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3张PPT)
离子反应(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
认识复分解型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
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重点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会观察到 Zn 表面附着上一层红色的 Cu 。
如何表示这个反应?
与上述反应类似:由于电解质溶于水后电离出离子,所以,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这样的
反应称作离子反应。
无明显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上述两个实验的现象为什么不同?
离子反应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两个反应:
结论:并非只要有离子,就能发生化学反应。
水溶液中离子混合物
反应实质:
↓
电离
反应前溶液中微粒
混合液中微粒
离子之间的
反应
不反应
什么是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离子反应3
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或有离子生成的化学反应。
小结
离子反应的实质:反应物的某些离子的浓度减小。
在刚才的实验中,我们用
在化学上,像这种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
由于离子方程式只关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使得在表示同一个反应时,离子方程式比化学方程式更简洁、直观。
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那么这么好用的离子方程式,该如何书写呢?
1、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2、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而难溶的物质、气体和弱电解质(水、醋酸、氨水)等仍用化学式表示。
3、删: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4、查: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请写出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写:
拆:
删:
查:
试写出下列四个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HCl与NaOH反应
②HCl与KOH反应
可以看出: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还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书写离子方程式应注意的问题
1、不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一般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2、易溶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符号,包括:
书写离子方程式应注意的问题
表Mg前金属对应的碱)等;
③易溶易电离的盐:钾钠铵盐溶,硝酸盐遇水无踪影,硫酸钡铅沉水中,盐酸不溶银亚汞。
①强酸:
②强碱:
3、不能“拆”的物质(用化学式表示):
书写离子方程式应注意的问题
②单质:
③氧化物:
①气体:
④难溶物质:
⑤难电离物质:
4、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拆开,而多元强酸的酸式酸根离子要拆开。
书写离子方程式应注意的问题
如:
书写离子方程式应注意的问题
5、微溶物
②生成物:写成化学式。
①反应物:澄清溶液写成离子,悬浊液写成化学式;
如:
书写离子方程式应注意的问题
6、氨水:
。
;
②
①
如:
书写离子方程式应注意的问题
7、操作顺序或反应物相对量不同时离子方程式不同。
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KOH溶液和HCl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碳酸钙和HCl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量时的离子方程式
量时的离子方程式
(1)看离子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不可主观臆造产物及反应。
判断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六看”
思考方向:
③是否符合反应物的用量及离子配比关系等。
②是否符合物质的性质;
①反应能否发生;
判断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六看”
(2)看表示各物质的化学式拆写是否正确。
判断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六看”
(3)看是否漏写参加反应的离子。
如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混合,
判断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六看”
(4)看原子和电荷是否守恒。
判断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六看”
(5)看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配比是否正确。
判断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六看”
(6)看是否符合题设条件及要求。
如“过量”、“少量”、“等物质的量”、“适量”、“任意量”以及滴加顺序等对离子方程式的影响。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D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
C.醋酸跟氢氧化钾溶液反应:
A
什么是离子方程式?
如何书写离子方程式?
离子反应4
产生蓝色沉淀
向 NaOH 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
再滴加 HCl 溶液,红色褪去
产生气泡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产生蓝色沉淀
离子方程式:
有沉淀生成
向滴有酚酞的 NaOH 溶液中滴加 HCl 溶液
红色褪去
离子方程式:
有难电离物质(水)生成
产生气泡
离子方程式:
有气体生成
由上述实验可以总结出,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离子反应
条件
生成弱酸、弱碱、水等_________的物质
三者具备其一即可
难溶
难电离
挥发性
1.下列不能发生离子反应的是________。
②⑧⑨
离子方程式有哪些意义?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有哪些?
离子反应5
1.判断依据
离子共存的前提条件是离子之间不能发生反应,若能发生反应则相应的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离子共存的判断
2.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四种情况
离子共存的判断
(1)生成难溶或微溶物质
(2)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
(3)生成难电离的物质
难电离的碱。
(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附加“隐含条件”的应用
(1)“无色透明”溶液不存在有色离子。
离子共存的判断
蓝色
浅绿色
棕黄色
紫红色
“酸性”的常见描述:
①酸性溶液;
②常温下,pH<7的溶液;
③滴入石蕊溶液变红色的溶液。
“碱性”的常见描述:
(4)强酸性和强碱性溶液中都不能大量存在的离子。
均反应。在强酸或强碱性溶液中均不能大量存在。
④滴入酚酞变红色的溶液。
③使石蕊溶液变蓝色的溶液;
②常温下,pH>7的溶液;
①碱性溶液;
在无色透明的强酸性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C
下列无色溶液中既能在强酸性溶液,又能在强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D
课本练习
A.
B.
C.
D.
答案解析
A.稀硫酸滴在铜片上不反应,不符合客观事实, A错
B.氧化镁与稀盐酸混合: B对
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C错
D.稀盐酸滴在石灰石上: D错
C
课本练习
A.
B.
C.
D.
D
课本练习
课本练习
课本练习
课本练习
课本练习
课本练习
7
课本练习
A.
B.
C.
D.
B
课本练习
A.
B.
C.
D.
C
课本练习
故答案为:稀硫酸;
课本练习
什么是离子反应?其实质是什么?
总结
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或有离子生成的化学反应。
离子反应的实质:反应物的某些离子的浓度减小。
什么是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能表示哪些意义?
总结
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①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
②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如何书写离子方程式?
总结
写:正确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拆:把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拆成离子的形式
删: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查: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否相等
易溶与水且易电离
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
如何判断离子共存问题?
总结
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情况
生成难溶或微溶物质
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
生成难电离的物质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①生成难溶性的盐
②生成难溶性的碱
③生成微溶物质
电解质、电离、离子反应之间的关系如何?
总结
电解质
水分子的作用
自由离子
一定条件
发生反应
结果
某些离子浓度变化
离子 之间
参加反 应的离子
不共存
离子反应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