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6.1构成物质的微粒(2 离子和物质的微粒模型)(课件 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6.1构成物质的微粒(2 离子和物质的微粒模型)(课件 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9-14 17:49: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构成物质的微粒2
----离子和物质的微粒模型
——慈溪市新世纪实验学校 余狄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00
回顾:
1.原子核带正电。
+n
2.一个核外电子带-1的电。
-1
-1
-1
-1
-1
-1
-1
3.原子的电子数=核电荷数。
∴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不带电
00
有没有办法使原来不带电的原子带电?
失去一个电子后,原子会怎么样?
原子额外得到一个电子,又会怎么样?
00
原子失去电子形成带 电荷的 离子;原子得到电子形成带 电荷的 离子。


+1
-1


离子
01
STEP
01
离子
什么是离子?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有阴、阳离子之分。
有些原子在发生化学反应相互结合时,原子可以失去或者得到电子,成为带电荷的离子。
氯原子和钠原子接近时,氯原子就会从钠原子中夺取一个电子成为带一个负电荷的
氯离子(Cl-),而钠原子失去一个电
子成为带一个正电荷的钠离子(Na+)。
01
离子
离子组成的物质
食盐的主要成分—氯化钠,既不是原子构成的,也不是分子构成的,而是由大量的 和大量的 相互吸引,聚集在一起形成的。
钠离子
氯离子
01
离子
离子组成的物质
氯原子
钠原子
一个电子
氯离子
钠离子
钠离子和氯离子相互作用,构成氯化钠晶体
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大多数盐、碱和活泼金属氧化物都是由离子构成的。
01
离子
原子
分子、原子、离子的关系
构成
分子
分解
构成
得失电子
离子
得失电子
构成
构成
物质
物质的微粒模型
02
STEP
02
物质的微粒模型
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他们是怎么构成物质的?
生活中有哪些现象能体现出物体的微观组成?
02
物质的微粒模型
扩散现象
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02
物质的微粒模型
思考
1.固体有扩散现象吗?
2.扩散现象说明了什么?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原子与离子都在 。
金块
铅块
五年后
金块
铅块
彼此扩散一毫米
不断运动
02
物质的微粒模型
3.分子、原子与离子的运动有规律吗?
分子、原子与离子的运动是无规则运动。
4.扩散现象还能说明什么?
分子间有间隙。
5.温度对扩散现象会有什么影响?
物体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快,分子间隙越大。
02
物质的微粒模型
证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02
物质的微粒模型
证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现象:13.5毫升水与11.5毫升酒精充分混合后,总体积 (大于、小于或等于)25毫升。
小于
解释:酒精分子均匀地扩散到水分子之间。
结论:分子间有间隙。
分子间有间隙的其他表现:物体热胀冷缩。
02
物质的微粒模型
热胀冷缩
物体热胀冷缩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间隙越大,温度越低分子间隙越小(分子大小不变)。
气球
气体分子
受热
02
物质的微粒模型
思考
物体内部分子不停地运动,为什么固体和液体中分子不会飞散开,总是聚合在一起?
02
物质的微粒模型
分子间存在引力。
1.为什么要用铅?
2.为什么要刮光滑

02
物质的微粒模型
思考
1.分子间有引力,为什么分子间还有间隙?
2. 为什么分子间有间隙,固体液体却很难被压缩?
分子间同时存在斥力。
02
物质的微粒模型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
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它们随分子距离变化而变化。
r=r0
引力=斥力
r引力<斥力
r>r0
引力>斥力
r>10r0
无作用力
r0≈10-10m
02
物质的微粒模型
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02
物质的微粒模型
微粒模型下的三态变化
熔化
凝固
汽化
液化
凝华
升华
02
物质的微粒模型
微粒模型下的三态变化
固态
分子能量增大,运动加快,排列无序
液态
分子能量增大,运动加快,间隔增大
气态
分子能量减少,运动减慢,间隔变小
分子能量减少,运动减慢,排列有序
练习
03
STEP
03
练习
1.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B.分子很小,所以没有质量
C.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
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也可以再分
C
2.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三态变化,这主要是由于(  )
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B.分子之间的空隙发生了变化
C.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D.分子从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
B
03
练习
3.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氦气 B.汞
C.双氧水 D.氯化铵
D
4.下列现象用分子的观点解释错误的是(  )
A.烧开水时壶盖被顶起说明分子的体积变大
B.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互相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几乎为零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D.白糖在水中溶解不见了,是因为糖分子运动到水分子间隔中了
A
03
练习
5.固态碘受热后会变成紫红色的碘蒸气,无论是固态碘还是碘蒸气都能使切开
的土豆变成蓝色,这说明(  )
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分子间有一定的空隙
C.分子有一定的大小 D.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D
A
03
练习
7.座式酒精喷灯(如图)的火焰温度可达1000℃以上。使用时,向预热盘中注入酒
精(C2H5OH)并点燃,待灯壶内酒精受热汽化从喷口喷出时,预热盘内燃着的火
焰就会将喷出的酒精蒸气点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预热过程中,分子的运动速率发生了改变
B.燃烧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C.此过程既发生了物理变化,又发生了化学变化
D.盒内酒精受热气化从喷口喷出过程中,分子的体积发生了改变
D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