工部铸铁榜“申诫公侯”,以特殊的法律对铁券的特权进行制约,甚至对恃功不法的功臣加以惩处。由此可知,明太祖时期
A.分封诸王引起政局动荡 B.政策朝令夕改成为常态
C.专制主义呈现强化趋势 D.崇文抑武政策重新确立
【答案】C
【解析】据题意可知,朱元璋为了笼络功臣而颁发铁券,但随后为了限制功臣的铁券又颁发了特殊的法律,说明他最终还是为了强化君主专制,C项正确;明初并没有由于分封诸王导致政局动荡,排除A项;材料仅仅反映了针对铁券的法律的变化,并不是政策朝令夕改,排除B项;材料说明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而非崇文抑武,排除D项。
3.[广东2022押题密卷]宦官专权干政是明朝政治的主要特征之一,至明中后期更是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们干政的范围逐渐渗透到政治、经济、司法、军事等各个领域,很大程度上掌控着国家命脉。这一现象反映了
A.宦官专政致使封建王朝盛极必衰
B.明代中央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C.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D.明朝后期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答案】B
【解析】根据“宦官专权干政是明朝政治的主要特征之一,至明中后期更是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可得出明朝出现了严重的宦官专权现象,反映出在明代中央中枢决策过程中,宦官发挥了重要作用,发生异变,B项正确;宦官专政致与封建王朝的 衰落没有必然的联系,排除A项;C项是清代军机处,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内阁,排除D项。
4.[福建部分校2022模拟(一)]明代中后期,内阁议政成为政治常态。若遇特别重大事件,内阁会议不能决定,则由“阁臣与各衙会议大政”,参加者有六部、通政司及监察系统的都察院和大理寺的长官,及六科给事中,称为廷议,其结果由内阁上奏皇帝裁定。这表明当时
A.中央机构的行政效率提升 B.皇权旁落的现象已经出现
C.废丞相后的政治弊病严重 D.内侍机构的职权有所强化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内阁属于内侍机构,材料“内阁议政成为政治常态”“阁臣与各衙会议大政”“内阁上奏皇帝裁定”则体现了内侍机构内阁的职权有所强化,D项正确;内阁并非正式的中央机构,而且材料不能体现“行政效率提升”,排除A项;根据材料“其结果由内阁上奏皇帝裁定”可知,皇帝掌握最后决策权,“皇权旁落的现象已经出现”的说法不符合材料和史实,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内侍机构和各部门商议国家重大事件,体现不出“弊病严重”的状况,排除C项。
5.[云南曲靖2022一模]天启、崇祯之际,内阁票拟由首辅秉笔制转变为由众阁臣分别秉笔的“分票制”,是与首辅独掌票拟有别的一种内阁权力运作方式。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阁臣权力分配改变 B.内阁权势走向衰落
C.中央决策效率降低 D.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明朝内阁票拟由“首辅秉笔制”转变为“由众阁臣分别秉笔的‘分票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说明内阁首辅权力受到牵制和削弱,实质上是君主专制强化的结果,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内阁运行方式的变化,而且内阁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权力始终来源皇帝,排除A项;内阁权力运行方式变化并不代表内阁权势走向衰落,排除B项;内阁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决策权在皇帝手中,内阁分票制一定程度上只会降低行政效率,排除C项。
6.[吉林吉林2022二模]明英宗时期“土木堡之变”的发生,导致武将和功勋集团出现断层,文官集团迅速崛起。明朝没了相权与皇权之争,却出现了严重的文官与皇权之争。明朝文官集团与皇权矛盾的发展
A.助推了宦官集团势力的膨胀 B.使东林党人的势力得以发展壮大
C.为后来清军入关提供了契机 D.适应了统治集团权力分配的要求
【答案】A
【解析】明朝皇权和文官集团的斗争使得皇帝依靠宦官集团制约文官,助推了宦官集团的膨胀,A项正确;东林党人是文官势力,意在打击阉党,排除B项;清军入关的契机是李自成起义,排除C项;文官和皇权的矛盾不利于国家发展,排除D项。
7.[天津南开2022二模]如图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商业中心分布示意图。该时期是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的都城为北京,D项正确;秦朝的都城是咸阳,楚汉争霸,刘邦战胜项羽并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排除A项;581年,北周静帝禅让帝位于杨坚,杨坚登基为帝,是为隋文帝,定都大兴城(今西安)。617年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次年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排除B项;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开封府(河南开封) ,南宋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元帝国建都于金国中原的大都(今北京),排除C项。
8.[广东揭阳2022联考]古代中原王朝有限制铁器出口的规定,明朝政府与蒙古瓦剌的“铁锅贸易”中特别选择了熔炼技术门槛极高的佛山“广锅”,这一做法是出于
A.防范瓦剌军事进攻的需要 B.促进粤菜烹饪技术的传播
C.强化明政府对经济的管理 D.推动金属冶炼技术的交流
【答案】A
【解析】题干反映了古代中原王朝有限制铁器出口的规定,明朝政府与蒙古瓦剌的“铁锅贸易”中特别选择了熔炼技术门槛极高的佛山“广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当时面临蒙古瓦剌的威胁,虽然双方进行互市贸易,但是明朝政府仍然担心瓦剌会将铁器用于制造兵器,因此这一做法显然是出于防范瓦剌军事进攻的需要,A项正确;“熔炼技术门槛极高”显然是防范瓦剌将佛山“广锅”熔炼成铁后用于制造兵器,并不是为了促进粤菜烹饪技术的传播,排除B项;题干没有反映明朝政府强化对经济的管理,而是为了防范铁器外传用于制造兵器,排除C项;“熔炼技术门槛极高”可见并不是为了推动金属冶炼技术的交流,排除D项。
9.[山东2022新高考七模]明代以前,皇帝的秘密信件不算是政府的正式公文,不能取得政治上法理的地位,但在清代取得了该地位,皇帝命令可以秘密送出,此之谓“廷寄上谕”。材料现象反映了清朝
A.专制统治发展至新的高度 B.皇权已经不受任何因素制约
C.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强化 D.军机处成为法定的行政部门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代以前皇帝的秘密信件不是正式公文,也没有取得政治上法理的地位,清代以后皇帝秘密信件取得政治上法理的地位,并且能迅速传达下去,这说明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A项正确;B项说法绝对,且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材料论述的是专制主义的发展,不是中央集权的问题,排除C项;军机处不是法定的行政部门,排除D项。
10.[东北三省四市暨沈阳2022二模]雍正即位后将太子人选写为密诏,当众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另写一份内容相同的密诏自己收藏。临终前,以两份密诏所书太子之名宣示而传位。之后乾隆发布谕旨称“不可不立储,而尤不可显立储,最为良法美意,我世世子孙所当遵守而弗变者。”这一制度( )
A.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B.提升了储君的自身素质
C.成为中枢稳定的制度保障 D.完善了嫡长子继承制度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题干材料是关于清朝的密诏制度的内容,由“不可不立储,而尤不可显立储,最为良法美意,我世世子孙所当遵守而弗变者。”可知密诏制度是为减少皇位继承人之间的纷争,C项正确;材料主旨与“官僚机构”无关,排除A项;与“储君的自身素质”无直接关系,排除B项;密诏制度并非嫡长子继承制,排除D项。
11.[宁夏银川2022四模]据《清史稿》记载“诸臣陈奏,常事用疏,自通政司上,下内阁拟旨:要事用摺,自奏事处上,下军机处拟旨,亲御朱笔批发。自是内阁权移於军机处,大学士必充军机大臣,始得预政事,日必召入对,承旨,平章政事,参与机密。”由此可见清代
A.内阁已经被军机处所取代 B.专制皇权得到空前加强
C.中枢制衡体制遭到了冲击 D.军机处运作有一定规制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大学士必充军机大臣,始得预政事,日必召入对,承旨,平章政事,参与机密”可以看出,军机处参与机密需要一定的规制,D项正确;内阁和军机处各有职责,前者并未被取代,排除A项;B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B项;当时的中枢体制并非制衡关系,排除C项。
12.[江苏苏州2022考前模拟]封禅是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大典,秦、汉、唐、宋先后有7位皇帝进行封禅,以证本朝“受命应天”。而明清两代却无一帝王封禅,明成祖以“在德不在封禅”驳回朝臣提议,清乾隆帝抨击封禅之举乃“矫诬(虚妄)侈大之事”。这一变化反映了明清时期
A.宗教迷信思想淡化 B.君主集权体制空前强化
C.理性务实政风形成 D.以德治国观念得到实践
【答案】B
【解析】据题意可知,明清时期的皇帝认为封禅无助于国家的统治和治理,对于封禅的提议予以回绝或抨击,说明此时君主专制加强,无需借助封禅彰显帝王权威,B项正确;明清时期的宗教迷信思想并没有淡化,排除A项;明清时期没有皇帝进行封禅是因为君主专制的强化,而非理性务实政风的形成和实践以德治国的观念,排除CD项。
13.[福建莆田2022全真模拟]清代朝廷用兵边陲时,财政策略上采用“量入为出”,而在平息内地反叛时采取的则是“量出为入”。这反映了清王朝
A.内外相制的军事政策 B.财政危机急剧恶化
C.权衡利弊的现实选择 D.中央集权遭遇挑战
【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知,清代在用兵边陲和平息内地反叛时,采取不同的财政策略,这是由于在不同地域用兵对清政府统治的不同影响,体现了清政府权衡利弊后的现实选择,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清政府用兵不同地域,采取不同的财政策略,没有体现其内外相制的军事政策,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清政府财政状况,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清政府用兵不同地域,采取不同的财政策略,没有体现中央集权遭遇挑战,排除D项。
14.[河北2022新高考模拟(四)]乾隆帝给英国国王的敕谕:“天朝疆界严明,从不许外藩人等稍有越境搀杂……天朝尺土俱归版籍,疆址森然,及岛屿沙洲,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这体现了
A.主张中英两国平等交往 B.开始具有近代外交意识
C.奉行传统的“宗藩”外交 D.清晰完整的领土边界意识
【答案】D
【解析】乾隆帝强调中国“疆界严明”“不许外藩人等稍有越境搀杂”,“尺土俱归版籍”,岛屿和沙洲等也“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反映出清朝统治者对疆域、边界、界定与认识,是非常清晰的,D项正确;乾隆帝“敕谕”英国国王不能说明清朝统治者主张中英两国“平等交往”,排除A项;清朝统治者具有近代外交意识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故B项错误;清朝与英国没有传统的宗藩关系,故没有宗藩外交,排除C项。
15.[山东临沭2022模拟]明清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时期。明朝封授乌思藏当地的僧俗首领,在黑龙江设奴儿干都司;清朝时的郑成功收复台湾,参加雅克萨之战,平定边疆大、小和卓叛乱等历史事迹。这些事迹最能说明( )
A.维护统一成为全体国人的共识 B.爱国主旋律的历史体现与传承
C.彰显了中央政府的智慧与权威 D.奠定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基础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明朝封授乌思藏当地的僧俗首领,在黑龙江设奴儿干都司;清朝时的郑成功收复台湾,参加雅克萨之战,平定边疆大、小和卓叛乱等历史事迹”和所学知识可知,这些事迹都是政府维护国家统一所做的努力,这是爱国主旋律的历史体现与传承,B项正确;维护统一成为全体国人的共识,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政府维护国家统一体现了爱国主旋律,没有体现彰显了中央政府的智慧与权威,排除C项;只能说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但不是奠定基础,排除D项。
16.[辽宁名校2022联考]有学者指出:“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时,世界各主要地区从区域时代进入全球时代,近代国家主权思想和运动以及国际法的一些原则也一定程度影响中俄两国,并在尼布楚谈判中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尊重和应用。”该学者认为《尼布楚条约》
A.确定了中俄西段边界 B.引发了清政府统治危机
C.维护了中国国家主权 D.改变了清政府的外交政策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是基本平等的国际关系条约,维护了中国国家主权,C项正确;《尼布楚条约》确定的是中俄东段边界,不是西段,排除A项;引发了清政府统治危机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清政府外交政策在1840年以前长期是“闭关锁国",并没有因为《尼布楚条约》发生改变,排除D项。
17.[河南开封名校联盟2022押题]如表为1600~1724年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及人均粮食占有的统计情况。据此可知当时
年份 1600年 1661年 1685年 1724年
耕地(亿市亩) 8 7.17 8.23 9.97
人口(亿人) 1.5 1.2 1.46 2.86
人均耕地(市亩/人) 5.53 6 5.64 4.94
人均粮食(市斤/人) 1239 1422 1379 1274
A.农民对国家人身依附关系的增强 B.农业耕作方式发生根本转变
C.人地矛盾尖锐促使抑商政策松动 D.中国传统农耕经济有所发展
【答案】D
【解析】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与1600年的明万历中期相比,1661年到1724年,虽然人均土地数量略有下降,但人口和耕地总数出现增长,说明清朝前期传统农耕经济有所发展,D项正确;1712年清康熙帝曾下令“盛世滋丁,永不加赋”,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略有下降,排除A项;17~18世纪中国的传统农业耕作方式仍然是铁犁牛耕,没有发生根本转变,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抑商政策的松动,排除C项。
18.[湖北新高考部分校2022质检]《古谣谚·湖广谚》记载:“谚曰‘湖广熟,天下足’,言土地广沃,而长江转输便易,非他省比。”这种情况自明朝中后期出现直到清代前期,就一直没有改变过。下图描绘的可能是明清时期湖广地区
A.玉米的传播方向 B.茶叶贩运的方向
C.粮食的运销方向 D.人口迁移的方向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谚语“湖广熟,天下足”反映出明清时期湖广地区取代苏湖地区成为全国的粮食中心,因而图示描绘的是明清时期湖广地区的粮食运销转往江浙、两广、河南等地的情况,C项正确;湖广地区并非玉米的原产地,因而不可能是玉米种植的传播方向,排除A项;明清时期两湖茶叶主要北运蒙古族等北方少数民族和俄罗斯恰克图等地,而不是向四周扩散,排除B项;明清时区湖广地区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区,需要大量劳动力,加之封建国家严控人口流动的政策,排除D项。
19.[山东淄博2022三模]中国古代有“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传统认知,然而到明朝晚期,小说中“金令司天,钱神卓地”“世间所敬者,财也”等描述比比皆是。这种变化主要由于
A.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和物质享受 B.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价值观变化
C.贫富分化和道德沦丧现象日益严重 D.反正统思想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
【答案】B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明朝之前不强调功利到明晚期强调钱财利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是因为明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社会观念的转变,B项正确;并没有出现新兴资产阶级,排除A项;材料只体现了社会逐利,无法得出贫富分化和道德沦丧,排除C项;反正统思想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20.[湖南2022四大名校名师团队猜题卷]程朱理学主张成就圣人和君子的理想,个人是圣人君子之道的起点。阳明心学的终极判断标准不是圣人之道而是具有良知的自我,个人按照自己的良知,真诚去做即可。这反映了
A.个人主义思想的兴盛 B.阳明心学突破了理学的局限
C.新儒学存在尖锐对立 D.理学注重个人的修养与素质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程朱理学主张外在的道德修养,通过格物致知而成为圣人和君子;而阳明心学认为良知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去掉人欲,以恢复良知;两者都注重个人的修养与素质,D项正确;个人主义是以自我为中心,与宋明理学的内容不符,排除A项;阳明心学强调的是内在道德修养,不是突破了理学的局限,排除B项;程朱理学和阳明心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各不一样,不能说明他们存在尖锐对立,排除C项。
21.[安徽卓越联盟2022二模]明末清初,顾炎武等思想家批判“无道昏君”,期望“有道明君”,近乎一致地认为设置宰相分割君权,是达到他们理想中的“君明”“相好”的最佳途径。这反映出,明末清初思想家
A.政治改革主张具有建设性 B.成为社会加速转型的助力
C.坚持固有的儒家治世之道 D.对传统政治体制予以否定
【答案】C
【解析】顾炎武等思想家希望通过设置宰相来限制君权,进而形成贤君圣主,这种主张是儒家一直以来坚守的治世之道,C项正确;顾炎武等人的主张并未突破传统儒家的范畴,并没有呈现出“建设性”,排除A项;顾炎武等人的思想没有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并不能推动社会转型加速,排除B项;顾炎武等人的主张是对传统政治体制的坚持,排除D项。
22.[宁夏银川2022四模]针对程朱理学派的“理本论”和陆王心学的“心本论”,黄宗羲开宗明义地提出了“通天地,亘古今,无非一气而已”的宇宙论命题,认为充塞宇宙天地、贯通历史古今的,都是“气”。这表明黄宗羲
A.从经世致用角度批判传统理学 B.科学解释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
C.具有符合时代精神的哲学思维 D.拉开了晚明思想解放运动序幕
【答案】C
【解析】黄宗羲认为“气”才是宇宙本原,这是朴素的唯物史观,是符合当时时代精神的哲学思维,C项正确;经世致用强调的是解决现实问题,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A项;B项错在“科学阐释”,排除B项;D项夸大了黄宗羲的地位,排除D项。
23.[山西太原2022三模]宋应星青年时曾考取举人,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他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终撰成《天工开物》一书。宋应星的行为
A.反映了科举制日益僵化 B.改变了重道轻技的观念
C.加速了科技与生产结合 D.体现了经世致用的思想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应星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转而探求“致富”之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体现了经世致用的思想,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科举制日益僵化,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宋应星经世致用的思想,未体现重道轻技观念的改变,排除B项;材料内容未体现科技与生产结合,排除C项。
24.[湖北武汉武昌2022质量检测]利玛窦来华后着儒服行儒礼,他带来的奇器和科学知识吸引了一大批士绅,平均每日来访者多达20余人,他在写给西方教会的信中说“派往中国的传教士应该具有才能,因为我们所要接触的都是智慧高强而学问渊博的人”。这反映了当时
A.西学传播遭到强烈抵制 B.西学东渐推动社会转型
C.东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D.东西文化的巨大差异性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由于中国有着特殊的儒家文化,与天主教教义有着天壤之别,来华传教的利玛窦采取适应中国文化的方式,着儒服行儒礼,以弥合东西文化的巨大差异性,达到传播天主教的目的,D项正确;“西学传播遭到强烈抵制”的说法过于夸张,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一度引起了部分上层士大夫的关注、学习,排除A项;当时西学东渐没有推动社会转型,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只是利玛窦在中国传教的情况,并未体现“东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排除C项。
二、材料分析题(共52分,其中25题25分,26题15分,27题12分)
25.(25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2三模]“和亲”是中国古代王朝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方式。
材料一 西汉立国之初,经济萧条,百废待兴。匈奴凭借兵强马壮,多次南侵扰边,给西汉造成严重威胁。为了宁边固界、稳定政权,刘邦采纳大臣建议,与匈奴“和亲”。惠帝、文帝、景帝承袭前制,继续推行与匈奴“和亲”政策,使汉匈休战得以维持60余年。西汉“和亲”与匈奴达14次,与乌孙2次,均带明显的政治针对性,或缓解边境压力,或为军事结盟之需。
李唐王朝带有鲜卑族血统,与西北少数民族多有接触,“夷夏之别”的观念相对淡薄。唐朝与少数民族政权“和亲”多数较为主动而开放。“和亲”多出于建立友好互信、发展双边关系的需要,拓土开疆为主要目的。寰宇四邻、目及四海,可谓“四面出击”,涉及吐谷浑、突厥、吐蕃等九个少数民族,最远伸及中亚锡尔河中游的宁远国。
——摘编自唐建兵《汉唐“和亲”政策之比较》
材料二 清代的满蒙联姻是五代以后次数最多、范围最广的和亲。满蒙联姻从一开始即有一个明确目的:与对方结成政治性联盟,进而将蒙古造成一支清朝在政治斗争中可以直接借助的力量。早在努尔哈赤时代,满州贵族每与一支蒙古部落接近或通婚,都要继以政治性盟约来约束对方。天命中,努尔哈赤曾先后数次与科尔沁和喀尔喀五部贝勒举行盟誓,反复重申要“相与盟好,合谋并力”对付明王朝及察哈尔,将它们纳入自己的行动轨道。入关以后,满洲贵族和蒙古王公之间更是形成了一种具有特殊君臣身份的政治结盟关系,蒙古王公地位的升降,爵号的封削,联姻关系是连续发展还是就此中止等等,无一不以王公额附对清廷效忠的程度为转移。
——崔明德、林恩显《论中国古代和亲的类型、特点及其它》
阅读材料一,指出唐初“和亲”与汉初“和亲”的异同。结合唐代的背景,说明差异的原因。(17分)
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清朝为何重视满蒙联姻。(8分)
【答案】(1)异:汉初和亲规模小、次数少、和亲对象比较单一、处于被动地位;唐朝和亲规模较大、次数较多;和亲对象相对多、远;处于主动地位。(5分)
同:都带有明显的政治针对性;都有利于内地和边疆民族的交流、交往和交融;都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6分)
原因:唐朝初期具有国力强大;统治者思想观念和民族政策比较开明;唐朝的和亲政策相对完善。(6分)
(2)原因:政治上,通过满蒙联姻结成政治联盟,约束对方,利用蒙古军事力量,将其纳入清政府建立和巩固统治的盟友;经济上,两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比较接近;文化心理、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接近;历史上,两族保持了长期的紧密联系。(8分)
【解析】(1)异:根据材料一中“西汉立国之初,经济萧条,百废待兴”“为了宁边固界、稳定政权”可知,汉初国力弱,和亲属于被动行为;根据“与匈奴达14次,与乌孙2次,均带明显的政治针对性,或缓解边境压力,或为军事结盟之需”可知,西汉初期,和亲规模小,次数少,对象比较单一,政治针对性强;根据“唐朝与少数民族政权‘和亲’多数较为主动而开放”“四面出击”“涉及吐谷浑、突厥、吐蕃等九个少数民族,最远伸及中亚锡尔河中游的宁远国”等信息可知,唐朝和亲规模较大、次数较多、和亲对象相对多、远,处于主动地位。同:根据材料中“使汉匈休战得以维持60余年”,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民族和国家等方面分析可知,汉唐的和亲政策,都有利于改善民族关系,带有政治目的性,都有利于内地和边疆民族的交流、交往和交融,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原因:根据材料一中“西汉立国之初,经济萧条,百废待兴”“李唐王朝带有鲜卑族血统,与西北少数民族多有接触,‘夷夏之别’的观念相对淡薄”,结合所学知识,从唐代背景分析可知,唐朝初期国力强大、统治者思想观念和民族政策开明,与西北少数民族接触、了解更多,唐朝的和亲政策相对完善。
(2)原因:根据材料二中“将蒙古造成一支清朝在政治斗争中可以直接借助的力量”可知,政治上,通过满蒙联姻结成政治联盟,约束对方,利用蒙古军事力量,将其纳入清政府建立和巩固统治的盟友;根据“早在努尔哈赤时代,满州贵族每与一支蒙古部落接近或通婚”“满洲贵族和蒙古王公之间更是形成了一种具有特殊君臣身份的政治结盟关系”可知,长期的政治、军事联系使得满蒙两族关系紧密;根据所学知识,从经济、文化和地域关系等方面分析可知,两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文化心理、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等方面比较接近。
26.(15分)[福建宁德2022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廷处理台湾问题,经历了从招抚到征剿的过程。从康熙元年(1662)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收复台湾的22年里,清廷与盘踞台湾的郑经集团先后进行了长达10余次的和密谈。郑经曾声称台湾“远在海外,非属(中国)版图之中”,要求清政府“请如琉球、朝鲜例,列台湾为藩属”。康熙帝严厉驳斥,说“郑氏乃中国之人”“台湾人民皆闽人,不得与琉球、高丽比”。1674年,郑经乘“三藩之乱”,进犯厦门、泉州等地,占据东南七府,派丁摊款,劫掠百姓。1679年,康熙帝下令复设福建水师,建造战舰,招募新兵,勘测航道,进行海战训练。1681年初,郑经病逝,郑氏集团“彼此稽疑,各不相下,众皆离心”,岛内百姓“怨声载道”且“人人思危”。同年,清廷平定“三藩之乱”,大封陆得到统一。1683年,康熙帝决定对台湾用兵,命令福建水师提督施琅攻占澎湖。经澎湖一役,郑氏集团“精锐全覆”、“皆震慑无措”。七月,郑经之子郑克塽向清军递降表。第二年,清廷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管辖。
——摘编自卢建-《康熙对台政策剖析》等
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康熙帝武力收复台湾的历史背景。(9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康熙帝收复台湾的历史意义。(6分)
【答案】(1)清廷招抚政策遭到郑氏集团的拒绝;郑经袭扰东南沿海且图谋划海割据;郑氏集团内部离心和岛内民众不满;康熙帝收复台湾的决心及充分的军事准备;“三藩之乱”的平定和大陆实现统一。(9分)
(2)加强了台湾及所属岛屿与大陆的密切联系;稳定了东南沿海地区的社会秩序;巩固了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6分)
【解析】
(1)根据“清廷与盘踞台湾的郑经集团先后进行了长达10余次的和密谈。”可得出清廷招抚政策遭到郑氏集团的拒绝;根据“台湾人民皆闽人,不得与琉球、高丽比”“进犯厦门、泉州等地,占据东南七府,派丁摊款,劫掠百姓。”可得出郑经袭扰东南沿海且图谋划海割据;根据“彼此稽疑,各不相下,众皆离心”可得出郑氏集团内部离心和岛内民众不满;康熙帝收复台湾的决心及充分的军事准备;根据“同年,清廷平定‘三藩之乱’,大封陆得到统一”得出“三藩之乱”的平定和大陆实现统一。
(2)结合材料和所学,收复台湾加强了台湾及所属岛屿与大陆的密切联系;稳定了东南沿海地区的社会秩序;巩固了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
27.(12分)[福建福州2022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历史上,存在着受到王朝特别重视、据之即足以控制全国的特殊地区,它集中了全国最重要的武力、财赋与人才资源,并拥有统治全国的合法性。这些地区就是王朝统治的“核心区”。如图中的①②分别为明朝初年和明成祖之后的“核心区”。
——摘编自鲁西奇《中国历史的空间结构》
围绕材料主题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具体史实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充分,论据准确,逻辑清晰)
【答案】论题:我国古代王朝统治核心区经历了由西向东迁移的历程。(2分)
阐述:凭借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和战略地位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关中地区成为西周、秦、西汉等朝代的核心区;随着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战乱的影响,东汉至北宋的核心区东移到中原地区,河洛地区又是其核心区。随着大运河的开通,王朝统治核心区继续东移,明初的核心区在以南京为中心的畿内,永乐之后,逐步转移到以北京为中心的幽燕地区;清王朝则沿袭明朝并扩大了其统治核心区。(8分)
综上,从关中到北京,反映了古代中国政治中心不断东移的历程,其背后反映的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态势的变化。(2分)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题,没有固定的答案。依据材料信息和图示可知,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各个朝代“核心区”,即政治中心的迁移过程,结合所学可以得出论题是我国古代王朝统治核心区经历了由西向东迁移的历程。然后结合西周到西汉、东汉到北宋、明清时期政治中心转移的过程及其原因进行阐述。最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是从关中到北京,反映了古代中国政治中心不断东移的历程,其背后反映的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态势的变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