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杞县新世纪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杞县新世纪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9-14 09:43:14

文档简介

新世纪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考试
地理试卷 解析版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早在五百年前,中国就出现了横跨数百千米提供专业割麦服务的“麦客”。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农业机械作业服务的社会化、市场化进程加快。2014年之后,由于农村中“熟人社会”的特征,本地农机服务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大范围的农机跨区服务市场萎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我国北方农机收割小麦的主要作业方向是( )
A. 跨海陆 B. 跨纬度 C. 跨海拔 D. 跨城乡
2. 农机服务显著降低了农业生产的( )
A. 能源成本 B. 运营管理成本 C. 劳动力成本 D. 对外联系成本
3. 本地农机服务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
A. 农机普及率提高 B. 跨区域农机数量少
C. 农村商品经济发达 D. 农田种植规模缩小
【答案】1. B 2. C 3. A
【解析】
【1题详解】
我国北方为主要生产小麦的地区,由于我国南北跨纬度范围广,纬度影响温度,越往北平均温度越低,小麦的成熟期相对较晚,不同纬度的小麦成熟期不一样,所以我国北方农机收割小麦的主要作业方向是跨纬度,B正确;机器作业主要分布在陆地上,跨海陆的情况几乎不存在,A错误;我国北方生产小麦的地区大部分地形平坦,本地农机的服务主要在小麦生产区进行,海拔变化不大,C错误;小麦生产主要在郊区或农村耕地进行,城市内较少,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由于原本主要是人力收割,每到成熟期需要大量的人员进行作业,现在有了农机服务,提高了效率,可以节省很多人力成本,C正确;农机运行需要能源,A错误;农机本身需要定期检查维护,运营管理成本增加,B错误。大范围的农机跨区服务,需要加强对外联系,不会显著降低对外联系成本,D错误。故选C。
【3题详解】
由于本地地区农机的数量提高,由于农村中“熟人社会”的特征,村民互相之间帮助作业,对其他地方的农机服务需求量变少,A正确;由材料无法得出跨区域农机数量少的情况,B错误;农机服务与农村商品经济关系不大,C错误;如果是农田种植规模缩小,容易出现不需要太多的农机服务,每家每户自己可以进行农田工作,D错误。故选A。
【点睛】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过程中,农机社会化服务前景广阔。各类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涌现,促进了我国农机化水平的提升和现代农业的发展。
加拿大不同乡村地区出现了两类人口迁移导致的老龄化:一类是大量年轻人口迁出导致的残留老龄化,一类是大量退休老人迁入导致的集聚老龄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加拿大不同乡村地区出现两类人口迁移导致的老龄化,主要取决于不同乡村( )
①经济发展水平差异②年龄结构差异③自然环境差异④人口密度差异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5. 推测退休老人迁入导致的老龄化乡村,其快速增长的产业部门是( )
A. 林业 B. 制造业 C. 生产性服务业 D. 生活性服务业
【答案】4. A 5. D
【解析】
【4题详解】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乡村,年轻人口大量迁出,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容易出现残留老龄化,①正确。加拿大纬度高,气候较为寒冷,相对温暖且设施相对完善的村庄能够吸引退休老人迁入,③正确。不同乡村地区的老年人年龄结构差异相近,而且青壮年劳动力数量较少,②错误。两类老龄化都容易出现大量老年人聚集在一个区域中,人口密度差异不大,④错误。综上所诉, A选项正确,B、C、D选项错误 。故选A。
【5题详解】
退休老人年龄大,体力不足以满足林业、制造业对劳动力的需求, A 、 B 选项错误。生产性服务业对交通、市场,信息等条件要求较高,适合在大城市布局, C 选项错误。由于退休老人的大量迁入,该乡村会衍生出医疗、护理、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 D 选项正确。故选D。
【点睛】自然环境曾经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对自然适应、控制力的增强,自然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作用正在逐步减弱,社会经济因素成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但是自然环境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基础因素。
西班牙的多尼亚纳国家公园分布在瓜达尔基维尔河的河口附近(如下图所示)。海岸边五公里宽的沙丘带把这里的景观一分为二:湿地和沙丘包围的树林地。该湿地是欧洲最重要的禽类保护区,冬季时,这里总是一片汪洋泽国。沙丘带以流动沙丘为主,并沿河谷移动,有的沙丘移动速度非常快,这些沙丘朝海的一面光秃无物,朝向陆地的一面有树木生长,但这些树木会相继死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该公园内湿地在冬季是一片泽国的主要原因是( )
A. 全年降水均匀冬季蒸发弱,地表水丰富
B. 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水汽充足,降水多
C. 受西风带控制,降水多,沼泽区汇水量大
D. 冬季气温低,冻土发育,地表水不易下渗
7. 某游客绘制了该公园流动沙丘剖面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8. 沙丘朝陆地一面的树木会相继死亡,其原因正确的是( )
A. 沙丘向内陆移动,遇到树林,,树木逐渐被沙丘掩埋致死
B. 沙丘中水分不足,随着树木不断生长,慢慢缺水而死亡
C. 冬季是一片泽国,树木长期被水浸泡,根系无法呼吸而死亡
D. 沙丘比热容小,冬季温度过低植被会因受冻害严重而死亡
【答案】6. C 7. C 8. A
【解析】
【6题详解】
该湿地公园位于30°N到40°N之间大陆西部,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A错误;北大西洋暖流全年存在,不是冬季成为一片泽国的主要原因,B错误;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多,沼泽区汇水量大成为一片泽国,C正确;该地为亚热带,冬季气温在零度以上,无冻土发育,D错误。故选C。
【7题详解】
据材料“沙丘带以流动沙丘为主,并沿河谷移动,有的沙丘移动速度非常快,这些沙丘朝海的一面光秃无物,朝向陆地的一面有树木生长”因此,该公园流动沙丘的形成,是受西风影响。沙丘西侧坡度缓,东侧为朝向陆地的一面,有树木生长。故C正确。排除ABD,故选C。
【8题详解】
据题干可知,有的沙丘移动速度非常快,这些沙丘朝向陆地一面的树木会相继死亡。由此推测,沙丘的快速移动可能掩埋树木,是导致树木死亡的主要原因,A正确;该地为地中海气候,水热条件能满足树木生长的需求,树木为其原生植被,沙丘是移动至此,树木不会因缺水而死亡,B错误;冬季是一片泽国,指的是湿地,沙丘带把这里的景观分为湿地和沙丘包围的树林的,因此,树木不会被湿地的水浸泡,C错误;冻害指越冬作物遇到零度以下强烈低温或剧烈变温,引起植株冰冻死亡的一种气象灾害。小片沙丘对当地气温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A。
【点睛】根据流动沙丘的形成过程,可以确定流动沙丘的缓坡是形成流动沙丘主导风向的迎风坡,陡坡是主导风向的背风坡。
加里曼丹岛(如图)植被繁茂,树高林密,但土壤贫瘠。末次冰期,一些大型动物从亚欧大陆经大陆桥(将岛屿与附近大陆连接起来的陆地)迁徙至此。随后气候转暖,大陆桥逐渐消失,这些外来动物在连续进化中体型逐渐缩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影响该岛植被生长特征的因素是( )
A. 气候 B. 地形 C. 土壤 D. 河流
10. 该岛土壤贫瘠的主要原因是( )
A. 成土母质风化较慢 B. 地表枯枝落叶丰富 C. 植被吸收大量养分 D. 人类活动开发过度
11. 外来动物进化中体型变小是因为( )
A. 天敌数量众多 B. 树木高大稠密 C. 与外界无联系 D. 生存空间减小
【答案】9. A 10. C 11. D
【解析】
【分析】
【9题详解】
该岛森林密布,树木高大稠密,说明该岛普遍适宜植被生长,且植被生长较快,从纬度位置推断,该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光照、水分、热量充沛,能够满足植被快速生长所需要的条件,A正确;从河流分布来看,该岛地势北部和中部高,东、南、西部较低,以山地、平原为主,适宜植被生长,但对于密布和高大的影响不大,B错误;材料中已说明该岛土壤贫瘠,不利于高大植被生长,C错误;河流影响范围有限,对植被生长特征的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A。
10题详解】
该岛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雨,利于成土母质转化为土壤补充养分,A错误;热带雨林新陈代谢快,地表枯枝落叶丰富,可为土壤提供有机质,并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腐殖质,使土壤变得肥沃,B错误;森林茂密生长快,大量吸收土壤中的有机质储存在生物体内,使得土壤贫瘠,C正确;该岛气候湿热,原始森林广布,人类活动集中于沿海地区,岛屿的土地开发程度较低,D错误。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研究的时间阶段是大陆桥消失后,天敌数量前后变化不大,且体型变小后不利于抵御天敌,与大陆隔开后,陆地面积减小,生存空间减小,不利于大型生物的生长,A错误,D正确;树木高大稠密说明食物充足,有利于体型变大的进化,B错误;与外界无联系会使得演变成特有物种,与体型大小无关,C错误。故选D。
【点睛】岛屿上物种丰富特有的原因:自然原因:远离大陆,四面临海,生存环境安全,天敌少,物种进化缓慢。人为原因:为世界自然遗产,政府制定了环保措施,居民生态保护意识强等。
二、非选择题。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藏东南区域指雅鲁藏布江中下游,有世界上最深的大峡谷,为我国的第三大林区,植被类型复杂,真菌种类异常的丰富,被称作天然菌种库。林芝野生松茸是本区特产,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年产300余吨。2021年随着长江上游白鹤滩水电站的建成,在雅鲁藏布江上规划建设墨脱水电站-“藏电外送”,再次引发人们热议。下图示意藏东南区域位置。
(1)描述图示地区地形特点。
(2)分析该地区成为天然菌种库的原因。
(3)评价该地生产林芝野生松茸的有利条件。
(4)是否赞同墨脱水电站建设,请说明理由。
【答案】(1)①群山环绕,以高原山地为主的地形;②地势西北高,东南部地势低,(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地势落差大;
(2)①该地区高差悬殊,地质地貌复杂,海拔落差大,垂直地域分异明显;②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天然的水汽通道,印度洋暖湿气流沿着通道北上,北部有高大山脉阻挡水汽,受地形抬升形成丰沛的降水,水热条件充足;③植被类型丰富多样,菌类的生存依托植物,不同植被类型共生的菌类不同。
(3)有利:①自然条件适合野生松茸的生长,原料丰富;②环境优美,无污染,品质优良;③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产品知名度高。④加工术、冷藏、储运技术水平高。
(4)赞同。①雅鲁藏布江该地段水能资源丰富,开发水能资源,可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②有利于推进西电东送工程,促进东西部经济发展;③加快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调整,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环境质量;④水库水电站建设经验丰富、资金充足。
不赞同。①自然条件与地质环境复杂,地壳不稳定,地质灾害多发。②交通条件差,基础设施与材料运输都相对不便;③生态环境脆弱,易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④国际河流国际关系处理上相对难协调。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藏东南区域位置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形特点、生物多样性、农业区位、水电站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该区域等高线数值较大部分区域等高线密集,说明此区域为群山环绕,以高原山地为主的地形;等高线西北部数值大于东南部,说明西北地势高,东南部地势低,(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地势落差大。
【小问2详解】
该地区成为天然菌种库的原因可以从当地的海拔、位置、水热状况等方面来分析。根据等高线可知,该地区高差悬殊,地质地貌极其复杂,海拔落差大,垂直地域分异明显,水热组合多样,适合多种生物生存;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天然的水汽通道,印度洋暖湿气流沿着通道北上,北部有高大山脉的阻挡水汽,受地形抬升形成丰沛的降水,水热条件充足、满足生物生存需求;该地植被类型丰富多样,菌类的生存依托植物,不同植被类型共生的菌类不同。
【小问3详解】
该地生产林芝野生松茸的有利条件可以从当地环境、原料、知名度和加工冷藏技术等方面来分析。当地降水丰富、地形种类多样,自然条件适合野生松茸的生长,原料丰富;人烟稀少,环境优美,无污染,产品品质优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产品知名度高,利于销售;随着经济发展,加工技术、冷藏、储运技术水平高。
【小问4详解】
观点类问题,赞同不赞同均可。赞同的理由主要从开发水电站建设带来好处方面来分析,比如雅鲁藏布江该地段水能资源丰富,开发水能资源,可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打造西部能源生产基地;有利于推进西电东送工程,促进东西部经济发展;加快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调整,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环境质量;(水库蓄水调水,改善航运条件,发展旅游业和水产养殖业等,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水库水电站建设经验丰富、资金充足。不赞同的理由主要从当地脆弱的地理环境和水电站建设带来的不利影响来分析,该区域自然条件与地质环境复杂,地壳不稳定,地质灾害多发。交通条件差,基础设施与材料运输都相对不便;生态环境脆弱,易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雅鲁藏布江属国际河流,国际关系处理上相对难协调。
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基伍湖位于卢旺达和刚果(金)两国交界处,湖区周边生活着约200万人口。该湖湖床坐落在东非大裂谷带内,周围群山环抱。基伍湖从下而上分成明显而稳定不变的层次,越是往下,湖水密度越大,水深250m以下的湖水完全处于静止状态,湖底聚集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甲烷、硫化氢。目前,卢旺达与邻国刚果(金)合作开发湖中的甲烷气体。下图为基伍湖位置图。
(1)简述基伍湖的形成过程。
(2)与世界其他深湖相比,基伍湖深水区被称为“生物荒漠”,试分析其原因。
(3)科学家认为基伍湖看似平静,却杀机重重,如同一个可怕的恶魔,给在周边生活的数百万生命造成严重威胁。试说明原因。
(4)分析甲烷气体的开采对两国产生的有利影响。
【答案】(1)地处东非大裂谷带内,板块张裂运动强烈;岩层断裂下陷形成谷地,地势低洼,积水成湖
(2)基伍湖湖水密度上小下大,阻碍表层水体与底层水体之间的交换,底层水体相对静止,不利于湖水的更新;水体流动性差,水体含氧少,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和盐类物质集聚湖底,破坏湖底生物生存环境,导致水生生物无法生存
(3)大量二氧化碳、甲烷、硫化氢气体聚集在湖底;湖区附近火山活动频繁,喷发的熔岩流可能造成湖底甲烷燃烧爆炸,导致湖水水位猛涨,淹没湖区問围的低地和城市;甲烷爆炸的同时将会释放大量二氧化碳和硫化氢,对湖泊周边居民造成生命威胁(缺氧窒息或中毒)
(4)缓解两国的能源供应紧张状况;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増加经济收入;减少湖底甲烷爆炸带来的安全隐患。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基伍湖的形成过程。由材料“该湖湖床坐落在东非大裂谷带内”可知,该地板块张裂运动强烈,地壳下陷,积水而成湖泊。
(2)本题考查基伍湖深水区被称为“生物荒漠”的其原因。由材料“基伍湖从下而上分成明显而稳定不变的层次,越是往下,湖水密度越大,水深250m以下的湖水完全处于静止状态,湖底聚集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甲烷、硫化氢”可知,该湖湖水密度上小下大,不利于水体的垂直运动,且底层湖水相对静止,影响湖水的更新;水体流动缓慢,水体溶解氧少,且由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气体,不利于生物的生存和繁衍,生态环境较差。
(3)本题考查基伍湖对周边影响大的原因。由材料可知,大量的硫化氢等有毒气体集聚湖底;地处板块张裂带,地壳活动、岩浆活动频繁,可能引起湖底甲烷爆炸;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影响周围的大气构成,可能导致周边生物窒息等。
(4)本题考查甲烷开采对两国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烷的开采,可缓解两国能源紧张状况;提高收入;促进工业化城市化;促进就业;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等方面分析。
14.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为探索“图书馆十旅游”新模式,进一步丰富海南旅游体验,2021年11月11日,由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主办的“旅读海南”系列全民阅读主题文化活动在海南省图书馆启动。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开展了全省民宿“旅读海南读书角建设”“旅读海南”系列文化和旅游类专题片摄制等活动,倡议旅游民宿企业联合打造一批精美的民宿阅读示范点,让读书角成为展示民宿文化及特色的重要元素。
分析海南省探索“图书馆+旅游”模式的条件和意义。
【答案】条件:海南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海南作为旅游大省,客源市场广阔;政策支持;旅游者品味升级,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享受。
意义:有利于拉动就业,发展区域经济;有利于传播当地文化,扩大影响力;有利于增加旅游内涵,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进一步丰富旅游者在海南旅游的独特体验,增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解析】
【分析】本题以海南省“图书馆+旅游”模式为背景,考查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和旅游开发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考查了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难度一般。
【详解】海南省探索“图书馆+旅游”模式的条件,即当地进行该种旅游开发模式的条件评价,结合材料和所学可知,海南具有独具特色的人文和自然景观资源,种类多,旅游资源的质量高;海南作为旅游大省,旅游业开发历史悠久,知名度高,客源市场广阔;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旅游者品味升级,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享受,该种旅游模式受众更广。海南省探索“图书馆+旅游”模式的的意义,即进行该种旅游开发对区域的影响,可以从对旅游业本身、经济和社会等方面考虑。首先,可以进一步丰富旅游者在海南旅游的独特体验,增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促进地区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其次,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可以有利于拉动就业,发展区域经济,还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的升级转型;在社会层面,可以有利于传播当地文化,扩大影响力。
1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受制于传统的杂草无用或有碍观瞻的观念,杂草在城市中大多难逃被拔除的命运。近年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提出对野生地被要根据生态和景观的需求,科学地保留利用。蒲公英、车前草、抱茎苦英菜等本地野花野草,也成为北京园林绿化的正规军,得到科学合理的抚育和推广种植。下图示意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北园,成片的野生抱茎苦英菜漫布林间,构成了别有情致的景观。
说明科学保留利用野生地被的理由。
【答案】野生地被高度适应本地环境,易于栽培和成活;自然生长,花较少的钱植更多的绿,提高园林绿化效率;人工干预少,养护成本低,节省园林绿化投资;丰富城市植物种类,为昆虫等生物提供栖息地,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提高生物多样性)。
【解析】
【分析】该题以北京园林绿化植被相关信息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了环境保护与管理等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运用,培养综合分析能力。
【详解】据材料可知,从环境角度,抱茎苦英菜是北京本地物种,该物种对本地环境适应力强,易于栽培与养活,同时也可增加城市中绿化植物的种类,为昆虫等生物提供栖息地,提高生物多样性,减少外地生物入侵的可能性。从成本来说,本地物种,可自然生长,人工栽培与养护费用低,可节省投资,提高园林绿化效率。
【点睛】新世纪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考试
地理试卷 原卷版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早在五百年前,中国就出现了横跨数百千米提供专业割麦服务的“麦客”。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农业机械作业服务的社会化、市场化进程加快。2014年之后,由于农村中“熟人社会”的特征,本地农机服务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大范围的农机跨区服务市场萎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我国北方农机收割小麦的主要作业方向是( )
A. 跨海陆 B. 跨纬度 C. 跨海拔 D. 跨城乡
2. 农机服务显著降低了农业生产的( )
A. 能源成本 B. 运营管理成本 C. 劳动力成本 D. 对外联系成本
3. 本地农机服务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
A. 农机普及率提高 B. 跨区域农机数量少
C 农村商品经济发达 D. 农田种植规模缩小
加拿大不同乡村地区出现了两类人口迁移导致的老龄化:一类是大量年轻人口迁出导致的残留老龄化,一类是大量退休老人迁入导致的集聚老龄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加拿大不同乡村地区出现两类人口迁移导致的老龄化,主要取决于不同乡村( )
①经济发展水平差异②年龄结构差异③自然环境差异④人口密度差异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5. 推测退休老人迁入导致的老龄化乡村,其快速增长的产业部门是( )
A. 林业 B. 制造业 C. 生产性服务业 D. 生活性服务业
西班牙的多尼亚纳国家公园分布在瓜达尔基维尔河的河口附近(如下图所示)。海岸边五公里宽的沙丘带把这里的景观一分为二:湿地和沙丘包围的树林地。该湿地是欧洲最重要的禽类保护区,冬季时,这里总是一片汪洋泽国。沙丘带以流动沙丘为主,并沿河谷移动,有的沙丘移动速度非常快,这些沙丘朝海的一面光秃无物,朝向陆地的一面有树木生长,但这些树木会相继死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该公园内湿地在冬季是一片泽国的主要原因是( )
A. 全年降水均匀,冬季蒸发弱,地表水丰富
B. 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水汽充足,降水多
C. 受西风带控制,降水多,沼泽区汇水量大
D. 冬季气温低,冻土发育,地表水不易下渗
7. 某游客绘制了该公园流动沙丘剖面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8. 沙丘朝陆地一面的树木会相继死亡,其原因正确的是( )
A. 沙丘向内陆移动,遇到树林,,树木逐渐被沙丘掩埋致死
B. 沙丘中水分不足,随着树木不断生长,慢慢缺水而死亡
C. 冬季一片泽国,树木长期被水浸泡,根系无法呼吸而死亡
D. 沙丘比热容小,冬季温度过低,植被会因受冻害严重而死亡
加里曼丹岛(如图)植被繁茂,树高林密,但土壤贫瘠。末次冰期,一些大型动物从亚欧大陆经大陆桥(将岛屿与附近大陆连接起来的陆地)迁徙至此。随后气候转暖,大陆桥逐渐消失,这些外来动物在连续进化中体型逐渐缩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影响该岛植被生长特征因素是( )
A. 气候 B. 地形 C. 土壤 D. 河流
10. 该岛土壤贫瘠的主要原因是( )
A. 成土母质风化较慢 B. 地表枯枝落叶丰富 C. 植被吸收大量养分 D. 人类活动开发过度
11. 外来动物进化中体型变小是因为( )
A. 天敌数量众多 B. 树木高大稠密 C. 与外界无联系 D. 生存空间减小
二、非选择题。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藏东南区域指雅鲁藏布江中下游,有世界上最深的大峡谷,为我国的第三大林区,植被类型复杂,真菌种类异常的丰富,被称作天然菌种库。林芝野生松茸是本区特产,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年产300余吨。2021年随着长江上游白鹤滩水电站的建成,在雅鲁藏布江上规划建设墨脱水电站-“藏电外送”,再次引发人们热议。下图示意藏东南区域位置。
(1)描述图示地区地形特点。
(2)分析该地区成为天然菌种库的原因。
(3)评价该地生产林芝野生松茸的有利条件。
(4)是否赞同墨脱水电站建设,请说明理由。
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基伍湖位于卢旺达和刚果(金)两国交界处,湖区周边生活着约200万人口。该湖湖床坐落在东非大裂谷带内,周围群山环抱。基伍湖从下而上分成明显而稳定不变的层次,越是往下,湖水密度越大,水深250m以下的湖水完全处于静止状态,湖底聚集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甲烷、硫化氢。目前,卢旺达与邻国刚果(金)合作开发湖中的甲烷气体。下图为基伍湖位置图。
(1)简述基伍湖的形成过程。
(2)与世界其他深湖相比,基伍湖深水区被称为“生物荒漠”,试分析其原因。
(3)科学家认为基伍湖看似平静,却杀机重重,如同一个可怕恶魔,给在周边生活的数百万生命造成严重威胁。试说明原因。
(4)分析甲烷气体的开采对两国产生的有利影响。
14.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为探索“图书馆十旅游”新模式,进一步丰富海南旅游体验,2021年11月11日,由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主办的“旅读海南”系列全民阅读主题文化活动在海南省图书馆启动。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开展了全省民宿“旅读海南读书角建设”“旅读海南”系列文化和旅游类专题片摄制等活动,倡议旅游民宿企业联合打造一批精美的民宿阅读示范点,让读书角成为展示民宿文化及特色的重要元素。
分析海南省探索“图书馆+旅游”模式条件和意义。
1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受制于传统的杂草无用或有碍观瞻的观念,杂草在城市中大多难逃被拔除的命运。近年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提出对野生地被要根据生态和景观的需求,科学地保留利用。蒲公英、车前草、抱茎苦英菜等本地野花野草,也成为北京园林绿化的正规军,得到科学合理的抚育和推广种植。下图示意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北园,成片的野生抱茎苦英菜漫布林间,构成了别有情致的景观。
说明科学保留利用野生地被的理由。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