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洋务运动 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洋务运动 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14 11:05: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鸦片战争清军战舰 甲午战争清军战舰
为什么短短几十年的时间清军的装备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第 4 课
洋务运动
所谓“洋务”指一切涉外事务;诸如外事交涉、订条约、派遣留学生、购买洋枪洋炮、开矿办厂等与外国资本主义有关的事情。
学习目标
1、说出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时间以及代表人物、口号、目的,列表总结洋务运动中所创办的军事工业与民用工业,掌握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2、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学会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评价历史事件。
一、洋务运动兴起
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面临怎样的国内外局势?
内忧
外患
1.背景
探源之策,在于自强,自强之术,必先练兵。
——1861年恭亲王奕 给咸丰皇帝的奏折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函》
购成之后……不过一两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根本目的:维护清王朝统治
2.主张
(2)洋务运动的时间和目的?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自强”、“求富”
中央:
地方:
3.代表人物、时间和目的
(1)洋务运动代表人物有哪些?
时间 举办者 企业名称 企业在当时的特点
1861年 曾国藩
1865年 李鸿章 曾国藩
1866年 左宗棠
洋务运动前期:19世纪60年代~70年代
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安庆内军械所
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军事工业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当时规模最大
的近代军事工业
远东第一大船厂
自强
1、近代军事工业
二、洋务运动内容
上海
福州
福州船政局
江南制造总局
以“自强”为旗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安庆
安庆军械所
后膛钢炮
快利枪
时间 举办者 企业名称 企业在当时的特点
1872 李鸿章
1876 开平煤矿
1893 张之洞
1893
洋务运动后期,19世纪70年代~90年代,
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
轮船招商局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
近代第一个轮船公司
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钢铁厂
2、近代民用企业
大型近代化煤矿
求富
以“求富”为旗号,兴办近代民用工业
上海
汉阳
开平
开平煤矿
汉阳铁厂
轮船招商局
湖北织布局
武昌
3、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创办时间 学堂名称 类别
1862 京师同文馆 外语
1863 上海广方言馆
1866 福州船政学堂
军事
1880 天津水师学堂
1885 天津武备学堂
1876 福州电气学塾 科技
1880 天津电报学堂
这批留美幼童后来分散到政界、军界、知识界等各个领域。其中有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开滦煤矿矿冶工程师吴仰曾、北洋大学校长蔡绍基、清华大学校长唐国安、民初国务总理唐绍仪等。
1872-1875年清政府向美国派遣了四期共120名幼童赴美留学;1877-1897年先后派出四批福建船政学堂的学生赴欧留学。
4、建立新式陆海军
★组建新式洋枪队,采用西式兵法操练士兵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
★开始大规模进行近代海防建设,筹建新式海军
80年代初,初步建成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1885年,成立海军衙门统一指挥
三、洋务运动评价
性质: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陆军近代化
海军近代化
工业近代化
交通近代化
教育近代化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②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③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材料: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创办之初巨大的赢利,促使一些与洋务官员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的官僚、地主、商人纷纷投资近代机器生产,这些商办企业成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端。
材料2:1890年张之洞在武昌创办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局后,江汉关进口洋布每年减少10多万匹。
----《中国近代教学参考资料》
材料1: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 ----《中国近代教学参考资料》
①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
进步性:
局限性:但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材料一:轮船招商局1873年至1893年,它获利白银600多万两,但大都归入李鸿章等人的私囊。
材料二:一日,上海织布局发生大火灾,潘纯穗向美捕房、救火会寻求帮助,四处求救却四处碰壁。
材料三:中国和日本竞争,日本必胜,中国必败。因为日本到欧洲来的人讨论各种学术,讲求政治原理,谋求回国做根本的改造;中国只问某厂的船造得如何,买了回去使用就完事。
—— 德国宰相俾斯麦
教训: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必须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国家富强必须以民族独立为前提。
失败的根本原因:
没有彻底变革封建制度
1、时间: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
2、代表人物:
3、根本目的:
维护和巩固清朝的统治
5、内容:
1个中央代表 + 4个地方代表
4、口号:
自强、求富
创办军事工业
创办民用工业
培养新式人才
建立新式海陆军
6、评价
1.美国汉学家芮玛丽评价中国近代某一运动时说:“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杰出人物”包括( )
A.魏源 B.曾国藩
C.洪秀全 D.詹天佑
2 在洋务运动中,湖北织布局的机器全部购于英国,投产后,日产棉纱100担,能织原色布,斜纹布、花布等,畅销于鄂、湘 、川等省,还远销国外。这说明
A.外国列强全力支持中国发展民族工业
B.民用企业有了一定规模和效益
C.中国手工纺织业完全被机器生产取代
D.洋务派民用工业完全造福于民
洋务运动受到外国势力挤压,但是洋务运动也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3.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洋务运动的内容中能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
A.创办军事工业
B.创办民用企业
C.兴办新式学校
D.派遣留学生出国
4、洋务运动时,留学教育也是对中国传统教育的一个突破,许多留学生回国后成为国家栋梁,如严复、詹天佑等。由此可见,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是 ( )A.引进了机器生产B.抵制了西方列强的侵略C.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D.推动了教育近代化
5、“这项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视了。”材料中的“运动”是指(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6、如图是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工匠制造的铁甲舰“平远号”。制造此舰的目的是( )
A.发展资本主义 B.维护清朝统治
C.发展海外贸易 D.进行科学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