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九年级·物理·沪粤版·全一册
导学案课堂同步导学
第十一章 机械功与机械能
11.4 认识动能和势能
合作探究
分层作业
预习导学
1.说出什么是能量,记住能量的单位。
2.能说出什么是弹性势能及其影响的因素。
3.重点:说出什么是动能,通过实验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说出什么是重力势能,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根据现象,指出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及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之间的转化。
4.通过实验探究和合作学习,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敢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
1.预习时,应先结合生活实例,体验动能和势能的存在及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
2.按照科学探究的要素进行实验,亲历实验的各个环节。
3.在探究、讨论、交流过程中培养合作、团队精神。
能量
1.概念:物体 能够 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
2.大小:一个物体 能够做的功 越多,表示这个物体的能量越大。
3.单位:能量单位,与功的相同,也是 焦耳 。
能够
能够做的功
焦耳
能量概念的理解
(1)具有能量的依据:能够做功,不是做了功。
例如,举高的重锤能够把铁桩打入地面深处(能够做功),具有某种能量;重锤把铁桩打入泥土深处后(做功后),由于不能再做功,反而没有该种能量。
(2)具有能量的多少:能够做功的多少,不是做功的多少。例如,拉紧的弓弦虽然没有做功,但是可以把箭射得很远,即能够做比较多的功,所以具有的能量很多;把箭射出的弓弦做功很多,但是由于不能够再做功,所以具有的能量反而减少。
动能
4.概念:物体由于 运动 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5.大小影响因素
(1)质量相同的物体, 运动的速度 越大,它的动能越大。
运动
运动的速度
(2)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 质量 越大,它的动能越大。
也就是说,动能大小与物体的 质量 、 运动的速度 大小有关,随之增大而增大。
质量
质量
运动的速度
(1)质量增加的物体:扫地车。
(2)质量减少的物体:洒水车、喷药飞机。
·温馨提示·
质量会改变的物体
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有关,对于同一个物体,质量一般不变,但是也有改变的物体。
势能
6.重力势能
(1)概念: 高处 物体所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2)大小影响因素:物体的 质量 越大、位置越 高 ,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
高处
质量
高
7.弹性势能
(1)概念:物体由于 发生弹性形变 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2)大小影响因素:同一物体,它的 弹性形变 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
8.势能: 重力势能 和 弹性势能 是常见的两种势能。
发生弹性形变
弹性形变
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
机械能
9.机械能的概念: 动能 、 重力势能 、 弹性势能 统称为机械能。
10.一个物体的机械能:把一个物体具有的 动 能和 势 能加在一起,得到这个物体的机械能。
动能
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
动
势
一个物体具有机械能的种类
(1)一个物体可以只具有一种机械能,比如阳台的花盆。
(2)一个物体可以同时具有两种机械能,比如下落的苹果,具有动能和重力势能。
(3)一个物体可以同时具有三种机械能,比如骑马射箭时拉紧的弓弦。
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
·导学建议·
为了能够从转化和守恒的观点将动能和势能联系起来,可以让学生分析、讨论生活现象,如荡秋千、蹦极、打篮球等过程中物体高度、速度的变化,进而讨论动能和势能的变化情况,引出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规律。
11.机械能的转化:动能和势能 可以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相互转化。
12.机械能的守恒:如果只有 动 能和 势 能的相互转化,尽管它们大小会变化,但机械能的总和 不变 ,或者说,机械能是守恒的。
可以
动
势
不变
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导学建议·
这个实验是进一步认识势能的基础,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器材设计实验,增加他们的实践体验。
1.探究目的: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2.实验器材:钢球、木块、斜面等。
3.实验方法:
(1)转换法:把钢球动能的大小通过 木块 被撞后 移动的距离 来反映。
(2)控制变量法:
①在探究钢球动能大小与速度关系时,控制钢球的 质量 不变,改变钢球下落的 高度 ,从而改变钢球滑到水平面时的 速度 ;
木块
移动
的距离
质量
高度
速度
②在探究钢球动能大小与质量关系时,控制钢球 下落的高度 不变,从而控制钢球滑到水平面时的 速度 相同,改变钢球的 质量 。
下落的
高度
速度
质量
4.实验过程:
(1)如图甲、乙,取两个质量不同的钢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质量越大的物体,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越 远 ,动能越 大 。
(2)如图甲、丙,取同一个钢球,在不同高度由静止滑下,下滑的位置越高,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越 大 ,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越 远 ,动能越 大 。
远
大
大
远
大
5.实验结论: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 大 ;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也越 大 。
6.实验评估:实验中所选水平面不能太光滑,否则木块被撞后滑行的距离可能过大,而从实验器材上滑落。无法准确判断钢球具有动能的大小。
大
大
分析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过程
1.探究过程:把小球拉到A点静止释放,观察小球的摆动。
(1)从A点运动到C点,速度变 大 ,高度变 低 ,所以动能变 大 ,重力势能变 小 ; 重力势 能转化为 动 能。
(2)从C点运动到B点,速度变 小 ,高度变 高 ,所以动能变 小 ,重力势能变 大 ; 动 能转化为 重力势 能。
2.结论: 动 能和 势 能可以相互转化。
大
低
大
小
重力势
动
小
高
小
大
动
重力
势
动
势
根据机械能守恒分析动能和势能的变化
1.分析过程:如图,人造卫星在大气层外绕地球运行,它的绕行轨道是椭圆的,在绕行时,离地球最近的点,叫近地点,离地球最远的点,叫远地点。
(1)由于大气层外没有空气,所以卫星运动过程中不受空气阻力,只有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机械能 守恒 (选填“守恒”或“不守恒”)。
(2)卫星从远地点运动到近地点时,高度变 小 ,重力势能变 小 ;由于机械能守恒,动能变 大 。
(3)卫星从近地点运动到远地点时,高度变 大 ,重力势能变 大 ;由于机械能守恒,动能变 小 。
守恒
小
小
大
大
大
小
课标要求 知道动能、势能和机械能。通过实验,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举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
作业用时 建议用时:15 min,实际用时 min
答错题题序
1下列加点的物体中,具有弹性势能的是 ( A )
A.弓.开如满月 B.箭.去似流星
C.云.来云又往 D.蜻.蜓.立杆头
2如图所示,静止的叠石给人以危险的感觉,原因是叠石具有较大的 ( A )
A.重力势能 B.内能
C.动能 D.弹性势能
A
A
3关于能量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
A.悬挂着的物体,由于没有做功,所以没有能量
B.速度相同的物体,其动能一定相同
C.同一高度的物体,其重力势能一定相同
D.绷紧的弓能射出去箭,所以具有能
D
4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 B )
B
5高空抛物现象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据报道:一个30 g的鸡蛋从18楼抛下来就可以砸破行人的头骨,从25楼抛下可使人当场死亡。由此可知,鸡蛋的重力势能与 高度 有关,鸡蛋下落过程中是将重力势能转化为 动能 。
高度
动能
A.铅球由a→b时,动能逐渐增大
B.铅球在b点的机械能大于a点的机械能
C.铅球由b→c时,机械能逐渐减小
D.铅球在c点时的动能最大
6如图所示,铅球从出手到将要落地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 D )
D
7体积相等的实心铜球和木球,以相同大小的速度运动,它们的动能分别表示为Ek铜和Ek木。比较铜球和木球的动能大小,则
( B )
A.Ek铜<Ek木 B.Ek铜>Ek木
C.Ek铜=Ek木 D.无法判断
B
8学校迎新晚会上,彩色气球伴随欢庆的乐曲匀速上升,在此过程中,气球的 ( C )
A.动能转化为势能,机械能不变
B.动能转化为势能,机械能增大
C.动能不变,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D.动能不变,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C
9图示是探究“物体的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让同一小球两次分别从同一滑轨的不同高度A处和B处自由滚下,撞击处于水平面上同一位置的纸盒,则:
(1)此实验中,通过观察什么来比较小球的动能大小?
答: 纸盒被推出去的距离的远近 ;因此,从 A 处滚下的小球到达平面上动能较大。
(2)已知同一小球从A、B处滚到平面上的速度分别为vA、vB,且vA大于vB。由此可知小球的动能大小与它的 速度 有关。
纸盒被推出去的距离的远近
A
速度
10在学习势能知识时,小宇同学猜想物体的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以下三个因素有关:①物体所处的高度,②物体的质量大小,③物体所处的地理位置。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小宇首先决定对因素①进行验证。他把橡皮泥平铺在水平面上,让同一个小球从不同高度自由下落,记录结果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 小球离橡胶泥的高度/m 凹陷程度
1 0.5 很浅
2 1.0 比较浅
3 2.0 比较深
4 4.0 很深
(1)小宇判断重力势能大小的依据是 橡皮泥的凹陷程度 。
橡皮泥的凹陷程度
(2)实验的结论是 质量相同的物体,所处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
(3)若想对因素②进行验证,你认为实验中应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 球离橡皮泥的高度 。
质量相同的物体,所处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
大
球离橡皮泥的高度
END
感谢观看 下节课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