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3.7地形和地形图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3.7地形和地形图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7-27 07:17:05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3.7地形和地形图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2七上·奉化期末)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主要是由流水作用引起的是(  )
A.沙漠中的石蘑菇
B.火山湖
C.海岸的“怪石”
D.喜马拉雅山
2.(2022七上·滨江期末)《汉书●地理志》记载了我国西北地区的一种类似城堡的沙丘地貌(如图),后在很多干旱地区也发现了类似地貌。形成这种地貌的主要外力因素是(  )
A.风力 B.流水 C.冰川 D.海浪
3.(2021七上·温州期末)温州楠溪江的岩石常有凹穴,穴壁光滑如镜,成圆筒状或壶状(如图),多个壶穴贯通后形成狭谷状的“雕岩谷"地貌。形成这种地貌的主要外力因素是(  )
A.风力 B.流水 C.海浪 D.冰川
4.(2021七上·温州期末)据最新测定数据表明,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现在仍以平均每年约1厘米的速度在升高。致使珠峰不断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自转 B.板块碰撞 C.板块张裂 D.火山地震
5.(2021七上·吴兴期末)下列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山谷的是(  )
A.
B.
C.
D.
6.(2020七上·仙居期末)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根据该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点的地形为峭壁
B.若在图上测得CD的长度为3厘米,则实地距离是150米
C.D点在C点的正东方向
D.分别从A点和B点出发,沿虚线登上山顶C,坡度较缓的路线是BC
7.(2020七上·诸暨期末)自然条件是形成泥石流的一个方面,在如图所示的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从地形要素看,甲、乙、丙、丁四地中可能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8.(2020七上·吴兴期末)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不是由地球外力作用引起的是(  )
A.三角洲 B.海岸边的怪石
C.喜马拉雅山 D.沙漠中的石蘑菇
9.(2020七上·镇海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于地球外部
B.内力作用能使地表趋于平坦
C.外力总是在地形形成后起作用
D.地形往往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10.(2021七上·江北期末)如图,雅丹地貌景观的形成原因是(  )
A.风力侵蚀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地壳运动 D.海浪拍击海岸
11.(2020七上·台州期末)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主要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引起的是(  )
A.沙漠中的石蘑菇
B.火山湖
C.海岸的“怪石”
D.喜马拉雅山
12.(2020七上·杭州期末)小应从如图所示的等高线地形图中得到以下信息,其中正确的是(  )
A.CB坡度比DB坡度更陡 B.A处比B处海拔高
C.E处是山脊 D.B、D两地的相对高度是200米
13.(2020七上·温州期末)温州七都岛被誉为瓯江中的绿色明珠,它是瓯江下游的河沙长期冲积而成,由此可见形成该地形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 B.流水 C.生物 D.冰川
14.(2020七上·柯桥月考)关于图中①、②两幅等高线地形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图表示的实地面积比②小
B.①图的比例尺比②图大
C.虚线位置表示的地形部位是山谷
D.甲—乙的坡度比丙—丁的坡度小
15.(2020七上·温州月考)织金洞中遍布石笋、石柱,形成千姿百态的岩溶景观,享有“中国溶洞之王”的美誉。织金洞的形成主要是受以下哪种外力作用的影响(  )
A.风力 B.流水 C.冰川 D.生物
二、填空题
16.(2021七上·青田期末)读我省某丘陵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A、B两地高度,较高的是   地。
(2)小爱同学欲攀登B高地,有CB、DB两条登山路线,其中坡度较缓的是   路线。判断的理由是:   。
17.(2021七上·嵊州期末)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C表示的地形是   。
(2)B、H两点中坡度较陡的是    。
(3)测得甲、乙两山顶的图上距离是3cm,则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米。
(4)如果进行攀岩运动适合在   (填字母)。
18.(2021七上·柯桥月考)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④的地形部位名称依次是________。
A.山顶、山脊、峭壁、山谷 B.山顶、山脊、山谷、峭壁
C.山谷、峭壁、山顶、山脊 D.山顶、山谷、山脊、峭壁
(2)乙河千流流向大致是________。
A.从西向东流 B.从东南向西北流
C.从北向西南流 D.从西南向东北流
19.(2021七上·西湖月考)读下面三幅地表景观图,填空回答。
由风力侵蚀为主形成的地形是图   。
20.(2020七上·诸暨期末)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④的地形部位名称依次是(  )
A.山顶、山脊、峭壁、山谷 B.山顶、山脊、山谷、峭壁
C.山谷、峭壁、山顶、山脊 D.山顶、山谷、山脊、峭壁
(2)乙河千流流向大致是(  )
A.从西向东流 B.从东南向西北流
C.从北向西南流 D.从西南向东北流
21.(2020七上·余杭期末)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B两点的相对高度为   米。
(2)图中字母F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
(3)从A点和B点出发,分别沿虚线登上山顶c,坡度较缓的路线是   。(选填“AC”或“BC”)
(4)山顶D位于山顶C的   方向。
22.(2020七上·台州期末)用什么方法能把山峰表示在地图上呢?小妍利用土豆、橡皮、记号笔、小刀等进行操作。
(1)为尽可能减小误差,画线过程中需注意 。(可能多项正确)
A.每块橡皮的高度相同
B.记号笔水平放置在橡皮上
C.绕土豆模型画出螺旋式上升的线
(2)步骤④中,俯视模型,若它代表一个山地地形,从
   (选填“甲”或“乙”)地 上山顶的路比较陡峭。
(3)为了把等高线绘在白纸上,接下来的操作是 。(忽略材料不理想带来的干扰)
23.(2020七上·缙云期末)丽水地区多山区,发生连续性降水或暴雨时易导致泥石流和山体滑坡。
(1)甲图是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最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是 _____。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2)若发生泥石流时,虚线代表泥石流流经的路径,某人刚好位于 O 点,则其 最佳的逃生线路是图中    (填序号)
24.(2020七上·柯桥月考)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问题。
(1)李村所处的地形类型是 。
A.高原 B.盆地 C.丘陵 D.山地
(2)该地多次遭受暴雨袭击。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最易发生滑坡、崩塌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李村在王村的   方向。
25.(2020七上·新昌月考)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处地形部位的名称是
   CD处的地形部位的名称是   ;
(2)沿AB线路爬到山项和沿CD线路爬到山项,坡度较陡的线路是   (AB线路或CD线路)。
三、实验探究题
26.(2022七上·婺城期末)在学习了“等高线地形图”后,小科同学利用土豆、橡皮、记号笔、小刀等工具,制作等高线模型。请你一起完成以下问题:
(1)为使制作的模型更接近真实情况,制作过程中需注意   (填字母编号)。
A.尽可能挑选形状规则的马铃薯
B.画线时所垫每块橡皮的高度要相同
C.画线时记号笔要水平放置在橡皮上
D.绕土豆模型画出螺旋式上升的线
(2)步骤④中,俯视模型,若它代表一个山地地形,从   (填“甲”或“乙”)地上山顶的路比较平坦。
(3)为了把等高线描绘在白纸上,小科,接下来的操作是   。
27.(2022七上·滨江期末)某科学兴趣小组在户外活动专家的陪同和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野外综合实践活动。下图为他们出发前搜集到的目的地等高线地形图。
(1)把红旗插到最高峰,应选择   (选填A或B)。
(2)小滨同学欲攀登A处,有DA和CA两条登山路线,你认为选择哪条较好,为什么    
(3)如若想体验攀岩的刺激和激情,地点应设置在   (选填序号)
(4)帐篷露营是各种户外活动的主要宿营方式,露营地的选择关系到人身安全问题。以下是露营地选择的部分原则:近水、远崖、防雷、防低温等。图中   (选填 “①②③”地最适合作为露营地。
28.(2020七上·杭州月考)周日,小明和小红去爬附近的某座山,他们征得家长同意后,查阅了此山的等高线地形图。
(1)写出图中F字母所表示地形的名称   。
(2)若该地有一条小溪沿山谷流下,可能出现在   处(填数字)。
(3)适宜攀岩运动的是   地。
(4)若量得D和G之间的图上距离为6厘米,那么D和G的实际直线距离为   千米。
29.(3.7地形和地形图(二))阅读某校科学兴趣小组所做的两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在模拟土坡上,堆放5~10厘米粗细不均的砂土,再在坡面上方浇注水流。若沿某条线方向浇注水流,则会形成小沟谷。若在整个坡面上随意浇注,则会沟壑纵横,坡面破碎。
实验二:用玻璃制成箱体,在风的入口附近堆放大小不均的砂粒,用电吹风向里吹风。某同学想:风力不同,吹扬起的砂粒有什么不同呢?当停止吹风时,沉积物分布有何规律?后来发现:风力越大,吹扬起的砂粒越大。当停止吹风时,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
(1)实验一现象说明了   是湿润地区地形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
(2)由实验二可见,   是造成干旱地区地形的主要原因。
(3)下图是一位同学外出考察时拍摄的照片,你认为该地貌所属的类型是(  ) 。
A.海蚀地貌 B.冰蚀地貌 C.风蚀地貌 D.水蚀地貌
(4)下述地形地貌的形成,不能通过上述两个实验说明的有 (多选)。
A.东非大裂谷 B.喜马拉雅山
C.马里亚纳海沟 D.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流动沙丘
E.阿尔卑斯山脉的角峰 F.长江下游三角洲
四、解答题
30.(2021七上·天台期末)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到学校附近开展野外考察活动,如图是考察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
(1)考察中发现一块岩石上有海洋生物化石。该岩石属于   (选填“岩浆岩”“沉积岩”或“变质岩”)。
(2)根据等高线地形图,适合开发攀岩运动项目的位置是   (选填“①、②、③或④”),理由是:   。
(3)涓涓细流汇成大河。山谷一般会形成溪流,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水流量最大的是   。
31.(2020七上·温州期末)某山区水资源丰富,为了发展当地经济,要从图上所示A、B、C、D四地中选择一地修建水电站。请你运用所学的等高线地形图知识,选择一个最适合建造大坝的地点,并说明理由。
32.(2020七上·临海期末)某科学兴趣小组在户外活动专家的陪同和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野外综合实践活动。下图为他们出发前搜集到的目的地等高线地形图。
(1)把红旗插到最高峰,应选择   (选填④或⑥)。
(2)体验攀岩的刺激和激情,地点应设置在   (选填序号)
(3)帐篷露营是各种户外活动的主要宿营方式,露营地的选择关系到人身安全问题。以下是露营地选择的部分原则:近水、远河滩、远崖、防雷、防低温等。图中①②③④哪个地点最适合作为露营地,并说明理由。   
33.(2020七上·宁波月考)读地貌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主要受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是(  )
A.甲和丁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丙
(2)下列地形变化属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是(  )
A.浙江千岛湖 B.杭州西湖 C.柴达木盆地 D.喜马拉雅山
(3)如图所示,A处海拔是   m;而A、B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   m。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地形的类型;地形变化的原因
【解析】【分析】世界陆地表面的地表形态处于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之中,它们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作用主要包括地壳动、火山和地震活动;外力作用主要是指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生物等对地形的作用。
【解答】A:沙漠中的石蘑菇,主要是由风力作用引起的,不符合题意。
B:火山湖主要是由火山作用引起的,不符合题意。
C:海岸的“怪石”,主要是由流水作用引起的,符合题意。
D:喜马拉雅山,主要是由地壳运动作用引起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答案】A
【知识点】地形变化的原因
【解析】【分析】流水侵蚀作用常常形成沟谷(v型)、瀑布和峡谷;流水堆积作用常常在山前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在河流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一般在河流的上中游主要表现为侵蚀和搬运,在下游表现为堆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风蚀蘑菇和风蚀洼地;堆积形成沙丘和沙垅(风力作用一般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表现显著)。冰川地貌常有冰川U谷、刃脊、冰斗和角蜂(欧洲的地貌大多受到冰川的作用),海蚀地貌常有海蚀崖、海蚀穴、海蚀柱、海蚀平台和海蚀拱桥(通常分布在石质海岸)。
【解答】图中地貌主要发生在干旱地区,图中所示的是风蚀作用形成的风蚀城,形成这种地貌的主要外力因素是风力。
故选A。
3.【答案】B
【知识点】地形变化的原因
【解析】【分析】外力地貌以外力地质作用为主,所形成的地貌为外力地貌。根据外动力的不同,可划分为:风化地貌、重力地貌、水成地貌、冰川地貌、冻土地貌、风成地貌、岩溶地貌和黄土地貌等。
【解答】温州楠溪江的岩石常有凹穴,穴壁光滑如镜,成圆筒状或壶状(如图),多个壶穴贯通后形成狭谷状的“雕岩谷"地貌。形成这种地貌的主要外力因素是流水。
故选B。
4.【答案】B
【知识点】地形变化的原因
【解析】【分析】内力作用的能量是来自地球内部、促使地球内部和地壳的物质成分、构造、表面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
【解答】珠峰升高的原因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的碰撞、挤压,导致其不断被抬升。
故选B。
5.【答案】B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用等高线表示地面起伏和高度状况的地图。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地面越高,等高线条数越多。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地面坡度陡峻。凡等高线重合处,必为峭壁。若等高线成较小的封闭曲线时,这一地区便是山峰、洼地或小岛。等高线的形状是从山顶起逐渐向外凸出的为山脊,山脊的连线称为分水线。等高线形状逐渐向山顶或鞍部方向凹八的为山谷,谷地的连线私:为集水线。两条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处,称为山的鞍部。
【解答】读图可知, A选项为山顶, B选项代表山谷, C选项代表鞍部 , D选项代表山脊。
故选B。
6.【答案】A
【知识点】地图的比例尺;地形图
【解析】【分析】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用等高线表示地面起伏和高度状况的地图。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地面越高,等高线条数越多。
【解答】A、由图可知,F点等高线重叠,即该处的地形为峭壁;故A正确;
B、CD的图上距离为3cm,而比例尺为1:50000,所以CD的实际距离为;故B错误;
C、由图可知,D点在C点的东偏北方向;故C错误;
D、BC的等高线比AC更加密集,所以BC路线坡度较陡;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7.【答案】B
【知识点】泥石流的形成;地形图
【解析】【分析】用等高线表示地面起伏和高度状况的地图。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解答】由图可知,甲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是山脊;乙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是山谷;丙处等高线重叠,是峭壁;丁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泥石流容易发生的地方是山谷,即乙;
故答案为:B。
8.【答案】C
【知识点】地形变化的原因
【解析】【分析】外力作用又叫外营力作用,主要是指地球表面受重力和太阳能的影响所产生的作用,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的风化作用。
【解答】A、三角洲是流水带来的泥沙堆积而成的,是外力作用导致的;故A错误;
B、海岸边的怪石,是海水的冲刷作用形成的,是外力作用导致的;故B错误;
C、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 板块挤压形成的,是内力作用导致的;故C正确;
D、沙漠中的是蘑菇是风力侵蚀形成的,是外力作用;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9.【答案】D
【知识点】地形变化的原因
【解析】【分析】外力作用又叫外营力作用,主要是指地球表面受重力和太阳能的影响所产生的作用,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的风化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风力作用,波浪及海流作用等。内力作用的能量是来自地球内部、促使地球内部和地壳的物质成分、构造、表面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
【解答】A、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于地球内部,A不符合题意;
B、外力作用能使地表趋于平坦,B不符合题意;
C、在地壳发展的任意时期,内外力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
D、地形往往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华北平原的形成原因是河流的沉积作用,有时外力作用为主,如华北平原的形成,有时内力作用为主,如青藏高原的隆起,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0.【答案】A
【知识点】地形变化的原因
【解析】【分析】考查风力侵蚀作用,雅丹地貌主要是风蚀作用。
【解答】由于风力侵蚀作用形成雅丹地貌景观。
故选A。
11.【答案】A
【知识点】地形变化的原因
【解析】【分析】风力侵蚀是在气流冲击作用下土粒、沙粒脱离地表、被搬运和堆积的过程,简称风蚀。风对地表所产生的剪切力和冲击力引起细小的土粒与较大的团粒或土块分离,甚至从岩石表面剥离碎屑,使岩石表面出现擦痕和蜂窝,继之土粒或沙粒被风挟带形成风沙流。
【解答】A、沙漠中的石蘑菇是由于风力侵蚀导致的;故A正确;
B、火山湖是火山喷发后形成的;故B错误;
C、海岸怪石是海浪冲蚀形成的;故C错误;
D、喜马拉雅山是由于板块挤压形成的;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12.【答案】A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用等高线表示地面起伏和高度状况的地图。
【解答】A、由图可知,CB的等高线比DB的等高线密集,因此CB的坡度比DB的坡度陡;故A正确;
B、A处位于海拔300米等高线内,而B处位于350米等高线内,因此B处海拔比A高;故B错误;
C、E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起,是山谷;故C错误;
D、由BD的等高线数据可知,BD的相对高度是100米;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3.【答案】B
【知识点】地形变化的原因
【解析】【分析】(1)流水对地表岩石和土壤进行侵蚀,对地表松散物质和它侵蚀的物质以及水溶解的物质进行搬运,最后由于流水动能的减弱又使其搬运物质沉积下来,这些作用统称为流水作用。
(2)风力作用指风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
(3)冰川作用,广义上泛指冰川的生成、运动和后退。狭义上仅指冰川运动对地壳表面的改变作用,包括冰川的侵蚀、搬运和堆积。
【解答】温州七都岛是由瓯江潮汐作用泥沙淤积而成的岛屿,故形成该地形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4.【答案】D
【知识点】地图的比例尺;地形图
【解析】【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
【解答】A、①图表示的实地面积比②大,A不符合题意;
B、分式或比式的看分母,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反之越大,因此①图的比例尺比②图小,B不符合题意;
C、虚线位置表示的地形部位是山脊,C不符合题意;
D、甲—乙的坡度比丙—丁的坡度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5.【答案】B
【知识点】地形变化的原因
【解析】【分析】 织金洞的形成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解答】根据课本相关知识可知,形成石林、地下溶洞等地貌的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形成石钟乳、石笋、石柱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堆积。
故答案为:B
16.【答案】(1)B
(2)DB;DB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等高线地形图实际上是将不同高度的等高线投影到同一个平面上,用来表示起伏的地形;等高线的数值可以表示海拔和地势起伏的状况。从等高线的疏密状况,可以判断地面的高低起伏。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山地的不同部位,等高线的形态也不一样。
【解答】(1)A是海拔300,B处于350海拔,故B处大于A处;
(2)CB处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DB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故DB是坡度较缓的路线。
故答案为:(1)DB;(2)DB,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17.【答案】(1)山脊
(2)B
(3)450
(4)G
【知识点】地图的比例尺;地形的类型;地形图
【解析】【分析】等高线的数值可以表示海拔和地势起伏的状况。从等高线的疏密状况,可以判断地面的高低起伏。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山地的不同部位,等高线的形态也不一样;
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增高为山顶,等高线凸向海拔的地方是山谷;两山顶之间相对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
【解答】(1)C是等高线向低处凸为山脊;
(2)B处相比H处等高线密集,B坡度较陡;
(3)图中比例尺为1:15000,说明图上1cm代表15000km,3cm对应实际距离为3×15000cm=45000cm=450m;
(4)G为等高线重合地点,为陡崖,适合攀岩。
故答案为:(1)山脊;(2)B;(3)450;(4)G。
18.【答案】(1)B
(2)C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等高线表示地面起伏和高度状况的地图。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地面越高,等高线条数越多。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地面坡度陡峻。凡等高线重合处,必为峭壁。若等高线成较小的封闭曲线时,这一地区便是山峰、洼地或小岛。等高线的形状是从山顶起逐渐向外凸出的为山脊,山脊的连线称为分水线。等高线形状逐渐向山顶或鞍部方向凹入的为山谷,谷地的连线称为集水线。两条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处,称为山的鞍部。
【解答】】(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峭壁。结合图示得知:①为山顶,②为山脊,③为山谷,④为峭壁。故选B。
(2)根据图中的指向标,可知河流干流的方向是从北向西南流,故选C。
19.【答案】乙
【知识点】地形的类型
【解析】【分析】地球外力作用对地表的塑造,比如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
【解答】由风力侵蚀为主形成的地形是图乙,它形成的是风蚀蘑菇。
故答案为:乙
20.【答案】(1)B
(2)C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地形图指的是地表起伏形态和地理位置、形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图。
【解答】(1)①处于等高线密封圈内中间部位,属于山顶;②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是山脊;③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是山谷;④等高线的汇集处,是峭壁;故B正确;
(2)由右上方的指北方向可知,乙河流是南北流向,河流是从海拔高处流向海拔低处,因此乙河流是从北向西南流;
故答案为:(1)B;(2)C。
21.【答案】(1)50
(2)峭壁(悬崖)
(3)AC
(4)东北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用等高线来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就称之为等高线地形图。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解答】(1)A、B两点的相对高度为50米。
(2)F地是有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在一起属于陡崖。
(3)AB处等高线密集因此坡陡,AC处等高线稀疏因此坡缓。
(4)山顶D位于山顶C的东北方向。
故答案为:(1)50(2)峭壁(悬崖)(3)AC(4)东北
22.【答案】(1)A;B
(2)甲
(3)用小刀沿“线”水平切下“山体”,放在白纸上依次沿“山体” 边缘描线。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法则,有选择地以二维或多维形式与手段在平面或球面上表示地球(或其它星球)若干现象的图形或图像,它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符号系统、文字注记,并能用地图概括原则,科学地反映出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等高线指的是地形图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把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并垂直投影到一个水平面上,并按比例缩绘在图纸上,就得到等高线。
【解答】(1)A、相邻等高线之间的距离是相同的,所以每块的橡皮高度要相同;故A正确;
B、记号笔水平放置画出的线才在同一平面上;故B正确;
C、等高线是水平面上的闭合曲线,不能画出螺旋式上升的线;故C错误;
(2)甲地的等高线比乙地的等高线密集,所以从甲地登山的路会比较陡峭;
故答案为:(1)AB;(2)甲。
23.【答案】(1)C
(2)③
【知识点】泥石流的形成;地形图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自然灾害的形成、自救能力。
【解答】(1)泥石流形成于山谷中, ②④处等高线“凸高为低”,判断为山谷,故可能最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C符合题意。
(2)泥石流发生于山谷之中,故等高线应符合“凸高为低”,而针对泥石流的逃生路线则应沿着山坡向高处跑,故应垂直于等高线向高处逃生即线路,最佳的逃生线路是图中③。
故答案为:(1)C(2)③
24.【答案】(1)B
(2)A
(3)西南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1)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
【解答】(1)观察图中李村所处的地形四周高、中部低的盆状地形,因此属于盆地,B符合题意。
(2)①为陡崖最易发生滑坡、崩塌,A符合题意。
(3)李村在王村的西南方向。
故答案为:(1)B(2)A(3)西南
25.【答案】(1)峭壁;山脊
(2)AB线路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出凸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
【解答】(1)甲处等高线重合是峭壁,CD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
(2)AB线路特征是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因此地面坡度陡峻。
故答案为:(1)峭壁;山脊(2)AB线路
26.【答案】(1)B、C
(2)乙
(3)用小刀沿“线”水平切下“山体”,放在白纸上依次沿“山体”边缘描线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解答】(1)为使制作的模型更接近真实情况,制作过程中需注意画线时所垫每块橡皮的高度要相同,画线时记号笔要水平放置在橡皮上。故选BC。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沿甲、乙两条路线登山,比较容易的是乙,因为乙处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3)为了把等高线描绘在白纸上,小科,接下来的操作是用小刀沿“线”水平切下“山体”,放在白纸上依次沿“山体”边缘描线。
27.【答案】(1)A
(2)CA
(3)②
(4)①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据此结合地形图解题。
【解答】(1)由图可知最高峰在A位置,因此可将红旗插在此处。
(2)小滨同学欲攀登A处,CA路线比DA路线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容易攀登,故选CA。
(3)体验攀岩的刺激和激情,地点应设置在②,因为此处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
(4)图中②近崖,不符合题意;③海拔高,温度低,不符合题意;①靠近河流,远崖;故选①。
28.【答案】(1)山顶
(2)1
(3)C
(4)3
【知识点】地形的类型;地形图
【解析】【分析】此题以地形图为依托,考查等高线,判断地形等。此图是由外向里等高线变大,故此图表示的是山峰。河流发源于山谷,1位于山谷。此地形图比例尺为1:50000,实际一厘米表示500米。攀岩活动需要选择峭壁,C为峭壁。
【解答】(1)此图是由外向里等高线变大,故此图表示的是山峰。F为等高线最高位置,故为山顶。
(2)河流发源于山谷,1位于山谷。故 若该地有一条小溪沿山谷流下,可能出现在 1.
(3)攀岩活动需要选择峭壁,C为峭壁。
(4)此地形图比例尺为1:50000,实际一厘米表示500米。 若量得D和G之间的图上距离为6厘米,那么D和G的实际直线距离为 3千米。
故答案为:(1) 山顶(2) 1(3) C(4) 3
29.【答案】(1)流水
(2)风力
(3)C
(4)A;B;C;E
【知识点】地形变化的原因
【解析】【分析】外力作用又叫外营力作用,主要是指地球表面受重力和太阳能的影响所产生的作用,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的风化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风力作用,波浪及海流作用等。
【解答】(1)实验一模拟的是流水对该地区的地形影响;
(2)实验二模拟的风力对沙砾的影响;
(3)由图可知,这是沙漠地区特有的石蘑菇,是由风力侵蚀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4)上述实验模拟的是流水、风力对地形的影响,都是外力作用;
AC、东非大裂谷、马里亚纳海沟,板块张裂形成,内力作用导致;故AC符合题意;
B、喜马拉雅山是板块挤压形成,内力作用导致的;故B符合题意;
D、塔克拉玛干沙漠流动沙丘是风力导致的;故D不符合题意;
E、阿尔卑斯山脉的角峰是冰川侵蚀形成的;故E符合题意;
F、长江下游三角洲是流水形成的;故F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流水;(2)风力;(3)C;(4)ABCE。
30.【答案】(1)沉积岩
(2)③;该地形属于峭壁,符合攀岩要求(答出峭壁即可)
(3)丙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崖。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
【解答】(1)生物化石在沉积岩中,故该岩石属于 沉积岩。
(2)根据等高线地形图,适合开发攀岩运动项目的位置是③;理由是:该地等高线重合,属于峭壁,符合攀岩要求 。
(3) 甲、乙、丁,都为山谷,水流汇集到丙处,故 水流量最大的是 丙。
31.【答案】答题要点:①选C点; ②两侧是山脊 ,此处建大坝省工;
③山谷内空间大,有利于蓄水;④汇集了山谷内所有水流,水资源丰富。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
【解答】选C点,由于C点两侧都是山脊,此处可以建大坝省工,山谷内空间大,有利于蓄水,汇集了山谷内所有的水流,水资源丰富。
故答案为: ①选C点; ②两侧是山脊,此处建大坝省工;③山谷内空间大,有利于蓄水;④汇集了山谷内所有水流,水资源丰富
32.【答案】(1)⑥
(2)③
(3)②①近水,③近崖,④山顶低温以及受雷击可能性较大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据此结合地形图解题。
【解答】(1)由图可知最高峰在⑥位置,因此可将红旗插在此处。
(2)体验攀岩的刺激和激情,地点应设置在③,因为此处是陡崖。
(3)由于①近水,③近崖,④山顶低温以及受雷击可能性较大,因此图中②地点最适合作为露营地。
故答案为:(1)⑥(2)③(3)②
33.【答案】(1)D
(2)A
(3)1300;600
【知识点】地形变化的原因
【解析】【分析】(1)内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形式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外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太阳能,表现形式为,风化作用,侵蚀作用【主要有流水侵蚀,风力侵蚀 】,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冰川堆积】,固结成岩。
(2)求出AB两处海拔的高度相差值即可。
【解答】(1)甲图是火山喷发,属于内力作用;乙图为石林景观,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属于外力作用;丙图为褶皱, 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压力而形成的连续弯曲的构造形式,因此属于内力作用;丁图为河谷,流水侵蚀而成,属于外力作用。
(2)浙江千岛湖是人工湖,属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杭州西湖、柴达木盆地、喜马拉雅山并不属于人类活动造成的,A符合题意。
(3)B点距离海平面为500米+200米=700米,A处海拔是1300米,因此A、B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为:1300-700=600m。
故答案为:(1)D(2)A(3)1300m;600m
1 / 1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3.7地形和地形图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2七上·奉化期末)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主要是由流水作用引起的是(  )
A.沙漠中的石蘑菇
B.火山湖
C.海岸的“怪石”
D.喜马拉雅山
【答案】C
【知识点】地形的类型;地形变化的原因
【解析】【分析】世界陆地表面的地表形态处于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之中,它们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作用主要包括地壳动、火山和地震活动;外力作用主要是指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生物等对地形的作用。
【解答】A:沙漠中的石蘑菇,主要是由风力作用引起的,不符合题意。
B:火山湖主要是由火山作用引起的,不符合题意。
C:海岸的“怪石”,主要是由流水作用引起的,符合题意。
D:喜马拉雅山,主要是由地壳运动作用引起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022七上·滨江期末)《汉书●地理志》记载了我国西北地区的一种类似城堡的沙丘地貌(如图),后在很多干旱地区也发现了类似地貌。形成这种地貌的主要外力因素是(  )
A.风力 B.流水 C.冰川 D.海浪
【答案】A
【知识点】地形变化的原因
【解析】【分析】流水侵蚀作用常常形成沟谷(v型)、瀑布和峡谷;流水堆积作用常常在山前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在河流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一般在河流的上中游主要表现为侵蚀和搬运,在下游表现为堆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风蚀蘑菇和风蚀洼地;堆积形成沙丘和沙垅(风力作用一般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表现显著)。冰川地貌常有冰川U谷、刃脊、冰斗和角蜂(欧洲的地貌大多受到冰川的作用),海蚀地貌常有海蚀崖、海蚀穴、海蚀柱、海蚀平台和海蚀拱桥(通常分布在石质海岸)。
【解答】图中地貌主要发生在干旱地区,图中所示的是风蚀作用形成的风蚀城,形成这种地貌的主要外力因素是风力。
故选A。
3.(2021七上·温州期末)温州楠溪江的岩石常有凹穴,穴壁光滑如镜,成圆筒状或壶状(如图),多个壶穴贯通后形成狭谷状的“雕岩谷"地貌。形成这种地貌的主要外力因素是(  )
A.风力 B.流水 C.海浪 D.冰川
【答案】B
【知识点】地形变化的原因
【解析】【分析】外力地貌以外力地质作用为主,所形成的地貌为外力地貌。根据外动力的不同,可划分为:风化地貌、重力地貌、水成地貌、冰川地貌、冻土地貌、风成地貌、岩溶地貌和黄土地貌等。
【解答】温州楠溪江的岩石常有凹穴,穴壁光滑如镜,成圆筒状或壶状(如图),多个壶穴贯通后形成狭谷状的“雕岩谷"地貌。形成这种地貌的主要外力因素是流水。
故选B。
4.(2021七上·温州期末)据最新测定数据表明,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现在仍以平均每年约1厘米的速度在升高。致使珠峰不断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自转 B.板块碰撞 C.板块张裂 D.火山地震
【答案】B
【知识点】地形变化的原因
【解析】【分析】内力作用的能量是来自地球内部、促使地球内部和地壳的物质成分、构造、表面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
【解答】珠峰升高的原因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的碰撞、挤压,导致其不断被抬升。
故选B。
5.(2021七上·吴兴期末)下列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山谷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用等高线表示地面起伏和高度状况的地图。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地面越高,等高线条数越多。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地面坡度陡峻。凡等高线重合处,必为峭壁。若等高线成较小的封闭曲线时,这一地区便是山峰、洼地或小岛。等高线的形状是从山顶起逐渐向外凸出的为山脊,山脊的连线称为分水线。等高线形状逐渐向山顶或鞍部方向凹八的为山谷,谷地的连线私:为集水线。两条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处,称为山的鞍部。
【解答】读图可知, A选项为山顶, B选项代表山谷, C选项代表鞍部 , D选项代表山脊。
故选B。
6.(2020七上·仙居期末)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根据该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点的地形为峭壁
B.若在图上测得CD的长度为3厘米,则实地距离是150米
C.D点在C点的正东方向
D.分别从A点和B点出发,沿虚线登上山顶C,坡度较缓的路线是BC
【答案】A
【知识点】地图的比例尺;地形图
【解析】【分析】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用等高线表示地面起伏和高度状况的地图。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地面越高,等高线条数越多。
【解答】A、由图可知,F点等高线重叠,即该处的地形为峭壁;故A正确;
B、CD的图上距离为3cm,而比例尺为1:50000,所以CD的实际距离为;故B错误;
C、由图可知,D点在C点的东偏北方向;故C错误;
D、BC的等高线比AC更加密集,所以BC路线坡度较陡;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7.(2020七上·诸暨期末)自然条件是形成泥石流的一个方面,在如图所示的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从地形要素看,甲、乙、丙、丁四地中可能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答案】B
【知识点】泥石流的形成;地形图
【解析】【分析】用等高线表示地面起伏和高度状况的地图。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解答】由图可知,甲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是山脊;乙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是山谷;丙处等高线重叠,是峭壁;丁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泥石流容易发生的地方是山谷,即乙;
故答案为:B。
8.(2020七上·吴兴期末)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不是由地球外力作用引起的是(  )
A.三角洲 B.海岸边的怪石
C.喜马拉雅山 D.沙漠中的石蘑菇
【答案】C
【知识点】地形变化的原因
【解析】【分析】外力作用又叫外营力作用,主要是指地球表面受重力和太阳能的影响所产生的作用,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的风化作用。
【解答】A、三角洲是流水带来的泥沙堆积而成的,是外力作用导致的;故A错误;
B、海岸边的怪石,是海水的冲刷作用形成的,是外力作用导致的;故B错误;
C、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 板块挤压形成的,是内力作用导致的;故C正确;
D、沙漠中的是蘑菇是风力侵蚀形成的,是外力作用;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9.(2020七上·镇海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于地球外部
B.内力作用能使地表趋于平坦
C.外力总是在地形形成后起作用
D.地形往往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D
【知识点】地形变化的原因
【解析】【分析】外力作用又叫外营力作用,主要是指地球表面受重力和太阳能的影响所产生的作用,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的风化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风力作用,波浪及海流作用等。内力作用的能量是来自地球内部、促使地球内部和地壳的物质成分、构造、表面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
【解答】A、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于地球内部,A不符合题意;
B、外力作用能使地表趋于平坦,B不符合题意;
C、在地壳发展的任意时期,内外力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
D、地形往往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华北平原的形成原因是河流的沉积作用,有时外力作用为主,如华北平原的形成,有时内力作用为主,如青藏高原的隆起,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0.(2021七上·江北期末)如图,雅丹地貌景观的形成原因是(  )
A.风力侵蚀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地壳运动 D.海浪拍击海岸
【答案】A
【知识点】地形变化的原因
【解析】【分析】考查风力侵蚀作用,雅丹地貌主要是风蚀作用。
【解答】由于风力侵蚀作用形成雅丹地貌景观。
故选A。
11.(2020七上·台州期末)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主要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引起的是(  )
A.沙漠中的石蘑菇
B.火山湖
C.海岸的“怪石”
D.喜马拉雅山
【答案】A
【知识点】地形变化的原因
【解析】【分析】风力侵蚀是在气流冲击作用下土粒、沙粒脱离地表、被搬运和堆积的过程,简称风蚀。风对地表所产生的剪切力和冲击力引起细小的土粒与较大的团粒或土块分离,甚至从岩石表面剥离碎屑,使岩石表面出现擦痕和蜂窝,继之土粒或沙粒被风挟带形成风沙流。
【解答】A、沙漠中的石蘑菇是由于风力侵蚀导致的;故A正确;
B、火山湖是火山喷发后形成的;故B错误;
C、海岸怪石是海浪冲蚀形成的;故C错误;
D、喜马拉雅山是由于板块挤压形成的;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12.(2020七上·杭州期末)小应从如图所示的等高线地形图中得到以下信息,其中正确的是(  )
A.CB坡度比DB坡度更陡 B.A处比B处海拔高
C.E处是山脊 D.B、D两地的相对高度是200米
【答案】A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用等高线表示地面起伏和高度状况的地图。
【解答】A、由图可知,CB的等高线比DB的等高线密集,因此CB的坡度比DB的坡度陡;故A正确;
B、A处位于海拔300米等高线内,而B处位于350米等高线内,因此B处海拔比A高;故B错误;
C、E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起,是山谷;故C错误;
D、由BD的等高线数据可知,BD的相对高度是100米;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3.(2020七上·温州期末)温州七都岛被誉为瓯江中的绿色明珠,它是瓯江下游的河沙长期冲积而成,由此可见形成该地形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 B.流水 C.生物 D.冰川
【答案】B
【知识点】地形变化的原因
【解析】【分析】(1)流水对地表岩石和土壤进行侵蚀,对地表松散物质和它侵蚀的物质以及水溶解的物质进行搬运,最后由于流水动能的减弱又使其搬运物质沉积下来,这些作用统称为流水作用。
(2)风力作用指风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
(3)冰川作用,广义上泛指冰川的生成、运动和后退。狭义上仅指冰川运动对地壳表面的改变作用,包括冰川的侵蚀、搬运和堆积。
【解答】温州七都岛是由瓯江潮汐作用泥沙淤积而成的岛屿,故形成该地形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4.(2020七上·柯桥月考)关于图中①、②两幅等高线地形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图表示的实地面积比②小
B.①图的比例尺比②图大
C.虚线位置表示的地形部位是山谷
D.甲—乙的坡度比丙—丁的坡度小
【答案】D
【知识点】地图的比例尺;地形图
【解析】【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
【解答】A、①图表示的实地面积比②大,A不符合题意;
B、分式或比式的看分母,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反之越大,因此①图的比例尺比②图小,B不符合题意;
C、虚线位置表示的地形部位是山脊,C不符合题意;
D、甲—乙的坡度比丙—丁的坡度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5.(2020七上·温州月考)织金洞中遍布石笋、石柱,形成千姿百态的岩溶景观,享有“中国溶洞之王”的美誉。织金洞的形成主要是受以下哪种外力作用的影响(  )
A.风力 B.流水 C.冰川 D.生物
【答案】B
【知识点】地形变化的原因
【解析】【分析】 织金洞的形成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解答】根据课本相关知识可知,形成石林、地下溶洞等地貌的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形成石钟乳、石笋、石柱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堆积。
故答案为:B
二、填空题
16.(2021七上·青田期末)读我省某丘陵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A、B两地高度,较高的是   地。
(2)小爱同学欲攀登B高地,有CB、DB两条登山路线,其中坡度较缓的是   路线。判断的理由是:   。
【答案】(1)B
(2)DB;DB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等高线地形图实际上是将不同高度的等高线投影到同一个平面上,用来表示起伏的地形;等高线的数值可以表示海拔和地势起伏的状况。从等高线的疏密状况,可以判断地面的高低起伏。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山地的不同部位,等高线的形态也不一样。
【解答】(1)A是海拔300,B处于350海拔,故B处大于A处;
(2)CB处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DB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故DB是坡度较缓的路线。
故答案为:(1)DB;(2)DB,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17.(2021七上·嵊州期末)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C表示的地形是   。
(2)B、H两点中坡度较陡的是    。
(3)测得甲、乙两山顶的图上距离是3cm,则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米。
(4)如果进行攀岩运动适合在   (填字母)。
【答案】(1)山脊
(2)B
(3)450
(4)G
【知识点】地图的比例尺;地形的类型;地形图
【解析】【分析】等高线的数值可以表示海拔和地势起伏的状况。从等高线的疏密状况,可以判断地面的高低起伏。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山地的不同部位,等高线的形态也不一样;
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增高为山顶,等高线凸向海拔的地方是山谷;两山顶之间相对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
【解答】(1)C是等高线向低处凸为山脊;
(2)B处相比H处等高线密集,B坡度较陡;
(3)图中比例尺为1:15000,说明图上1cm代表15000km,3cm对应实际距离为3×15000cm=45000cm=450m;
(4)G为等高线重合地点,为陡崖,适合攀岩。
故答案为:(1)山脊;(2)B;(3)450;(4)G。
18.(2021七上·柯桥月考)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④的地形部位名称依次是________。
A.山顶、山脊、峭壁、山谷 B.山顶、山脊、山谷、峭壁
C.山谷、峭壁、山顶、山脊 D.山顶、山谷、山脊、峭壁
(2)乙河千流流向大致是________。
A.从西向东流 B.从东南向西北流
C.从北向西南流 D.从西南向东北流
【答案】(1)B
(2)C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等高线表示地面起伏和高度状况的地图。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地面越高,等高线条数越多。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地面坡度陡峻。凡等高线重合处,必为峭壁。若等高线成较小的封闭曲线时,这一地区便是山峰、洼地或小岛。等高线的形状是从山顶起逐渐向外凸出的为山脊,山脊的连线称为分水线。等高线形状逐渐向山顶或鞍部方向凹入的为山谷,谷地的连线称为集水线。两条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处,称为山的鞍部。
【解答】】(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峭壁。结合图示得知:①为山顶,②为山脊,③为山谷,④为峭壁。故选B。
(2)根据图中的指向标,可知河流干流的方向是从北向西南流,故选C。
19.(2021七上·西湖月考)读下面三幅地表景观图,填空回答。
由风力侵蚀为主形成的地形是图   。
【答案】乙
【知识点】地形的类型
【解析】【分析】地球外力作用对地表的塑造,比如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
【解答】由风力侵蚀为主形成的地形是图乙,它形成的是风蚀蘑菇。
故答案为:乙
20.(2020七上·诸暨期末)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④的地形部位名称依次是(  )
A.山顶、山脊、峭壁、山谷 B.山顶、山脊、山谷、峭壁
C.山谷、峭壁、山顶、山脊 D.山顶、山谷、山脊、峭壁
(2)乙河千流流向大致是(  )
A.从西向东流 B.从东南向西北流
C.从北向西南流 D.从西南向东北流
【答案】(1)B
(2)C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地形图指的是地表起伏形态和地理位置、形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图。
【解答】(1)①处于等高线密封圈内中间部位,属于山顶;②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是山脊;③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是山谷;④等高线的汇集处,是峭壁;故B正确;
(2)由右上方的指北方向可知,乙河流是南北流向,河流是从海拔高处流向海拔低处,因此乙河流是从北向西南流;
故答案为:(1)B;(2)C。
21.(2020七上·余杭期末)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B两点的相对高度为   米。
(2)图中字母F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
(3)从A点和B点出发,分别沿虚线登上山顶c,坡度较缓的路线是   。(选填“AC”或“BC”)
(4)山顶D位于山顶C的   方向。
【答案】(1)50
(2)峭壁(悬崖)
(3)AC
(4)东北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用等高线来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就称之为等高线地形图。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解答】(1)A、B两点的相对高度为50米。
(2)F地是有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在一起属于陡崖。
(3)AB处等高线密集因此坡陡,AC处等高线稀疏因此坡缓。
(4)山顶D位于山顶C的东北方向。
故答案为:(1)50(2)峭壁(悬崖)(3)AC(4)东北
22.(2020七上·台州期末)用什么方法能把山峰表示在地图上呢?小妍利用土豆、橡皮、记号笔、小刀等进行操作。
(1)为尽可能减小误差,画线过程中需注意 。(可能多项正确)
A.每块橡皮的高度相同
B.记号笔水平放置在橡皮上
C.绕土豆模型画出螺旋式上升的线
(2)步骤④中,俯视模型,若它代表一个山地地形,从
   (选填“甲”或“乙”)地 上山顶的路比较陡峭。
(3)为了把等高线绘在白纸上,接下来的操作是 。(忽略材料不理想带来的干扰)
【答案】(1)A;B
(2)甲
(3)用小刀沿“线”水平切下“山体”,放在白纸上依次沿“山体” 边缘描线。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法则,有选择地以二维或多维形式与手段在平面或球面上表示地球(或其它星球)若干现象的图形或图像,它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符号系统、文字注记,并能用地图概括原则,科学地反映出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等高线指的是地形图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把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并垂直投影到一个水平面上,并按比例缩绘在图纸上,就得到等高线。
【解答】(1)A、相邻等高线之间的距离是相同的,所以每块的橡皮高度要相同;故A正确;
B、记号笔水平放置画出的线才在同一平面上;故B正确;
C、等高线是水平面上的闭合曲线,不能画出螺旋式上升的线;故C错误;
(2)甲地的等高线比乙地的等高线密集,所以从甲地登山的路会比较陡峭;
故答案为:(1)AB;(2)甲。
23.(2020七上·缙云期末)丽水地区多山区,发生连续性降水或暴雨时易导致泥石流和山体滑坡。
(1)甲图是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最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是 _____。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2)若发生泥石流时,虚线代表泥石流流经的路径,某人刚好位于 O 点,则其 最佳的逃生线路是图中    (填序号)
【答案】(1)C
(2)③
【知识点】泥石流的形成;地形图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自然灾害的形成、自救能力。
【解答】(1)泥石流形成于山谷中, ②④处等高线“凸高为低”,判断为山谷,故可能最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C符合题意。
(2)泥石流发生于山谷之中,故等高线应符合“凸高为低”,而针对泥石流的逃生路线则应沿着山坡向高处跑,故应垂直于等高线向高处逃生即线路,最佳的逃生线路是图中③。
故答案为:(1)C(2)③
24.(2020七上·柯桥月考)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问题。
(1)李村所处的地形类型是 。
A.高原 B.盆地 C.丘陵 D.山地
(2)该地多次遭受暴雨袭击。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最易发生滑坡、崩塌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李村在王村的   方向。
【答案】(1)B
(2)A
(3)西南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1)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
【解答】(1)观察图中李村所处的地形四周高、中部低的盆状地形,因此属于盆地,B符合题意。
(2)①为陡崖最易发生滑坡、崩塌,A符合题意。
(3)李村在王村的西南方向。
故答案为:(1)B(2)A(3)西南
25.(2020七上·新昌月考)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处地形部位的名称是
   CD处的地形部位的名称是   ;
(2)沿AB线路爬到山项和沿CD线路爬到山项,坡度较陡的线路是   (AB线路或CD线路)。
【答案】(1)峭壁;山脊
(2)AB线路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出凸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
【解答】(1)甲处等高线重合是峭壁,CD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
(2)AB线路特征是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因此地面坡度陡峻。
故答案为:(1)峭壁;山脊(2)AB线路
三、实验探究题
26.(2022七上·婺城期末)在学习了“等高线地形图”后,小科同学利用土豆、橡皮、记号笔、小刀等工具,制作等高线模型。请你一起完成以下问题:
(1)为使制作的模型更接近真实情况,制作过程中需注意   (填字母编号)。
A.尽可能挑选形状规则的马铃薯
B.画线时所垫每块橡皮的高度要相同
C.画线时记号笔要水平放置在橡皮上
D.绕土豆模型画出螺旋式上升的线
(2)步骤④中,俯视模型,若它代表一个山地地形,从   (填“甲”或“乙”)地上山顶的路比较平坦。
(3)为了把等高线描绘在白纸上,小科,接下来的操作是   。
【答案】(1)B、C
(2)乙
(3)用小刀沿“线”水平切下“山体”,放在白纸上依次沿“山体”边缘描线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解答】(1)为使制作的模型更接近真实情况,制作过程中需注意画线时所垫每块橡皮的高度要相同,画线时记号笔要水平放置在橡皮上。故选BC。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沿甲、乙两条路线登山,比较容易的是乙,因为乙处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3)为了把等高线描绘在白纸上,小科,接下来的操作是用小刀沿“线”水平切下“山体”,放在白纸上依次沿“山体”边缘描线。
27.(2022七上·滨江期末)某科学兴趣小组在户外活动专家的陪同和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野外综合实践活动。下图为他们出发前搜集到的目的地等高线地形图。
(1)把红旗插到最高峰,应选择   (选填A或B)。
(2)小滨同学欲攀登A处,有DA和CA两条登山路线,你认为选择哪条较好,为什么    
(3)如若想体验攀岩的刺激和激情,地点应设置在   (选填序号)
(4)帐篷露营是各种户外活动的主要宿营方式,露营地的选择关系到人身安全问题。以下是露营地选择的部分原则:近水、远崖、防雷、防低温等。图中   (选填 “①②③”地最适合作为露营地。
【答案】(1)A
(2)CA
(3)②
(4)①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据此结合地形图解题。
【解答】(1)由图可知最高峰在A位置,因此可将红旗插在此处。
(2)小滨同学欲攀登A处,CA路线比DA路线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容易攀登,故选CA。
(3)体验攀岩的刺激和激情,地点应设置在②,因为此处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
(4)图中②近崖,不符合题意;③海拔高,温度低,不符合题意;①靠近河流,远崖;故选①。
28.(2020七上·杭州月考)周日,小明和小红去爬附近的某座山,他们征得家长同意后,查阅了此山的等高线地形图。
(1)写出图中F字母所表示地形的名称   。
(2)若该地有一条小溪沿山谷流下,可能出现在   处(填数字)。
(3)适宜攀岩运动的是   地。
(4)若量得D和G之间的图上距离为6厘米,那么D和G的实际直线距离为   千米。
【答案】(1)山顶
(2)1
(3)C
(4)3
【知识点】地形的类型;地形图
【解析】【分析】此题以地形图为依托,考查等高线,判断地形等。此图是由外向里等高线变大,故此图表示的是山峰。河流发源于山谷,1位于山谷。此地形图比例尺为1:50000,实际一厘米表示500米。攀岩活动需要选择峭壁,C为峭壁。
【解答】(1)此图是由外向里等高线变大,故此图表示的是山峰。F为等高线最高位置,故为山顶。
(2)河流发源于山谷,1位于山谷。故 若该地有一条小溪沿山谷流下,可能出现在 1.
(3)攀岩活动需要选择峭壁,C为峭壁。
(4)此地形图比例尺为1:50000,实际一厘米表示500米。 若量得D和G之间的图上距离为6厘米,那么D和G的实际直线距离为 3千米。
故答案为:(1) 山顶(2) 1(3) C(4) 3
29.(3.7地形和地形图(二))阅读某校科学兴趣小组所做的两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在模拟土坡上,堆放5~10厘米粗细不均的砂土,再在坡面上方浇注水流。若沿某条线方向浇注水流,则会形成小沟谷。若在整个坡面上随意浇注,则会沟壑纵横,坡面破碎。
实验二:用玻璃制成箱体,在风的入口附近堆放大小不均的砂粒,用电吹风向里吹风。某同学想:风力不同,吹扬起的砂粒有什么不同呢?当停止吹风时,沉积物分布有何规律?后来发现:风力越大,吹扬起的砂粒越大。当停止吹风时,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
(1)实验一现象说明了   是湿润地区地形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
(2)由实验二可见,   是造成干旱地区地形的主要原因。
(3)下图是一位同学外出考察时拍摄的照片,你认为该地貌所属的类型是(  ) 。
A.海蚀地貌 B.冰蚀地貌 C.风蚀地貌 D.水蚀地貌
(4)下述地形地貌的形成,不能通过上述两个实验说明的有 (多选)。
A.东非大裂谷 B.喜马拉雅山
C.马里亚纳海沟 D.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流动沙丘
E.阿尔卑斯山脉的角峰 F.长江下游三角洲
【答案】(1)流水
(2)风力
(3)C
(4)A;B;C;E
【知识点】地形变化的原因
【解析】【分析】外力作用又叫外营力作用,主要是指地球表面受重力和太阳能的影响所产生的作用,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的风化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风力作用,波浪及海流作用等。
【解答】(1)实验一模拟的是流水对该地区的地形影响;
(2)实验二模拟的风力对沙砾的影响;
(3)由图可知,这是沙漠地区特有的石蘑菇,是由风力侵蚀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4)上述实验模拟的是流水、风力对地形的影响,都是外力作用;
AC、东非大裂谷、马里亚纳海沟,板块张裂形成,内力作用导致;故AC符合题意;
B、喜马拉雅山是板块挤压形成,内力作用导致的;故B符合题意;
D、塔克拉玛干沙漠流动沙丘是风力导致的;故D不符合题意;
E、阿尔卑斯山脉的角峰是冰川侵蚀形成的;故E符合题意;
F、长江下游三角洲是流水形成的;故F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流水;(2)风力;(3)C;(4)ABCE。
四、解答题
30.(2021七上·天台期末)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到学校附近开展野外考察活动,如图是考察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
(1)考察中发现一块岩石上有海洋生物化石。该岩石属于   (选填“岩浆岩”“沉积岩”或“变质岩”)。
(2)根据等高线地形图,适合开发攀岩运动项目的位置是   (选填“①、②、③或④”),理由是:   。
(3)涓涓细流汇成大河。山谷一般会形成溪流,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水流量最大的是   。
【答案】(1)沉积岩
(2)③;该地形属于峭壁,符合攀岩要求(答出峭壁即可)
(3)丙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崖。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
【解答】(1)生物化石在沉积岩中,故该岩石属于 沉积岩。
(2)根据等高线地形图,适合开发攀岩运动项目的位置是③;理由是:该地等高线重合,属于峭壁,符合攀岩要求 。
(3) 甲、乙、丁,都为山谷,水流汇集到丙处,故 水流量最大的是 丙。
31.(2020七上·温州期末)某山区水资源丰富,为了发展当地经济,要从图上所示A、B、C、D四地中选择一地修建水电站。请你运用所学的等高线地形图知识,选择一个最适合建造大坝的地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答题要点:①选C点; ②两侧是山脊 ,此处建大坝省工;
③山谷内空间大,有利于蓄水;④汇集了山谷内所有水流,水资源丰富。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
【解答】选C点,由于C点两侧都是山脊,此处可以建大坝省工,山谷内空间大,有利于蓄水,汇集了山谷内所有的水流,水资源丰富。
故答案为: ①选C点; ②两侧是山脊,此处建大坝省工;③山谷内空间大,有利于蓄水;④汇集了山谷内所有水流,水资源丰富
32.(2020七上·临海期末)某科学兴趣小组在户外活动专家的陪同和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野外综合实践活动。下图为他们出发前搜集到的目的地等高线地形图。
(1)把红旗插到最高峰,应选择   (选填④或⑥)。
(2)体验攀岩的刺激和激情,地点应设置在   (选填序号)
(3)帐篷露营是各种户外活动的主要宿营方式,露营地的选择关系到人身安全问题。以下是露营地选择的部分原则:近水、远河滩、远崖、防雷、防低温等。图中①②③④哪个地点最适合作为露营地,并说明理由。   
【答案】(1)⑥
(2)③
(3)②①近水,③近崖,④山顶低温以及受雷击可能性较大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据此结合地形图解题。
【解答】(1)由图可知最高峰在⑥位置,因此可将红旗插在此处。
(2)体验攀岩的刺激和激情,地点应设置在③,因为此处是陡崖。
(3)由于①近水,③近崖,④山顶低温以及受雷击可能性较大,因此图中②地点最适合作为露营地。
故答案为:(1)⑥(2)③(3)②
33.(2020七上·宁波月考)读地貌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主要受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是(  )
A.甲和丁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丙
(2)下列地形变化属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是(  )
A.浙江千岛湖 B.杭州西湖 C.柴达木盆地 D.喜马拉雅山
(3)如图所示,A处海拔是   m;而A、B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   m。
【答案】(1)D
(2)A
(3)1300;600
【知识点】地形变化的原因
【解析】【分析】(1)内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形式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外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太阳能,表现形式为,风化作用,侵蚀作用【主要有流水侵蚀,风力侵蚀 】,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冰川堆积】,固结成岩。
(2)求出AB两处海拔的高度相差值即可。
【解答】(1)甲图是火山喷发,属于内力作用;乙图为石林景观,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属于外力作用;丙图为褶皱, 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压力而形成的连续弯曲的构造形式,因此属于内力作用;丁图为河谷,流水侵蚀而成,属于外力作用。
(2)浙江千岛湖是人工湖,属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杭州西湖、柴达木盆地、喜马拉雅山并不属于人类活动造成的,A符合题意。
(3)B点距离海平面为500米+200米=700米,A处海拔是1300米,因此A、B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为:1300-700=600m。
故答案为:(1)D(2)A(3)1300m;600m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