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巩固检测卷(三)(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巩固检测卷(三)(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14 16:01: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复习巩固检测卷(三)-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部编版
一、单选题
1.下面词语的书写与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剧说 盼望 昂(yáng)首东望
B.大堤 犹如 山崩(bēng)地裂
C.地振 屹立 人声鼎(dǐng)沸
D.霎时 惯通 浩(hào)浩荡荡
2.小李和爸爸在钱塘江看过大潮以后,诗兴大发:“钱塘奇观天下传,闷雷滚动移白线。狂潮怒吼贯江面。”最后一句可以是(  )
A.水天相接潮头响 B.人潮涌动如城墙 C.漫天卷浪地崩现
3.“把斜阳掉在江上”,对这句话的理解完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写出了斜阳因为没有了鸟儿翅膀的遮挡,直接照射到江上的景象。
B.这句话把看得见、摸不着的“光”想象成实实在在的物体,想象奇特,充满诗意。
C.斜阳发出的光怎么会掉呢?即使是诗,也应该考虑用词的准确性才对。
D.一个“掉”字,意境尽出,清晰地写出了斜阳发出的光,先照在鸟儿翅膀上,随着鸟儿翅膀的扇动,又照到江上的过程。
4.现代诗《花牛歌》中“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一句是什么意思?(  )
A.太阳升起来了。 B.太阳落在山后了。
C.太阳被山挡住了。 D.太阳被云遮住了。
5.“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对这句话的理解完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诗意地写出了夕阳西下的情景。
B.这句话中“偷渡”一词用得不好,感觉像是太阳做坏事一样。
C.这句话中“偷渡”一词突出了夕阳西下的悄无声息和花牛睡梦的香甜。
D.这句话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太阳写活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花牛梦香、夕阳西下的美丽图景。
6.“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与这句话所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是(  )。
A.花牛在草地里眠,白云霸[目了半个天。
B.这道题真的很难吗?我看并不是。
C.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D.抬头望去,一匹长长的白绸带正从悬壁上源源不断地飘下来。
二、填空题
7.拼音写词。
jù shuō dà dì kuān kuò gǔn dòng
yóu rú tiān bēng dì liè shà shí
8.火眼金睛。(比一比,再组词)
淘    俗    兔    家   
掏    浴    免    嫁   
9.在横线上填入合适的词语。
   的月亮    的小水塘    的传说
   的花瓣    地走着    的夜晚
10.给加点的字补充音节。
卵生l    风俗   ú 跳跃   uè
稻穗s    田埂g   
11.补充词语,并选择其中一个词语造句。
(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风   浪      平   静
山   地      天   地
人   人    人声      
若   若    水天      
(2)造句:   
12.选字填空。
(1)潮 嘲 朝
   笑    廷 浪   
(2)笼 珑 拢
合    鸟    小巧玲   
13.查字典填空。
“观”在字典中的意思有:①看;②看到的景象;③对事物的认识、看法;④道教的庙宇。“观潮”“天下奇观”中“观”的意思分别是      (填序号)。在这两个词中“观”都读   ,它还有另一个读音是   ,可以组词为   。
14.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秋晚的江上》用“倦鸟”“斜阳”“芦苇”描绘了一幅   图。《花牛歌》则写了花牛在草地上   、   、   、   四幅画面,   的花牛跃然纸上。
三、现代文阅读
15.课外阅读。
海上生明月
巴 金
四围都静寂了。太阳也收敛了它最后的光芒。炎热的空气中开始有了凉意。微风掠过了万顷烟波。【A】船像一只大鱼在这汪洋的海上游泳。突然间,一轮红黄色大圆镜似的满月从海上升了起来。这时并没有万丈光芒来护持它。它只是一面明亮的宝镜,而且并没有夺目的光辉。但是青天的一角却被它染成了杏红的颜色。看!天公画出了一幅何等优美的图画!它给人们的印象,要超过所有的人间名作。
这面大圆镜愈往上升便愈缩小,红色也愈淡,不久它到了半天,就成了一轮皓月。这时上面有无际的青天,下面有无涯的碧海,我们这小小的孤舟真可以比作沧海的一粟。不消说,悬挂在天空的月轮月月依然,年年如此。而我们这些旅客,在这海上却只是暂时的过客罢了。
与晚凤、明月为友,这种趣味是不能用文字描写的。可是真正能够做到与晚风、明月为
友的,就只有那些以海为家的人!【B】我(  )不能以海为家,(  )做了一个海上的过客,也是幸事。
上船以来见过几次海上的明月。最难忘的就是最近的一夜。我们吃过午餐后在舱面散步,忽然看见远远的一盏红灯挂在一个石壁上面。这红灯并不亮。后来船走了许久,这盏石壁上的灯还是在原处。难道船没有走么 但是我们明明看见船在走。后来这个闷葫芦终于给打破了。红灯渐渐地大起来,成了一面圆镜,腰间绕着一根黑带。它不断地向上升,突破了黑云,到了半天。我才知道这是一轮明月,先前被我认为石壁的,乃是层层的黑云。
(1)仔细阅读短文,找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
光辉一一    皓月一一    无际一一   
(2)给文中画线的句子【B】选择正确的关联词。(  )
A.虽然……但是…… B.即使……也…… C.尽管……可……
(3)文中画直线的句子【A】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请你照样子仿写一句:   。
(4)作者从哪些方面对月亮进行了描写?
(5)你能写出几句写月亮的诗句吗?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当西湖遇上雪(节选)
那天,是奔着雪消息去的杭州,可阳光好得让雪消息成了又一则谎言。以为这一年,又要与雪擦肩,收拾行囊时,发现窗外飘起了大朵大朵的雪花,密密麻麻,仿佛谁抖开了装棉絮的袋子,漫天都是轻盈的飞絮。
向西湖。伞收背囊里,不想撑开,走在雪中,任雪花在青衣上印白花,濡湿一片,又印上一片,花一层层消失,又一层层印上,倒是帽檐上,薄薄地压一层,长发上也有,像黑色绸缎上跳跃了几丝浪花白,眉上沾了几枚,化了,溜到颊边,像泪,鼻尖也哈了几朵,然后就变红,像雪人脸上的红萝卜。
白堤上行人不多,却都兴高采烈的,都是我的同路人,踮着脚尖走,跳着舞步走,踩的都是雪花节奏,仿佛矜持地走着,就对不住漫天的飞雪。雪一落路面便化了,只留亮亮的一道痕,两旁的草地上,雪轻轻悄悄地稳下身形,草用枯黄的小手臂护着她们,慢慢地,雪便把草掩在身下了,枯草正需一床雪被暖暖地盖着,好孕育一个青青的梦。柳树的枝条太瘦,接不住雪花,只不断地滴下水珠子。荷也用褐色的指掌捧一朵朵雪花,她们是在听雪吧,还是雪要借枯荷听雨声?一群麻鸭还在湖中欢快地游着,不时吆喝上几声,像是山歌,又像与同伴耳语,鱼早沉到水深处去了,他们忙忙地啄来啄去,是想尝尝雪的滋味吗?
(1)写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写出文中一个拟人句。
(2)找出下面句中的动词写下来,并任选一句说一说好在哪里。
①任雪花在青衣上印白花。   
②倒是帽檐上,薄薄地压一层,长发上也有。   
③草用枯黄的小手臂护着她们。   
(3)这篇文章描写的顺序是(  )。
A.向西湖——白堤上——去杭州
B.去杭州——向西湖——白堤上
C.白堤上——去杭州——向西湖
(4)下雪了,去西湖的途中,“我”为什么把伞收在背囊中,不想撑开呢?
(5)“踮着脚尖走,跳着舞步走”这种独特的行走方式表现了行人怎样的心情?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2.【答案】C
3.【答案】C
4.【答案】B
5.【答案】B
6.【答案】A
7.【答案】据说;大地;宽阔;滚动;犹如;天崩;地裂;霎时
8.【答案】淘气;习俗;小兔;家长;掏钱;沐浴;免费;嫁接
9.【答案】圆圆;可爱;古老;新鲜;慢慢;宁静
10.【答案】uǎn;s;y;uì;ěng
11.【答案】(1)号;吼;风;浪;崩;裂;漫;卷;山;海;鼎;沸;隐;现;相;接
(2)节日的天安门广场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12.【答案】(1)嘲;朝;潮
(2)拢;笼;珑
13.【答案】①;②;ɡuān;ɡuàn;道观
14.【答案】江边秋天黄昏;坐;眠;走;做梦;憨态可掬
15.【答案】(1)光芒;明月;无涯
(2)A
(3)比喻;风筝像一只自由自在的小鸟在蔚蓝的天空中飞翔。
(4)作者从颜色和形状两方面对月亮进行了捕写。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16.【答案】(1)比喻句示例:倒是帽檐上,薄薄地压一层,长发上也有,像黑色绸缎上跳跃着几丝浪花白。拟人句示例:雪轻轻悄悄地稳下身形,草用枯黄的小手臂护着她们。
(2)印;压;护;第(3)句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花落到小草上的情态。
(3)B
(4)因为“我”喜欢走在雪中,喜欢任雪花飘落在身上的感觉。
(5)表现了行人悠闲快乐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