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地球上的水(第二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节地球上的水(第二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3-10-14 19:15: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章节) 1.1 地球上的水(第二课时) 上课时间 9月3日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使学生认识地球上的水的种类、分布、水循环及水与生命的关系等内容,为本章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通过读图了解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关注世界和我国淡水资源的严重危机。2、认识水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使学生树立保护水源,节约用水的观念。
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状况2、认识到水对生命的重要意义,树立节约用水的观念。
教学重点 了解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树立保护水源,节约用水的观念。
教学难点 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和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水资源的分布(放映幻灯)(可采用知识竞赛形式)可利用的水相当于该区域在一段时间内降水的总量和同期蒸发损失的水量之差,即可提供地表和地下径流的水。与该地区的水循环活跃程度密切相关。1、 时空分布不均衡。赤道附近,沿海地区水资源比较丰富,而热带沙漠地区、中纬内陆地区的水资源比较贫乏。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水资源最丰富的是南美的巴西,其次是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尼和中国。2、人均拥有量差异大。我国人均水资源是世界水平的1/4。是世界的缺水国家之一。二、 我国的水资源师:谈谈你对我国水资源情况的了解( 夏秋季丰富,冬春季短缺,且降水年际变化很大。东南部多,西北部少。)思考:我们家乡水资源丰富吗?为什么?宁波历来重视水利过程。东汉创蓄水筑湖,唐拓东海湖、它山堰,宋元兴筑海塘,明清重围垦,民国续水闸堰坝。建国以来,至2002年止,已建成亭下、皎口、四明、衡山、白溪大型水库5座,中型20座,小型377座,可容9、63亿立方米,形成较完善的城市供水网络体系。但近年来,供水量急剧攀升,水资源状况下滑。今年7月1日供水大80万吨。早在1997年,宁波就列为我国300个缺水城市之一。据2002年统计,全市人均水资源拥有量1163立方米,低于全国2155立方米,全省2008立方米,也低于国际公认水紧缺标准的2000立方米,接近国际公认的1000立方米的生存基本保障线。奉化水资源较丰富,宁海,象山次之,余姚、鄞州再次之,慈溪较短缺。宁波城市供水将进入大规模建设,预计总投资35、92亿元。有史以来管线最长,投资最大的白溪引水工程已开工。目前我市建成的污水处理厂有2座——江东污水处理厂与北仑岩东污水处理厂。我市目前污水处理设施落后,现有城市污水处理率仅20%,预计到2010年才可达60%以上。问:缺水会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哪些不利的影响? 针对我市目前的情况,我们应该怎样避免水资源的浪费?阅读:南水北调工程(结合图)三、水的重要性: 1、水是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见P4表 实验:黄瓜放糖2、水参与地球生命体的活动过程 举例:绿色植物A.光合作用 B.承担输送养分的任务 C.蒸腾调温3、长期生存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命体为适应当地水分供给特点,往往会形成特定的行为特点和生理结构特点。(举例:气根、叶刺、骆驼)4、水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之一,说出水与人类生活、生产的有什么密切联系。(饮用、灌溉、洗涤、工业用水等)我们说过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水球。从理论上看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但事实上呢?生:不是这样的。地球上的水绝大部分是海水,海水中溶解了大量人类不能直接食用的盐类物质。而我们生活、生产却需要淡水。人们利用较多的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埋藏比较浅的地下水。又由于地球上不同地区水循环的不均衡性和人口分布的不均衡性使得许多珍贵的河水、淡水湖泊和浅层地下水难以利用。从循环的角度看,每年可供人类有效利用的淡水只有约9000立方千米。而工业化以来所带来的严重水体污染,又使得水资源降低了利用的价值。所以,节水护水是当前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以上资料可作为作业在课前布置,让学生学会调查和收集资料,在课上可进行交流,互相补充。)讨论:你家里的日常用水主要来自哪种水体?这种水体在地球水体中所占的比例如何? 今年夏天是50年来最热的一个夏天。在如此炎热的二个多月中,除了高温难耐,人们生活、生产中随之又产生了两大难题,水、电资源的紧张。谈谈你的了解和看法,说说你和你的家人是否有了节约能源意识,你们是怎么做的?
教学反思:水是自然界最重要的资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虽然地球上有大量的水,但人类能直接饮用的谈水资源却很少,所以,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应树立节水的观念。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