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17~2018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同步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2017~2018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同步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5.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09-07 11:43:49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季风气候分布最广的大洲是(  )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大洋洲
【答案】A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亚洲东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分布最广的大洲。原因是海陆热力差异特别显著,故选A.
【点评】季风气候是常考题,需掌握季风气候典型分布地区,成因,特点。
2.读某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回答小题。
(1)关于“热岛效应”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减小了污染的范围 B.提高了市区的温度
C.改善了郊区的空气质量 D.降低了市区的污染程度
(2)可以减弱“热岛效应”的措施是(  )
A.在市区建设高层建筑 B.在郊区兴建商业中心
C.在市区增加绿地面积 D.在郊区建设工业园
【答案】(1)D
(2)C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与人类活动
【解析】【分析】(1)热岛效应是由于城市温度比郊区高,近地面气流上升,在高空形成高压,致使高空中空气由市区流向郊区,郊区温度较低,使得气流下沉,在近地面形成高压,使近地面气流由郊区流向市区,形成一个热力环流。热岛效应城市气流在高空中流向郊区,扩大了污染范围,恶化了郊区的空气质量,所以A、C错;热岛效应导致近地面气流从郊区流向城市,反而降低了市区温度,所以B错;故选:D。
(2)在人口密度大、工业集中的城市,往往中心城区的气温比郊区高,风速比郊区小,上升气流显著,雾和低云增多,产生“热岛效应”。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如人工造林、增加绿地面积、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可以使当地气温的变化趋于缓和。提倡“低碳”生活,少用化石燃料,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可减弱热岛效应。而在市区建设高层建筑、在郊区兴建商业中心和在郊区建设工业,则可能使当地气候恶化,“热岛效应”增强。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热岛效应的影响,理解解答。
3.人们把常年积雪区的下界,叫做雪线。不同纬度高山的雪线高度差异明显,其主要原因是(  )
A.地势的高低不同 B.土壤的肥力不同
C.热量的纬度差异 D.植被的覆盖差异
【答案】C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雪线是一种气候标志线.其分布高度主要决定于气温、降水量和地形条件,雪线高度从低纬向高纬地区降低,反映了气温的影响。故选C。
【点评】考查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要理解记忆。
4.(2017八上·梅江月考)近一个世纪以来,全球气温呈逐渐上升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
A.地球距离太阳越来越近 B.局部不断发生战争
C.各地频繁发生森林火灾 D.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
【答案】D
【知识点】气候与人类活动
【解析】【分析】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如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可以使当地气温的变化趋于缓和.如果任意砍伐森林,则可能使当地气候恶化.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排放出的氯氟化合物破坏高空的臭氧层,导致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进而危及人类的健康.在人口密度大、工业集中的城市,往往中心城区的气温比郊区高,风速比郊区小,上升气流显著,雾和低云增多.故选:D.
【点评】世界各地的气候为什么会千差万别?简单地说,气候现象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的分布、地表的起伏等都影响着太阳辐射的强弱和变化,因而,对气候的形成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5.“青藏高原盛夏寒”是受下列哪个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
A.纬度 B.海陆 C.地势高低 D.人类活动
【答案】C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海拔高,气温低,这就是形成青藏高原盛夏寒、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的主要原因;故选C。
【点评】考查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要理解记忆。
6.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被称为“赤道雪峰”,主要原因是(  )
A.海陆分布 B.人类活动 C.地球运动 D.地形地势
【答案】D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的最高峰,位于赤道附近,山脚下是热带草原,可以见到成群结队的斑马;由于乞力马扎罗山海拔为5895米,海拔高,气温低,所以山顶上终年被积雪覆盖,被称为赤道雪峰;由此可见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理解解答即可。
7.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降水方面 B.气温方面 C.天气方面 D.地形方面
【答案】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低,获得太阳辐射热量少,气温低;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获得太阳辐射热量多,气温较高.所以说,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气温方面;故选:B。
【点评】影响气候的因素是中学地理的难点内容,也是重点内容,理解答题即可。
8.某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小题。
(1)平均气温最高的月份是(  )
A.4月 B.6月 C.8月 D.12月
(2)降水最多的月份是(  )
A.4月 B.6月 C.8月 D.12月
【答案】(1)C
(2)D
【知识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
【解析】【分析】在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
(1)读图可知:气温最高的月份是8月;故选C。
(2)读图可知,降水最多的月份是12月;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判读,理解答题即可。
9.(2017·郴州)当地时间2017年6月1日,美国宣布退出致力于抑制全球气候变暖的《巴黎协定》,各国纷纷表示遗憾。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华春莹表示:愿与有关各方积极配合,维护全球绿色、地摊、可持续发展。据此回答小题。
(1)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燃烧矿物燃料放出大量二氧化碳 ②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放出大量二氧化碳③植被破坏导致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④水污染导致二氧化碳猛增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全球气候变暖产生的主要危害是(  )
A.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
B.紫外线辐射增强,进而危及人类健康
C.地震、火山发生的频率上升
D.海洋污染加剧
【答案】(1)A
(2)A
【知识点】气候与人类活动
【解析】【分析】(1)①大量植树造林有利于控制“温室效应”;②用大量石灰水吸收C02此方法不现实;③禁止生产含氟冰箱,有利于控制“温室效应”;④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有利于控制“温室效应”;⑤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环保能源有利于控制“温室效应”;⑥控制白色污染不能控制“温室效应”; ⑦不要乱扔垃圾不能控制“温室效应”,故选A。(2)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由题,全球气候变暖可能会导致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故选A。
10.(2017八下·高阳期末)读“我国台湾岛沿北回归线地形剖面及沿面线相关要素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曲线①②所代表的地理要素分别是(  )
A.气温、光照 B.降水、气温 C.气温、降水 D.降水、光照
(2)影响①②地理要素数值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3)台湾山脉树种十分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①纬度低 ②山脉海拔高 ③受海洋影响小 ④地壳稳定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答案】(1)B
(2)C
(3)A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降水的变化(定义、测量、主要降水类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台湾省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1)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以及人类活动等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其中气温随着海拔高度的递增而逐渐降低;降水在山脉的迎风坡多,而背风坡少。因此据图可知:图中曲线①②所代表的地理要素分别是降水、气温,故本题选B。(2)据上题分析可知:地形地势因素是影响①②地理要素数值变化的主要因素,故本题选C。(3)台湾纬度较低,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热量充足,地形多为山地,台湾山脉海拔高,森林呈垂直变化,台湾的树种丰富,故本题选A。
11.(2017·昆明)关于共享单车推广的环保意义,说法错误的是(  )
A.提高空气质量 B.解决交通拥堵
C.利于节能减排 D.减轻温室效应
【答案】B
【知识点】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气候与人类活动
【解析】【分析】共享单车的推广符合绿色出行的理念。推广共享单车有利于提高人们环保节能意识;有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提高空气质量、节能减排、减轻温室效应;有利于建设美丽中国。解决交通拥堵不属于环保意义。
故选:B
【点评】共享单车是指企业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提供自行车单车共享服务,是一种分时租赁模式。共享单车是一种新型共享经济。
12.(2017八下·南江期末)造成“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受地形地势的影响 B.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C.受海陆分布的影响 D.受纬度位置的影响
【答案】A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 “人间四月芳菲尽”指的是山脚下或平原地区,由于温度较高,花开较早,而“山寺”之中由于海拔较高,温度较低,花开较晚,故选:A。
【点评】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降水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在地表面,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每升高100米,大约降低0.6℃。
13.第30届奥运会于2012年在伦敦举行,第31届奥运会于当地时间2016年8月5日至21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下面是里约热内卢和伦敦两城市气候资料统计图。与里约热内卢相比,伦敦(  )
里约热内卢 伦敦
A.热量更充足 B.年降水量更大
C.气温年较差更小 D.气候更加宜人
【答案】D
【知识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
【解析】【分析】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月份,再看左侧纵坐标轴表示气温,最后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和气温曲线图的判读一样,只不过降水是估算各月长方形柱状的数值。读图可知,里约热内卢全年气温均在20℃以上,降水较多;伦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湿润;这种气候适宜人类长期居住;故选项D符合题意。
【点评】本题考查了气候资料图的判读,结合图示解答即可。
14.下图为甲、乙两地气温曲线与降水分配图和亚、欧、非三洲部分区域图。读图,回答小题。
(1)图中甲、乙两地气温曲线与降水分配图和区域①②③气候特征搭配正确的是(  )
A.甲—① 乙—② B.甲—② 乙—③
C.甲—③ 乙—② D.甲—① 乙—③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处的植物有厚厚的蜡质层
B.②处气候类型的特点是终年高温多雨
C.③处的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
D.七大洲都有①气候类型的分布
【答案】(1)A
(2)A
【知识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
【解析】【分析】(1)在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读图可得,甲是地中海气候,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图中①是地中海气候,②是亚热带季风气候,③是热带沙漠气候;故选A。
(2)读图可得,图中①是地中海气候,②是亚热带季风气候,③是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植物有厚厚的蜡质层,A正确;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B错误;③是热带沙漠气候,C错误;南极洲没有地中海气候,D错误;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气候资料图的判读及不同气候类型的判读,读图解答即可。
15.2018年2月9日至25日,第23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韩国平昌举行,上届举办城市是俄罗斯索契。读两城市气候资料图,回答小题。
(1)下列表示平昌气候类型的图示以及其气候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 全年温和湿润
B.甲 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C.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2)索契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3)新、旧冬奥会城市相比,平昌的(  )
A.热量更充足 B.年降水量更大
C.气温年较差更大 D.降水各月分配更均匀
【答案】(1)C
(2)B
(3)C
【知识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
【解析】【分析】(1)在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读图可得,甲是地中海气候,乙是温带季风气候,韩国平昌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故C正确。
(2)读图可得,甲图所示的是地中海气候,乙图所示的是温带季风气候,索契属于地中海气候,其特点是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故选B。
(3)读图可得,甲是地中海气候,乙是温带季风气候,索契属于地中海气候,平昌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图中所示平昌的热量不如索契充足,其年降水量比索契少,气温年较差比索契大,降水季节变化明显,降水季节分布不均。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气候资料图的判读,读图解答即可。
16.读图4,完成小题
(1)图中①、②、③三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2)图中②、③、④、⑤四地降水季节变化最大的是(  )
A.②地 B.③地 C.④地 D.⑤地
【答案】(1)A
(2)A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1)读图可得,①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②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③地属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三地的纬度高低不同,气候差异明显,可见纬度位置是影响三地气候不同的主要因素;故选A。
(2)①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其特点是终年高温多雨;②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③图属于寒带气候,其特点是终年寒冷少雨;④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较少,集中于夏季;⑤地位于欧洲西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其特点是终年温和湿润,图中降水季节变化最大的是温带季风气候,故选A。
【点评】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点,要理解记忆。
17.如图,甲表示大陆,下列关于A,B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B地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B.A地降水比B地多
C.A地可能是热带沙漠气候 D.B地可能在南美大陆上
【答案】C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
【解析】【分析】图中所示的大陆可能是非洲大陆、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没有被北回归线穿过,故D错误;A位于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可能是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故C正确;B位于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东岸,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或亚热带湿润气候,降水较多,其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故BD叙述错误;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等,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后理解解答即可。
18.根据下面图表完成以下问题:
地点 一月均温 七月均温
① 4℃ 29℃
② 12℃
26℃
③ 3℃ 15℃
(1)图中A,B,C与表中①②③对应正确的是(  )
A.A—①、B—③、C—② B.A—①、B—②、C—③
C.A—②、B—③、C—① D.A—③、B—①、C—②
(2)A,C两地在气温上有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  )
A.A地气温高于C地气温 B.A地气温低于C地气温
C.A地气温年较差大于C地 D.A地气温年较差小于C地
(3)造成A,C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距海远近不同 B.纬度略有差异
C.地势高低不同 D.植被状况不同
【答案】(1)A
(2)C
(3)A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1)A地距海较远,大陆性特征显著,冬季气温偏低,夏季气温偏高,温差较大;B地海拔较高,受地势的影响,夏季气温较低;C地受暖流的影响,冬季气温较高;故选项A符合题。
(2)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A地气温年较差为29-4=25℃,C地气温年较差为26-12=14℃,A地大于C地,故选项C符合题意。
(3)同纬度的海洋、陆地气温不同,C地位于沿海,受海洋的影响,气温变化幅度小,A地位于内陆,受陆地的影响,气温变化幅度大;故选项A符合题意。
【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气候的因素,解题时要综合考虑。
19.读下图,完成小题。
(1)造成甲、丙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2)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为沙漠景观 B.乙山顶终年积雪
C.丙地全年高温多雨 D.该山地位于北半球
【答案】(1)C
(2)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1)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叫地形雨;丙地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甲地位于背风坡,降水少,故选C。
(2)A、甲地一年中最高气温20℃,最低气温-3℃,降水350毫米,说明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全年降水少,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故A不符合题意;
B、乙地一年中最高气温-9℃,最低气温-19℃,所以山顶终年积雪,故B符合题意;
C、丙地一年中最高气温19℃,最低气温1℃,说明夏季高温,冬季温和,故C不符合题意;
D、三地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说明位于南半球,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要理解记忆。
20.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降水量b>d,气温a>b B.降水量d>b,气温c>b
C.降水量a>c,气温d>c D.降水量d>c,气温d>c
【答案】A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暖湿气流被迫沿山坡爬升,随着海拔升高,气温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叫地形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降水的类型及其区别,要充分理解地形雨的形成原理。
21.(2017八下·东营期中)读安第斯山脉南段图及A,B两地的气候资料图,造成A,B两地降水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海陆分布 D.太阳辐射
【答案】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A位于安第斯山脉的西侧,根据箭头可知,位于山地的迎风坡,江水多,B位于东部地区,位于背风坡,降水少。所以影响两地气候的因素是地形因素。
22.下列气候特点或现象与其主要影响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
A.青岛避暑胜地——地形因素
B.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地球的运动
C.山前桃花山后雪——纬度因素
D.海南岛终年如夏——海陆位置
【答案】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A.受海陆因素的影响,相同纬度地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青岛位于沿海地区,成为避暑胜地,故A不符合题意;
B、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是由于地球的公转造成的,故B符合题意;
C、山脉对低层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使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水分、温度状况也会产生差异,因此会有山前桃花山后雪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从总体上看,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海南岛位于低纬度地区,终年如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影响气候变化的自然因素,要理解解答。
二、综合题
2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描述,选择与图中对应的字母填空:
①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
②全年寒冷干燥   ;
③终年高温多雨   ;
④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   。
(2)比较A,C两地气候:
A地气候类型为   气候,分布在大陆   岸。
C地气候类型为   气候,分布在大陆   岸。
A,C两地气候中,具有“雨热同期”特点的是   。
(3)D地气候类型为   ,主要分布在   。
(4)地中海沿岸地区与A,B,C,D四地中的   地气候类型相同。
【答案】(1)A;D;B;C
(2)地中海;西;温带季风;东;C
(3)极地;南极地区
(4)A
【知识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
【解析】【分析】(1)根据A、B、C、D四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以看出,A地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B地终年高温多雨;C地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D地全年寒冷干燥。
(2)A地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之间的西岸;C地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A、C两地气候中,具有“雨热同期”特点的是C即温带季风气候。
(3)D地气候类型为极地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极地区。
(4)地中海沿岸地区与A、B、C、D四地中的A地气候类型相同即地中海气候。
【点评】本题考查气候资料图的判读,读图理解记忆即可。
24.读“某三地各月气温变化和降水分配图”,回答问题。
(1)写出ABC三地的气候类型
A   ,B   ,C   。
(2)A气候主要的分布在   _附近,气温的年较差比较   。
(3)B地气候特点是   。
(4)C地位于   半球,判断依据是   。
(5)影响A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影响C地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C气候主要分布于大陆的   岸。
(6)C气候的特点是   。
【答案】(1)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2)赤道;小
(3)终年高温,旱雨季分明
(4)北;7月气温高
(5)纬度;海陆;东
(6)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知识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
【解析】【分析】(1)A是热带雨林气候,由于常年在赤道低压控制下,年均温26℃左右,年降水量2 000毫米以上,各月降水量比较均匀。B是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年均气温在20℃以上,全年分为旱、雨两季,降水集中在雨季,年降水量为1 500~2 000毫米,风向随季节有明显转变。C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其最突出的特征是,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夏季高温多雨(常说雨热同期),四季分明。
(2)A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马来群岛等地.常年在赤道低压控制下,年均温26℃左右,气温的年较差比较小。
(3)B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为旱、雨两季,降水集中在雨季,年降水量为1 500~2 000毫米;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以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最显著。
(4)C地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所以位于北半球。
(5)受纬度因素的影响,热带雨林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之间的地区,包括非洲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亚洲的马来半岛南部、马来群岛的大部,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平原等地区。C亚热带季风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纬25°~35°的亚欧大陆东岸,由于海陆性质的巨大差异,冬季陆地气压高,冷空气自高压中心区向四周辐散;夏季陆地增温迅速,气压低,而海洋气压相对较高,暖湿空气从海洋吹向大陆,形成显著的季风气候。
(6)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东部季风区,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其最突出的特征是,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夏季高温多雨(常说雨热同期),冬季温和少雨,降水集中,四季分明。【点评】考查气候资料图的应用,要理解记忆。
25.读亚欧大陆轮廓图(图1)及甲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图1中A,E两地相比较,气候炎热的是   地,气候寒冷的是   地。这主要是受   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2)图1中B,C,D都位于   (五带)地区,降水较丰富的地区有   地,降水较少的是   地。造成这种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3)甲地的气候特点是   ,在图1中   地(填字母)与甲地气候类型一致。
(4)近年来,世界的气候变暖了,造成全球气候变暖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为了遏制全球气候进一步变暖,我们应采取哪些治理措施?   
【答案】(1)A;E;纬度
(2)北温带;B,D;C;海陆位置
(3)全年高温少雨;A
(4)人来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大量排放二氧化碳;过度砍伐森林等;保护森林,开发、使用新能源等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
【解析】【分析】(1)图1中A,E两地相比较,气候炎热的是A地,气候寒冷的是E地,这主要是受纬度因素的影响造成的,A地纬度低,E地纬度高。
(2)图1中B,C,D都位于北温带地区,降水较丰富的地区有BD地,降水较少的是C地;造成这种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BD两地距海近,受海洋影响显著;C地位于内陆地区,距海远,气候干旱。
(3)甲地的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少雨,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在图1中A地与甲地气候类型一致。
(4)近年来,世界的气候变暖了,造成全球气候变暖主要的人为原因是:人来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大量排放二氧化碳;过度砍伐森林等。为了遏制全球气候进一步变暖,我们应采取的治理措施有:保护森林,开发、使用新能源等。
【点评】本题考查气候资料图的判读,读图解答即可。
1 / 12017~2018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季风气候分布最广的大洲是(  )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大洋洲
2.读某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回答小题。
(1)关于“热岛效应”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减小了污染的范围 B.提高了市区的温度
C.改善了郊区的空气质量 D.降低了市区的污染程度
(2)可以减弱“热岛效应”的措施是(  )
A.在市区建设高层建筑 B.在郊区兴建商业中心
C.在市区增加绿地面积 D.在郊区建设工业园
3.人们把常年积雪区的下界,叫做雪线。不同纬度高山的雪线高度差异明显,其主要原因是(  )
A.地势的高低不同 B.土壤的肥力不同
C.热量的纬度差异 D.植被的覆盖差异
4.(2017八上·梅江月考)近一个世纪以来,全球气温呈逐渐上升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
A.地球距离太阳越来越近 B.局部不断发生战争
C.各地频繁发生森林火灾 D.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
5.“青藏高原盛夏寒”是受下列哪个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
A.纬度 B.海陆 C.地势高低 D.人类活动
6.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被称为“赤道雪峰”,主要原因是(  )
A.海陆分布 B.人类活动 C.地球运动 D.地形地势
7.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降水方面 B.气温方面 C.天气方面 D.地形方面
8.某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小题。
(1)平均气温最高的月份是(  )
A.4月 B.6月 C.8月 D.12月
(2)降水最多的月份是(  )
A.4月 B.6月 C.8月 D.12月
9.(2017·郴州)当地时间2017年6月1日,美国宣布退出致力于抑制全球气候变暖的《巴黎协定》,各国纷纷表示遗憾。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华春莹表示:愿与有关各方积极配合,维护全球绿色、地摊、可持续发展。据此回答小题。
(1)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燃烧矿物燃料放出大量二氧化碳 ②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放出大量二氧化碳③植被破坏导致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④水污染导致二氧化碳猛增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全球气候变暖产生的主要危害是(  )
A.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
B.紫外线辐射增强,进而危及人类健康
C.地震、火山发生的频率上升
D.海洋污染加剧
10.(2017八下·高阳期末)读“我国台湾岛沿北回归线地形剖面及沿面线相关要素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曲线①②所代表的地理要素分别是(  )
A.气温、光照 B.降水、气温 C.气温、降水 D.降水、光照
(2)影响①②地理要素数值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3)台湾山脉树种十分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①纬度低 ②山脉海拔高 ③受海洋影响小 ④地壳稳定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1.(2017·昆明)关于共享单车推广的环保意义,说法错误的是(  )
A.提高空气质量 B.解决交通拥堵
C.利于节能减排 D.减轻温室效应
12.(2017八下·南江期末)造成“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受地形地势的影响 B.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C.受海陆分布的影响 D.受纬度位置的影响
13.第30届奥运会于2012年在伦敦举行,第31届奥运会于当地时间2016年8月5日至21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下面是里约热内卢和伦敦两城市气候资料统计图。与里约热内卢相比,伦敦(  )
里约热内卢 伦敦
A.热量更充足 B.年降水量更大
C.气温年较差更小 D.气候更加宜人
14.下图为甲、乙两地气温曲线与降水分配图和亚、欧、非三洲部分区域图。读图,回答小题。
(1)图中甲、乙两地气温曲线与降水分配图和区域①②③气候特征搭配正确的是(  )
A.甲—① 乙—② B.甲—② 乙—③
C.甲—③ 乙—② D.甲—① 乙—③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处的植物有厚厚的蜡质层
B.②处气候类型的特点是终年高温多雨
C.③处的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
D.七大洲都有①气候类型的分布
15.2018年2月9日至25日,第23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韩国平昌举行,上届举办城市是俄罗斯索契。读两城市气候资料图,回答小题。
(1)下列表示平昌气候类型的图示以及其气候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 全年温和湿润
B.甲 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C.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2)索契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3)新、旧冬奥会城市相比,平昌的(  )
A.热量更充足 B.年降水量更大
C.气温年较差更大 D.降水各月分配更均匀
16.读图4,完成小题
(1)图中①、②、③三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2)图中②、③、④、⑤四地降水季节变化最大的是(  )
A.②地 B.③地 C.④地 D.⑤地
17.如图,甲表示大陆,下列关于A,B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B地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B.A地降水比B地多
C.A地可能是热带沙漠气候 D.B地可能在南美大陆上
18.根据下面图表完成以下问题:
地点 一月均温 七月均温
① 4℃ 29℃
② 12℃
26℃
③ 3℃ 15℃
(1)图中A,B,C与表中①②③对应正确的是(  )
A.A—①、B—③、C—② B.A—①、B—②、C—③
C.A—②、B—③、C—① D.A—③、B—①、C—②
(2)A,C两地在气温上有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  )
A.A地气温高于C地气温 B.A地气温低于C地气温
C.A地气温年较差大于C地 D.A地气温年较差小于C地
(3)造成A,C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距海远近不同 B.纬度略有差异
C.地势高低不同 D.植被状况不同
19.读下图,完成小题。
(1)造成甲、丙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2)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为沙漠景观 B.乙山顶终年积雪
C.丙地全年高温多雨 D.该山地位于北半球
20.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降水量b>d,气温a>b B.降水量d>b,气温c>b
C.降水量a>c,气温d>c D.降水量d>c,气温d>c
21.(2017八下·东营期中)读安第斯山脉南段图及A,B两地的气候资料图,造成A,B两地降水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海陆分布 D.太阳辐射
22.下列气候特点或现象与其主要影响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
A.青岛避暑胜地——地形因素
B.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地球的运动
C.山前桃花山后雪——纬度因素
D.海南岛终年如夏——海陆位置
二、综合题
2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描述,选择与图中对应的字母填空:
①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
②全年寒冷干燥   ;
③终年高温多雨   ;
④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   。
(2)比较A,C两地气候:
A地气候类型为   气候,分布在大陆   岸。
C地气候类型为   气候,分布在大陆   岸。
A,C两地气候中,具有“雨热同期”特点的是   。
(3)D地气候类型为   ,主要分布在   。
(4)地中海沿岸地区与A,B,C,D四地中的   地气候类型相同。
24.读“某三地各月气温变化和降水分配图”,回答问题。
(1)写出ABC三地的气候类型
A   ,B   ,C   。
(2)A气候主要的分布在   _附近,气温的年较差比较   。
(3)B地气候特点是   。
(4)C地位于   半球,判断依据是   。
(5)影响A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影响C地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C气候主要分布于大陆的   岸。
(6)C气候的特点是   。
25.读亚欧大陆轮廓图(图1)及甲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图1中A,E两地相比较,气候炎热的是   地,气候寒冷的是   地。这主要是受   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2)图1中B,C,D都位于   (五带)地区,降水较丰富的地区有   地,降水较少的是   地。造成这种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3)甲地的气候特点是   ,在图1中   地(填字母)与甲地气候类型一致。
(4)近年来,世界的气候变暖了,造成全球气候变暖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为了遏制全球气候进一步变暖,我们应采取哪些治理措施?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亚洲东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分布最广的大洲。原因是海陆热力差异特别显著,故选A.
【点评】季风气候是常考题,需掌握季风气候典型分布地区,成因,特点。
2.【答案】(1)D
(2)C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与人类活动
【解析】【分析】(1)热岛效应是由于城市温度比郊区高,近地面气流上升,在高空形成高压,致使高空中空气由市区流向郊区,郊区温度较低,使得气流下沉,在近地面形成高压,使近地面气流由郊区流向市区,形成一个热力环流。热岛效应城市气流在高空中流向郊区,扩大了污染范围,恶化了郊区的空气质量,所以A、C错;热岛效应导致近地面气流从郊区流向城市,反而降低了市区温度,所以B错;故选:D。
(2)在人口密度大、工业集中的城市,往往中心城区的气温比郊区高,风速比郊区小,上升气流显著,雾和低云增多,产生“热岛效应”。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如人工造林、增加绿地面积、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可以使当地气温的变化趋于缓和。提倡“低碳”生活,少用化石燃料,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可减弱热岛效应。而在市区建设高层建筑、在郊区兴建商业中心和在郊区建设工业,则可能使当地气候恶化,“热岛效应”增强。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热岛效应的影响,理解解答。
3.【答案】C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雪线是一种气候标志线.其分布高度主要决定于气温、降水量和地形条件,雪线高度从低纬向高纬地区降低,反映了气温的影响。故选C。
【点评】考查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要理解记忆。
4.【答案】D
【知识点】气候与人类活动
【解析】【分析】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如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可以使当地气温的变化趋于缓和.如果任意砍伐森林,则可能使当地气候恶化.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排放出的氯氟化合物破坏高空的臭氧层,导致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进而危及人类的健康.在人口密度大、工业集中的城市,往往中心城区的气温比郊区高,风速比郊区小,上升气流显著,雾和低云增多.故选:D.
【点评】世界各地的气候为什么会千差万别?简单地说,气候现象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的分布、地表的起伏等都影响着太阳辐射的强弱和变化,因而,对气候的形成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5.【答案】C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海拔高,气温低,这就是形成青藏高原盛夏寒、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的主要原因;故选C。
【点评】考查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要理解记忆。
6.【答案】D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的最高峰,位于赤道附近,山脚下是热带草原,可以见到成群结队的斑马;由于乞力马扎罗山海拔为5895米,海拔高,气温低,所以山顶上终年被积雪覆盖,被称为赤道雪峰;由此可见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理解解答即可。
7.【答案】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低,获得太阳辐射热量少,气温低;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获得太阳辐射热量多,气温较高.所以说,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气温方面;故选:B。
【点评】影响气候的因素是中学地理的难点内容,也是重点内容,理解答题即可。
8.【答案】(1)C
(2)D
【知识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
【解析】【分析】在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
(1)读图可知:气温最高的月份是8月;故选C。
(2)读图可知,降水最多的月份是12月;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判读,理解答题即可。
9.【答案】(1)A
(2)A
【知识点】气候与人类活动
【解析】【分析】(1)①大量植树造林有利于控制“温室效应”;②用大量石灰水吸收C02此方法不现实;③禁止生产含氟冰箱,有利于控制“温室效应”;④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有利于控制“温室效应”;⑤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环保能源有利于控制“温室效应”;⑥控制白色污染不能控制“温室效应”; ⑦不要乱扔垃圾不能控制“温室效应”,故选A。(2)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由题,全球气候变暖可能会导致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故选A。
10.【答案】(1)B
(2)C
(3)A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降水的变化(定义、测量、主要降水类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台湾省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1)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以及人类活动等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其中气温随着海拔高度的递增而逐渐降低;降水在山脉的迎风坡多,而背风坡少。因此据图可知:图中曲线①②所代表的地理要素分别是降水、气温,故本题选B。(2)据上题分析可知:地形地势因素是影响①②地理要素数值变化的主要因素,故本题选C。(3)台湾纬度较低,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热量充足,地形多为山地,台湾山脉海拔高,森林呈垂直变化,台湾的树种丰富,故本题选A。
11.【答案】B
【知识点】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气候与人类活动
【解析】【分析】共享单车的推广符合绿色出行的理念。推广共享单车有利于提高人们环保节能意识;有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提高空气质量、节能减排、减轻温室效应;有利于建设美丽中国。解决交通拥堵不属于环保意义。
故选:B
【点评】共享单车是指企业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提供自行车单车共享服务,是一种分时租赁模式。共享单车是一种新型共享经济。
12.【答案】A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 “人间四月芳菲尽”指的是山脚下或平原地区,由于温度较高,花开较早,而“山寺”之中由于海拔较高,温度较低,花开较晚,故选:A。
【点评】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降水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在地表面,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每升高100米,大约降低0.6℃。
13.【答案】D
【知识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
【解析】【分析】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月份,再看左侧纵坐标轴表示气温,最后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和气温曲线图的判读一样,只不过降水是估算各月长方形柱状的数值。读图可知,里约热内卢全年气温均在20℃以上,降水较多;伦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湿润;这种气候适宜人类长期居住;故选项D符合题意。
【点评】本题考查了气候资料图的判读,结合图示解答即可。
14.【答案】(1)A
(2)A
【知识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
【解析】【分析】(1)在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读图可得,甲是地中海气候,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图中①是地中海气候,②是亚热带季风气候,③是热带沙漠气候;故选A。
(2)读图可得,图中①是地中海气候,②是亚热带季风气候,③是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植物有厚厚的蜡质层,A正确;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B错误;③是热带沙漠气候,C错误;南极洲没有地中海气候,D错误;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气候资料图的判读及不同气候类型的判读,读图解答即可。
15.【答案】(1)C
(2)B
(3)C
【知识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
【解析】【分析】(1)在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读图可得,甲是地中海气候,乙是温带季风气候,韩国平昌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故C正确。
(2)读图可得,甲图所示的是地中海气候,乙图所示的是温带季风气候,索契属于地中海气候,其特点是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故选B。
(3)读图可得,甲是地中海气候,乙是温带季风气候,索契属于地中海气候,平昌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图中所示平昌的热量不如索契充足,其年降水量比索契少,气温年较差比索契大,降水季节变化明显,降水季节分布不均。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气候资料图的判读,读图解答即可。
16.【答案】(1)A
(2)A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1)读图可得,①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②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③地属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三地的纬度高低不同,气候差异明显,可见纬度位置是影响三地气候不同的主要因素;故选A。
(2)①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其特点是终年高温多雨;②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③图属于寒带气候,其特点是终年寒冷少雨;④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较少,集中于夏季;⑤地位于欧洲西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其特点是终年温和湿润,图中降水季节变化最大的是温带季风气候,故选A。
【点评】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点,要理解记忆。
17.【答案】C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
【解析】【分析】图中所示的大陆可能是非洲大陆、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没有被北回归线穿过,故D错误;A位于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可能是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故C正确;B位于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东岸,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或亚热带湿润气候,降水较多,其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故BD叙述错误;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等,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后理解解答即可。
18.【答案】(1)A
(2)C
(3)A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1)A地距海较远,大陆性特征显著,冬季气温偏低,夏季气温偏高,温差较大;B地海拔较高,受地势的影响,夏季气温较低;C地受暖流的影响,冬季气温较高;故选项A符合题。
(2)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A地气温年较差为29-4=25℃,C地气温年较差为26-12=14℃,A地大于C地,故选项C符合题意。
(3)同纬度的海洋、陆地气温不同,C地位于沿海,受海洋的影响,气温变化幅度小,A地位于内陆,受陆地的影响,气温变化幅度大;故选项A符合题意。
【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气候的因素,解题时要综合考虑。
19.【答案】(1)C
(2)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1)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叫地形雨;丙地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甲地位于背风坡,降水少,故选C。
(2)A、甲地一年中最高气温20℃,最低气温-3℃,降水350毫米,说明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全年降水少,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故A不符合题意;
B、乙地一年中最高气温-9℃,最低气温-19℃,所以山顶终年积雪,故B符合题意;
C、丙地一年中最高气温19℃,最低气温1℃,说明夏季高温,冬季温和,故C不符合题意;
D、三地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说明位于南半球,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要理解记忆。
20.【答案】A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暖湿气流被迫沿山坡爬升,随着海拔升高,气温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叫地形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降水的类型及其区别,要充分理解地形雨的形成原理。
21.【答案】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A位于安第斯山脉的西侧,根据箭头可知,位于山地的迎风坡,江水多,B位于东部地区,位于背风坡,降水少。所以影响两地气候的因素是地形因素。
22.【答案】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A.受海陆因素的影响,相同纬度地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青岛位于沿海地区,成为避暑胜地,故A不符合题意;
B、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是由于地球的公转造成的,故B符合题意;
C、山脉对低层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使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水分、温度状况也会产生差异,因此会有山前桃花山后雪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从总体上看,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海南岛位于低纬度地区,终年如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影响气候变化的自然因素,要理解解答。
23.【答案】(1)A;D;B;C
(2)地中海;西;温带季风;东;C
(3)极地;南极地区
(4)A
【知识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
【解析】【分析】(1)根据A、B、C、D四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以看出,A地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B地终年高温多雨;C地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D地全年寒冷干燥。
(2)A地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之间的西岸;C地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A、C两地气候中,具有“雨热同期”特点的是C即温带季风气候。
(3)D地气候类型为极地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极地区。
(4)地中海沿岸地区与A、B、C、D四地中的A地气候类型相同即地中海气候。
【点评】本题考查气候资料图的判读,读图理解记忆即可。
24.【答案】(1)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2)赤道;小
(3)终年高温,旱雨季分明
(4)北;7月气温高
(5)纬度;海陆;东
(6)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知识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
【解析】【分析】(1)A是热带雨林气候,由于常年在赤道低压控制下,年均温26℃左右,年降水量2 000毫米以上,各月降水量比较均匀。B是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年均气温在20℃以上,全年分为旱、雨两季,降水集中在雨季,年降水量为1 500~2 000毫米,风向随季节有明显转变。C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其最突出的特征是,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夏季高温多雨(常说雨热同期),四季分明。
(2)A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马来群岛等地.常年在赤道低压控制下,年均温26℃左右,气温的年较差比较小。
(3)B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为旱、雨两季,降水集中在雨季,年降水量为1 500~2 000毫米;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以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最显著。
(4)C地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所以位于北半球。
(5)受纬度因素的影响,热带雨林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之间的地区,包括非洲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亚洲的马来半岛南部、马来群岛的大部,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平原等地区。C亚热带季风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纬25°~35°的亚欧大陆东岸,由于海陆性质的巨大差异,冬季陆地气压高,冷空气自高压中心区向四周辐散;夏季陆地增温迅速,气压低,而海洋气压相对较高,暖湿空气从海洋吹向大陆,形成显著的季风气候。
(6)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东部季风区,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其最突出的特征是,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夏季高温多雨(常说雨热同期),冬季温和少雨,降水集中,四季分明。【点评】考查气候资料图的应用,要理解记忆。
25.【答案】(1)A;E;纬度
(2)北温带;B,D;C;海陆位置
(3)全年高温少雨;A
(4)人来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大量排放二氧化碳;过度砍伐森林等;保护森林,开发、使用新能源等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
【解析】【分析】(1)图1中A,E两地相比较,气候炎热的是A地,气候寒冷的是E地,这主要是受纬度因素的影响造成的,A地纬度低,E地纬度高。
(2)图1中B,C,D都位于北温带地区,降水较丰富的地区有BD地,降水较少的是C地;造成这种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BD两地距海近,受海洋影响显著;C地位于内陆地区,距海远,气候干旱。
(3)甲地的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少雨,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在图1中A地与甲地气候类型一致。
(4)近年来,世界的气候变暖了,造成全球气候变暖主要的人为原因是:人来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大量排放二氧化碳;过度砍伐森林等。为了遏制全球气候进一步变暖,我们应采取的治理措施有:保护森林,开发、使用新能源等。
【点评】本题考查气候资料图的判读,读图解答即可。
1 / 1